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一卷 第110章 一大利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个年头,有海外关系,其实是很忌讳的一件事。

    甚至,身边一些不对付的邻居什么的,一旦发现和告发你有海外关系,轻则丢工作被批斗,重则还要关起来仔细审问,看你是不是那边派过来的特务间谍。

    郭琳娴在动荡之前,靠着擅长外语,是在沪市的翻译局工作的。

    也幸好是在翻译局,往来的一些国际信件比较多,所以郭琳娴收到一些港岛来信,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倘若是在普通的单位里,有国际信件寄来,立马就能引起轩然大波。

    而此时郭琳娴拿回来的这些信件,却是从1974年开始,陆陆续续到今年都在不断寄过来的。

    地址是港岛,落款是有她的父亲郭乐天,还有她的几个哥哥。

    看到他们的名字,郭琳娴就已经先忍不住,红了眼眶。

    毕竟都是血脉至亲,分隔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能见上一面。

    突然有消息传来,又怎么可能不激动和落泪呢!

    擦了擦眼睛,郭琳娴再次确保自己家的门关紧了,才走到梳妆台前坐下,一封一封的将信给拆开。

    其实,在建国前十几年,她也收到不少父兄的信,描述的也是他们到港岛之后的状况。

    那时的港岛还非常乱,他们郭家举家搬迁过去,虽然带了不少的金银细软过去,却依旧需要处处小心和提防。

    而在六四年以后,郭琳娴也察觉到大环境的不对劲,便已经中断和港岛那边的信件往来了。

    她在最后一封信中也说明了,让父兄这几年尽量不要寄信过来,等风向好一点的时候再寄。

    所以……

    当郭琳娴按照时间顺序,翻开第一封信,便是1974年寄来的一封。

    这封是父亲郭乐天写的,信中充满着对她的思念和担忧,怕她在这边受苦,吃住不好,希望她可以找机会到港岛来。

    并且,在信中父亲表明,如今的郭家在港岛也算得上是站稳了脚跟,与四大家族的郭得胜家族、永安百货的郭家一同并称为,港岛三郭。

    虽然不如前两者那么出名,但是在房产与金融领域,还是展露了不少头角,积攒了不少的家底。

    “真好!爸爸,只要你们在港岛过得好,那就好!那就好!”

    边读信,郭琳娴就已经边哭花了脸。

    这些年来,她其实也很担心,港岛那么乱,各种势力盘踞,自己的家人又携带不菲的财富,会不会被这些势力当作肥羊给宰了呢!

    还好!父兄在港岛真正立足了下来,全家都安然无恙,她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然后,便是几个哥哥的来信,无一不是在述说着对她的想念,期望她找到机会就到港岛来。

    甚至,原本都不愿意接纳柳国鹏的几个哥哥,在信中也同意,只要郭琳娴愿意来港岛,他们愿意接纳柳国鹏,承认他这个妹夫。

    而且,在这些信中,几个哥哥大篇幅的述说着现在的港岛是如何如何的发达,是真正的东方之珠,是自由贸易港,充满着机会和财富,无比的繁荣与文明。

    夹在信里的,还有不少照片。

    有他们的全家福,也有很多港岛的风景与城市风貌的照片。

    比如夜晚的维多利亚港,太平山上的别墅群,以及深水湾的郭家别墅等等。

    他们精心挑选的这些照片寄过来,目的自然很明显,就是要让小妹动心,然后到港岛来找他们。

    “港岛啊港岛!当初在建国后,我没有拉着老柳一起找机会去港岛,真的是……真的是后悔死了。”

    原本郭琳娴就比较“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如今看到在大英治下的港岛,发展得如此繁荣与发达,心里自然就更加神往了起来。

    “必须让梦梦早点回来,然后,找机会带着梦梦一起去港岛。

    我已经错过这么多年了,不能再让梦梦也被耽误下去。

    她有她的青春年华,不能这么耗在国内。到港岛去,有她的舅舅和外公的帮助,她的人生会比我更加精彩和辉煌的……”

    郭琳娴看着照片里的港岛,高楼大厦,灯火辉煌。

    这才是她梦想当中的城市,梦想当中的生活呀!

