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610章 这不天选牛马嘛!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一份答案,好像说得挺不错的。”

    听到马三宝的声音,朱允熥饶有兴趣地抬了抬眼皮,道:“这么快?你这手气还挺好的。”

    他知道马三宝听懂了自己之前的解释,以马三宝的脑子和机灵,他说不错,基本就是答到点子上了。

    所以朱允熥心中也带着些惊喜。

    马三宝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诚实应声道:“回陛下的话,也不能说是运气。”

    “毕竟奴婢也算是知道第一道考题的皮毛答案,筛选答卷的时候看这份答卷对于第一道题的见解不错,便将其放在最上面,想来至少会比旁的更符合陛下的心意些。”

    “不过陛下您先看了朝官们的那一沓答卷,嘿嘿。”

    “只是奴婢之前对第二道考题一窍不通,便也不敢贸然和陛下格外提一嘴了,如今得了陛下指点,这才看得明白,此人倒是才华不赖。”

    马三宝一边回话,一边看着自己手里这份之前拿捏不准的答案,忍不住赞道。

    同时也在心里暗暗感叹了一句:「此人日后,只怕前途无量了!」

    旁人不知道朱允熥的意图,甚至许多人还真就单纯把这两道考题当做什么「灯谜」一样的东西看待,可马三宝替朱允熥亲自操刀其中细节,自然知道自家主子心里的主意。

    听到马三宝这么说。

    朱允熥当即撇了撇嘴,把自己手里这一篇又臭又长的答案嫌弃地往旁边一丢。

    吐槽道:“朕还想着先看看他们那些所谓「饱学之士」们的看法和见解,可朕忘了这些文科生最大的本事了。”

    对自家主子这一句莫名其妙的吐槽,马三宝却是听不懂了:“文科生?最大的本事?”

    这时候可没什么文科理科的。

    朱允熥也没多解释什么,只接着吐槽道:“朕说他们写的字儿太多,偏都没在点子上。”

    理科生做题目不会,那就是不会,卷面是空的。

    文科生嘛……总是擅长长篇大论,就算不知道答案,都能给你卷面上写得密密麻麻混点友情分嘛。

    现在他手底下这一沓答卷就这么个情形。

    当然,朱允熥也就想起来,这么随口一说。

    他现在还是对马三宝手里这份答卷更感兴趣,转而看向马三宝问道:“此人叫什么名字,拿过来朕看看。”

    虽然此人的答卷在「非朝官答卷」那一沓里面。

    但朱允熥是透过几百年以后的眼睛来看,谁知道这就不是什么熟人了?说不准还是永乐朝朱老四的得力臂膀呢。

    马三宝一边起身一边道:“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人物,如今是太学的学生,叫做……夏原吉。”

    这名字现在不响亮。

    可对朱允熥来说却不陌生,一边接过考卷,笑着吐槽了一句:“呵!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啊。”

    夏原吉。

    这时候虽然还只是国子监(太学)的一个学生,身上无官无职的,可是……

    历史上,到建文朝他就做上户部右侍郎了。

    JUdy篡位成功之后没多久,直接当上了户部尚书,不仅仅永乐朝的户部尚书,而且是历任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三朝的户部尚书。

    都不必提他的履历,光看他能如此稳定屹立不倒,就完全足够说明其能耐了。

    至于生平履历上……

    全面负责国家财政长达二十余年,支撑了永乐帝迁都北京、五次北征蒙古、郑和下西洋、疏浚大运河、编修《永乐大典》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和活动。

    赋税、漕运管理、疏浚运河、管理盐法、钞法……

    说起来可就一下子说不完了。

    换句话说。

    这不天选牛马嘛!

