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18章 蔡京:何谓《亮剑》?【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武媚娘从怀中掏出自己的人间行走令牌说道:

    “此物可检验誓言,宋朝皇帝赵煦每日早朝时,都会将他的令牌摆在御案上,凡上奏弹劾之官员,都要先发誓是为了大宋,并无半点私心。”

    这话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若朕有此物,朝堂的运转将更加便捷高效,媚娘能替朕求一块吗?”

    武媚娘说道:

    “仙长近日做了一批黑铁令牌,会赐给无法去混元宫的人使用,届时我给您讨要一块,不过发誓之事,不能完全照搬大宋,陛下可借助一些大型法会,测试群臣的忠诚。”

    这个提议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同,大唐是世家治国,跟宋朝的士大夫阶层不一样。

    士大夫是一群地主抱团,弄死一个,同僚只会趁机痛打落水狗,反正跟谁联合都一样,死了就死吧。

    世家治国是典型的董事会制度,每个家族都是董事会成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闹太僵。

    要是能趁着法会降雷劈死不忠之人,就可以将一切都推给上苍和神仙,皇帝本人不用受太多指责。

    但一枚黑铁令牌能不能支撑很大的活动,武媚娘也说不准。

    而且一般的法会都是祈福的,要是天上哔哩啪啦不断降雷劈人,跟现场的气氛不搭,得认真策划一个适合的法会。

    武媚娘想了想,琢磨出个为醋包饺子的办法:

    “大唐自建国,无数人血洒疆场,除了那些将军统帅,还有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士卒,陛下不妨为他们立一块大唐英雄纪念碑,等落成当天,文武百官皆会出席,并在碑前发誓效忠大唐……若有人对大唐有二心,必会被天降神雷劈死,而英雄纪念碑,则会让全军将士归心,战意汹涌。”

    听到这个建议,李世民还真动心了:

    “朕上位之初曾将夷族提到跟中原汉人同等地位,给予他们足够的恩宠和荣耀,可五年前的阿史那结社率刺杀事件,给我敲响了警钟,蛮夷从不会感恩戴德,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蹬鼻子上脸。”

    阿史那结社率是突厥始毕可汗的儿子、突利可汗的弟弟,突厥覆灭后投降大唐,李世民为了示恩,为投降的突厥人做表率,封阿史那结社率为禁军中郎将,负责护卫宫廷,还选出五百个突厥骑兵编入禁军。

    结果阿史那结社率整天胡作非为,仗着禁军统领的身份无恶不作,还撺掇突利可汗的儿子贺逻鹘回草原复国。

    他利用职务之便打听到李治进宫请安的日子,又勾结禁军中的突厥人,乘着夜色杀入李世民的寝宫外,要不是折冲都尉孙武开率领禁军及时赶到,并冒死挡住突厥人,李世民是生是死还两说呢。

    打那以后,李世民对异族人就有了提防之心,还颁布了安置突厥人的诏令,命突厥人迁徙到黄河以南地区。

    早些年说过什么一视同仁的话,再也没提过,反而各种限制异族,比如给官不给权等等。

    现在,老李一边回忆着五年前的刺杀,一边发愁以后的事:

    “媚娘,仙长对异族是什么看法?”

    “畏威而不怀德,他们一日不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唐人,大唐就一日不得安宁。”

    李世民坐在大殿的蒲团上,脸上带着苦恼:

    “该如何做呢?”

    “莫要给他们特权便可,对汉人什么要求,对他们也什么要求,做不到,该杀便杀,该罚便罚,宗教方面,他们只能供奉华夏神仙,不能信奉外族的宗教。”

    华夏的宗教虽然主张不同,但都是劝人向善的,而草原宗教和西方宗教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强调自己的主体思想,甚至还想把汉人也吸收进去。

    李世民想了想,准备下达一则诏令,除了华夏的佛道之外,别的道统一律为淫祠,需要坚决抵制。

    至于英雄纪念碑,直接立在朱雀门外便可,在那里修建一座广场,石碑立在中间,方便群臣对着石碑发誓。

    建国英烈加大唐国运,还怕压制不住小小的异族吗?

    李世民又问道:

    “宗教方面如何下手?不能贸然杀人吧?”

    武媚娘说道:

    “祆教提倡父女通婚,此乃文明种族的大忌,长安的部分祆教信徒已在偷偷尝试,陛下可以此为由,限制祆教的发展,再慢慢铲除。”

    李世民当即接纳了这个建议:

    “就按你说的,我会尽快派人落实这些事情……媚娘你对国事如此精通,原本的历史上,我死后你应该有一番作为吧?”

