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一卷 第35章 有狼!危险!危险!危险!!!!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一声激动的大喊,立马就把所有正烦躁的编辑们,都给吓了一大跳。

    “李英,你喊什么喊啊!吓死个人了。”

    “你一个刚刚入门的编辑,才加入我们《诗刊》不到两个月,能有什么鉴赏能力啊!”

    “就是啊!李英,你还年轻,读过的诗还少。

    什么诗这么厉害啊!

    就让你能一口咬定,能火遍全中国?”

    “对啊!李英,这种话可不能乱说的。

    就是徐志摩再世,他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诗能火遍全中国的。”

    ……

    几个平日里和李英不是很对付的编辑,此时都呛声说道。

    副主编田间也是皱起眉头,轻轻地训道:

    “李英,年轻人也应该稳重一点。

    如果你作为诗歌爱好者的话,看到好诗,这样激动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大错。

    但你现在作为我们《诗刊》的编辑,你的审美和感官,就代表着我们《诗刊》的品味与水平。

    如果随便一首诗歌,都能让你这样欢呼雀跃地喊着肯定能火遍全国。

    在我们编辑部里还好,要是让外人看到了,会怀疑我们《诗刊》的整体诗歌鉴赏水平的。”

    “可是……田副主编,我这……这首诗歌是真的好啊!

    好到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称赞了。

    真的!刚刚我本来已经昏昏欲睡,几乎都要睡着的那一刻……

    拆开了这封信,缓缓地读出了上面的诗句。

    立马就感受到一种被希望灌溉,被幸福滋润的感觉。

    这首诗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如此的温暖,是那种所有人都向往的美好。

    用一个很时髦的词来说,非常的柏拉图,读完之后,让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充盈感……”

    虽然被在座的这些前辈编辑们所质疑。但是李英却一点都没有退缩。

    他反而继续侃侃而谈,将自己读到这首诗时的各种感受与体会,全都用唯美的语言给仔细描述了出来。

    这样的底气,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手上的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以说,是他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的诗歌了。

    甚至于,李英此时此刻都觉得无比兴奋与荣幸。

    这样一首可以传世的诗歌,居然是从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辑手上挖掘出来的。

    “嗯?不错啊!

    不说别的,单纯是李英刚刚说的这些读后感。

    就已经是一篇不错的诗歌赏析了。

    只是,不知道这诗歌的原文怎么样,对不对得起李英这么精彩的读后感言了。”

    主编严辰也被李英的话语吸引了过来,他点了点头,对李英说道:

    “这样吧!所有人现在都把手头上的工作停一下。

    李英,你把你刚刚看到的那首诗,当众朗读一遍。

    既然你说这首诗能火遍全国,那就让在座的所有编辑,来当一当评审。

    如果有半数以上的编辑,都认为这首诗歌的水平不错。

    那么,我们这一期的主打诗就不用发愁了。

    直接就用这首诗吧!”

    主编严辰都发话了,自然其他的编辑,哪怕是再看不上新来的李英,也都闭上了嘴。

    不过,他们的心里还是对李英充满着偏见。

    一个新来的编辑,懂什么叫好诗么?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集体排斥新编辑李英,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她是新来的。

    而是李英进《诗刊》是“走关系”来的,其他编辑都是从一些文工单位,或者本身就是有名的作家或诗人。

    而李英这个小姑娘,却是以一个“文学诗歌爱好者”的身份,刚刚从大学毕业,就通过关系进入到《诗刊》工作。

    这又如何能让他们这些老编辑们心服口服呢?

    一个初出茅庐的丫头片子,就能和他们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审稿子,简直是拉低了他们这些编辑和文学艺术家们的格调。

    他们正等着,群嘲李英这个“走关系”进来的新编辑呢!

