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只算经济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陛下当真要一战平灭东吁叛逆?”

    气氛明显不同的大殿内,随着萧靖的声音响起,殿内诸臣齐刷刷看去,而在这注视下,萧靖却面不改色,抬手朝御座作揖行礼。

    也是这样,不少人的目光,终落在了御座之上。

    “朕适才说的很明确。”

    楚凌缓缓抬眸,语气掷地有声道:“东吁叛逆窃据我朝疆域数十载,朕作为大虞天子,断不能容忍此等叛逆,在我朝疆域作威作福,更以窃据之地袭扰、进犯我朝东域!!”

    “东吁叛首身死,这对我朝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朕要大虞健儿汇聚前线,以为国朝勘定叛乱!!”

    萧靖听后,立时表明态度:“若是这般,勘定东吁叛乱主力,断不可从中枢抽调,需以征东大将军府所属戍边军为主。”

    “且不提与东吁叛逆交战如何,仅是我朝跟东吁交战,一旦周边诸敌知晓我朝意志,定然会在边陲有所动。”

    “我朝虽在四边置有戍边强军,以保我朝边陲安稳,但若遇多边强敌进犯,靠此想安稳边陲这是有凶险的。”

    “萧大人这是何意?!”

    不等萧靖讲下去,孙河皱眉质问,“难道萧大人对戍边军就如此不信任?!”

    “荣国公先等萧某讲完。”

    面对孙河的质问,萧靖没有丝毫惧怕,相反却很是平静的说道,随即,萧靖再朝天子作揖拜道。

    “臣之所以这样讲,一方面是要保有对部分边陲驰援之力,一方面是以中枢精锐震慑治下。”

    “恰是因为东吁所处之地重要,我朝自太祖朝多次发起平灭之战,但每次至关键时刻或因国内之变,或受国外动荡,继而导致我朝收复东吁叛逆窃据之地,终以不了了之落下帷幕。”

    “如果陛下真下定决心,想要凭此之变收复旧土,则中枢所辖精锐不可抽调太多,不然此战打到最后,终会像太祖朝那样不了了之。”

    你是真敢讲啊。

    萧靖这话讲完,被殿内诸臣听后,不少人紧张起来,看向萧靖的眼神都变了。

    即便是讲真话,那也要委婉一点啊。

    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一些人想到这里时,内心忐忑的看向御座,他们想看天子是何反应。

    而在这种注视下,楚凌的脸上,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这反倒叫他们心中更忐忑了。

    ‘这是要算账啊。’

    楚凌面无表情的打量着萧靖,心中暗暗思量起来,自己的想法,萧靖明显是看出一二了。

    对东吁这一战,跟正统五年的北伐不同,这是一统中枢想法,要对东吁叛逆发起一场规模大战。

    这潜在意思即对战东吁所需,一应从国库去进行调配,或许在这期间内帑会拿一些,但大头是国库在兜底。

    萧靖,既是尚书省左仆射,又兼户部尚书,对外征伐的事,他可以不管,但打有准备之战,还是无准备之仗,他必须要管。

    如果是前者,即便勒紧裤腰带,那也是要打的。

    毕竟东吁窃据之地,能被国朝收复回来,这意味着什么,没有比萧靖更为清楚的了。

    但要是后者,萧靖宁愿这一战不打。

    钱粮耗费了,将士死伤不少,到最后,又因为曾发生过的再度上演,那萧靖不知打这一仗意义何在?

    看起来,萧靖讲的是中枢精锐不可动,既要顾及边陲安稳,又要震慑内部宵小,实则萧靖想知的,是天子到底准备出动多少。

    “既是对东吁叛逆展开攻势,中枢不派一兵一卒出战,只靠征东大将军所统戍边军,不足以彰显中枢平灭东吁叛逆之势。”

    沉默了许久,楚凌这才悠悠开口道,“南北两军要出将出兵,朕若没有记错,当初东域境内出现哗变,南北两军合计出动数万精锐,今下这两支精锐都在何处?”

