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新帝登基,改元熙丰。次年,便要更改纪年为熙丰元年。
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太大的响应。
年号,无非就是纪年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足为奇。
真正引起轩然大波的是一则制书。
恩科!
新帝登基,特赐恩科,允许治平四年八月单独举行一次科考。
主考官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江昭,副主考则是翰林学士王珪。
除了两位主副考官以外,还将从六部选取十三人、科道两人、翰林院两人,拢共十七位考官,一齐负责春闱主考。
制书一经颁布,迅速传遍天下。
凡是读书人,无一不为之欣喜,齐齐歌颂新帝功德。
时间紧任务重,仅有百余日就要科考,不少偏僻之地的举子几乎是一知晓消息就准备文书、盘缠,即刻动身入京。
为的,就是入京以后有足够的时间温习书本。
须知,恩科与正科并不矛盾。
来年二月,就是三年一度的正科春闱大试。
即便熙河元年举行了恩科,来年也一样要举行本该举行的正科。
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连考两次,选出足足七八百位新科进士。
相比起以往,机会可是大了不止一点半点。
如此,自然是得充分准备,寻求名列黄榜的契机。
寒窗苦读几十载,逆天改命,就在此举!
熙河书院。
作为熙河八州唯一的书院,熙河书院一向被寄予厚望,几乎聚集了熙河九成的秀才、举子。
山长一职,更是河州知州苏轼兼任,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苏轼其人,长于诗词、文章、书法,具有莫大魄力。
为了办学,甚至都专门拨了香子城为书院。
以城池为书院,以书院为城池。
两京一十四路,独此一家!
为了便于区分学业水平,书院设有童生、秀才、举子、蕃学四院。
举子院,讲堂。
长约十丈的学堂,举目望去,甚是宽敞。
主位,摆着两道丈许长的书案,副山长程颢、张载,以及几位授课的老年举子,齐齐端坐,向下平视。
自主位以下,横向八列,纵向二十余行,足足摆着近两百副木几、木椅,学堂中的书生无一例外都是举子。
近两百位人,这就是熙河八州的绝大部分举子。
这个数量,甚至都不到其他路的零头。
并且,真要细究起来,这其中还不乏一些人的举子的功名存在水分。
究其缘由,自是因不少举子都是在熙河路考取的举子功名。
须知,自熙河拓边以来,仅仅过去了七年而已。
熙河建制为路,也仅是五年左右。
熙河新建,先帝可是应允了不少科考政策。
也因此,引得一些秀才、举子入边读书。
一般来说,乡试差不多是百人取三。
一百位秀才,可取三位举人。
但,熙河路不一样。
手上有政策,熙河路的乡试甚至都到了十取一的地步。
这一来,举子的水平自是有些水分。
当然,有水分也不要紧。
作为有着特殊政策的新拓疆域,熙河路自有取士方式。
“陇右榜”,特设恩科进士二十名,其文优者,前三授进士出身,余下赐同进士出身,可参与庶吉士考试,授予官职,兼领屯田、茶马实务。
水平差一点没关系,一样可以考进士。
熙河举子,根本无需与天下举子竞争,仅需与其他熙河举子竞争就行。
考到熙河路举子的前二十名,即便没达到万千举子的前四百名,一样可以录取为进士。
万人大考,差不多是百中取三的概率。
陇右榜,可达到十中取一。
当然,这种“政策性”进士,要是考不上庶吉士,那百分百是外放回熙河路。
要是没有背景,一生估计都是在熙河为官。
饶是如此,亦是非常诱人。
熙河为官,那也是官啊!
政策性进士,那也是进士!
对于一些学识稍差,没背景的耕读举子而言,但凡外放为官,就已经是逆天改命!
主位,副山长程颢起身,踱步走动。
“文章者,载文道之器;德行者,立身之本。今上特开恩科,乃圣朝崇文重道之仁,千载难逢之机。
诸生苦读多年、笔耕不辍,幸逢此际,更要心怀赤诚,恪守本心,他日致君尧舜,泽被四方,此乃士人本分。”程颢训诫道。
“谨遵先生教诲!”
二百余人,齐齐作揖一礼。
程颢点头,徐徐道:“本次恩科主考官,乃是.”
仙游县。
手持书本,蔡京负手踱步,暗自默诵。
新帝登基,春闱要连着举行两次,实为一等一的好机会。
熙河游学了几年,认识了不少友人,甚至与小阁老都成了连襟。
自认学识不俗的他,自是有意入京试一试。
“别头试。”蔡京轻念了一声。
所谓别头试,实为一种回避制度,初创于唐玄宗时期。
彼时,主持科考的主考官有亲故要参加科考,为了防止舞弊,就创立了别头试。
也即,单独设立考场、考卷,考察可能与主考官沾亲带故的人。
时间一长,经过长期发展,也就成了固定的科考制度,往往是吏部员外郎负责监考。
参加别头试的人,也不再局限于春闱主考官的亲故。
乡试两京一十四路,都有主、副考官,这五十二人的亲故,要是参与春闱,都可参加别投试。
春闱大试主副考官,以及十七位考官的亲故,一样是得参加别头试。
一般来说,一次春闱大试,约莫有百位别头试考生,取三十人入仕,十人取三人。
三成的机会!
作为小阁老的连襟,蔡京自然也是被要求参加别头试的人。
蔡京负手,摇摇头。
这要是都考不上,那可真就是废物。
“官人,读书劳累,且歇会儿吧。”
一声轻呼,盛如兰挺着肚子,浅步轻移,手上端着一碗莲子羹。
“娘子。”蔡京回首,连忙放下手中书籍,迎了上去。
一时间,夫妻二人,琴瑟和鸣。
淮左,江府。
江晓、江旭二人手持书本,皆是苦读默诵。
大丈夫者,合该科考入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