    其实,「夏原吉」这个名字,一早就在朱允熥的预算之内,只不过当下时期,许多事情没有铺展开来,傅友文这个户部尚书也还够用。

    之前等着朱允熥忙的事情海了去了,又腾不出手。

    夏原吉的年龄不算大、阅历不算深厚,人都还在国子监当学生,朱允熥自然也不至于大费周章地把他直接从国子监里提溜出来,硬给个职位什么的——没必要,而且没名没分的还惹来麻烦和口舌。

    不过现在既然有「开乾元年彩头」这么个说法在。

    把他划拉上来也就有说头了。

    马三宝看到朱允熥对自己口中这个名字的反应,一边递上手中答卷,一边讶然道:“陛下曾听过此人?”

    “算听过吧。”朱允熥接过夏原吉的答卷,不咸不淡地道了一句,至于怎么听说过的,那他就不好说了。

    马三宝心中的惊骇顿时更甚。

    暗道:「此人当真有大运道啊!不仅答题答到陛下心坎儿上去,连名字都曾被陛下听闻!」

    他心中骇然之时。

    朱允熥则已经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草民虽不知陛下所言“通货膨胀”为何意,然……陛下驳回增发大明宝钞一事,实乃圣明之举!草民私以为……】

    答案开篇,就把朱允熥驳回傅友文提案的事情给吹了一遍,可朱允熥只从其中措辞便却看得出来,这一发彩虹屁,夸得是真心实意的,也是真正认同朱允熥做法的。

    因为夏原吉这份答卷里,完全没有他之前看过的其他答卷里面那一份……一板一眼的迂腐气。

    言语之间,笔迹上的龙飞凤舞,更是看得出他写这份答卷时候的激动心情——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心中所想被人认同的喜悦。

    其中更是列举了「大明宝钞」自发行以来,历年购买力逐渐下降的实际数据。

    关于第二道题目,虽然说的不算完全对,却也搭上了不少边儿,说得也实实在在。

    朱允熥逮着他这份答卷看了好一会儿。

    随后才缓缓抬起头来。

    脸上更是难得带着一丝兴奋和喜悦:

    「文中虽开头就说,自己不知道什么通货膨胀不膨胀的,可往后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在说通货膨胀!」

    朱允熥要的自然不是让人去逐字逐句解释自己提出来的这个名词,说白了,这就是对经济现象的一个命名,在这个时代,朱允熥就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现象,都没事。

    「没记错的话,他在任户部尚书期间,还曾试图稳定因滥发而贬值的宝钞,只不过效果有限,最终还是没能避免大明宝钞变为一堆废纸的结局。」

    「以他这个底子和这份见识……」

    「提溜过来给他灌输灌输经济学概念,费心思教一教,用不了多久,就能如臂指使!」

    「从今年开始往后,整个大明要涉及的事情越来越多,户部的事情也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而繁杂,傅友文那货年纪大,还真说不准能撑到啥时候。」

    「等夏原吉这个天选牛马历练学习个一段时间,刚好无缝衔接,也省得虐待老人了。」

    看完手里这份答卷,朱允熥心里立刻就有了想法和安排——如果说之前对夏原吉的了解,完全是基于历史资料上那为数不多的记录,这份答卷便让朱允熥真正对夏原吉有了个初步了解。

    心里做出安排之后,朱允熥看向马三宝道:“此人,果然甚合朕的心意!”

    马三宝垂眸躬身道:“那奴婢便恭喜陛下了。”

    他虽面上平静,可心下却一惊再惊:「陛下素来对任何事情都是淡然自若而处之的,方才那般神情,鲜少见到!不过……这次两道考题虽的确事关大明江山社稷,可让陛下高兴至此……两道考题当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显然,马三宝虽初步对朱允熥告诉他的答案有了理解,可他终究没有见过……

    后世那些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时候甚至比荷枪实弹的战争来得更加严厉!

    能够有效把控「经济」这一门学问,于一个国家层面上带来的变化能够有多么巨大。

    所以此时马三宝高兴之余,心中还有些纳闷儿。

    而朱允熥这边,有了这第一份成果,他也顿时信心大增,打起了精神来,目光重新落在两沓答卷之上,道:“朕这次的鱼饵终究没有白放!看看了有没有。”

    马三宝看到自家主子满意,虽然还不完全明白自家主子在高兴什么,脸上却也不由得泛起由衷的笑意——他不明白别的,但他明白,主子高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儿!