    “启奏陛下。”

    南军大将军张恢,从朝班中走出,作揖拜道:“南军所派押解哗变军士及与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群体,今在宣武道治下。”

    “启奏陛下。”

    北军大将军韩青紧随其后道:“北军所派今在宗庆道治下。”

    针对东域治下哗变镇压结束,南北两军所派精锐,是分批撤离东域治下的,南军在前,北军在后,除却押解参与哗变被俘军士外,还有被强迁走的一应富户。

    这等规模的战事,对两军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仗。

    “以南北两军之名,八百里加急分赴宣武道、宗庆道治下,着所属营校原地驻扎。”楚凌伸手对二人道。

    “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一律编入死战营,凡在后续攻打东吁叛逆中,斩贼五级或先登两次,即豁免所犯罪行!”

    “至于跟榷关总署所查要案相关者,由上林军派遣营校前去接手,负责将一应群体押至京畿待审。”

    “臣遵旨!!”

    张恢、韩青没有任何犹豫,立时朝天子作揖拜道。

    这就是平灭东吁叛逆所派中枢主力了。

    殿内诸臣听到这里,无不在心中盘算起来。

    南北两军所出精锐合计有近五万,所押哗变被俘军士三万徘徊,这人数还说的过去,但是要靠谁来统辖,才能将他们给整合好?

    也是这样,一些大臣的目光,开始在孙河、孙斌、韩青、张恢几人身上来回打转,毕竟是中枢主导的平灭东吁叛逆之战,中枢层面必须要派人挂帅的,不能叫在东域坐镇的征东大将军挂帅啊。

    真要把东吁叛逆给灭了,这政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皇兄这是打算锤炼勋贵子弟了啊。’

    察觉到这些的楚徽,心中忍不住思量起来,尽管在此前北伐中,在军历练的勋贵子弟,算是取得了一定战绩。

    可跟黄龙为首的羽林相比,多少还是差点意思。

    平灭东吁叛逆这一战,恰好是勋贵子弟历练的好去处。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会叫在宣武道的南军精锐,宗庆道的北军精锐原地驻扎,这摆明是想叫他们出战的。

    而在这两部之中,凡是自家皇兄看上的勋贵子弟,可都是在其中的。

    宗织,孙贲,董衡,曹京,昌封,李斌,徐彬,上官秀,韩城……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楚徽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中枢抽调的精锐,除朕提及的这些,最多再抽调两万,对外宣称十万精锐,参与平灭东吁叛逆之战。”

    楚凌撩了撩袍袖,扫视殿内诸臣,语气掷地有声道:“朕打算在朝选一位主帅,负责此次对战东吁,征东大将军王昌为副帅,不知哪位爱卿愿为朕,为社稷分忧解难啊!!”

    楚凌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陛下!!臣请战!!!”

    没有任何的犹豫,孙河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一双双眼眸聚焦在孙河身上。

    “只孙卿一人吗?”

    楚凌的目光,在孙河身上停顿刹那,随即便扫向别处,微微抬眸的说道。

    “陛下!”

    “陛下—”

    一听这话,孙斌、韩青、张恢、黄龙几人相继出列,齐声朝天子作揖请命,只是不等他们的话讲出,孙河的请战将他们打断。

    “陛下!!臣愿立军令状!!”

    在众目睽睽之下,孙河单膝跪地,怒目圆睁的沉声喝道:“此战,臣若不能率我朝健儿平灭东吁叛逆,臣自战死沙场不归,另请陛下罢黜荣国公之爵!!”

    殿内一片死寂,群臣心头震颤。

    在场之人皆看出孙河想挂帅出战,孙河为何这样,很多人也是能看出的,但是这话说的太满了。

    毕竟荣国公的爵位,乃是太祖高皇帝亲敕,授丹书铁券,允世袭罔替,非谋逆大罪不得褫夺。

    楚凌眸光微动,似有波澜掠过。

    他凝视着殿中跪伏的孙河,指尖轻叩龙椅扶手。

    殿内寂静如渊,须臾,楚凌起身离座,缓步走下丹墀,响起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敲在群臣心间。

    他停在孙河身前,俯瞰着孙河说道:“卿当知,这军令状立下,就断无更改之事,卿当真想好了?”

