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混合采访区里,法国球员们三三两两接受采访,脸上都带着笑容。毕竟最后时刻绝杀赢球,总归是件高兴的事。
但多梅内克和亨利明显不在这个行列。
教练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面对“为什么直到89分钟才进球”的提问,他不停地推着眼镜,重复着“重要的是我们赢了”。
而亨利站在一旁,脸色不太好看。
从齐达内退役后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亨利和罗伊的较量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整场比赛,亨利在右路形同梦游,不仅零射正,连像样的威胁传球都没能送出。
反观罗伊,三次突破造险,最后还用一记任意球绝杀拯救了球队。
更尴尬的是两人的互动。
第67分钟罗伊突破后明明可以分球给空位的亨利,却选择自己强行打门。
而第81分钟亨利在右路拿球时,罗伊甚至没有跑位接应,直接站在原地摊手。
这些细节被摄像机捕捉得一清二楚,让所谓“双核驱动”的说法显得格外可笑。
亨利声音比平时低沉:“说实话,我们到现在还在想念齐祖。每次训练时都会想起他在场上的样子,那种掌控力是无人能替代的。我知道足球要向前看,但有些球员就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亲自去劝他回来。我会告诉他,法国队需要他,这支球队不能没有他的领导。即便他已经退役,但他在更衣室的影响力依然无人能及。我们不该总是活在过去,但像齐达内这样的球员,值得我们打破常规去争取。”
“上周我还给他打过电话。”
亨利扯了扯嘴角露出个苦笑:“我说你要是再不回来,更衣室就要乱套了。你们别笑,我是认真的。只要他愿意,我明天就开车去马德里接人。”
他转身离开前最后扔下一句:“有些天才就像空气,存在时你觉得理所当然,等消失了才知道根本没法呼吸。”
而在原来的时空,他的原话是:“我们真的很想念他们,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重新开始向前看,那一代人已成过眼烟云,大家把他们记在脑袋里就行了。现在是该我们这一代接班登上舞台的时候了,虽然并不容易,可我必须挺住。我们别每次都提起那些退休的球星了,要是那样的话,是不是米歇尔-普拉蒂尼也应该成为我们怀念的对象呢?”
最尴尬的是罗伊接受采访时。
当有记者说“现在这支法国队是不是该叫罗伊队”时,现场突然安静了一瞬。
多梅内克猛地抬头,亨利直接转身走开。
罗伊面对记者们七嘴八舌的追问,表情始终很平静。
他缓缓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我不想说太多场面话胜利确实是全队努力的结果。但说实话,以今晚的表现来看,我们差点就只能带走一分。这跟全队状态不佳、对新战术不适应有很大关系。如果今天是平局或者输球,我会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作为前锋,没能用进球帮助球队就是我的失职。”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在场的记者:“但既然我打进了那个球,那我就有责任把真实想法说出来:我们这些球员在俱乐部都没踢过352阵型,适应新打法确实需要时间。但问题没那么简单.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最适合现有球员的阵容体系。教练组准备了好几套战术方案,但今天我们和这套352的配合实在太生疏了。
最后他微微抬起下巴:“也许下一场比赛,我们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这才是重建中的法国队应有的发展方向。”
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罗伊:“法国队没有了齐达内,会造成什么影响?”