    然而……

    李英也感受到了大家质疑的目光,以及他们想要看笑话的心情。

    可她却丝毫不惧,手拿这样的一首诗,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清了清嗓子,然后吞咽了一下口水,充分调动起情感来,然后用无比激情的声音朗诵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前两句念出来,平平无奇。

    既不押韵,没有什么文字美。

    也没有任何充沛的情感,听完以后,只得到了一个陈述的内容,并没有让在场经验老到的编辑们,起到任何的情绪波澜。

    连主编严辰也不满地皱起了眉头来。

    毕竟,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李英这个新编辑,竟然用这么一首平平无奇的诗歌,浪费所有编辑的时间。

    “哈哈!我就说了嘛!一个走后门进来的,能有什么文学鉴赏水平啊!

    就这两句话,我一天能写一百句不重样的。”

    “浪费时间!你们看,主编脸色可不好,要发火了。

    呵呵!就算你是关系户,主编可不管你有多大的背景。

    该批评你还是会批评的,一会就等着看那李英,被骂得狗血淋头吧!”

    ……

    编辑们都听到预料中的诗歌,已经在心中给这首诗判了死刑,也把李英当作了真正的笑料来看。

    然而……

    李英那不急不缓的声音,突然一下提高了语调,激情充沛地念道: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蹭的一下!

    这一刻!

    主编严辰立马激动得站了起来。

    在场的所有编辑,原本的轻视和百无聊赖,也被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瞬间激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前面那两句平淡的“从明天起”,在这最后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对照下,立时充满了一种陶渊明般的田园诗歌空灵感。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口气,新编辑李英将剩下的诗歌全部有感情的朗诵完了。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有空插嘴评价。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敢小瞧这一首诗歌。

    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编辑质疑李英的诗歌鉴赏能力了。

    相反……

    此时此刻,所有的编辑,包括主编严辰都无比羡慕起李英来。

    这样一首真的可以火遍全国的诗歌,是被她第一个一手挖掘出来的。

    这是真正的从屎里淘金了,淘到了可以传世的金子啊!

    “这首诗,我念完了。

    诗的名字就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念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李英惊奇地发现,在场的所有编辑都好像被定在了那里。

    大家都是一动不动,微微张大了嘴巴,无比惊讶与沉浸其中的模样。

    等了好几秒钟之后,所有人才反应了过来。

    主编严辰激动得猛拍了一下桌子,大叫道:

    “就是它了!主打诗有了,就用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李英刚刚说的没错,这首诗是一定能够火遍全国的。

    明明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觉如此清新与流畅。

    充满画面感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在那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里。

    希望!

    幸福!

    是真的从诗里的字里行间,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太美了!

    我现在闭上眼睛,就好像马上就出现在海边一样。

    耳边是海浪的声音,眼前是一片片绽放盛开的美丽花朵……

    能刊登上这样的一首诗,是我们《诗刊》的荣幸啊!

    我有理由相信,这一首诗同样能帮我们《诗刊》杂志的名声给彻底打出去。

    同样的,也会让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们,更加地热爱诗歌……”

    洋洋洒洒,一向话语不多的主编严辰,这一次竟然一口气称赞了这一首诗足足十分钟。

    而所有的编辑们,也都对主编所说的所有评价,都感同身受。

    他们可以对李英这个新编辑,充满着偏见与不待见。

    但是,对于这样一首绝美传世的诗歌,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昧着良心,说出哪怕一个字诋毁的内容来的。

    “真的是太美了!

    或许,这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精神家园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能一下就让冰冷的内心,变得温暖了起来。

    能写出这样诗句的青年,想必本身就是无比乐观、积极与幸福的人吧!”

    “李英同志,我收回之前对你说的话。

    并且,非常感谢你,也庆幸有你,从这一堆信件当中,挖掘出了这样的一首好诗来。”

    “今年我们《诗刊》是真的要大火了,有这样的一首诗刊登出去,全国的文艺青年们,都会因此知道我们《诗刊》的。”

    “主编,就用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主打诗吧!

    我相信在场没有一个编辑不服气的吧!”

    “呼!通宵加班这么多天,能找到这样一首诗,我们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了。”

    ……

    毫无疑问,在场的所有编辑,没有一个提出反对的意见。

    主编严辰笑着点点头,不过还是郑重问道:

    “虽然结果很明显了,但我们还是投票表决一下吧!

