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塌了(第三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大东山行宫,庆帝一行人刚刚到行宫没多久,行李还没有收拾齐备呢,京城的信鹰就来了。

    看完之后,庆帝狠狠的将情报扔在地上,“他想干什么啊?胆子太大了!”

    “陛下,是不是要下旨阻止?”

    “阻止?能阻止的了吗?现在已经弄的天下皆知了,他这么弄,不但是在防你们,也是在防我呢。”庆帝面色阴沉,“他就是知道我不可能把大庆的脸面摔到地上,才会做的这么绝,现在你们也好,我也好,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另外——!”

    他的话锋一转,看着眼前的舒芜道,“你是清流,为什么也反对这个九律,难道本朝官员真的都已经烂到了这种地步,连做人最基本的底线都把持不住了吗?!”

    嘶!

    舒芜面上显出一丝尴尬来,但旋即便道,“非是把持不住做人的底线,主要是这样一来,道审司的职能会被无限的扩大,长此以往,又将是一个监察院,而且,它比监察院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在官员入职之前,都要受到监察,这样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这样,九律照样颁布,反正也阻止不了了,但九律的审查,放到吏部的考察当中,便不放在道审司了。”

    “陛下圣明。”

    “去吧。”

    庆帝显得有些无力的摆了摆手,舒芜退去。

    “呵呵,官哪!”

    看到舒芜离开,庆帝阴沉的面色一下子散了,变成了讥诮的笑容。

    官哪!

    这舒芜话里话外的都把话头往太子身上引,仿佛太子真的大逆不道一般,但事实呢?

    除了行事冲动,目中无人之外,位置摆的还是挺正的嘛。

    李承乾这个监国还是很有分寸的,没有拉拢官员,没有插手军队,甚至没有暗中发展党羽,还有比这更加让人放心的太子吗?

    至于因为九律与官员对立,对他这个皇帝也不是一件坏事啊!

    一个九律而已。

    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来讲,这对朝堂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对他这个皇帝更没什么坏处,给官员身上套一层枷锁嘛,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所以,他有什么好生气的。

    生气,只是做给舒芜看的罢了。

    坐回自己的椅子,他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眼中闪动着思索的光芒。

    这一次来大东山,所谓的祭天也只是掩人耳目罢了,他的目标是庆庙,一是搞清楚那名神庙使者突然出现在南方还大肆杀戮的原因,二是通过庆庙告诉神庙,那名神庙使者已经死在了李承乾的手里,看看神庙会有什么反应。

    这也是他现在,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

    “父亲,我们大庆的官员真的连九律都受不了了吗?!”

    大东山行宫内的一片小院落,范闲放下手中的九律,大感震憾。

    这里面写的是什么啊?

    不就是做人的底线吗?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触犯啊!

    他自问不是个好人,但也不会首先沦丧到需要九律管制的地步,用这种东西来管制他,简直就是对他道德的侮辱!

    “呵呵!”范建抚须笑道,“当年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在京都也是有名的净街虎啊!”

    “呃……!”

    这下子,范闲不想说话了,但还是忍不住,“当官的连这个都做不到,我觉得大庆得完,太子做的没错。”

    “太子做的当然没错了。”范建笑道,“而且这样的事情,也只有他在这个时候来做才最有效果,时机把握的太好了,手段也是了得啊!”

    范闲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子,总感觉他有哪点不对。

    “别这么看着我,我只是站在大庆的立场上来考虑的,九律对大庆的朝局是好事,即使在短时期内会引起一些朝局的动荡,但现在我大庆的底子厚,不怕这些动荡,要是错过了这个时机,恐怕又要等到下一次监国或者干脆下一朝再推进了,那个耽搁很多时间,于我大庆也没有好处。”

    范闲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你现在是礼部员外郎,又要和晨郡主成亲,成亲之后还要接手京中大坊的生意,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盯着你呢,所以你的行事要小心一些,千万不要让人抓住把柄,在这个时候,他们抓到机会,一定会小题大做的。”

    “瞧您说的,我又不会去勾栏听曲。”

    一句话,把范建面色说的一僵,“不要胡说,我那也是为了公事。”

    说到这里,他的面色也是微微一黯,不管他与陈萍萍有多少分歧,也不管陈萍萍暗中在搞些什么,他与陈萍萍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老友,对他的死,该伤心还是要伤心的。

    “陈萍萍死了,影子没有来找过你吧?!”

    “影子?”范闲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我和他不熟,他为什么要来找我?!”

    “记住,如果他来找你,不管他跟你说什么,都不要答应他,也不要帮他什么忙,如果有什么疑问,让他来找我。”

    “哦!”范闲心中疑云大起,却见范建的面色严肃,不得不点头应是。

    ※※※

    临淮

    这是位于南庆腹地的一个县。

    虽然只是一个县,但论起名声来,整个南庆,也只有京都比他有名。

    因为这里七百年前出现过一名先哲,天脉者,赵淮生。

    在这个经过文明断层的世界里,赵淮生就是一个传奇。

    正是他整理了先辈们各种治国的言论,将其融于一炉,形成了统一的学说,儒学。

    也是他,说服了当时的统治者,以儒学治世。

    总之,在庆余年的世界里,这就是一个弱化的孔修斯加董仲舒的角色。

    因其的特殊贡献,被尊为先哲。

    而他的家族,受其遗泽,已历七百年近三十余代,被尊为先哲世家。

    历朝历代都受到读书人的追捧。

    而临淮,经过七百年的经营,早已经成为了赵家的模样。

    虽非封地,但实际与封地无异。

    这一日清晨,一声尖叫声从赵府的门口传出,引起一阵骚动,很快,这股骚动便如瘟疫般的传遍整个临淮县城。

    临淮赵家,共计一百七十余口,尽皆身亡,无一活口,连养的猫狗都死了。

    上午晚些时候,临淮县令急匆匆的来到赵家门口,直接喷了一口血,瘫倒在地,晕厥了过去。

    在临淮,赵家,就是天。

    今天,天塌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