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四百九十八章 认知决定眼界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万历朗声念了一遍,随即便提笔在纸上写起来。

    他可是被张居正和李太后摁着读了十多年的书,《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乃至四书五经他都学得滚瓜烂熟。

    还有他这手字,那更是正统无比的正楷,写得那真不是一般的好。

    小朱常洵趴旁边看着,那眼中都不由得漏出一丝钦佩之色。

    他还小,并不懂什么书法,但是,书法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写得好了,不懂的人也能看着也能感觉到其中的韵味。

    万历写完,又一本正经的讲解道:“这两句话的意思。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褐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散布在无边的天空中。

    你明白了吗?”

    这天地、太阳、月亮、星辰我倒是知道,问题,宇宙洪荒是什么?

    我不明白!

    小朱常洵小心的问道:“父皇,宇宙是什么,洪荒又是什么?”

    这个真解释清楚你也听不懂,还是先按书上的来吧。

    万历耐心解释道:“这句出自于《淮南子》和《太玄经》。

    《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因此宇宙泛指无尽的时空。

    《太玄经》里说,这片天地源自洪荒之世,洪荒者,混沌初开,洪水肆虐,一片荒芜。”

    哦。

    小朱常洵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父皇,为什么不是天玄地黄而是天地玄黄?”

    你还真听懂了!

    看样子你是真用心了。

    万历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耐心解释道:“这句出自《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

    至于为什么要改成天地玄黄,这是为了跟后面的日月盈仄对仗工整。

    日月而明,大明的明就是日月二字组成的,你知道吧?”

    这个我知道。

    小朱常洵连连点头道:“嗯,明字儿臣会写,天地、日月、太阳、月亮、星辰等儿臣都会写。”

    你会写字了啊?

    看样子皇后也教过你。

    万历微微点头道:“很好,今天我们就学这两句,你跟着父皇读,跟着父皇写,这两句你学会了就可以去玩了。”

    这一天就学两句啊?

    太好了!

    小朱常洵闻言,那是连连点头道:“好啊,好啊。”

    万历其实是为了培养他学习的兴趣,一开始如果教多了,那十有八九不会产生兴趣,而会厌烦。

    反正《千字文》总共也就一百二十多句,一天学一句,一百多天也就学完了,这千字文学会了,那基本就能读书了。

    他并不是想教出个举人乃至进士来,他的目的也就是让小朱常洵能看得懂书,看得懂奏折,懂得蕴含在各种文章中的深意,这就差不多了。

    至于学问,当皇帝的并不用做学问,对于当皇帝的来说,见识或者说眼界远比学问重要。

    所谓见多识广,见识的多了,眼界就会开阔,懂的自然就多了。

    比如,武器装备。

    如果小朱常洵生活在落后的原始部落,那就只能看到木棍和树矛这些最原始的武器。

    这些武器在刀剑面前那是一点用都没有,一砍就断。

    如果小朱常洵生活在落后的国家,那就只能看见刀枪剑戟和弓箭这些东西。

    刀枪剑戟和弓箭在火枪和火炮面前同样一点用都没有,射程就决定了结果,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只能挨打。

    如果是文官来教小朱常洵,那绝对不会带着小家伙去看什么火枪和火炮,更不会教什么真理只在射程范围之内的道理。

    这样一来,小朱常洵也有可能不知火枪和火炮的威力,更不会重视火枪和火炮。

    所以,见识或者说眼界很重要。

    这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事实很残酷。

    那些只能见识到木棒和树矛的原始部落,遇着有火枪和火炮的殖民强盗,那就只有被掠夺乃至被奴役的份。

    还有那些只有冷兵器的落后国家,大部分也会被殖民强盗灭掉。

    甚至,历史上的中土王朝都因为不重视火枪和火炮那都被殖民强盗欺辱了百年之久。

    这就是眼界的重要性,眼界不开阔那就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小朱常洵还是挺聪明的,关键还很用心,这两句话十六个字他竟然一个多时辰就学会了。

    万历那也不食言,他看小朱常洵都能把十六个字默写出来了,还真让小朱常洵去跟弟弟妹妹玩去了。

    这就如同商鞅变法的立木赏金,说让玩就让玩,这样小朱常洵以后才会更用心。

    当然,小朱常洵和弟弟妹妹们玩那就是纯粹的玩,并没有学习效果。

    他带着小朱常洵去玩的才有学习效果。

    下午未时许,小朱常洵刚从小憩中醒来,万历便抱起他问道:“洵儿,你可想去长城上看看,看看这天地,看看这大明的万里河山?”

