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4:菜农逆袭 > 第273章 大丰收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气晴好,傍晚时,两辆卡车停在路边,工人上下搬运着装着青椒的麻袋。

    包括荷兰豆,也改成了用麻布袋装。

    两辆车车厢的位置都还很宽敞,但已经有一辆跃进轻卡满载着青椒先一步去了江南63号档。

    中椒5号是灯笼椒,形状酷似小巧的灯笼,略带棱角,表面光滑,肉质脆嫩。

    去除了辣椒籽后更是一点辣味也没有。

    采摘时,易定干一直守在现场,等陈家志出来时,就一脸神气的走来。

    “场长,现在看这第一批青椒至少要摘20吨,你估计几天能卖完?”

    陈家志依然有点不习惯易定干喊他场长,但无可奈何,他就喜欢这么喊,连带着李明坤、郭满仓几人都这么喊。

    “在下一批青椒采摘前,肯定能卖完。”

    青椒比青菜耐储一些,放几天没问题,不过肯定越新鲜越好。

    易定干说:“今天采摘两车,明天采摘两车,下一批估计2~3天后就能再采摘,你确定一个档口能卖那么快?”

    首次采摘估20吨,随着逐渐进入旺盛期,产量会越来越高。

    如果要始终保持销售顺畅,易定干估计平均每天青椒至少得卖10吨!

    而且,还有青菜和荷兰豆,加起来恐怕一天得有20吨菜!

    一天卖20吨啊,易定干还犹记得去年他们蹬自行车卖三五百斤就激动得不得了呢。

    “你以为一级农批是白叫的?”陈家志心里压力也不小,但他还是故作鄙夷道:“哦,对,你还没去过江南,这次要不要去感受下?”

    易定干其实挺想去,不过在纠结与犹豫后,最终摇了摇头。

    “场长安排的生产任务也很重哦,我就不去市场了。”

    “这次丰产,你当是首功!”

    陈家志对种青椒的经验远比不上青菜,但也有些心得,技术方案就是他定的。

    穴盘育苗、定植密度、打侧枝、初花坐果期管理水分、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都是他定下来的。

    但方案有了,需要有人去执行。

    而易定干执行得很好,因为也缺乏青椒种植经验,所以过程中易定干显得很谨慎。

    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

    易定干嘴角翘了翘,得意的道:“我现在有没有资格做场长了?”

    陈家志一瞥,“技术通知单会写了吗?”

    “呃~”

    易定干语噎。

    陈家志沉吟道:“实际上我一点也不怀疑你的管理能力,只是你的理论真得再加强学习。”

    易定干说:“很难啊,也没那精力,我感觉能实际管下来就够格了吧?”

    陈家志说:“现在把菜场交给你,你也能管好,但那只能算一个合格的菜场场长,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场长。

    你现在种菜,很多时候都是靠死板的经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只有懂得了原因,并持续改进,灵活调整,才能持续稳定的种出更高产、品质更好的蔬菜。”

    易定干再一次沉默的抽烟。

    陈家志也知道这是时代因素,现在人工不值钱、菜价好,很多大菜场追求高产高质的动力都不够。

    创新和冲劲也就不够。

    能轻松赚钱,谁愿意刻苦专研?

    但菜价不可能一直好。

    他清楚,等过了这两年,大约从1998年开始,供港和出口蔬菜需求将受阻,那两三年也倒下了一大批菜场。

    而届时,如果江心菜场能做到用低成本高产高质的生产蔬菜,抗风险能力将大幅提高。

    陈家志又说:“写技术通知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手段,也能给管理留痕,更好的复盘和总结。”

    “好,我写。”

    “那就从整枝打杈开始?”

    “我试试。”

    易定干往田里走,蹲下来看着甜椒,喊道:“你再来给我说一下。”

    辣甜椒是国内名副其实的的大类蔬菜,很多农民都是种植专业户。

    江心菜场这一帮人里也有许多人有经验。

    但小农户那一套自己种可以,用来管理几百亩地肯定就差点意思,得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就比如整枝打杈,在苗期需要一次打侧枝;

    在果实采摘后,再给处于歇秧状态的辣椒整枝打杈,增产的效果最好。

    “整枝打杈记住一句话就行了,勤快、合理、谨慎,事后要进行保护~”

    “辣椒侧枝萌生很快,每隔2~3天打杈抹芽一次,基本上每采摘一次就得整枝一次。”

    “但湿度较大时,不可进行整枝打杈,以免伤口不能及时愈合,感染病菌。”

    “把细弱的主枝去掉,内部过密的枝条剪掉,保留植株中上部的有效叶,这样增产提质的效果最好,还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打药看情况来,主要是消毒杀菌……”

    两人都蹲在辣椒垄里来回整枝打杈了几株辣椒苗。

    易定干说:“挺麻烦的,两三天一次,这工作量不小。”

    陈家志笑道:“你不是说工价高了吗?这就是体现他们身价的时候。”

    “别说,还挺有道理。”易定干揶揄道:“原来这就是场长该干的事啊,让工人忙起来。”

    “你还真是个天才!”

