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55章 亨茨维尔隆中对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林燃听完之后脑海中只有这句诗。

    他以为尼克松找自己是想知道肯尼迪有没有什么把柄。

    结果对方问的是如此宏大的问题。

    我都不知道你现在什么情况,我又怎么知道你要怎么办呢。

    “媒体不喜欢我,因为我再切克斯演讲中暗示过媒体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媒体作为东海岸精英的一部分,向来就不喜欢象党和象党推出的候选人。

    在我身上,这种趋势进一步加重了。

    更糟糕的是,我前年输掉了总统大选,前天输掉了加州州长选举,我在选民的心目中会牢牢被定位成一个失败者。

    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我感觉我的人生可能再也无法赢得哪怕一场选举了。”

    尼克松声音低沉,神情沮丧,哪怕西装革履外加面容清洁过,林燃也能一眼看出对方的沮丧。

    此时属于尼克松人生的最低点了。

    过去顺风顺水,最近这两年,干啥啥不成。

    他过去顺风顺水到什么程度,初次参政就是在加州参与众议员选举,以65586票大胜驴党候选人的49994票。

    尼克松仅仅当了八年众议员,然后就成为了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人选,并跟着对方入主白宫。

    就这样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政客,先是在60年输给肯尼迪,然后再前天,在自己起家的加州输给帕特·布朗。

    对于政客而言,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选民心目中留下一个你不行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会导致你未来都赢不了。

    加上尼克松本身和媒体的关系就不好,这种不好贯穿了他整个从政生涯。

    媒体只会落井下石,进一步加深尼克松失败者形象的塑造。

    林燃听尼克松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故事:

    “这让我想到华国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古代一位将军,打仗总是输。他在给皇上的报告中用了屡战屡败来形容自己的失败。军师劝他改成屡败屡战,因为如果说屡战屡败皇上会责怪他。他将改好的战表报告呈上去,居然得到了皇上的嘉奖。

    尼克松先生,你觉得这是因为什么?”

    多说两句,这则典故有人说是曾国藩在鄱阳湖口战役损失惨重后的奏折。

    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个典故和曾国藩有关系。

    鄱阳湖口战役后,写给咸丰的《谢宽免处分折》中,他写道:“治军年余,当声威稍振之后,忽有此挫,上廑宵旰之忧劳,调度乖方,罪无可逭。”

    通篇未见“屡战屡败”或“屡败屡战”的字眼,只用了“臣师屡挫”。

    后世无论是刘江华在《左宗棠传信录》中还是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中,关于此事均未找到实际证据。

    尼克松听完后若有所思,“失败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要让选民透过失败看到我的斗志?”

    林燃点头:“没错,失败是客观事实,没有人能够改变客观事实。

    但你的斗志,你不放弃的精神,这是可以塑造的。

    你需要给选民传递积极因素,把失败这样消极的客观事实,转变为你永不放弃这样的积极主观感受。”

    林燃的话给了尼克松一个全新的视野。

    他心想,和昨天见面的基辛格比起来,伦道夫才是真正的大师。

    林燃接着说:“前面你也说了你和媒体关系不好,他们不可能会帮你完成这样的塑造。

    那么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完成这样的转换。”

    林燃说完后,他能明显感受到尼克松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教授,请助我一臂之力,如果你能帮我成为总统,无论是白宫事务特别助理还是NASA局长都在不在话下。”尼克松已经开始画饼了。

    不过林燃也不在乎你这是不是画饼。

    “你打算参加两年后的总统大选吗?”林燃问。

    尼克松摇头:“应该不会。”

    林燃问:“是因为你知道自己赢不了肯尼迪吗?”

    尼克松点头:“没错。

    古巴危机解决后,肯尼迪不犯致命失误的话,没人能在两年后赢肯尼迪。”

    林燃点头:“所以你的目标应该是六年后,也就是1968年的总统大选。”

    林燃接着说:“那么你需要再两年后尽自己一切可能帮助象党的候选人,在他注定输的前提下,不仅你要帮他,你还需要帮助他动员象党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帮助他选举。

    最后他输的越惨,越证明你的能力。

    因为选民们会对比,会反思,你输给肯尼迪只输了一点点,而这次象党输,输的越多,越证明了你的能力,越证明失败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失败不是因为你的能力。

    这样你再在后续的竞选演说中,塑造一个屡次失败屡次爬起来战斗的形象,屡败屡战,强调你不怕失败,害怕的是失去尝试的勇气,失去进取的野心。

    并且表达你这样做是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象党。

    这样哪怕你失败了,也是在为下一次成功积蓄能量。”

    尼克松听完之后已经起身在亨茨维尔的高档酒店包间里来回踱步,一边思考一边鼓掌。

    他内心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作为老牌政客,尼克松很清楚林燃帮他找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媒体针对他,说他是失败者,那自己就承认自己是失败者,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强调失败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大环境不行了,再依靠演说来塑造勇气、坚持、坚韧这些精神层面的虚拟形象。

    在当下的视角看来,这绝对是顶级操盘手了。

    林燃接着补充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年之后象党的参选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他输的越惨,越证明60年的失败和你无关,至于这次的州长选举失败,又有谁会记得呢。

    因此,我有一个好的人选,推荐给你。”

    尼克松问:“谁?”