    同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当作下一期《诗刊》的主打诗的,请举手。

    反对的,请说出你的理由和原因来。

    李英,你等一下负责统计一下票数!”

    在主编严辰说完之后,在场的十七名新老编辑,全都齐唰唰把手给举了起来。

    开玩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如果还没资格当主打诗的话,那还能有什么诗够资格呢?

    正如编辑李英一开始惊叹的那般,这绝对是一首可以火遍全国的诗歌。

    李英也非常欣喜地一个个数了过去:“一票、两票……十七票!主编,全票当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票当选本期的主打诗。”

    “嗯!那就这么定了。

    终于完事了,为了这一篇主打诗,可把我们大家折腾得够呛。

    李英,那等一下就你辛苦一点。

    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解析写下来,作为下一期主打诗后的编者赏析。”

    点点头,严辰很满意这个结果,然后又吩咐了李英道。

    “啊?主编,我这……我这不够资格吧?

    我是个刚来的实习编辑,按照《诗刊》的规矩。

    至少也得等我一年后转正成为正式编辑以后,才有资格来写诗歌的赏析吧?”

    李英一副受宠若惊的状态,连连摆手推脱道,“再说了!这样一首“伟大”的诗,我实在是没资格给它写赏析的。

    在场这么多前辈,都是知名的编辑和诗人,怎么着也轮不到我一个小辈来写赏析的。

    主编,我看还是让其他编辑写吧!我是真不敢当啊!”

    这一番话,别人看来,李英是自己假谦虚做姿态。

    但是李英自己是真这么认为的,她越觉得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得好,就越是不敢为这首诗写赏析。

    想想就害怕啊!

    到时候,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会在全国文艺青年群体当中火起来的,自己这个无名之辈,怎么配跟在后面写赏析呢?

    到时候,可是要被成千上万人品头论足的啊!

    再说了,她因为托关系来《诗刊》上班,已经够惹人眼的了。

    父亲告诉她,在《诗刊》内一定要低调和谦虚,对前辈们一定要尊重尊重再尊重。

    她又怎么可以,霸占住这么出风头的一个机会呢!

    然而……

    主编严辰却摆摆手说道:“你能写好的。别的不说,就刚刚你说的那些话,整理整理,再扩充一些,就够资格了。

    我认为,你写的赏析,很到位。

    富有年轻人的活力,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们,所品味不出来的。

    而且……”

    说到这里,主编严辰也是突然想到什么,知道李英是怕在老编辑们面前出风头,抢了他们的机会。

    于是,又再一次补充说道:“而且,谁说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面只能跟一篇赏析了呢?

    我打算这一次的主打诗赏析,搞两篇吧!

    一篇李英写,用年轻人的视角来写,就我刚刚和你说的那样就行。

    另一篇嘛!就由葛副主编来写吧!

    你的文笔老道,又是知名的小说家,可以尝尝用另一种视角来写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赏析。”

    这一下,两篇赏析并行,也算是缓解了一点李英所面临的压力。

    而且这样的一份殊荣,说她不想要,那肯定是假话。

    “好!既然这样的话,主编,我就试试看。

    如果写得不好,您就直接说,千万不要强行用,我真怕到时候赏析的不到位,被全国的诗歌爱好者们给骂惨了。”

    李英点点头,接下了这个任务。

    而这时,立马又有编辑好奇地问道:

    “李英,你还没说。

    这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谁呢?

    又是什么样的身份?是文化工作者,还是学者,还是工人……”

    “对啊!我也很好奇,能写出这样洒脱幸福的诗歌来。这作者应该还是个年轻人吧?”

    “不不不!年轻人大多狂妄,哪写得出这种惬意中带着潇洒的诗句来呢?

    必定是一名已经历经尘世沧桑的老教授!”

    ……

    正当几名编辑为了诗歌作者的身份而互相猜测与争吵时,李英笑着说道: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作者,是一名下乡知青。

    真的巧,还是从我们京城下到东北农村的知青。

    他叫钟跃进,今年只有十八岁。”

    “嚯!十八岁,这么年轻啊!”

