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1072章 壅肥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吃过猪脚粉,又走了一段路,天色渐渐暗下来,孙山一行人赶紧找了个村子借宿。

    一样老规矩,给钱村长,换来好吃好喝伺候。

    当然村长也疑惑孙山是从哪里来的,要去哪里,怎么那么有空到处闲逛?

    就算不读书也要干活啊?就算二世祖,也不能这样游荡啊?

    得要赶回去跟着阿爹阿爷学做事,好继承家业哩。

    王嘉行对于这样的问题,胡乱回答。

    反正怎么说也是假话,孙山的人设本来就是假的,干脆随便回答。

    第二天,天蒙蒙亮,农家人便起来干活了,孙山也准备继续前行。

    王嘉行还未睡醒,眼睛都睁不开的同时还哈欠连连,眼泪都流出来。

    好不容易睁开眼睛,看到精神奕奕的孙山,不由地敬佩了。

    孙定南又看不过眼了,苦口婆心地说:“王童生,晚上得要睡好,第二天才有精神。读书不仅读的是书,更是要读入脑子里,没有精神读书,事倍功半哩。”

    心里暗暗想:跟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相比,王童生差老远了。

    怪不得二十岁还是童生一枚。

    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十三岁就是秀才公,十九岁就是举人老爷,二十三岁更是进士老爷。

    看看,这就是差距,从精神面貌就看得出王童生跟他们孙家村的文曲星比,没得比。

    哎,看来眼前这个王童生,顶天了也只是秀才,想要考举人,考进士,难丫。

    当然孙定南是希望王童生能芝麻开花节节高,读出成绩,也是他们孙家村文曲星的政绩哩。

    这些天,孙定南大概明白了,在孙知县的管辖下,好事坏事,最后都关孙知县的事。

    要是遇到坏事,做官的履历表上会浓重地写上,要是遇到好事,做官的履历表上也会浓重地记录。

    孙定南希望孙山升官发财,孙家村以及他们这些小弟们也会好处多多。

    王嘉行讪讪地说:“南大哥,我是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所以显得如此疲惫,呵呵,等走习惯了,一定会适应的。”

    孙大力看了看王嘉行,提议道:“好后生,往后要加强锻炼,好身体才能写好卷子哩。”

    王嘉行连忙称是:“多谢大力叔的提醒,往后我会朝着这个方面锻炼的了。”

    一行人走走停停,时不时看着茫茫大山。

    要说美,还真美,不过再美整日整夜地看都会出现审美疲劳。

    孙山此时此刻已经发现不了沅陆的美了。

    众人经过一个村子,见到田耕上不少人正在插秧。

    清明过后了,秧苗也快插完了,他们应该在收尾了。

    孙山蹲在田埂上,仔细瞧了瞧秧苗,目前看起来还健康。

    等秧苗站稳脚跟后,要追肥。

    特别是氮肥,在水稻生长中非常重要。只可惜目前没有这样的肥料。

    水稻产量低得可怜除了土壤条件、灌溉条件、气候条件、种子品质、种植技术,农药条件等问题,重要的还有肥料问题。

    要是“营养给力”就算先天性不足,产量也会提高。

    王嘉行见到孙山扒拉着别人的稻田,时不时叹气,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当初进行春耕祭祀时,百姓都说孙山是个懂种田的,莫非孙大人还真是种地高手?

    可看他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啊。

    王嘉行低声问:“南大哥,孙老爷很擅长耕田吗?”

    孙定南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老爷耕田怎样我不知道,但擅长种花,特别是兰花。残花经过老爷的手,都会变成好花。老爷家就是种花为生的。”

    孙嘉行眼睛溜溜转,哎呦,终于知道孙家是做什么的了。

    原来是种花大户。

    而且种的是兰花,一盆好的兰花可贵了,怪不得孙大人的衣食住行都不差了,原来家里有米。

    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大伯才行,好让他们更进一步摸清孙大人的底细。

    孙山哪里知道孙嘉行正在做二五仔,看了看禾苗。

    随便找在田耕忙活的农夫问道:“老人家,你们用什么来壅肥?”

    经过翻译后,老者摇了摇,苦闷地说道:“今年准备的粪肥不够,哎,要省着壅了。”

    时下的肥料有四种。

    第一种是粪便,比如人粪,鸡鸭鹅猪等畜粪。

    第二种就是草粪,用一些腐化的树叶树枝等沤肥,或者种植豆类等苗子来做绿肥。

    第三种就是灰粪。也就是一些干草燃烧过后存起来作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第四种就是泥肥,像河塘的淤泥,直接挖淤泥放到田地上当做肥料。

    这么多种肥料中,第一种最受欢迎,也是最难寻得。

    老人家说粪肥不够,代表粮食可能又少收几斗了。

    对于这个问题,孙山除非能发明化肥,要不然也无能为力。

    可目前的工业技术还不够,制作化肥谈何容易呢。

    只能从草粪等方面入手,争取做出更多的肥料。

    孙山又问了老者不少问题。

    比如有几亩地,亩产多少,纳粮多少,剩下多少,家里有几口人,除了种地还作甚。

    杂七杂八地问一堆,就像查家底一样。

    当然老者这么热情地回答孙山,完全是因为“有偿服务”。

    给钱都不一定说真话,如果不给钱,更懒得跟你聊,还不如干农活。

    孙山这种“有偿”的方式,吸引不少田耕的农户,大家都期盼孙山问问题。

    呵呵,问几个问题,能得二十个铜板,等于去地主家干一天活。

    农民虽然文盲,但又不是傻。

    一经计算,恨不得多几个孙山这样的“闲杂人士”来问问题哩。

    孙山:.....

    最后连续问了好几个人,才得以脱身。

    艾玛,沅陆县的百姓一点也不淳朴,问几句话就要给钱,真是会做买卖。

    桂哥儿早就这样认为了,可惜地说:“山哥,我们孙家村怎么想不到要钱呢?别人问我们,就回答什么。哎呀,一点也没有往钱的地方想过,失策失策。等你再写信回去后,记得告诉他们遇到问情况的,记得要收钱。”

    孙山翻了翻白眼,要是有扇子肯定扇桂哥儿的脑袋。

    摇了摇头说:“别掉入钱眼。做人不能样样讲金,知道不?”

    桂哥儿迫于孙山的“毒眼”,只好说道:“山哥,我刚才说说而已,不能当真。”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