罗伊的回答很干脆:“法国队缺了谁都会有影响,多谁也会有影响。但不管怎样,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赢球.总会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记者追问道:“那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罗伊直视着记者:“你可以去问更衣室里的每一个人,我相信他们都愿意承担责任。但既然你现在问的是我.我会告诉你,在法国队,罗伊会负起自己的责任。”
他轻轻笑了笑:“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会负责.并且会尽我所能,为球队带来胜利。”
罗伊的这番话几乎就是在宣告,在齐达内退役后,他要成为法国队新的核心和领袖。
虽然媒体早有类似的论调,但不少人还是对他的资历提出质疑——毕竟他才19岁,很多人觉得应该再磨练几年。
更有人认为,27岁的亨利无论是从年龄还是国家队经验来看,都更适合先担任过渡期的领袖和核心。
多梅内克转过身,目光直直地看向罗伊。
罗伊的第一段采访,显然就是说给他听的:
“我不喜欢你的战术和阵型,我在这个体系里踢得很别扭.我说过你有好几套战术方案,但愿你是真的有,而不是空谈什么崭新的法国队。”
罗伊转身就走,没再多说半句废话。
在足坛混出名堂后,他出席各种晚宴、接受采访,早就学会了戴着面具做人。
但那些被他礼貌微笑骗过的人都忘了。
这个现在说话滴水不漏的球星,初出茅庐时在更衣室是头什么样的恶虎。
《队报》特稿:罗伊公开宣示法国队领导权
在法国队1-0险胜以色列的赛后采访中,19岁新星罗伊发表了令人瞩目的宣言。
面对记者关于“谁该承担责任”的提问,这位年轻前锋给出了直截了当的回应。
“你可以去问更衣室里的每个人,我相信他们都愿意负责。但既然你问的是我.在法国队,罗伊会负起自己的责任。”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会负责.并且会尽我所能为球队带来胜利。”
这番表态在法国足坛引发强烈反响。
通常年轻球员会表现出谦逊姿态,但这位已经手握欧冠、欧洲杯双料冠军的天才球员,选择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自己的领袖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罗伊的发言发生在齐达内退役后的首场正式比赛。
这位19岁小将用绝杀进球和这番宣言,似乎有意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法国队已经进入新时代。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这样的表态会引发争议时,罗伊只是简单回应:“我只说真话。”
随后便离开了采访区。
这样的直率或许正是当下的法国足球所需要的。
历史上,每当法国队处于动荡时期,总会有一位强势领袖挺身而出——1984年欧洲杯上的普拉蒂尼在更衣室直言不讳,带领球队登顶;1996年欧洲杯前,雅凯不顾争议将坎通纳排除在大名单外;2000年欧洲杯期间,勒梅尔果断弃用状态不佳的杜加里。这些看似强硬的决策,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
罗伊的直言不讳让人想起1958年的方丹,那位在世界杯上毫不掩饰自己进球欲望的射手,最终创造了单届13球的传奇纪录。也让人想起戴高乐将军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的坚定宣言:“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整场战争。”
如今的法国队正处在后齐达内时代的重建期,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种不绕弯子的领导方式。罗伊用进球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现在,他又用最直接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足球场上,有时候最直白的表达反而最能凝聚人心。正如法国传奇教练伊达尔戈曾说过的:“伟大的球员从不回避责任,他们主动拥抱它。”
(本报记者让-马克-佩兰发自法兰西大球场)
法国队1-0险胜以色列后,全队连夜返回了克莱枫丹训练基地。
更衣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闷,球员们各自收拾行李时都刻意避开眼神交流。
就连平时最爱说笑的几个年轻球员,此刻也只是低头沉默。
