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91、文会之天下目光聚南阳(九)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南阳王府。

    持续许久的唱名声,终于结束。

    全场无数读书人看的瞠目结舌,被这浩大场面震惊到呆滞失声。

    原来今日这场文会,竟然是东莱先生的收徒宴!

    小神童崔岘,拜东莱先生为师。

    当朝两位阁老,名门望族,仕林大儒,甚至连祁王、太子殿下,都纷纷派遣使从,前来恭贺!

    本以为,今日文会上作《听蝉联句诗》,足以让小神童再次名扬士林。

    结果真正的重头戏,在于拜师收徒!

    单看这些前来恭贺的宾客名录,便知这场收徒宴,有多么隆重盛大。

    今日。

    整个大梁两京十三省,从文坛到官场,天下之目光,都聚焦在南阳。

    聚焦在小神童身上!

    想到这里。

    文会上的读书人们齐齐转身,呆滞又怔愣的看向亭榭里的崔岘。

    崔仲渊、崔伯山二人,脸色涨红,嘴巴张的老大。

    兄弟二人甚至在想,百家名门望族给岘哥儿送上厚礼,甚至连太子殿下,都派遣使从,前来祝贺。

    待会儿这些礼带回家去,娘怕是又要激动到晕过去了!

    而裴坚、庄瑾、高奇、李鹤聿四个小少爷,更是四脸震惊,眼珠子瞪得滚圆。

    天呐!

    这些人,全都是来恭贺岘弟的?

    莫说他们。

    连亭榭里的南阳王、钦差齐大人、宋知府等人,都满脸惊异。

    毫不夸张的说。

    纵观整个大梁王朝,也不可能找到比今日,更加隆重的收徒宴了!

    而这场收徒宴的主角,才八岁!

    年轻到足以让在场文人汗颜羞愧,又艳羡神往。

    别人才八岁,就已经斩获了他们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成就啊!

    亭榭里。

    被全场众人瞩目的崔岘,也怔愣住了。

    三两杯小酒下肚,他本就有些许醉意。

    万万没想到,一场收徒宴,竟然被老师办的如此张扬、声势浩大。

    他迷蒙起醉眼,怔怔看着这一幕,而后不再掩饰情绪,脸上浮现出绚烂笑容。

    夏末凉风起。

    站在亭榭中的红衣少年郎,神采飞扬,青春正好。

    今日,是他崔岘的主场啊!

    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

    此刻他崔岘,绝对衬得上‘人生得意’四字!

    东莱先生看向小徒弟,笑呵呵自得道:“怎么样,为师替你张罗的这场收徒宴,可还满意否?”

    那可太满意了!

    崔岘朝老师拱了拱手,笑道:“承蒙老师厚爱,学生——”

    但凡今日没喝点小酒,崔岘都会谦虚一把,说上一句‘学生愧不敢当’。

    但酒意朦胧,人生得意。

    他又这般年轻,在自己的主场,张扬一番,又如何?

    因此。

    说到这里,崔岘含笑一扬眉梢,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学生,却之不恭!”

    好一个却之不恭啊!

    东莱先生抚掌大笑,而后朝外面扬了扬下巴,骄傲道:“去吧,名门百家为你恭贺,你自该走上前去,收获祝福与赞叹。”

    “也好让他们瞧瞧,老夫收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徒弟!”

    全场为之咂舌。

    这是得对小神童有多满意,才能说出这般溺爱之话啊!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

    崔岘抬脚走出亭榭,立于台阶之上,笑着朝前来恭贺的百家使从拱手致谢:“小子崔岘,感谢诸位不远千里,送来祝福。”

    “然,岘一八岁无名稚童,不敢托大。心中自是清楚,诸位今日携厚礼前来,并非因为岘。”

    “而是为岘之师,东莱先生。”

    “承蒙老师厚爱,自今日起,岘得以成为东莱先生之徒。”

    “方才,老师问我,可还满意这场他为我准备的收徒宴。”

    “想来为操办这场收徒宴,老师一定提前准备了许久,才能有今日这场盛事。”

    “岘,不胜感激。”

    说到这里。

    他回望亭榭里的东莱先生,笑的十分绚烂:“岘年幼,无法效仿老师这般大手笔,但也想尽自己绵薄之力,回馈恩师。”

    “想来在场诸位也多少听说了,岘如今,在外也算小有一些薄名。”

    什么?

    听到这话,在场无数人都怔愣住。

    随后一个个反应过来,激动的瞪大眼。

    小神童所谓的‘薄名’,自然是因为《悯农二首》《咏鹅》这三首诗啊!

    难不成,小神童要当场为恩师东莱先生作一首诗?

    天呐!

    想到这里,在场无数人发出惊呼。

    这对师徒,还嫌今日之收徒宴声势不够浩大吗?

    继《听蝉联句诗》、名门百家贺喜之后。

    小神童竟然还要当场作诗!

    难以想象,今日文会结束,将在大梁王朝士林引发多大的轰动!

