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 > 第一卷 第3章 风雪辽南地,剑指小鞑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呼哧呼哧……”

    四人都顾不上说话,一顿胡吃海塞,连盆底的残羹冷汤,都被泡进饭里入肚为安。

    狗舔过一样的盘干碗净,空空如也的桌面上,只剩些零散的炒黄豆。

    秦逸打着饱嗝,端起剩余不多的酒坛子,给桌上四个空碗匀一匀都倒上。

    “伯健兄!我兄弟俩带一匹马走,明日你再去报信,就说人是我杀的!”

    “逸哥儿,你……”

    “我意已决,伯健兄不用劝,这是从刘大疤屋里搜的银子、铜钱,咱一家一半!”

    秦逸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子,解开带口,哗啦一下倒在桌面上。

    铜钱有几百文,小银锞子就几个。

    他大致分成两堆,把一半往孙仲勇面前一拨,钱袋子也扔给他。

    “和尚,装起来!”

    “哦!”

    岁数小的倪叔健面色忧虑,盯着和尚哥欲言又止。

    老大倪伯健并没碰桌上的银钱,面色青红不定。

    “你们把帐篷带上一顶,狗龇牙的天,野外不易”。

    “谢了兄弟!酒干了!咱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咕咚咕咚!”

    四人端起酒碗,仰脖子都喝了个干净,秦逸一抹嘴,回身又走进墩长屋子。

    转头在腋下夹着两床厚棉被,肩扛一袋糙米出来。

    “和尚拿一顶帐篷,咱们走!”

    对已经收拾好的孙仲勇吩咐一声,自己当先下楼。

    “嗯呢!”

    和尚不忍看小兄弟倪三难舍的眼神,垂着脑袋跟倪大去翻帐篷。

    下到二楼时,秦逸扭头对还在蒙头装睡的老赵头打声招呼。

    “老赵叔,保重啊!”

    “唉!”

    破旧的薄棉被抖动了一下,传来一声压抑的闷声叹息。

    到一楼时,秦逸推开墩堡大门,外面寒风凛厉,砂砾样的雪彩扑面而来,如刀似剑。

    “咯吱咯吱!”

    他踩着厚厚的积雪,到搭在堡东南的马厩,掀开厚实的草帘,把肩扛的麻袋和腋夹棉被扔在干草垛上。

    取下挂在架子上的鞍辔,给光马背装上系紧。

    这种老马仅能代步骑乘,别指望当战马用。

    秦逸带走一匹马,也就是当成运物资的驮马。

    顺手将大半袋的黑豆马粮和糙米麻袋、棉被搁在一块。

    又寻了个空余的麻袋紧紧塞满干草带走,这也是题中之意。

    枣红色老马很是不满的打着响鼻、撂着蹄子,秦逸也没惯着它,抬手一个大比兜子,立马老实听话。

    “欠收拾的玩意!”

    “哥!俺来了!”

    孙仲勇背着藤牌、扛着叠好抹过桐油的防水帐篷布,踩着雪踉跄而来。

    “先搁在一旁,再去取一小坛咸菜装上,拿两件蓑衣,一支长枪一支线枪带走”。

    “嗯呢!”

    秦逸返回墩堡一楼,取了墙边的锯、刨、凿、铁钉等物,挑了两根一头翘起弯曲变形的废木料。

    出门后他对着靠在墙边的木轮车,叮叮当当就是一顿忙乎。

    有现成的套索备件,只要把木轮卸了,厚木料顶上一头削成翘起状,钉在车架底部,形成两条滑轨,就成了能在雪地行驶的“雪橇”。

    这时空可绝对没在辽南出现过,只有更北面的野女真才有此物,人家用驼鹿或狗拉。

    木匠工具挺好使,秦逸也没打算归还,装进袋子里一并带走。

    眼看天色阴霾、时辰将晚,一切收拾妥当,老马拖着新出炉的“雪橇”,蹒跚的被秦逸拖出羊马墙。

    风雪又大了几分,披着蓑衣的孙仲勇坐在车辕上,帐篷布把棉被、粮袋、干草袋咸菜坛子等,包的严实绑紧,正好后背倚着。

    和尚有些茫然失措,今天这一切发生的让他猝不及防。

    早上还好好的,先是老哥差点被打死,然后醒过来就突然暴起杀了四人,傍晚还要离开黑山墩。

    他忍不住频频回头,眺望不顾风雪一直站在墩顶,泪流满面、哭的肩膀一抽一抽的好友倪叔健。

    秦逸徒步赶着雪橇,脖颈围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

    连跟和尚打趣的声音都闷闷的。

    “和尚别哭鼻子啊,眼泪会冻住的!”

    “俺才不会!善那个哉滴!”

    随着道路变通畅,老马适应了拖着雪橇在雪地滑行,步伐渐渐加快起来。

    秦逸按着车辕潇洒上车,和孙仲勇并排挤在一起。

    “啪!”

    一声清脆的响鞭声在老马头顶炸响。

    秦逸偷偷练了几十下,到现在才抽出一次响鞭,心头那是相当得意。

    辽南惟余莽莽的旷野中,雪舞银蛇、原驰蜡象。

    “……黄风岭、八百里,到处耗子扛着狙……”

    荒腔走调、绝对不属于本时空的小曲,若隐若现、渐不可闻。

    简陋的马拉雪橇,在雪野中拉出两道深深的车辙,一路向北而去。

    时间不长,纷舞的雪花就掩盖了一切痕迹……

    ……

    半个月后,离黑山墩以北百六十里外。

    一片瓦砾的复州废城西北三十里,靠近海边的骆驼山中。

    “噢噢噢……”

    一道风驰电闪的高大身影,弓着腰顺着山坡在雪原上急速向下飞驰。

    “……哥!俺亲哥!你慢点,等等俺啊……”

    身后远处跟着一个滑的前仰后合、歪歪斜斜,扯着嗓子、大呼小叫的同伴。

    是的,秦逸和孙仲勇已经在此安营扎寨十天了。

    两人沿着冰封数十里的海岸线一路北上,花了四天才寻了这处避风的半山腰天然山洞落脚。

    花了五六天时间伐木建棚,外围用积雪掩盖,两人和老马住在一起。

    山上不缺干柴取暖,眼下又不缺吃的,保暖的帐篷被褥都有,可以说暂时生存无虞。

    秦逸的目标是此地往北百余里,盖州城往南三十余里青龙山脚下,鞑子靠海边最南面的一处村寨。

    秦逸已经去侦查过三次,是标准的十户鞑子小村。

    不算难以计数的汉奴,真鞑加包衣在五六十人左右,有战斗力的青壮不超过二十人。

    秦逸没疯,他也不是人型高达,敢对青山寨下手,有很简单的理由。

    寨子里的披甲人,被征召去辽西打祖大寿了。

    结合原主的记忆,以及从和尚那边旁侧敲击打听出的消息。

    这一仗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凌河之战”。

    (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犹死守,及援尽城降)

    从八月初打倒十一月初,大明组织了四次援军救大凌城,结果全都土崩瓦解、兵溃如山倒。

    现在才是九月底,辽西战事正在焦灼状态。

    毛帅死后,陷入内乱的东江,已经对后金失去威胁能力。

    骄横的鞑子们,做梦也想不到,居然有人胆大包天敢对自家后路动手。

    “狗鞑子,爷马上就来黑吃黑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