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33章 站队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每到入夜,张让必然会到黄门署视事。

    张让能做到内廷宦官之首,依靠的可不仅仅只是与天子的姻亲关系。

    自从执掌黄门署以来,张让白天要随侍天子,待天子休息后,晚上还会在黄门署整理朝廷公事。

    黄门署是管理宦者与宫人的机构,但此时已发展成为配合天子处理政务的部门,并不仅仅只是做内务管理。

    朝堂上公议的所有大事,黄门署都会整理出来以便天子决策。

    今天的朝议本来已即将形成定论,但没来得及具体定夺——这事多半得先拿一个州设屯田校尉作为样本预实施,但具体派谁,责权怎么归属,设立多大的规制,刘虞自请离职的事要怎么处理,全都得天子说了算。

    如果不将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整理好,那这些中断的公务,可能拖着拖着就没下文了。

    张让能得刘宏信重,不是因为弄臣谗耍,而是因为张让确实总是能帮刘宏拾漏补缺。

    由于长期处理政务,张让也能理解刘宏的难处,所以被刘宏视之为父。

    赵忠曾参与诛杀梁冀,有扶持天子亲政的功劳,最初卖官搞钱也有赵忠的主意。

    曹节死后,赵忠成了大长秋,不仅管着长秋宫,还掌着永乐少府。

    天子之所以视赵忠为母,主要就是因为赵忠一直在帮天子管钱和内务。

    此刻,赵忠正在黄门署请张让救命:“张公救我……我刚刚盘查少府宫人,永乐少府汤官失踪了!”

    汤官是御厨,专门做汤水点心的。

    汤官失踪,再加上今天太后中毒,这意味着什么就很明显了。

    这年头没有御膳房,后宫膳食是由永乐少府负责的,而目前主管永乐少府的就是赵忠。

    这事对赵忠而言当然是大祸。

    “今日永乐宫之事……可是长秋宫所为?”

    张让眉头紧锁着,何皇后下毒是有前科的……刘协的母亲可就是这么毒死的。

    “除此之外还能有谁?”

    赵忠叹道:“为了皇子传继,长秋宫什么事做不出来啊……史侯年岁渐长,皇后也越来越心急。而太后亲自抚养董侯,又怎会在此事上让步?两宫早就势如水火……但我等又能如何呢?此事我恐受牵连而死,还请张公救我!”

    是啊,太后与皇后婆媳不和,这些太监又能怎么办呢。

    “此事与今天的朝议可有关系?”

    张让问道:“你也曾反对典农校尉之事,可此事对我等有利啊……天下各州皆有民乱,而暴民一旦生乱,我等族内必受围攻!前几年黄巾乱冀州时,你安平赵氏受损大半,当时可有士族助你家中?皇甫嵩平乱时还曾举告你族内僭越违制……你为何反对此议?”

    其实张让和赵忠都是豪强出身——这年头,宫里得势的太监都不是穷苦人家,而是豪族旁支。

    真正的贫家小儿根本就没有门路进宫。

    尤其是张让这种成年后才自切一刀进宫的,其实都是先走通了入宫的门路,然后才对自己下手的,这年头还没出现那种先把自己阉了再到皇城根下碰运气的傻子。

    张让的权势来源于刘宏的信任,他又有个亲儿子张奉。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张奉不死,他的子孙后代就都能在雒阳为官。地方上占据的土地佃农,他确实没那么在意。

    而一旦发生民乱,最先被攻击的总是宦官家族,毕竟所有人都说是阉宦祸国殃民。

    士族若是得势,也必然会攻击他们这些宦官。

    唯有天子与宗室得势才不会对太监下手。

    张让还是很拎得清的,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后代考虑,也得支持这种能让大汉稳定的政策。

    不过……大多数宦官没有张让的觉悟,也不像张让这样有亲生儿子——没有后代,那就只能考虑宗族。

    州郡设典农校尉,必然影响各豪强宗族在地方上的钱粮利益,不仅会使他们难以垄断土地,也很难再压榨佃户,要不然佃户会跑去承包地租稳定且更安全的军屯。

    而且,若天下各郡皆有屯田都尉,各州皆有校尉,从此以后豪族们就很难再以粮税漕运等事制约天子了。

    一旦普及,光靠军屯的粮租就足以维持雒阳用度,军队运粮入京,漕运也不敢阻碍。

    再加上饥民有了去处,也就很难再掀起大规模民乱。

    无法胁迫朝廷,便很难从天子手中抠出权柄。

    豪族爱乱世,他们反对是必然的。

    宗室全都赞同,不是因为宗室的道德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宗室大多都明白,汉室稳定天下安靖,宗室子弟才有好日子过。

    掌兵之将可以等到最后左右逢源,所以军将们大多都骑墙观望。

    但太监却必须站队,若是站在中间,那就两头不是人,会被两边一起弄死的。

    “不是我要反对此事……而是长秋宫那位反对此事。此事只要对天子有利,对我等便有利,我又何尝不知?”

    赵忠苦着脸哀叹道:“但我若附和此议,长秋宫定会取我性命!”

    “那这下毒之事,恐是数事并起之果……”

    张让也知道何皇后的性子真就难伺候,稍有忤逆就会杀人,比她那两个哥哥何进何苗的性子暴虐得多。

    这次下毒,与朝议也有些关联,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朝议。

    主要还是为了皇子。

    正说到此,张奉惊慌的跑到门外叫道:“父亲……”

    “闭嘴……称常侍!”

    张让转头看见儿子慌慌张张,很是不满:“何事惊惶如此?你不该来此!”

    “啊……赵长秋……”

    张奉不知道赵忠在此,支支吾吾不敢当着赵忠说话。

    张让看出了自家儿子定是遇到大事了,走出门外拉过张奉低声问:“何事?”

    张奉附耳低语:“陛下丹毒已深,无法挽回……恐时日不多,如之奈何?”

    张让闻言猛的一颤,但脸上却并没表现出来。

    挥手示意张奉先走,随后张让转身再度回到赵忠身前:“下毒之事,且速杀所有知情者……然后与我同去长秋宫为皇后掩藏此事。此事必须藏住,保住长秋宫便能保住你的性命……”

    赵忠点头:“多谢张公!”

    太监是必须站队的,若是皇帝出了状况,那立刻改投姻亲何皇后,就是最好的选择。

    ……

    半个月后。

    董太后身体好了些,已经能自主行动了。

    下毒之事被推到了那个失踪的汤官头上,后宫太监们都说汤官曾因糕点不合太后口味被责罚,因此怀恨在心。

    汤官的尸体说是在永乐宫井中被找到,但实际上……张让与赵忠是在皇后的长秋宫找到此人的。

    刘宏得到张让回报后沉默了许久,什么话也没说,将此事揭过了。

    只是从这之后,张让便不再随侍于西园,而是被刘宏以“太后需要得力之人照料”为由,派往了永乐宫。

    而且,朝堂没有再议典农校尉之事。

    黄门署中,原本与此事有关的文书材料都不见了,而尚书台不接受同一件事在短期内提交两次,刘虞竟无法再度提案。

    刘宏本想自己重提此事,但想了很久后,却又放弃了,只是看着以前张让常待的地方叹气。

    现在,那里被蹇硕取代,但蹇硕虽忠心不二,却终究不熟政务,也没有张让那么灵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