    果然。

    在众人惊呼中,崔岘继续笑道:“老师为学生劳心操持,岘无以为报。因此想作诗一首,在这场收徒宴上,在诸位的见证下,赠与我的恩师,东莱先生。”

    全场沸腾了!

    东莱先生是真没想到,弟子会突然来这么一出,整个人惊喜又激动。

    南阳王更是兴奋道:“来人,传笔墨纸砚,本王要亲自替崔小公子研墨!”

    名门百家见证。

    南阳王亲自研墨。

    无数读书人现场目睹。

    原来这场收徒宴,不仅老师在精心准备。

    弟子也同样不落其后啊!

    很快,笔墨纸砚已备好。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崔岘转身返回亭榭。

    他一手执笔,先向南阳王致谢,而后看向东莱先生,笑道:“先前,我与人斗诗,对方写了一首《咏新竹》,赠与自己恩师。还阴差阳错,赢了我的《咏鹅》。”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发笑。

    这桩趣事,随着小神童的扬名,如今已经被许多人所熟知。

    但为何小神童会无端提起这桩旧事呢?

    便见崔岘继续道:“这件小事并不重要,但,别人家恩师有的,岘之恩师,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所以,岘赠与恩师这首诗,名字叫做——”

    说到这里,他自己先笑了。

    笑完后继续道:“叫做《咏新竹》。”

    全场发出善意哄笑。

    且不提这首诗的内容如何,单看这个名字,已足够‘雅趣’了!

    自古以来。

    歌颂老师之诗篇众多,其中崔岘脑子里,不乏一些‘春蚕到死丝方尽’、‘落红不是无情物’等千古名句。

    但这是拜师宴,崔岘与老师刚认识不久。

    《无题》讲述的是男女离别相思,后被引申为歌颂老师。

    《己亥杂诗》讲的是辞官离京之愁苦。

    不仅场景对不上,连情绪都对不上。

    谁家拜师宴,又是让老师‘春蚕到死’,又是让老师‘蜡炬成灰’的啊?

    太扫兴了!

    太凄苦了!

    在场文人众多,东莱先生自己更是名儒,胡乱抄一首出来,可是要闹笑话的。

    好在,感谢老祖宗们文采斐然者众多,随便扒拉扒拉,总能找到几首名篇!

    比如郑板桥这首《新竹》。

    全诗意境蓬勃、且充满生命力,蕴藏着对长者的感恩与祝福。

    最是适合今日之场面!

    在东莱先生,和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

    崔岘提笔,一边写,一边念出声来:“《咏新竹之南阳王府赠恩师东莱先生》!”

    听到这个名字,南阳王一张老脸都快要笑僵了。

    他知道,这是崔岘在对自己‘研墨’一事致谢呢!

    而文会上其余人,则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紧紧盯着小神童,生怕打扰到他的思路。

    王府明明挤满了人,却一片安静。

    风仍旧在吹。

    在莲池一侧,竹林随风簌簌摇摆。

    去年的老竹更高更壮,今年长成的新竹,虽矮一些,却更加翠绿。

    还有几株长势生猛喜人的新竹,节节生长,竟比老竹都要高一些。

    新老丛竹相绕,一片郁郁葱葱。

    在无数人惊艳的注视下。

    便见小神童抬眼看了看那片竹林,而后笑着落笔,边写边念:“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前两句一出,全场为之叫好!

    不仅用最简洁之文字,描述新旧竹子之势。

    此句,更是在借竹,感谢恩师东莱先生啊!

    最妙的是,小神童把这首诗命名为《咏新竹》。

    咏的是新竹,实则赞的却是‘老竹’啊!

    果然。

    东莱先生听到这前两句,笑的眼睛都眯起来,表情满意极了:“大善!”

    崔岘的诗,还在继续写。

    既已谢过恩师‘老竹’,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往下写呢?

    王府里的风,越发的大了起来。

    池面皱起涟漪。

    松针簌簌落下,竹林随风狂舞。

    崔岘的红色衣袍,也在风中猎猎翻飞,配上三分醉意,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张扬肆意,耀眼夺目。

    这个堪称惊艳的名场面,必定会停留在许多人心中,久久无法忘怀。

    于烈烈风中。

    崔岘扬了扬眉,笑看了东莱先生一眼。

    而后在全场震撼到头皮发麻的注视下,笔走龙蛇,为这首诗,画上完美落点。

    少年清脆且掷地有声的话音,于王府之内响彻,尽显蓬勃之朝气,肆意之张扬!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龙孙:竹子的别称。

    凤池:常用来比喻宰相。

    所以哪怕这首诗句里‘龙’、‘凤’皆有,也不会逾矩。

    这得是一个学生对老师尊敬、感恩到何等程度,才能写出这般蓬勃真挚的美好祝福啊!

    此句一出。

    整个王府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叫好声。

    而东莱先生本人,更是激动到整个人都涨红了脸。

    十丈龙孙绕凤池!

    好一个‘十丈龙孙绕凤池’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