    “真是英雄出少年吧!不说别的,单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足以让他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文艺工作,开始全面复苏提振。

    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有希望有能量的诗歌,必然会成为主旋律之一,带起一波诗歌复兴的浪潮来。”

    “很不错啊!还是我们京城人,那他信中有说他京城家里的地址么?

    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先到他家里,把诗歌被刊印的好消息,告诉他的家人呀!”

    李英摇摇头:“没有!不过他在来信当中说了,他是个诗歌爱好者。

    非常喜欢我们的《诗刊》,迫切地希望,可以加入我们《诗刊》杂志社工作,这是他一辈子的理想和愿望。

    他希望我们《诗刊》可以帮他调回京城来,在《诗刊》当一名诗歌编辑。”

    “咦?这小子的理想倒是挺崇高的嘛!”

    “想来和我们当同事啊!那他的资格还是差得多,才十八岁太年轻了。

    谁家报社会让一名十八岁刚成年的孩子,当编辑呀!”

    “但好像也不是不行!如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的大火,而作者又在我们《诗刊》当编辑。

    一方面能极高的提升我们《诗刊》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可以给全国的诗歌爱好者们当一个榜样呢?

    那就是诗歌写得好,也可以成为一条职业道路。

    除了当职业的诗人之外,还可以当诗刊杂志的编辑。

    国家已经在考虑放开出版业的限制,未来的各种报刊绝对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的。

    的确可以尝试着不拘一格,吸收一批文艺青年爱好者们当编辑。”

    “嗯!我也赞同,反正我们《诗刊》不是还有招人的名额么?

    招谁不是招,这个钟跃进同志,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歌来,算是很不容易了。”

    ……

    在编辑们激烈的讨论当中,主编严辰最后拍板说道:

    “贸然让一个十八岁下放的知青,来当我们《诗刊》的编辑,的确是不合适的。

    这样吧!我们再稍微等一等。

    看看这一期的《诗刊》发表出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真正的影响力怎么样?

    如果真的能够像李英说的那样,火遍全中国的话,可以考虑让钟跃进同志成为我们编辑部的一员。”

    ……

    散会后,夜已经很深了。

    编辑李英骑着女式自行车,一路从《诗刊》所在的农展馆南里10号骑回了自己家住的海军军官大院。

    这么晚回来的动静不小,一开门进来,原本睡着的母亲就被她吵醒了。

    “是英子吧!怎么才下班啊?

    我说你们一个搞文学的《诗刊》,怎么也要加班啊?

    我看你比那工厂干活的工人都还累,不就是选点读者来信当中写得好的诗歌么?

    用得着这么拼命,成宿成宿的熬夜找么?”

    李母嘴上说的虽然是抱怨的话,但心里却是在心疼女儿的早出晚归。

    她嘟嘟囔囔地去厨房给女儿热了一碗鸡蛋汤,说道:“早知道,就不让你爸找关系进《诗刊》了。

    就在门口的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多好,人人羡慕你,巴结你。

    你自己想要买什么,还有内部优惠价。

    多少年轻的小姑娘,最大的理想,就是当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了。

    可是你还偏偏不稀罕……”

    “我就不稀罕呢!

    在《诗刊》当编辑,我就算工作一整天,我都不会觉得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工作。

    要是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我一定会无聊死的,哪怕只干一上午,我都会度日如年的。”

    李英一边喝着热乎乎的鸡蛋汤,一边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妈!我今天可厉害了。一首非常非常非常好的诗,被我从信堆里给找了出来。”

    “去去去!

    说了三个非常,到底是有多好啊?”

    李母取笑道。

    “我念给你听……从明天开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看过几遍,李英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

    李母也是静静地听她念完,开始还不怎么在意,但是越听眼神就越不一样了起来。

    原本还有点困意朦胧的样子,后面李母整个眼眸子都亮了起来。

    “好!这首诗,写得真好。”

    李母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我就说这是首写得非常好,能在全国都火起来的诗歌。”

    李英在母亲的面前,倒是一点也不谦虚,得意地说道。

    “嗯!写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写得真的挺好的。

    我一个不懂诗歌的家庭妇女,听着都觉得好,感觉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幸福。”

    李母点点头,很是认可地说道。

    “作者叫钟跃进,是我们京城下乡到东北吉省白山市的一个知青,今年才十八岁,比我还小四岁呢!