主教练多梅内克从第二天开始,陆续叫了几名球员到他的办公室谈话。
但人们很快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真正举足轻重的球员,他一个都没找。
亨利和维埃拉这些老将照常在健身房加练,却始终没等到教练的召唤。
皮雷独自在球场加练任意球时,有工作人员看见他时不时望向教练办公室的方向。
马克莱莱则像往常一样安静,只是训练结束后在更衣室待的时间比平时更长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罗伊和他的摩纳哥帮朋友们。
这群人占据了餐厅最大的一张桌子,吃饭时谈笑风生,声音大得整个食堂都能听见。
但每当多梅内克从旁边经过时,他们就会突然降低音量,等教练走远后又恢复说笑。
基地里的工作人员都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氛围。
罗伊开始有意识地与队内的年轻球员走近,主动与门迪、朗德罗、布姆松、西塞等人交流互动。
罗伊虽然只有19岁,但已经是法国队年轻一代中最耀眼的存在。
门迪25岁,朗德罗24岁,布姆松23岁,西塞22岁。
这些本该是中生代球员的队友,此刻却都下意识地围拢在这个少年身边。
在更衣室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权力的交接从来不是按资排辈那么简单。
齐达内退役留下的真空,让每个人都嗅到了机会。
老将们还在怀念过去的荣光,中生代球员则茫然无措,这正是罗伊最好的时机。
就像街头帮派总要推举最狠的人,球队的更衣室也在寻找新的领袖。
多梅内克会不会下课?齐达内会不会复出?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队友们养成一个习惯——有事找罗伊商量,进球找罗伊庆祝,困难找罗伊解决。
多梅内克坐在教练席上,就像个临时的话事人。
教练可以换人,球队永远是球员的地盘。
更衣室里的权力游戏从来都是这样。
主教练来来去去,有实力的球员才是真正扎根在这里的人。
多梅内克今天还在布置战术,明天就可能收拾行李走人。
但罗伊不一样,他才19岁,至少还能在这支球队踢上十几年。
所以罗伊不急。
他像经营自己的地盘一样经营着更衣室的关系。
训练时给队友传球,聚餐时主动买单,比赛后帮年轻球员解围。
这些细水长流的投入,都是在巩固自己的根基。
老将们总会退役,教练组可能换血,但罗伊要确保无论谁来当这个“话事人”,都得倚重他这个“地头蛇’。
8月5日,皇家马德里官网发布了一则震动足坛的专访。
齐达内身着白色训练服,在马德里训练基地接受了俱乐部随队记者的独家采访。
采访内容被公布在皇马官方网站上。
“顺便问一下,有没有看法国队的比赛?”
“没有,我正在看麦当娜的演唱会。”
“离开了国家队,你现在感受如何?”
“我很好,说再见的感觉并不坏,我已经为国家队效力十年了。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离开。我不想再为此多说些什么了。我和皇马还有三年的合同,今后我只会和我的俱乐部联系在一起。我希望新一届国家队的球员们能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多胜利。”
“但是他们好像还不太习惯你的离去?”
“我知道,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的离开是必要的,因为应当把更多机会给年轻球员。雅凯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知道他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这是肯定的。我说过,我在国家队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其他的不想再多说,我的职业生涯还没有结束。”
“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好的齐达内,更轻松、更具活力?”
“我希望能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好的齐达内。现在的我比任何时候都快乐,我没有那么多责任。我会好好的放松一下。你知道,我已经32岁了,还有两到三年就意味着我必须结束我的足球生涯。现在我是离开国家队,将来我也要离开足球场,真正的退休。”
“你几乎已经得到了一切,你还想得到些什么?”
“我还想继续赢得比赛,特别是上赛季失利后。像皇马这样的球队,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目标。我们别无选择。”
“今年,联赛、冠军杯是这些吗?”
