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当那架飞往乌鲁鲁的航班终于在墨尔本机场的跑道上起飞,将那座充满了欧洲风情与巷道艺术的城市甩在身后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精致的、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文明,飞向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史前世界。那顶充满了开拓者精神的阿库巴毡帽,被她稳稳地戴在头上,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荒野之旅,做着最坚定的宣告。

    飞机向西北方向,深入澳大利亚的内陆腹地。窗外的景色,从维多利亚州翠绿的田野和蔚蓝的海岸线,逐渐被一片无边无际的、呈现出铁锈红色的、广袤的沙漠所取代。大地如同被烈火炙烤过,纯粹、原始,充满了令人敬畏的荒凉感。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当飞机开始在艾尔斯岩机场那小小的跑道上降落时,柳如烟从舷窗望出去,第一眼就被那块从平坦的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巨大无比的、赭红色的巨石所震撼。

    它不像任何一座她见过的山脉,它没有连绵的起伏,没有崎岖的轮廓。它就是一块完整的、巨大的、拥有着流畅而圆润线条的独石,如同大地的一颗巨大心脏,静静地,沉睡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散发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令人心悸的神圣气息。

    走出小小的机场,一股干燥而灼热的热浪,便扑面而来。这里的阳光,似乎更加猛烈,不含任何修饰,直接而纯粹地照射在皮肤上。空气中,弥漫着红土和某种不知名桉树的独特香气。

    他们租了一辆红色的、沾满了尘土的四驱越野车,直奔沙漠中唯一的住宿区——艾尔斯岩度假村。他们入住的,是一家名为“沙漠风帆”的豪华酒店,房间的设计,充满了原住民艺术的元素,而最让他们惊喜的,是阳台正对着那块举世闻名的巨石——乌鲁鲁(UlUrU)。

    他们的乌鲁루第一场直播,就在这个可以遥望世界中心的阳台上开启了。这一次,他们的穿着,也充满了浓浓的荒野探险风。陆沉穿着一件卡其色的、多口袋的探险衬衫,柳如烟则穿了一件白色的棉麻连衣裙,头上戴着陆沉送给她的阿库巴毡帽,显得既帅气又充满了野性的魅力。

    直播间的标题,也充满了对这片神圣土地的敬畏——“闯入地球的红色心脏,聆听梦境时代的呼唤!‘往后余生’澳洲篇第二章,世界的中心乌鲁鲁!”

    “Palya!”陆沉用一句本地原住民阿南古人的问候语开场,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庄重与虔诚,“各位‘云游’的伙伴们,我们已经抵达了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来到了这片被原住民视为创世起点的神圣土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放下所有现代文明的喧嚣,用最谦卑的心,去聆听这块巨石,在数万年的风中,所讲述的,关于‘梦境时代’的古老故事。”

    为了表达对这片圣地的敬意,他们的第一项活动,并不是立刻靠近巨石,而是在度假村的文化中心,参加了一场关于阿南古人文化和“TiUkUrpa”(创世法则)的讲座。他们学习了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片土地,也明白了,为什么攀爬乌鲁鲁,是对原住民文化的一种不尊重。

    傍晚时分,他们驱车前往了乌鲁鲁日落的最佳观景区。当太阳缓缓西沉,奇迹发生了。

    那块巨大的、赭红色的岩石,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开始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色彩。从最初的赭红色,逐渐变成了鲜艳的橙红色,再到炽热的、如同燃烧火炭般的深红色,最后,随着光线的褪去,又慢慢地,回归到一种神秘的、紫褐色的沉静。

    柳如烟和陆沉并肩而立,和其他所有游客一样,被眼前这幅壮丽而又神圣的、大自然的色彩魔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它好像在呼吸……”柳如烟轻声说,“它是有生命的。”

    他们的乌鲁鲁之旅,第二天,从一场同样神圣的日出仪式开始。

    凌晨,他们驱车来到了日出观景区。在黎明前的黑暗与寒冷中,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射出,照亮乌鲁鲁的那一刻,那块在黑暗中沉睡的巨石,仿佛被瞬间唤醒。它的颜色,从深邃的暗紫色,逐渐变成了柔和的粉红色,再到明亮的橙红色,最终,在朝阳的照耀下,恢复了它那标志性的、充满力量感的赭红色。

