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74章 袭职盛况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次日,苏泽穿着绿色官袍,来到了兵部之外。

    虽然昨天在沈一贯面前表现得很淡定,但今天出门后,苏泽才意识到这是前世和今世第一次参加最高决策层的会议。

    前世他只是部里的一个基层公务员,别说最高决策层了,部门高层他都没有列席资格。

    阁部会议,这可是仅次于御前会议的决策会议,而且比起定调子的御前会议,阁部会议讨论的更多的是实际的执行过程,近距离观察这个时代最高层的政务是如何决策运转的,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想着想着,苏泽来到了兵部衙门前。

    兵部是六部中的下三部,但这也是署理大明军务的重要部门,掌管了大明百万军队的超级部门,整个兵部门前都站满戍卫的士兵,而在兵部大门外,又摆着大量的茶摊,不少身穿锦衣的人都坐在茶摊里,焦急的看着兵部大门。

    这些人当中,不乏还有一些和苏泽一样,身穿低品文武官服的人,也坐在茶摊上眼巴巴的看着兵部大门。

    苏泽穿越以来,一直都在皇城内的翰林院上班,偶尔去过几次礼部,门口都很冷清。

    兵部这番热闹的样子,让苏泽有些诧异。

    苏泽试图找出一条进入兵部的道路,却发现这群人把道路都占满了。

    就在苏泽束手无策的时候,从兵部内又冲出了一群兵丁,他们手持武器开始驱散兵部大门口聚集的这帮人。

    “部阁大臣议事,闲杂人等退散!”

    领兵的军头喊着,门前这帮人被迅速驱赶开,但是这帮人却更不肯散去了,他们硬生生的挤在路边上,眼巴巴的看着街道尽头。

    苏泽本想要亮明身份进去,却被这群人挤到了手持武器的士兵面前。

    苏泽的脸都快要贴在这些士兵的甲胄上了,后面的人却又更来劲了,他们大呼道:

    “高阁老来了!”

    就在苏泽快要窒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不是苏翰林吗?快把苏大人放进来!”

    这时候一双大手伸进来,将苏泽从人群中拉了进来,苏泽大口的喘气,自己差点就被挤得重新穿越了。

    “郭舍人?”

    苏泽大口的呼吸,认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正是昨日来史馆传令的中书舍人郭准。

    昨天已经从沈一贯那边打听到了,这郭准是恩荫官,他能做到两房舍人,是因为他的父亲是致仕阁老郭朴。

    《我的阁老父亲》?

    郭朴,和李春芳一样,都是靠着青词,在嘉靖年入阁,郭朴长于吏治,曾经担任多年的吏部尚书,算是高拱的政治盟友。

    郭朴是高拱的盟友,在隆庆元年与高拱一同被罢相回乡,后来高拱返朝也想过重新启用郭朴,但是郭朴已经无心做官。

    父亲是前任阁老,又是当今次辅的亲密战友,郭准这个中书舍人就等于高拱的贴身秘书。

    “多谢郭舍人救命之恩!”

    不管郭准什么身份,自己刚才差点被挤死,答谢了对方救命之恩后,苏泽才发现郭准是跟在一辆华丽的马车后面的。

    苏泽认出,这是隆庆皇帝御赐给高拱的马车,就看到马车的帘子打开,苏泽看到了高拱那张标志性的圆脸。

    苏泽连忙行礼:“高阁老。”

    高拱只是示意点头,而周围的那些人见到高拱,更是狂呼起来。

    有的放声哭泣,有的则大声喊着什么,还有的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试图吸引高拱的注意力。

    高拱不堪其扰,从马车上下来,直接扯着袖子大步走进了兵部。

    苏泽被这个动静看傻了,他疑惑向身边郭准问道:

    “郭舍人,这是唱得哪一出?”

    郭准一边带着苏泽跟上高拱,一边说道:

    “苏翰林是今科进士,没见过这‘袭职’的阵仗。”

    “袭职?”

    郭准虽然只是一个中书舍人,但是他作为两房舍人,经常往来大小九卿衙门传达内阁的指令。

    郭准说道:

    “《大明会典》有规定,天下卫所军户袭职,都要兵部武选司核准勘验,这些都是来袭职的,或者为了争夺军职上京告状的。”

    听到郭准这么一说,苏泽就明白了。

    太祖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军户世袭,而军户的职位也是世袭的。

    指挥使的儿子还是指挥使,千户的儿子还是千户。

    比如戚继光,他就是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俞大猷也是袭父职任泉州百户,然后在抗倭战争中积攒军功升上去的。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原军户死亡后,家属需要向上级都司衙门提交袭职申请,再由都司衙门出结保文书,送到兵部勘验,核准后再让子嗣袭职。

    这其中自然就有各种特殊情况。

    比如嫡长子未成年的时候,袭职者就要等成年后完成兵部的考核,才能承袭父职。

    再比如遇到绝嗣的情况,确定由近支哪一支来承袭职位,这就是兵部的工作了。

    此外还有状告袭职者不是亲生儿子的,次子状告嫡长子不孝,要求朝廷取消袭职的。

    这些人日夜聚集在兵部门前,就形成了“袭职”的“盛况”。

    郭准继续说道:

    “等下次苏翰林去吏部,见到‘补阙’的盛况,可要比兵部还热闹上三分。”

    苏泽默默点头,说起补阙苏泽就明白了,这是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在吏部等候授职的程序。

    理论上科举到了举人就能做官,比如海瑞就是举人出仕做官的。

    但是到了隆庆朝,有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官位已经不够用了,很多举人都要等到官职空缺。

    还有因为父母去世,丁忧结束的官员,也需要在吏部等待补阙。

    这些候补官员排队在吏部门口补阙的盛况,在明代官场笔记中也多有描述。

    苏泽穿越以来,见到的都是阁老重臣,原本他对兵部不以为然。

    到了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看不上的“下三部”,原来也是能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顶级部门。

    要知道门口等待袭职的千户,那也是正五品的武官,这些人可是连兵部的大门都进不来的。

    苏泽走进兵部大门,只见到一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官员正在迎接高拱。

    郭准低声说道:

    “这位就是兵部的霍部堂。”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