“我不想说我们要夺得哪项比赛的冠军。我们考虑的是怎样战胜每一支球队,并且怎样使自身得到提高。最后,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我绝不会说我想要赢得联赛冠军、冠军杯冠军”
“你似乎要为上赛季复仇。”
“是的。”
但最关键的发言出现在采访最后两分钟。
记者问及是否可能复出时,齐祖没有直接否认:“在足球世界,永远不要说永远。”
这段看似随意的对话在发布后立即被全球媒体转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齐达内特意提到“最近接到很多法国队友的电话”,并意味深长地补充:“特别是蒂埃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给我打电话。”
这篇精心设计的采访稿,字里行间都在释放信号:当法国传奇开始公开谈论“想念国家队”,距离正式复出往往只差一场关键比赛的失利作为导火索。
法罗群岛是位于北大西洋的丹麦自治领地,由18座火山岛组成,以崎岖海岸线、多风气候和维京文化著称。
9月6日。
法国队从巴黎出发,先飞往丹麦哥本哈根中转,再转乘小飞机前往法罗群岛。
飞机降落在主岛西边的沃格岛机场,这里距离比赛地托尔斯港还有四十多公里。
全队下了飞机,坐上提前安排好的大巴车,沿着蜿蜒的海边公路又开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托尔斯港的酒店。
这一路折腾下来,从巴黎出发算起,差不多花了七八个小时。
从机场到酒店的大巴上,整整一个小时没人说话。
多梅内克皱着眉头看窗外,球员们要么低头看杂志,要么假装睡觉。
车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提醒着时间在流逝。
谁也没想到,法国队来到苏格兰北边的法罗群岛比赛,竟然会这么紧张。
虽然热身赛赢了波黑,预选赛也勉强绝杀了以色列,但全队上下都绷着一根弦。
年轻球员们更是压力山大。
多梅内克嘴上说着不担心,心里却比谁都着急。
这场对法罗群岛的比赛,不光关系到法国队的声誉,更直接决定他能不能继续执教。
站在荒凉的海边,他裹紧灰色西装,望着海浪发了好久的呆。
就像这座孤零零的小岛被海水包围一样,他也被四面八方的质疑声淹没了。
多梅内克的处境其实很微妙,他和法国足协的合同虽然谈妥了,却迟迟没有正式签字归档。
这份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足协有权在每年年底根据比赛成绩,随时无条件解雇主教练。也就是说,即便这场赢了法罗群岛,只要接下来两场踢砸了,他的帅位照样岌岌可危。
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让多梅内克像极了棋盘上过河的卒子。
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拱,连回头看一眼的余地都没有。
每一场比赛都是生死战,输了就直接出局,连补考的机会都不给。
现在他站在场边指挥时,总不自觉地想起办公室内的合同复印件,仿佛那薄薄几张纸随时可能变成解聘通知书。
9月7日的训练场上,多梅内克一反常态地没有公布第二天的首发名单。
这本该是他“透明执教”承诺的重要标志。
在分组对抗中,他依然执着地演练着352阵型,可谁都看得出来,这位主教练心里正在天人交战。
分组对抗进行到一半时,罗伊突然在禁区前沿内切,一记弧线球被门将朗德罗扑出。
他漫不经心地追上去补了一脚,却突然像踩空似的踉跄几步,整个人重重跌坐在草皮上。
“脚踝.”
他皱着眉,朝场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法继续。
多梅内克脸色瞬间变了,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场内。
罗伊要是伤了,这场对法罗群岛的比赛还怎么踢?
队医赶紧跑过来检查,罗伊却只是低头揉着脚踝。
反复检查了几遍,队医皱着眉头对多梅内克摇了摇头。
脚踝既没肿胀也没淤血,活动度完全正常。
可罗伊就是坚持说隐隐作痛,时不时还装模作样地活动两下脚腕。
“明天比赛能上吗?”
