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112章 明哲保身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康熙被这形容气笑了:“朕的太子又不是御膳房的糯米团子!”

    “儿臣不是那个意思……”胤禔急得抓耳挠腮,“就是……就是……”

    眼看长子憋得脸都红了,康熙无奈地摇摇头:“罢了,东宫你是别想住。不过……”他顿了顿,“每日未时到酉时,可以来陪太子习武。”

    胤禔喜出望外,一个头磕在地上:“谢皇阿玛恩典!”

    胤礽也开心地扑进康熙怀里:“阿玛最好了!”

    康熙被儿子这一扑,心都化了,哪还记得吃醋?抱着胤礽就是一顿亲:“保成喜欢就好~”

    梁九功在一旁看得直摇头——皇上啊,您这底线是越来越低了……

    夕阳西下,胤禔心满意足地离开乾清宫,边走边盘算着明天要带什么玩具给太子弟弟。

    路过御花园时,正巧碰到来给太子送点心的荣妃和惠嫔。

    “给荣娘娘,额娘请安!”胤禔规规矩矩地行礼。

    惠嫔见儿子满面红光,就知道事情成了:“快起来。这是要去哪儿?”

    “回额娘,儿臣去库房找些玩意儿,明日好教太子弟弟习武!”

    荣妃闻言,连忙示意身后的宫女:“正巧本宫带了些江南进贡的小玩具,大阿哥一并拿去给太子殿下玩吧。”

    惠嫔也赶紧让贴身宫女取出一个锦盒:“这是你外祖家送来的西洋望远镜,最是稀奇,太子必定喜欢。”

    胤禔乐呵呵地收下礼物,一溜烟跑了。惠嫔和荣妃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

    紫禁城东北隅忽起琼楼玉宇。

    汉白玉阶映日生辉,九脊重檐上蹲着十二对鎏金吻兽,连滴水瓦当都錾着细密的杏花纹——那是以太子生辰八字为样,请江南巧匠雕了整年的吉物。

    “好!好!”索额图捋须大笑,眼尾褶子里堆满得意。

    赫舍里家近些年可谓是蒸蒸日上!

    三房嫡子刚点了探花

    五房的绸缎庄新辟了波斯商路

    佟国维下朝时一脚踹翻了轿凳:“呸!显摆什么!那屋脊兽的眼睛,分明是拿我佟家矿上的猫儿眼镶的!”

    赫舍里府邸的正厅内,族长噶布喇正召集全族男丁议事。

    这位刚过不惑之年的当家人端坐主位,眼角虽已生出细纹,通身的气度却比架上那柄先帝赐的龙泉剑还要锋锐三分。

    “都听好了,”噶布喇敲了敲手中的玉如意,“近日朝中参奏太子东宫改建一事,咱们赫舍里家的人,一个都不准掺和!”

    下首的年轻子弟们面面相觑。索额图的长子格尔芬忍不住开口:“族长,这可是给太子殿下撑腰的好机会啊……”

    “糊涂!”噶布喇一杵拐杖,“太子需要你撑腰?皇上雷霆手段你没看见?”

    想起那几个被抄家的御史,格尔芬缩了缩脖子。

    “咱们赫舍里家如今烈火烹油,更要谨言慎行。”噶布喇环视众人,语重心长,“两年前仁孝皇后托梦警示,你们都忘了?”

    提起这事,众人无不肃然。那夜族中上下竟同时梦到仁孝皇后,告诫他们“盛极必衰”的道理。

    自那以后,赫舍里家一改往日张扬,行事愈发低调。

    “兄长说得是。”索额图起身附和,“太子殿下深得圣心,咱们做外家的,不添乱就是最大的支持。”

    正说着,管家匆匆进来:“老爷,太子殿下派人送东西来了!”

    噶布喇连忙带领众人出迎。只见乾清宫的小太监捧着个锦盒,恭敬行礼:“太子殿下命奴才给赫舍里大人送些点心,说是仁孝皇后生前最爱吃的糕点。”

    噶布喇双手接过,老眼微湿:“老臣……谢太子殿下恩典。”

    待太监离去,众人回到厅内打开锦盒,只见精致的点心下面压着一张小笺,上面是胤礽稚嫩却工整的字迹:“外祖安好,孤甚念。愿家族和睦,谨守本分。”

    “这……”格尔芬瞪大眼睛,“太子殿下才五岁吧?这字写得……”

    噶布喇一个眼刀甩过去,他立刻噤声。老族长小心翼翼地收起字笺,长叹一声:“太子殿下天纵奇才,更难得的是这份心思……”

    众人传阅字条,无不感慨。谁能想到,一个五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深谋远虑?

    小狐狸在胤礽意识海中报喜,【宿主这手“托梦+点心”的组合拳打得漂亮!】

    正在奉慈殿外的胤礽微微一笑。前世的赫舍里家仗着太子外家的身份骄纵跋扈,最终成为他被废的导火索之一。

    这一世,他定要踏出一条全新的路。

    “殿下,”工部侍郎恭敬地请示,“这小厨房的位置……”

    胤礽收回思绪,指着图纸某处:“挪到这里,离阿玛的乾清宫近些。”

    小太子眨巴着大眼睛,一派天真,“这样孤给阿玛送点心就不用走太远啦!”

    工部侍郎被萌得肝颤,连忙记下。谁能拒绝这么可爱又孝顺的太子殿下呢?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

    康熙正在批阅奏折,梁九功轻手轻脚地进来:“皇上,噶布喇递了谢恩折子。”

    康熙展开一看,是感谢太子赐点心的。折子用语谦恭,丝毫没有外戚常见的骄矜之气。

    “赫舍里家……倒是识趣。”康熙若有所思,“传旨,赏噶布喇御制《资治通鉴》一套。”

    梁九功领命而去。

    康熙望向窗外东宫的方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保成那孩子,明明自己还是个奶娃娃,却已经懂得照顾外家了……

    *

    乾清宫书房内

    胤礽趴在案几前,小手握着特制的狼毫笔,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小狐狸在一旁用爪爪帮忙磨墨,时不时出言提醒。

    【宿主,天花的预防方法要写得再简单些,他们刚接触这些,理解不了太复杂的医学理论。】

    胤礽执笔蘸墨,在纸上工整写下:

    “可访京郊饲牛农户,择出痘痊愈之乳妇,取其痂衣研为细粉。令太医院以银管吹入小儿鼻中,如种痘古法。”

    这是他在前世记忆中找到的土法,虽然不如直接接种有效,但胜在操作简单。

    【隔离措施这里再加一条。】小狐狸指着纸上的一处,【患者衣物必须沸煮,这个很重要。】

    小太子咬着笔杆想了想,又补充上“病家衣物以滚水煮之”几个稚嫩的字迹。

    前世的记忆袭来——康熙十七年的这场天花大疫,夺去了京城数万百姓的性命。

    那时的他刚满五岁,被及时救治,却依然没能幸免。

    高烧、溃烂、剧痛……那种生不如死的滋味,他至今难忘。

    更不用说百姓们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