    上午,他们开始了乌鲁鲁的环岩徒步之旅。他们没有选择骑骆驼或乘坐观光车,而是决定用最原始、也最虔诚的方式——双脚,来丈量这块圣石。

    在阿南古人向导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著名的“马拉步道”(Mala Walk)。向导为他们讲述着“TiUkUrpa”中,关于兔袋鼠人(Mala)的创世故事。他们看到了故事中,Mala人举行仪式的神圣洞穴,看到了岩壁上那些古老的、充满了象征意义的岩画。

    柳如烟发现,乌鲁鲁并不是一块光滑的石头。它的表面,充满了各种因风化和水蚀而形成的、奇特的沟壑、洞穴和纹理。有的地方,像被巨人用手指划过;有的地方,则像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苍老的脸。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现在我明白了,”柳如烟轻声对陆沉说,“如果不了解这些故事,它对我们来说,就只是一块巨大的、漂亮的石头。但知道了这些故事之后,它就变成了一本活着的、神圣的史书。这里的每一道沟壑,都是一个章节。”

    下午,他们驱车前往了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卡塔丘塔(Kata TiUta),在原住民语言中,意为“很多个头”。

    与乌鲁鲁那块完整的独石不同,卡塔丘塔是由36个巨大的、圆顶形的砾岩组成的巨石阵。当他们抵达观景区,第一眼看到那片连绵起伏的、如同外星地貌般的红色巨石阵时,立刻被其与乌鲁鲁截然不同的、更加古老和雄浑的气场所震撼。

    他们开始了著名的“风之谷”徒步。他们穿行在巨大的、红色圆顶巨石之间的峡谷里,感觉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巨人的国度。脚下是崎岖的、布满了碎石的红色土地。耳边,只有呼啸而过的、如同神明低语般的风声。

    当他们最终爬上一个观景台,俯瞰着整个被巨石阵环抱的、绿色的山谷时,柳如烟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史前的避难所。

    “如果说乌鲁鲁是神圣的祭坛,那这里,就是众神的居所。”她感慨道。

    第三天的行程,是一场关于艺术、美食与星空的沉浸式体验。

    上午,他们参加了一个由阿南古人艺术家亲自教授的“点画”工作坊。

    他们席地而坐,一位年长的原住民女艺术家,通过翻译,为他们讲解着点画艺术中,各种符号的象征意义:同心圆代表着营地或水潭,U形代表着坐着的人,而线条,则代表着旅行的路径。

    柳如烟拿起画笔,蘸着由赭石、白泥等天然矿物颜料制成的涂料,在小小的画板上,笨拙地,尝试着用这些简单的符号,来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关于旅行的故事。她发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它不追求写实,而追求精神的表达。

    “这不仅仅是在画画,”她小声对陆沉说,“这更像是在进行一种冥想,一种与大地和祖先的对话。”

    傍晚,他们参加了此行最令人期待的、也是最奢华的一项体验——“寂静之声”沙漠星空晚宴(SOUndS Of SilenCe)。

    当他们抵达位于沙漠深处的晚宴场地时,立刻被那360度无死角的、壮丽的荒野景色所包围。远处,乌鲁鲁和卡塔丘塔,在夕阳的余晖下,静静地矗立着。

    晚宴开始前,一位原住民艺术家,吹奏起了古老的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那悠长、深沉、充满了震动感的嗡鸣声,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呼吸。

    随着太阳的沉落,他们和其他几十位客人一起,在铺着洁白桌布的长桌旁坐下,开始享用一顿融合了澳洲现代美食与“丛林食物”(BUSh TUCker)元素的精致晚餐。他们品尝了烤袋鼠肉、熏鸸鹋肉,以及各种用本地香料调味的沙拉和甜点。

    而当夜幕完全降临,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之后,真正的奇迹,才算开始。

    由于地处沙漠中心,没有任何光污染,南半球的璀璨星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敬畏的姿态,展现在他们头顶。银河,像一条由亿万颗钻石组成的、明亮的河流,横跨整个天穹。南十字星座、天蝎座、人马座……都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