多梅内克盯着他的眼睛问。
罗伊避开教练的视线,低头系了系鞋带:“也许.应该问题不大。”
直到比赛前最后一刻,多梅内克才终于向现实低头。
他悄悄把战术板上的三后卫改成了四后卫,这个决定让他不得不临时调整两三个首发人选。
对于向来雷厉风行的他来说,这种举棋不定的状态实在罕见。
更讽刺的是,让他如此纠结的对手,不过是国际足联排名第137位的法罗群岛。
欧洲杯冠军球队在他上任之后踢得无比丑陋,法国球迷早已满怀质疑,他们现在要的不仅是胜利,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多梅内克比谁都清楚,在这种时候再谈什么“战术革命需要时间”,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可笑。
9月8日。
比赛在法罗群岛的寒风中开场。
多梅内克最终还是放弃了坚持已久的352,排出了更稳妥的442阵型。
但令人意外的是,罗伊并没有出现在首发名单中。
他披着替补背心,面无表情地坐在替补席上,而西塞则顶替了他的位置首发登场。
赛前热身时,罗伊的脚踝似乎已经“痊愈”,他跑动、变向、射门都毫无问题,但多梅内克显然还是被他的“伤情”影响了决定。
镜头几次扫向替补席,罗伊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和身边的队友低声交谈,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令人意外的是,主队竟在头5分钟压着法国队打。
他们连续获得两个角球,其中一次门前混战中,库佩不得不伸腿挡出对手的近距离射门。
直到第10分钟,法国队才慢慢找回节奏。
久利抓住对方后卫的传球失误,在禁区右侧起脚,可惜打偏了。
场上火药味渐浓。
第19分钟,维埃拉一记凶狠的铲球放倒了弗雷德里克斯伯格,裁判毫不犹豫出示黄牌。
第25分钟,法国队终于打出像样进攻。
佩德雷蒂在25米外突施冷箭,但法罗群岛门将米克尔森反应神速,飞身将球扑出底线。
看台上响起一片惊呼,谁也没想到这支鱼腩球队能跟法国队周旋这么久。
而西塞显然急于证明自己,开场后频频前插,但法国队的进攻却显得有些滞涩,远没有罗伊在场时的流畅。
多梅内克时不时瞥向替补席,不知道是在观察罗伊的状态,还是在权衡换人时机。
比赛进行到第29分钟,法国队终于打出精妙配合——久利与亨利在右路连续传递后横敲中路,西塞背身扛住后卫转身抽射,可惜角度太正被门将米克尔森稳稳抱住。
仅仅2分钟后,皮雷在禁区外突施冷箭,米克尔森飞身将球扑出,但久利如鬼魅般插上补射,尽管门将指尖碰到了皮球,还是没能阻止球滚入网窝,1-0!
法国队终于打破僵局。
第34分钟,法罗群岛的雅科布森尝试远射,但绵软无力的射门被库佩轻松没收。
第40分钟,法国队险些扩大比分。
佩德雷蒂开出精准角球,亨利力压后卫头槌攻门,皮球狠狠砸在右门柱上弹出!
跟进的斯奎拉奇在混战中凌空抽射,却将球直接打上了看台。
场边的多梅内克懊恼地甩了甩手,而替补席上的罗伊依然面无表情地嚼着口香糖。
下半场开始后,法罗群岛这支半职业球队竟越踢越勇。
第52分钟,约翰松在禁区前沿一脚凌空抽射,皮球呼啸着高出横梁,惊出法国队一身冷汗。
局势在第56分钟急转直下。
维埃拉与亨利在禁区内配合时倒地,主裁判汤姆森毫不犹豫地掏出第二张黄牌,认定他假摔。
维埃拉愤怒地摊手抗议,却只能无奈离场。
这个判罚让法国队陷入10打11的被动局面。
场边的罗伊突然起身,趁着多梅内克转身的间隙凑了过去:“教练,让我上吧!”
多梅内克咬了咬牙,做出一个大胆决定:用罗伊换下亨利!
这个换人引来一片哗然,但谁都看得出来,法国队现在急需罗伊的突破能力来打破被动。
第四官员举起换人牌时,亨利正弯腰系鞋带。
他抬头看见换人牌上亮着自己的号码,愣了一秒,随后猛地扯下维埃拉刚给他戴上的队长袖标,狠狠摔在草皮上。
罗伊小跑着与他擦肩而过时,两人谁都没看对方一眼。
罗伊上场后,法国队的进攻立刻有了生气。
第62分钟,他在右肋部接佩德雷蒂的短传,一个轻巧的拉球转身就摆脱了盯防的后腰,随即用脚外侧将球塞给插上的久利,可惜后者的小角度射门被门将封堵。
三分钟后,罗伊再次展现个人能力。
他在中场背身接埃弗拉的长传,用脚后跟顺势一磕,直接抹过扑抢的雅各布森,带球疾进。
面对补防的中卫,他突然变向横切,在禁区弧顶一记贴地斩,皮球擦着立柱偏出。
第71分钟,佩德雷蒂中场断球后直塞,罗伊斜插右肋部接球,先是佯装内切骗倒约翰内森,接着突然加速下底,在近乎零角度的情况下右脚爆射,皮球轰入近门柱上角!2-0!