    “回城令昨天就已经寄出去了,不知道梦梦什么时候能收到,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沪上了呢!”

    放下这些信件和照片,郭琳娴又想起了女儿来。

    然而,她的身边却连女儿现在样子的一张照片都没有,只有女儿十四岁时拍的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里柳茹梦甜甜的笑容,天真而浪漫,看得郭琳娴的心却一阵阵的疼起来。

    自己的女儿才十八九岁呀!

    就被乡下的一个农民给强娶了。

    大好的青春年华,绝对不能一辈子都被东北的黑土地给耽误了。

    ……

    另一边,林火旺坐着刘文正的拖拉机到了县里。

    县长熊兴旺的伤还没有好,依旧是带伤工作。

    林火旺到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里,面对着一堆文件正头疼着呢!

    “熊县长,忙着呢!”

    林火旺敲了一下门,才走了进来。

    “阿旺,你来了。明天的汇报演讲都准备好了,在县里的大礼堂。到时候,全县的干部都会来听你这个省级先进个人的演讲,有准备稿子么?

    你这个大才子,应该就不用我让秘书给你写一个了吧!”

    熊县长原本皱着的眉头,看到林火旺,立马就舒展开,哈哈笑着说道。

    “不用稿子,反正就是随便说几句嘛!宣扬一下正能量,鼓舞一下干部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嘛!”

    林火旺随口就来,毕竟前世当林业局长的时候,汇报和开会没少发言,这些套话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宣扬正能量?恩!这个说法,很新鲜呀!

    成!那我就不用担心你汇报演讲的事,听说邀请你去汇报演讲的单位不少呀?

    正好,你准备一份演讲稿子,就能通用了。

    我跟你说,这些找你汇报的单位,一个个都是土财主,尤其是那些省里直属的厂子,全都富得流油。

    到时候肯定不会让你这个先进个人白白演讲的,那赠品礼品,绝对让你两只手都拎不过来。”

    熊县长颇有经验地说道。

    然后他又指了指办公桌前的这些文件,揉了揉太阳穴说道:“阿旺啊!你看看,这么多下面公社打上来的报告,要我多批农机多批粮食的。

    幸亏年前有你预警了鼠灾,否则这报告上的数量起码还要翻一倍。

    去年是饥荒年,今年也不好过呀!气象部门那边已经预警了,今年的降水量,同样低于平均水平。

    可想而知,大部分的生产大队,还是会因为缺水的问题减产。

    即便是那些靠河的田地,到时候担水浇水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因为之前和林火旺几乎是无话不谈,算得上是忘年交。

    所以,熊县长自然而然地将刚刚在烦的这些问题,随口向林火旺吐槽担忧了起来。

    而林火旺一听到这话,也是乐了,笑着说道:“熊县长,我之所以提前来县里找你,还真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嗯?怎么说?阿旺,难道说,你有能解决干旱的办法?”

    一听到这话,熊兴旺蹭的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双目炯炯地看着林火旺,熊兴旺激动得就一把将他的手给抓住了。

    “熊县长,你先别激动。我也只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林火旺赶紧笑着拍了拍熊县长,然后才说道,“既然我们北方这几年多大旱,那为什么不动用力量,给每个生产大队的田地附近,都修几口井呢?

    这样的话,通过地下水来缓解旱情,就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了。”

    原本还以为林火旺会有什么好主意的熊兴旺,一听到他说的想法是“挖井”,立马就苦笑着摇了摇头。

    “阿旺啊!你的这个想法,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成熟。

    挖井取水,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们难道都不知道么?

    只是,你知道挖一口井的成本有多大么?

