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300章 第二次谈判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南方科技大学,

    材料合成实验室,

    陈辉站在控制台前,实验室的冷白光映照着他略显苍白的脸,但那双眼睛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前六次的失败没有被浪费,每一次的数据都像一块垫脚石,让他离那个模糊的真相更近了一步。

    他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细调整,甚至重写了一段环境控制算法,试图更好地弥合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第七次生成序列,启动。”陈辉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按下了最终确认键。

    嗡……

    合成装置再次苏醒,其嗡鸣声似乎都比以往更加沉稳。

    高能激光器阵列射出比之前更加凝练的光束,真空腔内的基底被加热到一个近乎完美的临界温度。

    镍、磷、铅盐的气流被引入,在模型绝对精准的操控下,开始进行原子级别的舞蹈。

    全息屏幕上,复杂的分子结构蓝图如同星辰般闪耀,而代表实际合成进程的光点,正以一个惊人的吻合度,沿着蓝图指引的路径延伸、搭建。

    这一次,顺利得出奇。

    进度条平稳推进,30%……50%……70%……

    没有应力警报,没有能量波动,没有晶格畸变的预兆。

    一切参数都在绿色安全区内平稳运行!

    连监控系统都保持着沉默,仿佛也不忍打扰这近乎完美的进程。

    陈辉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他能感觉到,这次不一样!

    模型生成的结构图与执行器的配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默契程度。

    他甚至能看到那关键的三维导电路径正在一点点成型,每一个原子都似乎落在了它最应该在的位置上。

    85%……90%……95%……

    希望像被逐渐吹胀的气球,在他胸腔里膨胀。

    他的指尖微微发凉,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成功从未如此接近过。

    99%!

    生成进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只差最后几个原子键的闭合,整个结构就将彻底成型。

    完成了!

    进度条跳至100%!

    合成序列自动终止。

    真空腔内,一片约指甲盖大小的、呈现暗哑金属光泽的薄片样品静静悬浮着,它完整无缺,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崩塌或畸变的迹象。

    没有失败!它成型了!

    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冲垮堤坝的喜悦猛地涌上陈辉的头顶,让他一阵轻微的眩晕,他几乎要握紧拳头喊出声来。

    实验室中的薛祁昆和其他同学们早就忍不住轻声欢呼起来。

    但陈辉强行压下了这股冲动。

    最关键的一步还没完成。

    他深吸一口气,操纵机械臂,以极致的小心,将那片凝聚了所有希望的样品移送至超导测试平台,缓缓浸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杜瓦管中。

    冰冷的液氮剧烈沸腾了一下,随即被盖住。

    电路接通。

    陈辉的目光死死锁在电阻监测屏幕上,他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屏幕上的数值开始跳动,然后……开始下降!急剧下降!

    来了!就是现在!陈辉的瞳孔猛地放大。

    数值飞速跌落,越来越接近那个梦寐以求的零……

    然而,就在电阻值即将触底归零的前一刹那,它猛地停住了!

    不是一个稳定的零,而是一个极低、却异常稳定、不再变化的微小阻值!

    它停留在了那个数值上,像一个冰冷的嘲讽。

    零电阻,是超导体的绝对标志,任何有限的电阻,都意味着失败。

    几乎同时,旁边的磁悬浮监测单元也传来了数据,没有检测到任何明显的迈斯纳效应。

    那片样品安静地躺在液氮底部,没有丝毫要悬浮起来的意思。

    它不是一个超导体。

    它只是一个结构极其完美、导电性极好的普通材料。

    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液氮挥发发出的嘶嘶声,像是在为这次失败奏响低沉的挽歌。

    这或许是陈辉经历失败最多的研究,却绝不是最难缠的研究,这才刚开始一个多月而已。

    陈辉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没有气馁。

    机械臂已经将那片失败的样品取出,放置在特制的惰性环境样品盒里。

    它看起来如此完美,暗灰色的金属光泽,边缘平整,在实验室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它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毫无用处的艺术品。

    陈辉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样品盒拿起,放在高倍率电子扫描显微镜下,他需要最直观地看看,这个完美的结构底下,到底藏着什么魔鬼。

    图像在屏幕上清晰起来。原子探针缓缓扫过样品表面。

    “结构完整性……接近100%。”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听不出喜怒,“晶格排列与模型结构图吻合度达到99.97%,键合强度……也完全达标。”

    合成过程几乎无懈可击。

    执行器的精度问题在第七次尝试中似乎真的被克服了。

    那问题出在哪里?

    他的眉头紧紧锁起。

    如果不是合成的问题,那就只能是……结构图本身?或者说,是生成这个结构图的底层理论出了问题?

