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48章 大汉再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建武二年春。

    洛阳花似锦,桃李竞放,灼灼其华。

    南宫的廊桥亭台下,君臣二人正在此歇息。身着龙袍的刘秀凭栏远眺,见满城春色,不禁感慨道:“戎马天下多年,见多了尸横遍野,何曾想过今日能看到如此太平美景?”

    站在他身旁的刘九思微笑着说道:“陛下承天受命,拨乱反正,方有今日之盛。如今洛阳繁华,万民归心,正是天意所归。”

    “天意所归这些话,是说给外人听的。”

    刘秀却摇了摇头,道,“乱世之中,谁能驾封九五一统山河,成了最后的赢家,谁便是天意所归。若无先生辅佐,朕又岂能有今日之尊贵?”

    “陛下这是抬举臣了。”刘九思顿了一下,道,“陛下能居安思危,这是好事。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是为“春秋三传”之一。

    辽东刘氏的孩童们自幼开始学习古籍,他们所学的书单是靖祖定下的,左传在书单中是必读的一本。

    然而比左传更为著名的《论语》,反倒是不在靖祖定下的书单当中。

    这是因为在靖祖刘安看来,论语中所说的大道理听听就可以了,左传才是教人怎么做实事的。

    刘秀听出了弦外之音,问道:“先生说的居安思危,指的是尚未收复的大汉国土吗?”

    刘九思点了点头,道:“我大汉鼎盛之时,疆域辽阔,东设乐浪四郡、南灭南越建交趾、西立都护府治西域、北达阴山,万邦诸国,无不臣服!

    如今陛下虽然已将中原平定,但冀州、兖州、青州、荆楚、巴蜀等地尚还没有归附,西域也不在控制之中。

    陛下,光复汉室大业,任重而道远啊。”

    刘秀微微颔首,忽见一阵风过,吹落几片花瓣,飘入廊下,他伸手接住一片,握紧在掌心之中。

    他缓缓说道:“先生,路还很长,你会一直陪着朕走下去吗?”

    刘九思愣了一下,淡然笑道:“会的。”

    “臣会一直陪着陛下的。”

    “就如同靖祖辅佐文帝、景帝、武帝,臣也会像先祖一样,辅佐陛下带领大汉重回巅峰。”

    风中花瓣飘扬,他们相互对视,释怀大笑。

    二百年前,文帝与靖祖缔结盟约。

    文帝立下血誓,他与他的后人将永远善待靖祖的后人;靖祖亦立誓,他与他的后人将永远辅佐文帝后人,不离不弃。

    岁月如白驹过隙,

    但他们立下的血誓与盟约,至今还在生效。

    ……

    建武二年秋,辽东王刘九思挥师出征,讨伐占据在各地的割据势力。

    八月,大破赤眉军,迫降者七万余人,收复兖州、青州、徐州。

    十一月,灭河北三王,收复幽州、并州、营州。

    次年三月,他又率兵南下,攻打在蜀地自号“白帝”的公孙述。

    公孙述奋力反抗,双方在白帝城血战一天一夜,最终兵败身亡,自此蜀地亦收复。

    而刘九思并未停止征伐,他立志要让大汉恢复到鼎盛时期的版图,自然不会因此而止。

    大汉铁骑所过之处,望风披靡,让敌人不战而逃。

    本来已经破碎的大汉帝国,在此刻又一次绽放出了闪耀的光辉,天下如群星拱月。

    ……

    又是一年冬,国都洛阳被皑皑白雪所盖。

    楼阁的檐角挂满冰凌,殿前石阶覆着厚厚的积雪,宫人们踏着碎琼乱玉,往来匆匆。

    满头白发的汉帝刘秀站在宣室殿的窗前,望着满城素裹,眉宇间却不见往日的从容。

    皇太子刘庄走了过来,作态恭谨,而神色却显得有些哀伤:“陛下,辽东王府传来消息了。”

    “说吧,朕在听。”

    “他们说,辽东王的病况愈发严重,只怕是...”

    “只怕是什么?”

    “辽东王,恐怕是挺不过这个冬天了...”

    刘秀的身体一颤,扶着窗棂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那位辽东王起于草庐之中,追随他匡扶汉室,戎马三十余年,未曾一败。

    一寸江山一寸血,如今的大汉天下,是那位辽东王率领铁骑打下来的。

    英雄迟暮,纵然是辽东王那样的传奇人物,也终有落幕之时。

    刘秀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生老病死都是天命,只是朕没想到,先生会先朕而去。”

    皇太子刘庄沉默片刻,道:“辽东王功在社稷,后人会记住他的。”

    窗外一阵寒风卷过,吹得檐下冰凌叮咚作响,仿佛在应和着他的话语。

    刘庄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忽然发现这位驾封九五的大汉皇帝,此刻竟显得如此苍老。

    “备驾。”

    汉帝刘秀转过身来,悲伤的情绪几乎就要溢出,“朕要去辽东王府,务必要让朕在见到先生一面。”

    太子躬身应是。

    殿外的雪下得更大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模糊了宫城的轮廓。

    刘秀重新望向窗外,恍惚间仿佛看见少年时与先生初见的场景,他们畅谈天下,立志一同匡扶汉室,笑声爽朗如初。

    而此刻,唯有寒风呜咽,像是在为逝者恸哭。

    ……

    辽东王府。

    “父亲,该喝药了。”

    年仅十五岁的世子刘知年端着碧玉药碗,守在病榻之侧。

    躺在病榻上的刘九思已经气息微弱,勉强抬起了手臂,摆手说道:“服药或可续命,但到了我这般岁数,已经不想再苟活了。”

    刘知年双手捧着药碗微微发颤,眼神黯然。

    “傻孩子...”刘九思枯瘦的手缓缓抚上儿子的发顶,语气温和,“为父一生都在效仿靖祖匡扶汉室,如今大天下太平,四海升平,我虽死而无憾了。

    为父不曾亏欠过任何人,唯独对你,我心中始终觉得愧疚...”

    刘九思的一生太过忙碌了。

    自他走出辽东以后,便一直在帮助刘秀南征北战。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白发苍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汉。

    直到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为了让辽东刘氏嫡系的香火延续下去,他才匆忙的娶妻生子。

    生下刘知年之后,他便又马不停蹄的启程出兵,去守护大汉的江山社稷。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