    人家怎么就能这么厉害,写出这么好的诗歌来。”

    “白山市?那还真是巧了啊!

    你表哥叶之飞这次出差,正好去的就是东北军区,就在白山市呢!”

    李母笑着说道。

    “呀!飞哥什么时候去东北的,我怎么不知道?

    对了!这钟跃进同志也想来我们《诗刊》当编辑,主编说等看他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影响力再评判。

    如果真的大火了,主编说……到时候带我一起,亲自到东北去一趟,考察一下这位钟跃进同志呢!

    顺带由我对他进行一番采访,到时候,妈妈,你找空把飞哥在东北白山市的地址和电话问来。

    到时候我和主编去东北,也有个熟人不是?”

    李英也是一阵惊喜地说道。

    “行!明天就帮你问一下。

    不过你们主编怎么会带你一个小姑娘出差,还是去那天寒地冻的东北。”

    李母有点担忧地说道,“要不你推了吧?换别的编辑去,不也一样。”

    “才不一样呢!

    主编说了,是我拆开的信,挖掘出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是他的伯乐,由我亲自去过去,意义不一样呢!”

    说着,李英还一撇嘴不服道,“小姑娘怎么了?妈妈!毛主席说过的,女子能顶半边天的。

    别瞧不起我们小姑娘的好不好?出一趟差而已,我能行的。”

    “行行行!你能行。

    反正到了那边,先找你表哥,让他找人护送你和主编下乡去。

    农村比较乱,再加上那边现在有的地方好像在闹饥荒。

    今年东北收上来的粮食减产太多了,全国都不好过了啊!”

    李母又感慨了一句。

    “嗯!放心好了。妈妈,我去睡了……”

    李英吐了吐舌头后,便稍微洗漱一下,回到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李英的脑子里,却一直还在回响默读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

    “钟跃进!很有时代感的名字嘛!”

    “他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很好奇呀!”

    “按诗歌的风格来说,感觉他应该是个清秀的,弱不禁风的小白脸。”

    “哎呀!但是保不准,他又可能是一个满脸胡子的邋遢男孩呢?”

    “才十八岁耶!小弟弟一个,我可大他四岁呢!”

    “唉!我怎么能大他四岁呢?真是的。妈妈怎么这么着急就把我给生出来呢?”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快点火起来吧?最好火遍全中国,再冲出亚洲,火到全世界去。

    那样,我就能去东北见一见这钟跃进的庐山真面目啦!

    以后说不定还能成同事呢!每天一起……上下班。

    他本身就是京城人,也不存在不适应京城气候的问题。”

    “哇!这么看来,大四岁而已嘛!我就当他的知心大姐姐。”

    “他要是来了,编辑部里就不是我最小了。嗯!我肯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

    这么胡思乱想着,李英便陷入了梦乡当中。

    而在几千里外的红星公社林家沟,夜色笼罩下,到处都是老鼠爬动的悉悉嗦嗦声。

    今天在林家破院外烧了那么久的野猪血汤,香味一路都飘散了出去。

    那些躲藏在洞里的老鼠们,饿得饥肠辘辘,闻到这般肉的香味,一个个都寻味爬了出来。

    不过……

    比这些老鼠们更加迫切的,却是从山林当中突然奔出的一群身影。

    眼睛发着可怕的绿光,它们成群结队地从雪山上踏步下来。

    这是一群狼,一群在冬日里饿疯了的狼。

    闻着空气当中弥散开的血腥味,为首的头狼突然一声激动地嗷叫。

    在月光下,头狼站在半山坡,底下是二十多条饿着肚子,尖牙利齿的群狼。

    而它们此时所在的位置,距离林家沟竟然已经不足三百米。

    嗷呜!

    头狼的叫声,立马将沉睡当中的林火旺给惊醒了过来。

    “有狼……”

    猛的一下,林火旺整个人直接条件反射地弹了起来。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