    林燃说:“弗雷德·T。”

    林燃内心已经在大笑了,就爱看这种乐子。

    未来的T先生在参选的时候都可以说自己是继承了父亲未尽的遗愿,奋二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了。

    尼克松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到这是哪位,“我怎么没听说过?”

    林燃说:“他一直都是象党注册选民,纽约的地产商人,很擅长通过媒体表现自己。”

    说起这个,尼克松有点印象了。

    他翻了翻自己带来的签名簿,找到了这个名字,他终于想起来了:“我有点印象,54年的时候他被传唤到参议院的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接受质询。

    因为他涉嫌利用FHA贷款谋取暴利,他在听证会上表现的冷静且自信,一直坚称自己只是高效地利用了政府政策,自己的定价之所以比其他FHA住房项目更高是因为他是为中产阶级服务。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他是一个完全的政治素人。”

    尼克松有些迟疑。

    作为老T的父亲,弗雷德那也是非常擅长炒作。

    只是和T的炒作不同,弗雷德的炒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二战后,阿美莉卡出现严重住房短缺,弗雷德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贷款政策大规模建造经济适用房。他通过地方报纸《布鲁克林鹰报》发布新闻,强调自己如何为普通家庭提供“负担得起的阿美莉卡梦”。

    这些报道往往突出他的效率和“爱国情怀”。

    后来弗雷德深谙与政治人物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些关系制造新闻。他经常邀请地方官员参加自己项目的剪彩仪式,确保这些活动登上报纸。

    像50年代初,他在皇后区一个新住宅项目的落成典礼上与官员合影,相关照片和报道出现在《长岛日报》等媒体上。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显示了他的影响力,还能为他的商业活动争取了政策支持。

    有没有觉得和后世华国的地产商人操作很相似?

    所以林燃在他的别墅说合合合大大大好好好的时候,弗雷德一家才会听的如痴如醉,都要产生灵魂共振了。

    这是地产商人们跨越时空的共鸣好吧。

    林燃说:“正是因为他是素人,所以才需要你的帮助。

    2年后的总统大选对你而言是一场秀,是一场必须要惨败的秀。

    反正象党本来也赢不了,那不如干脆输的更惨一点,为你六年后参加总统大选做准备。

    一个政治素人能不能顺利成为象党的候选人,这就要看你的水平了。

    总之即便不是弗雷德,换其他人,只要他输了,你就能按照我给你制定的策略去操作。

    只是输的越惨,六年后你赢的几率就越大。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另外六年之后你没赢,十年之后还有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在为你最终成功入主白宫积蓄能量。

    这是一场漫长的长跑,只要你能咬牙坚持住,总会有赢的那一天。”

    尼克松握住林燃的手:“教授,感谢你的指点。

    如果我真的有入主白宫的那一天,我一定会有丰厚的大礼奉上。”

    “理查德,和伦道夫谈的如何?”罗伯特·芬奇问道。

    罗伯特·芬奇,尼克松的助理,上次总统竞选时候他的竞选经理,象党资深成员了,此前连续两次参选议员都没有成功。

    根据历史记载,芬奇是尼克松最初考虑的副总统人选之一。尼克松曾在1968年竞选期间表示,芬奇是他心目中的首选搭档,因为两人关系密切。

    后来芬奇没当副总统,是因为他自己拒绝了,他想要卫生部长的位置,最后他也确实担任了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

    芬奇在离开白宫之后回帕萨迪纳开设律师事务所,为一系列医药公司和医院之类的机构提供法律服务。

    其中有历史记载的就是ICN Pharmaceuticals Inc,芬奇的律所给其提供法律诉讼服务,并且在这家开发抗病毒药物的公司担任董事。

    阿美莉卡的政商旋转门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尼克松手边的桌子上摆着两杯加了冰块的白兰地,他招呼着罗伯特坐下:“来,喝一杯。”