    武媚娘将令牌握在手中,淡淡说道:

    “妾身只是个无名小卒罢了,不值一提。”

    另一边,周易结束跟瞎子和明叔的聚餐回到云雾山,接收了王丽霞两口子送到山上的水杯,一共两大车,用纸箱装着,卸了好久才卸完。

    接着旺哥又送来了一车带芽的土豆种子,周易打算在混元宫大门外的空地上种一些,剩下的全运到武帝世界和辛弃疾那边。

    与此同时,批发订购的各种亮闪闪的小饰品也发货了,近期就会送过来。

    周易很想看看,这些批发价不超过五毛的小玩意儿,到了哲宗世界,会被赵佶卖出多高的价位。

    当然,挣钱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功德。

    功德多了,一切都好说。

    哲宗世界是一座充满功德的金矿,越挖越多,所以得多费心。

    周易念叨这些时,赵佶也在一元宫的工地,开始策划向辽国贩卖物品的事了,他的执行力很强,当天就从大牢里捞出两个往辽国走私奢饰品的贩子。

    前一段蔡京着手调查武器走私案,捎带着把汴梁城内搞走私的贩子全都抓了起来,还借用了李格非的刑房,“调查”得很顺利。

    那两个走私奢侈品的贩子玩的比较高端,他们不走私武器,只走私王爷相公们把玩的各种精巧小物件儿,每一件都能卖出高价。

    赵佶听说后,将两人从大狱中提溜出来,开始组建自己的走私班底。

    当然,现在有了官方背景,就不是走私了,而是正经八百的商队,只是商品中,会夹杂一些“违禁品”。

    赵佶打算等货物到手后,先用一两件试试水,这期间他带着两个贩子,从话术到衣着谈吐,全都教了个遍。

    别看两个贩子是卖奢侈品的,但在赵佶这个见过不少好东西的皇子面前,完全就是两个拖着鼻涕的小学僧。

    “到了辽国,若有人问起商品的来源,你们就直接说,被前端王给收编了,如今在替皇子办事。”

    赵佶很清楚,这种非专业的情报人员,根本扛不过有心人的盘问。

    与其被问出来,不如直接说出口,再夹杂一些皇子被迫除籍、无奈贩卖皇家之物为生的小故事,在辽国绝对有市场。

    为了防止两个贩子阳奉阴违,赵佶把李清照请过去视察一元宫的修建情况,顺便让两个贩子对着令牌发誓,所有经手的宝物,只卖给辽国人,绝不卖给宋人。

    两个贩子发誓后,天上响起两声闷雷,这事儿就算妥了,李清照拎着拂尘坐上马车,悠哉悠哉的来到开封城外一处一眼望不到头荷塘旁,参加一年一度的观莲节。

    荷塘周围全都是各家搭的凉棚,丫鬟下人忙着准备吃的,小孩子嘁嘁喳喳的四处乱跑,跟现代社会的野营非常相似。

    李清照跳下马车,发现外面一丝风都没有,冲弟弟招了招手,李迒屁颠屁颠跑过来,从马车里搬出了户外电源,接着又扛出一台落地风扇。

    插上电源,风扇呼呼的转动起来,还带摆头功能。

    最后从马车上拿下来的是一个密封保温箱,打开后,里面是冻好的冰块和雪糕,李格非拿出一瓶白葡萄酒,将冰块放入杯中,再倒入一些葡萄酒递给了略显拘束的蔡京:

    “尝尝,这种酒甜味重,适合冰着喝。”

    蔡京自诩是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但在李格非一家面前,却仿佛是个未开化的原始人。

    不远处的荷塘边,刚从开封府监狱中释放出来的蔡攸顶着一片荷叶当草帽,举着手中的竹竿认真钓鱼。

    出狱后他辞掉官职,每天早出晚归,拎着根竹竿四处溜达,见到有水的地方就想刨点蚯蚓甩两杆子,直到天黑才回家。

    蔡京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冲李格非问道:

    “听闻你们家每晚都有全新的皮影戏看,我能有幸去看吗?”

    李迒吭哧吭哧剥着莲蓬:

    “不是皮影戏,那叫投影,把画投影到幕布上,快速播放,就会形成连续的画面……今晚我们要看《亮剑》,你要想看记得去早点,不等人的。”

    蔡京一听,连忙行了一礼:

    “好,我早早的就过去,希望诸位不要嫌弃我叨扰。”

    说完,他又问起了《亮剑》这个名字的由来:

    “何谓亮剑?”

    这个问题李迒和李格非都不清楚,因为两人没看过亮剑,李清照说道:

    “遇到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勇于亮剑,须知狭路相逢勇者胜,做人做事,都要敢于亮剑,畏首畏尾之人,不配为勇者!”

    蔡京:“!!!!!!!!!!!”

    最近一直忙着查走私案,没太顾上调查城外的庄园,清照表妹跟我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为了点我吧?

    想到这里,蔡大学士顿时满满的斗志,打算直面大宋的贪官污吏,勇于亮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