    哪怕由我们县里统一找钻井队来打井,并且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在浅表层就打出水来,那都至少需要两三百块一口井。

    这花钱都还是其次,关键是费时间呀!

    这种敞口井,由钻井队搭配人工挖掘,最快也得八到十五天的时间,才能钻出一口井来。

    这底下可是这么多的生产大队,田地也都是分布开来的。

    假设一个生产大队,需要打五口井,才能保证旱时的用水。

    那一个公社底下二三十个生产大队,就至少要打上百口井。

    我们一个白山县,底下可是有着三十多个公社呀!

    这就是三千多口井,你说说看,这哪打得过来,上哪搞这么多资金和人力呢?

    而且,就算打了这么多井,旱灾来时,每一口井也都需要人力一桶一桶的从井里打上来。

    其实并不比从河里挑水来得轻松多少,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取水的问题……”

    这一连串的话说下来,熊县长却是又唉声叹气了起来。

    一县之长,听起来很威风,和古代的县太爷一样,掌管着一个县几十万人的命运。

    但实际上,坐在这个位置上,才真正知道其中的压力与不容易。

    县财政账上,总共每年就那么点钱,但需要花钱的地方这么多。

    到处的民生都需要改善,还有各种灾祸需要去振济。

    挖井救灾的这个想法,也不止一次在县委大会上,有干部提出来。

    但是,谁不知道挖井取水可以解旱灾呢?

    可关键是……

    就县里的这点财政,一年又能挖多少口井呢?

    挖这种井的效率和效果,其实也并不明显,属于劳民伤财之举。

    而在熊县长长篇赘述的时候,林火旺并没有打断他。

    耐心的等他说完之后,才笑着说道:“熊县长,你说的那种是传统的敞口井。的确成本高效率低,我刚刚说的是一种叫做压水井的新型灌溉用井。

    简单的说,这种井就专门为了灌溉取水而设计的。打的孔就这么大,然后用钢管放下去固定,上面用压力水泵取水,只要简单的压几下,水就能自己上来。

    哪怕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也可以轻松的压力取水。

    这样的一口井打下来,估计可以控制在一百块内的成本,时间也只要两三天。”

    “什么?竟然还有这种井?阿旺,你说的是真的?你是怎么知道这种压水井的?”

    熊县长再度激动了起来,因为如果林火旺说的都是真的,那这样的压水井,绝对是农业灌溉的利器。

    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能够方便快捷的取用地下水来灌溉作物,对于农民来说,简直就是神迹一般的存在。

    “熊县长,我也是听以前下放牛棚的几个老教授们说过的。

    当时他们看到我们生产大队灌溉挑水,就说过如果打几口压水井,就能轻松的解决灌溉问题,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

    我听他们说,这种压水井在国外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了。我们国家在五几年的时候,也引进过苏式手动泵压水井。

    后来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1964年的时候,仿制成功了这种压水井。

    就我们吉省,在1971年的时候,在榆树县就试点安装了20口压水井。只不过后来可能因为动荡的原因,没有普及下去,最后不了了之了。

    我也是这两天在家里翻书,发现那些老教授当时留下的压水井的介绍和手稿。

    想到这两年咱们白山县都是天旱,所以想着可以靠打这压水井来缓解旱灾……”

    一边说着,林火旺一边从自己的军绿色斜跨包里,掏出了一叠的图纸来。

    他嘴上说是那些下牛棚的老教授留下的,实际上却是林火旺自己这两天赶制出来的。

    前世当林业局长的时候,他就主持过白山县的压水井普及工程,通过县财政的补贴,在全县打了差不多两千口压水井,大大的提高了农作物的灌溉效率。

    根据当时他们统计的数据,平地的灌溉效率提升四倍,山地的灌溉效率更是提升了八倍之多。

    玉米的亩产也从一百八十公斤,提升到三百一十公斤。

    可以说,这压水井若能在东北三省都开始普及开来,绝对是提升这一大片黑土地粮食产量的一大利器。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