这个进球彻底点燃了法国队的士气,连少打一人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五分钟后,他在左路与罗滕连续二过一配合后突入禁区,面对三人包夹冷静回敲,西塞跟进推射破门,3-0!
西塞破门后,整个人先是一愣,随后猛地转身冲向罗伊。
他张开双臂狠狠抱住罗伊,用力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比赛尾声,佩德雷蒂送出精准挑传,久利反越位成功单刀破门,将比分锁定为4-0。
终场哨响时,多梅内克终于露出笑容。
终场哨响时,法国队4-0的比分看似皆大欢喜,但更衣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亨利早早冲完澡,一言不发地收拾行李。
被换下场时摔袖标的火气显然还没消,那还是维埃拉被罚下时,亲手给他戴上的。
马克莱莱坐在角落闷头绑鞋带,整场比赛枯坐替补席让他脸色阴沉。
皮雷虽然上场踢了半场,但被提前换下后直接回了更衣室,连庆祝都没参与。
最尴尬的是维埃拉。
他因为冲动防守吃到红牌只能提前洗澡换好便装。
罗伊和西塞勾肩搭背进来时,原本嘈杂的更衣室突然安静了几秒。
年轻人们笑得没心没肺,老将们却各怀心事。
多梅内克站在门口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场大胜背后,暗流涌动。
马克莱莱的目光扫过更衣室,落在独自整理球鞋的加拉身上。
他突然想起半月前在台球俱乐部里,加拉俯身击球时压低声音说的那句话:“罗伊现在太狂了。”
确实,这段时间的罗伊判若两人。
曾经那个谦逊有礼的少年,如今变得冷酷而强势。
他毫不掩饰地在国家队树立自己的权威,刻意拉拢年轻球员组成小团体。
虽然罗伊一直与年轻队员关系不错,但这次如此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显然是许下了某些承诺。
他完全不顾老将们的颜面,甚至连主教练多梅内克的面子也不给,与往日那个温文尔雅的形象截然不同。
2004年9月9日,罗伊的女友莱蒂西亚-科斯塔从撒丁岛度假返回巴黎。
此前两人因矛盾陷入冷战,莱蒂西亚选择独自去散心。
而罗伊则专注于备战法国队的世界杯预选赛。
第一场比赛结束后,罗伊主动给莱蒂西亚打了一通电话。
他没有争吵,而是异常冷静地分析了两人之间的问题,最终直接提出分手。
“莱蒂,这段时间我认真思考了我们之间的问题。聚少离多让矛盾不断积累,媒体的过度关注又放大了我们的分歧。”
“你想要一个正式的婚姻承诺,但我给不了。我就像个空心人,连自己都填不满,更没法承担另一个人的期待。你受不了我永远把比赛和商业放在第一位,我也无法接受你每次争吵都找媒体发泄——甚至雇私家侦探来查我,尽管我的生活除了训练就是投资会议。我们都在逼对方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结果只是互相折磨。”
“我们都在勉强适应对方的节奏,但这反而让彼此更疲惫。继续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是时候冷静地分开了。”
这个决定让莱蒂西亚完全没料到,她一时难以接受。
同一日,克莱枫丹训练基地。
开完战术总结会,球员们三三两两走向停车场,训练基地渐渐安静下来。
罗伊拎着背包,脸色阴沉。
罗滕走过来撞了下他肩膀:“你干嘛总是绷着脸?这他妈太吓人了.”