    一位“星空解说员”,用激光笔,指着天空,为他们讲解着南半-球的星座故事,以及阿南古人对星空的独特解读。柳如烟第一次知道,在原住民的文化中,银河,并不是由星星组成的,而是由星星之间的、黑暗的、尘埃带组成的“天上的鸸鹋”(EmU in the Sky)。

    她依偎在陆沉的怀里,仰望着这片深邃而浩瀚的星空,感觉自己与宇宙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前所未ve有的、深刻的连接。

    在乌鲁鲁的最后一天,他们要去体验另一场关于光与艺术的奇迹——“原野星光”艺术装置展(Field Of Light)。

    他们在日出前,再次来到了乌鲁鲁的脚下。但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是日出的光芒,而是一片由五万多个、覆盖了数个足球场大小的、如同发光花朵般的玻璃球,所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光之海洋”。

    这是由国际著名艺术家布鲁斯·蒙罗创作的大地艺术装置。这些小小的光球,通过太阳能供电,在夜色中,会不断地,变幻出紫色、蓝色、红色、白色等不同的色彩。

    他们行走在这片如同梦境般的、发光的“花海”之中,远处,是乌鲁鲁那巨大的、沉默的剪影。现代的灯光艺术,与古老的神圣土地,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奇妙而又和谐的对话。

    当东方的天空,开始泛起鱼肚白,这些人工的光芒,逐渐褪去,而乌鲁鲁的轮廓,则在自然的光芒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时,柳如烟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从梦境到现实的、无比温柔的过渡。

    下午,他们没有再安排任何行程,只是回到了酒店,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最后一次,凝望着远处那块巨大的、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慵懒的圣石。

    傍晚,当他们即将结束乌鲁鲁之旅,准备第二天一早,飞往下一个目的地时,陆沉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这份充满了神圣与艺术气息的乌鲁鲁礼物。

    那不是一件首饰,也不是一件纪念品,而是一幅装裱精美的、由画布和天然矿物颜料构成的、真正的阿南古人点画艺术品。

    画的尺寸不大,但上面的图案,却充满了故事性。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同心圆,代表着乌鲁-鲁。从这个中心,延伸出两条由脚印组成的、蜿蜒的线条,代表着两位旅人(陆沉和柳如烟)的足迹。而在他们的路径两旁,还点缀着一些其他的符号,代表着他们沿途所见的、重要的地点和经历。

    “这幅画,是我昨天上午,在我们参加的那个工作坊里,悄悄地,委托那位年长的女艺术家,为我们专门创作的。”陆沉将那幅充满了原始力量与真挚情感的画作,递到柳如烟的手中,柔声说道。

    “它的名字,叫‘两条小溪的歌之线’(SOngline Of TWO CreekS)。在原住民的信仰中,‘歌之线’,是创世祖先在梦境时代,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从而创造了整个世界的路径。它既是地图,也是历史,更是神圣的律法。”

    “艺术家说,她能感受到,我们是带着敬畏之心,来到这里的。所以,她为我们的这段旅程,也‘唱’出了一条属于我们的歌之线。它记录了我们在这里的足迹,也给予了我们来自这片土地的祝福。”

    “我们的乌鲁鲁之旅,即将结束。我希望这幅画,能为你留住这片红色心脏所有的神圣与感动,留住乌鲁鲁的日落,留住卡塔丘塔的风,也留住那片沙漠上空的璀璨星河。更希望它能提醒我们,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歌之线’。我们走的每一步,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在共同谱写着,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歌谣。”

    柳如烟用指尖,轻轻地,抚摸着画作上那些由点组成的、凹凸不平的纹理。她知道,这便是他们乌鲁-鲁之旅,最完美的,也是最富有灵魂的纪念品。

    当他们收拾好行囊,准备从艾尔斯岩机场,飞往下一个同样充满了自然奇迹的澳大利亚目的地时,他们的内心,已经被这片古老土地的灵性,彻底浸润。

    他们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在乌鲁鲁的总结动态。配图是那张在“原野星光”展上,两人置身于那片梦幻般的光之海洋中,背后是黎明前乌鲁-鲁的剪影的唯美照片。

    文字充满了对这次精神之旅的深刻感悟:

    “乌鲁鲁,一场在地球的红色心脏里,寻找灵魂歌之线的旅程。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圣石的呼吸,我们行走在众神的峡谷,我们仰望了创世的星河。它让我们明白,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征服,而是聆听;最深刻的智慧,不是言说,而是传承。告别世界的中心,我们将从红色的荒漠,奔赴蓝色的海洋,去探寻一个完全不同的、充满了生命、色彩与奇迹的水下世界。下一站,大堡礁!在凯恩斯,与尼莫约会!”