    孙斌、韩青、张恢、黄龙等人,无不是看向了孙河。

    特别是孙斌,他想到自家大兄会抢下攻打东吁叛逆之机,以此扭转天子对其看法,但他没有想到自家大兄,会拿荣国公的爵位来立军令状。

    “陛下!臣想好了!”

    孙河深吸一口气,语气铿锵且坚定,朝跟前站着的天子表态,“臣蒙受国恩之重,天下皆知!!”

    “臣能得荣国公之爵,更是得太祖高皇帝厚爱!!”

    “东吁叛逆窃据我朝疆域数十载,这对我朝而言是耻辱,太祖高皇帝在世时,多次想收复此地,以彰显我朝赫赫军威,然有死敌、奸佞作祟,以至此事迟迟没有能成!!”

    “这次东吁叛首身死,乃是我朝不可多得的机会,臣若不能率我朝健儿,趁此势收复叛逆作乱之地,臣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说得好!!!”

    楚凌朗声喝道:“这才是大司马大将军该有的风范!!”

    讲到这里,楚凌弯腰,伸手搀扶起孙河。

    孙河难掩激动的看着天子。

    在看到天子锐利的眼神,孙河情绪更激动了。

    赌对了!!

    只要此战能灭掉东吁叛逆,那先前所做种种,天子定然会只字不提的,这对他来讲,对荣国公府一脉,都将是一种解脱。

    “来人啊!!”

    在孙河内心激动下,在群臣思绪各异下,楚凌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将朕珍藏的倚天剑取来!”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作揖拜道。

    可听到这话的楚徽,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殿内所聚诸臣,是不知此剑的来历,但在看到楚徽的表情时,他们明显察觉到不对。

    不多时,李忠捧着一把佩剑,快步朝御前走去。

    而在一道道目光注视下,楚凌伸手接过倚天剑,剑鞘玄金铸就,隐有龙纹缠绕,拔剑出鞘寸许,寒光逼人,殿内众人不由屏息。

    楚凌凝视剑身:“此剑乃朕在上林苑时命人所铸,与之齐名的,还有七把,合称“上林八剑”,皆以天外陨铁锻成,此剑出鞘不饮血,誓不归鞘!今日朕赐你倚天,非为荣宠,实乃寄予平定东吁叛逆之重望。”

    讲到这里,楚凌将倚天剑抽出,递到了孙河面前。

    “持此剑,如朕亲临!!”

    楚凌语气铿锵道:“朕希望卿持此剑,斩东吁叛逆众首,使天下皆知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孙河伸出双手,呼吸有些急促。

    楚凌将所持倚天,交至孙河手中,剑柄尚存帝王掌心余温,剑身却带着丝丝寒意。

    孙河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臣孙河,叩谢天恩!陛下之言,臣定铭记于心,斩东吁叛逆众首,使天下皆知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余音在殿内回荡。

    而聚在殿内的诸臣,无不露出各异表情。

    这句话,他们太熟悉了。

    当初北伐之际,天子曾讲过犯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这是对周边强敌的强硬态度。

    而这次,针对东吁叛逆,天子再度表明了强硬态度。

    这不止是针对东吁叛逆,同时也是在告诫本土治下,如果谁要是敢做出有违大虞社稷之事,一旦被中枢给查到了,不管是在何处,势必会遭到正义的铁拳!

    统御一方国朝,该立起的规矩,就必须要立起来。

    什么是底线。

    什么是红线。

    都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不能有任何含糊之处。

    楚凌就是要通过对东吁这一战,进一步竖立起中枢的强势威仪,以此来警告那些有私心,有算计的家伙。

    一个个在规矩之内,那怎样都行。

    但要是敢坏了规矩,下场不会好。

    与此同时,这也是在凝聚大虞民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叫大虞治下的万千子民知道,他们忠于的朝廷,到底是怎样的,这样强势的朝廷,在面对任何不公之事时,势必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他们这一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楚凌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给大虞打造起独有的家国情怀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