罗伊摇摇头:“没有的事。”
“得了吧,”罗滕咧嘴一笑,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黑色轿车,“走,上我车。今晚住我那儿,带你去个好地方。”
罗伊皱了皱眉,但罗滕已经不由分说地抢过他的背包:“别废话,就当陪我这个新来的熟悉下巴黎。”
他眨了眨眼,“我保证不把你灌醉。”
罗滕的公寓里,灯光昏黄,茶几上散落着几个空酒瓶。
白兰地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罗滕整个人陷在沙发里,脸颊酡红,领口微敞,酒杯在他指间摇晃。
“罗伊.你小子.操.”
他打了个酒嗝,眯着眼看向坐在对面的罗伊,咧嘴笑了:
“从皇马青训被扫地出门.三十万欧三十万!现在全欧洲抢着掏四千万哈哈哈.”
罗伊靠在单人沙发上,手里捏着半杯没怎么动的酒,神色平静,只是眼底映着灯光,显得格外深。
“半赛季18球6助.法甲最佳.射手王.联赛杯.”
罗滕仰头灌了一口,酒液顺着下巴滑到领口,“你他妈嗝.踢球跟玩命似的.”
“夏天.曼联皇马全来了.你倒好续约留在这破地方”
罗滕突然直起身,醉醺醺地指着罗伊。
“现在看真他妈值!三冠王!欧冠17球!法甲45球!欧洲杯10球!”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响亮,甚至带着点回音。
罗伊微微皱眉,但没打断他。
“你每天训练最早来最晚走商业活动国家队.俱乐部.连他妈广告剧本都要亲自看”
罗滕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踉跄着走到罗伊面前,俯身撑住沙发扶手,酒气扑面而来。
“你你他妈是机器人吗?.”
罗伊抬眼看他,两人的距离近到能看清对方瞳孔里的倒影。
“十九岁金球奖热门.”
罗滕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带着点含糊的感慨,“全法国把你当新齐达内.媒体天天盯着球迷指望你进球.赞助商要你拍广告”
他的手指点了点罗伊的肩膀,“你肩膀不沉吗?”
罗伊没动,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习惯了。”
“我跟你讲.嗝.我最佩服不是你进多少球.”
罗滕突然笑了,伸手胡乱揉了揉罗伊的头发,“是你他妈.每次压力最大的时候.反而踢得最疯.伯纳乌帽子戏法.欧冠决赛欧洲杯.’
他的身体晃了晃,差点栽到罗伊身上,被罗伊一把扶住。
罗滕借力直起身,却又仰头灌下最后一口酒,空杯子“当啷”一声砸在大理石茶几上,滚了两圈才停下。
整个人瘫进沙发里,领口湿了一大片,却还在笑。
“但兄弟”
他忽然伸手抓住罗伊的衣领,力道很大,声音却哑了,“说真的你他妈不会累吗?”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出风口的细微嗡鸣。
罗伊垂眼看了看罗滕青筋凸起的手背,又抬眼对上他发红的眼眶。
酒精和情绪混在一起,让这个平时嬉皮笑脸的家伙看起来陌生又狼狈。
罗伊没立刻回答,只是伸手掰开罗滕的手指,把被他扯歪的衣领慢慢抚平。
他的动作很稳,动作一丝不苟。
“累啊。”
他最后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窗外突然传来巴黎深夜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
罗滕已经歪着头睡着了,呼吸粗重,嘴角还沾着酒渍。
罗伊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轻轻盖在他身上,然后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十六区的灯火在脚下蔓延,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在远处闪烁。
罗伊把手按在玻璃上,冰冷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他的倒影清晰地映在窗上——十九岁的面孔,却有一双老人才会有的眼睛。
他想起明天要赶回伦敦,后天有英超比赛。
想起下周的欧冠赛前发布会。
想起克莱尔昨晚发来的代言合同和商业报表。
他想起更衣室里那些意味深长的拍肩,想起队友在他失误后交换的眼神。
球迷的横幅永远写着“罗伊再进一个”,好像他是一台投币就能运转的进球机器。
玻璃上的影子对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算不上笑的表情。
“习惯了。”
他又说了一遍,这次没人听见。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