    两人继续一边整枝,一边斗嘴。

    “家志,易哥,你们蹲在地上干嘛?”

    这时,李秀走过来喊道,等两人抬头的功夫,就咔嚓一声拍下了又一张照片。

    陈家志回道:“我们聊工作呢!”

    李秀笑了笑:“蹲这儿好久了,工人辣椒和荷兰豆都摘好了,都在看你们呢~”

    “看就看呗~”

    陈家志和易定干也都站了起来,夕阳落下的方向也是青椒菜畦的走向,一个个菜工背对着夕阳走出菜田。

    下班了。

    不过也到了另一波人上班的时间。

    走回公路边,两辆车都已满载,一袋袋青椒和荷兰豆码放得高高的,每个走过的菜工、路过的行人,都得感慨一句丰收了。

    “这辣椒种得真漂亮。”

    “产量才是不得了哦。”

    “又要卖大钱了~”

    类似的话听了一遍又一遍,李秀也一次次按下快门,心里乐开了花。

    陈家志心里也很得劲,从元旦后、春节前就一直在筹备,将近3个月时间才等到了丰收。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他已有七八成把握行情能爬起来。

    “走吧,秀。”

    “嗯,家志,今天辣椒定价多少呢?”

    “4~5毛/斤吧。”

    “和菜心差不多啊。”

    “你要求还挺高,这已经不错了,卖这个价格,也有利润的。”

    大多数时候,菜心的价格比青椒更高,而现在已经持平,说明青椒供需有好的变化了。

    菜场的司机严浩开车,陈家志和李秀也一同前往市场。

    同行的还有王斌的车,货太多,陈家志让他多帮着拉几天货。

    同时,薛军已经送去了一车青椒,等送到后,他还要跑一次东乡菜场,再拉一车青菜过来。

    也就是说今晚前后会有4车菜到63号档口,大约20吨菜!

    这是一次挑战!

    经过几天的预热,李才也摸清了江南市场的情况。

    目前60多个档口里,也有人发青椒来卖。

    但陈家志让陈正旭在每天采购时都做了统计。

    从四月开始,有哪些档口在卖青椒,一天大约多少车次。

    结论是,两个数据都在逐日减少,也导致青椒价格在缓慢上爬。

    很明显,周边货源减少,缺口期要出现了。

    现在唯一有威胁的只有北方早春辣椒南下。

    比如与广东接壤的湖南,正常辣椒播种时间是3月以后。

    而江心菜场是1月底播种,3月5日定植,这中间有一个月时间差。

    不过湖南早春辣椒如果采用覆膜,或者搭大棚,可以提前到2月播种,也就是早春辣椒,也就缩小了时间差。

    但风险很高,这年代设施农业也不全,陈家志认为这个威胁性很小。

    他估计至少能吃满一个月‘时间差’行情,起码几十万元的利润。

    行情越早点起来,雨季越晚点来,这个‘时间差’行情就越长。

    到档口时,也才刚九点。

    档口正中间已摆满了麻布口袋,在档口边上,摆了一张桌子,还有用来揽客的样品青椒。

    陈家志也很少卖早市,他走到李才面前,问道:“上一车有多重,开张了没?”

    李才笑道:“上一车一共6.2吨,也早开张了,前后卖了差不多一吨,收了1100元。”

    “我靠,不错呀,这才多久!”陈家志挺激动,“这下两天卖完应该没问题。”

    李才笑了笑:“很多人都是冲着荷兰豆来的,但荷兰豆没到,又看着青椒不错,就有人选择拿青椒回去卖。”

    “哈哈,荷兰豆果然能引流。”

    荷兰豆应该是今年珠三角一季度最强的蔬菜单品,一直很稀缺。

    即使其它菜批发价都在5毛以下了,荷兰豆依然坚挺在1.5元/斤左右。

    很抢手。

    陈家志想了想,指着才到的两车,“我这车约4.8吨,全是荷兰豆,另外一车4.7吨,都是青椒。

    这样,荷兰豆价格不变,青椒如果要的量大,可以给到5毛,如果一次性拿1吨以上,4毛就可以出货。”

    李才不解道:“没必要降这么狠吧,我感觉5毛5也能出货。”

    1吨便宜1毛钱,差价就是200块,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利润。

    陈家志沉吟道:“不着急,先把人吸引过来,让全市场都知道我们青椒量大便宜。

    记住,我们是种植基地,是蔬菜的生产者,而不是蔬菜的搬运工!

    角色的不同,让我们能卷死同行,卷得他们不敢轻易和我们卖竞品!”

    虽然‘卷’这个字听起来有点怪,但李才理解到了其中的意思,脑海里仿佛又打开了一扇门。

    要这样卖菜,怎么感觉有点无敌了呀。

    而陈家志想的是把青椒价格压低,试试能不能带动消费端早点把市场上的存货消耗完。

    他感觉行情就差临门一脚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