    小朱常洵闻言,立马连连点头道:“想啊,想啊。”

    那就赶紧的。

    万历接过宫女递来的毛巾匆匆给小家伙擦了把脸,随即便抱着小家伙疾步往外走去。

    这时候李玄成和单思南都带着数十轻骑在门外等着了。

    万历直接把小家伙往小舅李玄成怀里一塞,随即便翻身上马,抬手朗声道:“出发。”

    轰隆隆,整个密云县城都响起一阵滚雷般的马蹄声。

    这会儿北教场都撤了,锦衣卫和禁军轻骑那都只能在县城里的街道上集结了。

    上万轻骑就这么如同百川汇流一般汇成一股,沿着燕山中的大道往北狂奔而去。

    万历之所以要带小朱常洵去古北口长城看看,那就是要让小家伙长长见识。

    密云行宫到古北口也就百来里,再加上山间的大道那都已经修得又宽敞又平整了,打马狂奔那是不用一个时辰便到。

    万历那也不待休息,当即便带着李玄成、单思南、小朱常洵和一众亲卫高手登上了高高的望京楼。

    紧接着,他便将个大望远镜塞小舅李玄成手里。

    这意思就是让小舅李玄成帮小朱常洵扫视一番四周的山川河岳。

    小朱常洵兴奋的啊,那是满脸通红,举着望远镜都不肯撒手。

    他是真没想到,大明的边关竟然这么雄伟。

    这里好多城墙啊,好多烽火台啊,而且还都建在山岭上,看上去简直不要太壮观。

    他看了也不知道多久,直到手都有点酸了,这才意犹未尽的把望远镜放下,好奇道:“父皇,城墙上镇守的边军将士怎么这么少啊?”

    这会儿古北口长城还是有蓟州镇的边军将士镇守的,不过,镇守的将士的确不多了。

    原来这里是标配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这个时候这里却只有一个千户所,一千一百人,看上去那是稀疏得很。

    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因为这里已经不是边关了。

    万历直接抬手道:“地图全展开。”

    禁军将士闻言,连忙将背上背负的长筒全卸下来,将里面的地图一一取出来展开,排成一排。

    万历直接抱过李玄成怀里的小朱常洵,指着第一卷城墙密布的地图细细解释道道:“洵儿,你看,这就是古北口的地图。

    你以前看到地图想象不到地图上画的区域有多大,那是因为地图的比例太大了。

    这地图都是根据一定比例来画的,这比例的意思就是地图上的尺寸和实际尺寸对比缩小了多少倍。

    比如,我们正前方最近的这道城墙其长度足有二十多里,在这地图上却只有三尺多长,这就是缩小了一万倍的结果。

    一里是一百五十丈,这个你知道吧,二十多里就是三千多丈,而一丈等于十尺,三千多丈缩小一千倍就是三丈多,缩小一万倍就是三尺多。

    你明白了吧?”

    哦,地图原来就是把实际的区域缩小了。

    小朱常洵看了看地图,又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城墙,貌似真看明白了。

    因为这地图画的主要就是这一片的城墙,缩小的比例并不大,画得也很精准,看上去简直不要太形象。

    万历见状,不由欣慰的道:“这地图看懂了吧?”

    他带着小朱常洵来长见识可不光是看现实中的山川河岳和长城,他还要让小朱常洵逐步看懂地图。

    这里的地形很特别,很好认,地图也画的很形象,缩小的比例不是很大,最是容易看懂。

    果然,小朱常洵连连点头道:“看懂了,父皇,原来地图是这个意思,儿臣终于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万历又抱着他来到第二张地图跟前,细细解释道:“你看,这是原来蓟州镇的地图,这一片就是燕山,这里是潮河,这里是白河,这里是京城,这里是避暑山庄,这里就是我们所在的古北口长城,这是缩小了十万倍的。”

    这范围一大就比较的抽象了,他们前面那道城墙在地图上也就是一道三寸多宽的城墙标记而已。

    不过,脑子里有了缩放的概念之后小朱常洵还是看懂一点了。

    而且他们就是从京城赶到避暑山庄,然后再从避暑山庄赶到古北口长城的,这两条路大概有多长他也有点印象。

    他忍不住惊叹道:“父皇,蓟州镇这么大啊?”

    很好,你差不多要看懂了。

    万历又抱着他来到第三张地图跟前,细细解释道:“你看,这是现在蓟州镇的防区,这里是避暑山庄,这里是古北口,这里是大宁卫城,这里是北平行都司,这里是西木伦河,这里就是原来鞑靼的科尔沁草原,这是缩小了一百万倍的。”

    这地图上古北口长城那都变成一个点了,避暑山庄和古北口之间的距离好像就三寸多长了!

    北平行都司和原来鞑靼的科尔沁草原有多大?

    小朱常洵细细一看,那眼珠子不由瞪的滚圆。

    万历见状,却是满脸欣慰之色。

    这小家伙是真的看懂地图了!

    看样子这趟没白跑,小家伙是真长见识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