    当下也撇开自己心里的疑惑和不解。

    应声道:“是,陛下!”

    说完,主仆二人便再次扑在这一堆堆的答卷之中,继续进行着枯燥乏味的阅卷。

    不过,两个超脱了这个时代认知的概念,能有人答对,是撞运气,答不对的,才是常态。所以接下来,乾清宫殿内只充斥着宣纸被翻动的声音。

    朱允熥和马三宝两个人,一直从上午看到下午。

    这才堪堪把所有的答卷看完。

    朱允熥看着龙书案上被格外挑出来摆放好的四份答卷,长舒了一口气:“总算看完了!”

    说完,他挑了挑眉,立刻把书案边上那些被他丢得乱七八糟的答卷,往地上一扫,进行了一个「桌面清理大师」的工作,同时露出满脸嫌弃的表情。

    毫不留情地吐槽道:“一个个还说是什么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进士出身……吹得是天花乱坠,实际上却只知道咬文嚼字,好在也是屎里淘金,勉强有两个可用的。”

    这一天看下来,他都不由得有些头昏脑涨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不知道两道考题的答案也就罢了,又想蹭着热度,碰运气猜猜这次的彩头,结果一大堆人在那里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说什么……

    「通」出自哪里,可能是什么什么意思;「货」出自哪里,可能是什么什么意思……

    全特么抠字眼做阅读理解。

    朱允熥看下来,难免带着脾气。

    听到朱允熥的吐槽,马三宝不由暗暗扯了扯嘴角,同时憋住自己的笑意:「屎里淘金……陛下这话说得……虽说话糙理不糙,可这话也有点太糙了。」

    当然,马三宝早知道朱允熥是什么尿性了。

    从来就不是讲规矩的人。

    说出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奇怪。

    他立刻弯下身去,把那些散落一地的宣纸给一一捡起来,一边对自家主子笑着安抚道:“陛下心思深远,高瞻远瞩,旁人但凡能够揣测到陛下用意之一二,都是万中无一的难得了,虽说过程艰难,终究还是找到了几份像样的答卷不是?陛下消消气,奴婢这便喊人来替陛下消消乏。”

    朱允熥自然也不至于因此怪罪朝臣些什么,时代的局限性造就的不理解而已,他也就纯骂两句消消怨气而已。

    所以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面前这四份答卷的名字上。

    除了最开始的夏原吉之外,一共还有三个名字——郁新,古朴,林承轩。

    其中,郁新、古朴这两个名字,朱允熥并不陌生,因为都是从朱允熥看的这一沓答卷里面挑出来的,都是当朝在职的官员,而且历史上也都留有姓名。

    他们的答案虽然不似夏原吉一样对两道考题都有不错的见解,但他们的答卷也足以证明他们在经济学一道上的天赋和才学,再者也巧,其中一人历史上还是夏原吉的得力副手呢。

    郁新,明洪武二十一年以布衣人才被征用,明洪武二十四年超迁户部右侍郎。如果不是因为朱允熥这个变数,如今的开乾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洪武二十六年,他会在傅友文之后继任户部尚书。

    他本就在户部任职,答对些点子也在情理之中。

    古朴,同样国子监出身,如今是在兵部任职的,永乐朝时期,任户部左侍郎,辅助夏原吉。

    所以对这个名字的出现,朱允熥同样不意外。

    只是除此之外的另外一个名字。

    “林承轩……”朱允熥在嘴里念叨了一句,眉头却微微蹙了起来,因为这个名字他还真没有听说过,无论是当朝在职人员,还是历史上,都没有他的姓名。

    是马三宝从他那一沓答卷里面翻出来的。

    却意外让朱允熥颇为满意。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