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关于彼得·彼得罗维奇的事情,米哈伊尔并不准备跟这位有点讨人厌的先生说太多,只等到时候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来了之后,将这件事解决了就好。而在稿费到手的第一时间,米哈伊尔姑且是又算了算账,然后尽量挤出了一点给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寄了过去。
该说不说,米哈伊尔过来了已经有一阵子,但经济状况依旧没有好转,有点多余的钱基本上全用到别人身上了.........
算了,先这样吧,还是要尽快促成文集的事,到时候直接来一波大的。
而在此之前,除却《渴睡》这一篇外,米哈伊尔也准备再放一篇小说上去,算是与《渴睡》这一篇简单形成一个对照,从而让两篇小说某种程度上都能有一个更好的效果。
至于这篇小说是什么,暂且先放到后面再谈。
大致上来说,就是是时候抄抄老拖托尔斯泰了,光逮住契诃夫这一只羊来薅暂时也有点不好意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他的文学成就更多的还是体现在长篇小说上面,而在短中篇小说这个领域,老陀大概还是要比老托稍稍逊色一些。
而在应下了这件事后,米哈伊尔也是当即就窝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继续工作,除非是又有什么沙龙聚会,否则他是不可能踏出自己的房间一步的,毕竟只要出去,一个不小心兜里的三瓜两枣就会再少上一些..........
当然,各种哲学思想、艺术思想什么的也都要补起来了,回头再去问德米和别林斯基他们借借书吧。
当米哈伊尔这边开始忙碌起来的时候,别林斯基那边,此时此刻也是做好了跟审查官拉扯一番的准备。
在如今这个时期,审查官这种东西往往都是压在作者和各家杂志头上的一座大山,他们当中有的还像个人,有的完全就是拟人,就像是这一时期的一位审查官克拉索夫斯基,文章到了他手里,被删改的支离破碎的同时,他还要再写上一番批语。
而除了没有文化修养以外,这位审查官还把每个作者都看作无神论者和淫棍。
无神论者米哈伊尔就认了,淫棍是想认也没法认.........
至于说他的批语是什么样子,基本上就是下面这些状况。
当时一位诗人这样写道:
“啊,我敢起誓,我和你过得十分美好,
我看到你的嘴角露出天仙似的微笑.........”
克拉索夫斯基批语为:“言之过甚!女人的微笑不配称为天仙似的!”
接着这一句:“我默默地把目光停留在你的身上。”
批语为:“此句含有轻薄意味。”
他写批语归写批语,但米哈伊尔敢打赌这老头的眼睛绝对不像他写的那么老实。
然后还是诗人写道:
“别人的意见对我算不了什么。你的温柔的一瞥,
比全世界的关注更加珍贵。”
批语为:“言过其实!况且世上还有沙皇与合法政府,对他们的关注应予珍重。”
人家写个情诗还要整上一句沙皇与合法政府,这跟人家买个手机看个电影非得扯什么爱国有什么区别..........
当然,爱国是好的。
接着诗人又写道:
“啊!我多么向往那偏僻幽静的胜地,
隐姓埋名,在你身边享受最高的乐趣..........”
批语为:
“这种思想千万不宜散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为了要永远和他的情人厮守在一起,就不愿再给皇上效力了。此外,只有从《福音书》中才能享受到最高的乐趣,从女人身上是享受不到的。”
诗人再来一句:“啊!我但愿把整个的生命献给你!”
批语为:“还有什么可以留给上帝呢?”
诗人还是没完,继续说道:
“有时我在你脚下调好琴弦,为你歌唱..........”
批语为:“一个基督徒居然蹲在女人脚下,真是岂有此理!太不顾尊严!”
尽管乐子还有很多,但为了避免说太多挨骂,还是就再来一个作为最后的收尾吧。
诗人深情的写道:
“我预先知道你一切隐秘的心愿,我把你的头紧贴在我的胸前。”
这位审查官克拉索夫斯基大笔一挥,干脆利落地批注为:“色情诗!”
老实说,俄国当下的审查制度和审查官只能说是非常难绷。
若非有些审查官的文学素养确实很不错,再加上像俄国这种专制国家,各级官员和贵族们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权力当然要更大,也就是说,只要走人情和懂得人情世故,完全可以走后门让自己的文章通过审查。
不然鬼知道这年头的文章能垃圾成什么样子..........
当然,有的杂志的手段就更为直接,他们直接就在自己的杂志里安排了一个职位给某位审查官,工作是没有的,钱倒是大大滴有,像这样的杂志,他们所刊登的文章,常常都是一路绿灯。
只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有的法子,再过一两个世纪都毫不过时。
而就是这样令人难绷的审查制度和审查官,等到了1848年的时候还会迎来一波大加强,当下的还真能算得上好日子,至少走关系什么的能走通..........
另外就是,从上面那位审查官的批语也大致能够看出来当下俄国的有些官员和贵族到底是什么脑子,只能说,腐朽的味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别林斯基应对审查的方式,一般是先走基本的流程,实在不行了再拿过来,原封不动地放上两天后,再拿去给审查官看,而这个时候,有的审查官直接就会微微点头道:“嗯!改的还不错!”
像这种的,大致上就是喜欢用手上的权力耍点威风,为自己谋得一点好处,这倒还算是好对付的。
真碰上那种脑袋实在僵硬的像块石头亦或者是胃口太大的人,别林斯基也只能试着去找他在文学界认识的那些贵族朋友了。
顺带一提,上次那两篇小说《万卡》和《苦恼》在审核的时候,审查官如此说道:
“虽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卑贱的农奴外孙和马车夫,但既然你们愿意刊登这种枯燥的文字,那你们就刊登吧。”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