    前天加州州长大选失利带来的郁色一扫而空。

    罗伯特一下就知道,对方和伦道夫·林肯定谈的不错。

    “伦道夫答应帮我们了?”罗伯特问。

    之所以要登门拜访,是因为林燃本身的价值大。

    这和名声有关,和华裔身份有关,也和他建立的联系有关。

    作为当下最著名的数学家,林燃的支持意味着天然能够获得部分学术界的好感,这种好感度能够提升尼克松在媒体层面的好感度。

    另外林燃和珍妮·赫斯特的关系,如果林燃加入尼克松阵营,那么意味着赫斯特家族掌握的媒体资源也能为他们所用。

    最后才是林燃的头脑也许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在尼克松他们事先讨论的结果里,这些要拉拢林燃的理由,对方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在优先级里排名靠后。

    尼克松摇头:“没有。”

    他啜了一口白兰地之后,说:“不过他给我规划了一条通往白宫的路。

    一条只要沿着走下去,早晚有一天能够抵达白宫的路。”

    罗伯特脸上不敢相信,他问道:“什么路?”

    尼克松又喝了一口,然后慢慢把林燃的方案全盘拖出。

    “和连我们要什么都不知道的基辛格比起来,伦道夫才是真正的大师。”

    罗伯特听完后,只有一种感觉,确实是大师。

    罗伯特说:“我和麦克纳马拉交流过,对方的说法是,伦道夫是数学领域的大师,但凡是和数学有关的问题,伦道夫都能轻而易举找到解法。

    他用中文描述过伦道夫在数学领域的造诣:

    每一个动作和姿态都毫不费力地流动,仿佛由自然本身雕刻而成,大师的镇定通过每一个动作放射出来,在他所擅长的领域无与伦比且无可匹敌。

    看来伦道夫不仅在数学上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在其他方面同样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林燃说的方法,其实就是未来尼克松自己实际走的路。

    只不过林燃从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用理论去包装了一下。

    但在当下,确实会给身处局中、看不到未来的尼克松团队成员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包括找林燃,这也是麦克纳马拉的建议。

    尼克松和麦克纳马拉关系不错,双方都是象党成员,虽说尼克松进入白宫后没有留任麦克纳马拉。

    但通过一个细节能够看出双方关系,那就是在白宫录音中,尼克松曾经提到过麦克纳马拉,将其称为“一个好人”。

    他说麦克纳马拉是好人的时间点也比较复杂,麦克纳马拉在任内秘密启动了一项关于阿美莉卡-百越政策的全面研究,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五角大楼文件。

    五角大楼文件被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泄露给《纽约时报》,很难证明这件事和麦克纳马拉无关,但尼克松依然说对方是好人。

    “所以我们现在既然有了顶级战略大师为我们勾画的蓝图,那么就开始干吧。”尼克松和罗伯特·芬奇碰杯道。

    罗伯特·芬奇问:“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开始?”

    尼克松说:“自然是把弗雷德推上两年后象党候选人的位置。

    既然要让他成为候选人,很多工作现在就要开始了。

    他也出现在了签名簿上,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你跑一趟,去和他聊聊。”

    罗伯特·芬奇点头道:“好。”

    纽约布鲁克林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纽约地图和建筑项目照片,书架上摆满房地产文件和家族合影。

    巨大的木质办公桌占据房间中央,桌上散落着文件和一台电话。窗外是布鲁克林的天际线。

    弗雷德当然知道罗伯特·芬奇是谁,尼克松的狗腿,过气中的过气人物。

    但他还是对对方很客气,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万一尼克松哪天又咸鱼翻身了呢。

    罗伯特·芬奇由弗雷德的秘书引入办公室。弗雷德抬头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迎接。

    弗雷德微笑道“罗伯特,好久不见。进来,请坐。”

    芬奇握手后,热情回应:“弗雷德,每次见你都特别开心。谢谢你抽时间见我。”

    两人落座,芬奇坐在办公桌对面的皮椅上,弗雷德则回到自己的座位。

    芬奇身体略前倾,语气郑重:“尼克松先生让我向你问好。他派我来,是想和你谈一个重要的机会。”

    弗雷德挑眉,略带好奇:“哦?尼克松先生有什么打算?”

    芬奇说:“两年后的总统大选,象党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候选人。尼克松先生认为,你是最佳人选。”

    弗雷德惊讶,皱眉:“我?竞选总统?罗伯特,我很荣幸,但我不觉得自己适合。我是个商人,不是政治家。”

    芬奇双手一摊,强调道:“这正是尼克松先生看中你的原因。国家需要一个了解现实世界的人,而不是只会玩政治游戏的家伙。你打造了房地产帝国,这证明你有能力管理大事。”

    实际上芬奇则在想我得让他相信这不是空话。

    谁能知道,尼克松是要找一个输的越惨越好的人,来证明自己非战之罪。

    弗雷德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政治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那个耐心和精力。”

    “是教授推荐了你。”罗伯特·芬奇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