    飞机起飞,将那块巨大的、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无比宁静的红色巨石,留在身后。他们的前方,是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另一段充满了阳光、海水和缤纷生命的,关于澳大利亚蓝色奇迹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

    当那架飞往昆士-兰州的航班从艾尔斯岩那小小的机场起飞,将那块巨大的、充满了神圣与灵性的红色巨石甩在身后时,柳如烟感觉自己的灵魂像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那幅充满了原始力量的“歌之线”点画,被她用专业的画筒小心翼翼地收好,仿佛承载着来自世界中心的祝福与力量。

    飞机向着东北方向,飞越广袤无垠的内陆沙漠。窗外的景色,从纯粹的、单调的红色,逐渐开始出现绿意。而当飞机接近海岸线时,大片的、浓郁的、如同翡翠般的热带雨林,和那片望不到边际的、呈现出不同层次蓝色的珊瑚海,便豁然出现在眼前。

    从红到蓝,从荒芜到丰盛,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柳如烟再次感叹于澳大利亚这片大陆的神奇与多变。

    飞机降落在凯恩斯国际机场。一走出机舱,一股湿热的、混合着热带花香、海洋咸味和雨后泥土芬芳的空气,便扑面而来。与红土中心的干燥灼热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旺盛的、属于热带的生命力。

    他们入住的,是一家位于凯恩斯滨海大道旁的度假酒店。从房间的阳台望出去,可以看到宁静的三一湾、巨大的滨海潟湖泳池,以及远处被云雾环绕的青山。

    他们的凯恩斯第一场直播,就在这个充满了热带度假风情的阳台上开启了。这一次,他们的穿着,也完全切换到了轻松惬意的热带模式。陆沉穿着一件印有棕榈叶图案的沙滩衬衫和一条短裤,柳如-烟则穿了一件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风格吊带长裙,头上还戴了一朵娇艳的鸡蛋花。

    直播间的标题,也充满了对这片蓝色奇迹的向往——“从红色心脏到蓝色星球,探寻世界最大的生命体!‘往后余生’澳洲篇第三章,大堡礁的奇幻漂流!”

    “G’day again!”陆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热带阳光感染后的慵懒与快乐,“各位‘云游’的伙伴们,我们已经从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来到了它的蓝色天堂——热带北昆士兰州的首府,凯恩斯。这里,是通往两大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和黛恩树雨林的门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上山下海,去探寻这个星球上,最多彩、也最富生命力的奇迹。”

    为了给这场热带之旅,开启一个最“甜蜜”的序幕,他们的第一站,并没有直接出海,而是驱车北上,来到了一个被誉为“雨林小镇”的地方——库兰达(KUranda)。

    他们没有选择开车上山,而是乘坐了著名的库兰达观光火车。这列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复古火车,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缓缓地,穿行在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热带雨林之中。火车经过了无数的桥梁和隧道,窗外,是茂密的蕨类植物、巨大的参天古木和飞流直下的瀑布。

    抵达库兰达小镇后,他们立刻被这里悠闲的、充满了波西米亚嬉皮风情的艺术氛围所吸引。他们逛了逛著名的库兰达市集,看到了许多售卖着本地手工艺品、澳宝宝石和有机食品的摊位。

    而最让柳如烟感到兴奋的,是在库兰达考拉花园里,她终于实现了此行的一个重要愿望——亲手抱一抱可爱的考拉。当那只毛茸茸的、睡眼惺忪的小家伙,被工作人员放到她怀里,用小爪子紧紧地抱住她时,柳如烟的心都快要融化了。

    下山时,他们则选择了另一种交通方式——全长7.5公里的天空之城热带雨林缆车。当他们的缆车车厢,缓缓地,从雨林的树冠之上滑过时,那种360度无死角的、如同鸟儿般俯瞰整个雨林和远处珊瑚海的壮丽景象,让他们再次为之惊叹。他们的澳洲故事,就在这片浓郁的、充满了生命力的绿色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