    他回到控制台,调出第七次实验的全部数据海。

    这一次,他不再重点关注合成过程的参数曲线,它们几乎完美,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了模型本身的计算日志和最终输出的结构文件。

    屏幕上开始瀑布般流淌过无数行代码、复杂的量子力学计算公式、能带结构模拟图、电子云分布概率……

    他的目光像最精密的过滤器,快速扫描着这些天书般的信息。

    薛祁昆在一旁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只是任由陈辉飞快的划动鼠标,任由屏幕上的数据流瀑布般流动。

    这种量级的数据,根本不是人类能够处理得了的。

    他理解陈辉或许很难接受这次失败,或许只是在无意识的进行一些自责的行为而已。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只有陈辉偶尔滑动屏幕和敲击键盘进行局部放大的细微声响。

    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他的目光锁定在模型进行电子关联能计算的一处中间结果输出上。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模拟,用于预测材料在极端低温下的电子行为,是判断其是否超导的核心。

    “这里……”他喃喃道,手指快速敲击,将这一段计算过程单独提取出来,并与早期理论推导中的假设参数进行比对。

    一个微小的、几乎被忽略的差异出现了。

    模型在计算镍原子d轨道与磷原子p轨道电子间的特定耦合强度时,采用了一个基于过往数据库的近似值。

    这个近似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靠的,但在这个追求极致性能、对电子行为极度敏感的新型结构中,这个微小的近似,可能产生了一种非绝热的副作用。

    他调出了该样品的低温电阻-温度曲线放大图。

    那个阻值在接近临界温度时下降的曲线,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并非超导转变应有的平台特征。

    就像一条本该顺畅坠落的曲线,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托了一下,然后停滞在了那个极低但非零的阻值上。

    “我明白了……”陈辉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兴奋,那是发现了致命关键后的颤栗,“不是结构错了,是灵魂错了!”

    模型生成的原子结构是完美的,但它基于的那个近似计算,导致这个完美结构内部电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

    电子在流动时遇到了极其微弱但无法克服的散射势垒,无法形成库珀对,无法实现真正的零电阻超流。

    它无限接近超导,却因为一个底层计算的微小妥协,永远地停在了门槛之外。

    问题不在硬件,甚至不在合成过程,而在于模型核心算法中一个过于粗糙的假设!

    陈辉猛地靠回椅背,捏了捏鼻梁,但眼中已重新燃起火焰,挫败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刻的明悟和挑战的欲望。

    他没有失败,他只是发现了一个更深层次、更本质的问题。

    他立刻行动起来。

    双手在控制台上飞舞,调出模型的核心代码库,找到了那个电子关联能计算模块。

    “需要更精确的局域密度近似修正……或者,引入动态平均场理论来计算这个强关联效应……”他一边飞速地思考,一边开始修改那部分算法,用更精确、计算量更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替换了那个粗糙的近似值。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意味着下一次模型运算将消耗数倍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但他毫不犹豫。

    ……

    京城,四合院,

    “钱老,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赵老站在办公室门口,似笑非笑的说道。

    “别磨磨唧唧的,一起说。”

    钱老没给他好脸色。

    “第一壁材料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是鄂老的一个学生,意外从废料里发现了一种新型材料,没想到各项性能远超当前第一壁材料好几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商业堆建设需要了。”

    赵老也不介意,开口说道,“当然,坏消息是,高温超导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马普学会那边没有同意合作,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陈教授刚刚进行的第七次实验也失败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这东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啊!”

    赵老长叹一声,“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从陈辉加入到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后,接连过关斩将,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眼看着就要走到最后那一步,没想到,最终卡在了高温超导材料上,自然让他感觉有些意难平。

    “马普学会那边不是解决了吗?”

    钱老眉头一皱,当即拍板,“再找人过去跟他们谈谈,大不了多付出一些代价就是了。”

    “多付出一些代价?”

    赵老有些疑惑的问道,“前些天德国那边还表示对我们七代机感兴趣呢,这也给?”

    “既然他们要,那就给!”

    钱老豪气干云的挥手,“给他们十架的采购指标,或者图纸什么的能给,设计思路可以给,关键技术抓在自己手里。”

    赵老顿时明白了,这不就是要卡别人脖子嘛。

    “他们能同意吗?”

    “先谈谈嘛。”

    钱老毫不在意,“大不了氧化镓的工业技术,也都是可以谈判的筹码,其他方面我们吃点亏也没问题,当然,七代机不可能真给。”

    大家都明白,真理从来都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如今他们能够掌握真理,是因为掌握着七代机,若是真将这东西交出去,最后就算做出了核聚变发电站,那发电站是不是自己的可就不好说了。

    “明白。”

    赵老来汇报这个消息原本也是这个意思,既然在高温超导的研究上遇到了困难,未必不能互惠共利一下,合作才能共赢嘛。

    ……

    马普学会,化学研究所实验室,

    “模型的研究有什么进展吗?”

    胡贝尔看着负责等离子体模型建模的几个数学家,距离埃雷梅茨的提议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他决定追踪一下进度。

    几位数学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能给出回答。

    显然,他们没有任何进展。

    甚至他们因为去研究陈辉的论文耽搁了大量时间,感觉心智都受到了污染,无法专心在模型的研究上。

    胡贝尔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按照这个进度,想要八个月完成任务,几乎不可能,现在想来,还不如一开始就答应与华夏合作。

    “这才过去两个月而已,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继续跟他们合作,不必在乎这些细节。”

    埃雷梅茨赶紧打圆场,对那几位数学家说道,“大家也不必有压力,能成自然是好事,就算不能成,我们也还有退路,无妨。”

    舒尔茨并没有参加这场会议,否则,他高低得怼埃雷梅茨两句。

    胡贝尔同样是面有愠色,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然而,就在这时,胡贝尔忽然拿起手机,面露喜色。

    “华夏发起了第二次谈判,并且给出了更多,更丰厚的条件!”

    胡贝尔看向埃雷梅茨,这一次,他忽然认为对方是对的了。

    埃雷梅茨先是一愣,旋即狂喜。

    “我就知道!”

    “高温超导没有底蕴可不是那么好研究的!”

    “他们联系我们,说明他们遇到困难了,他们低头了!”

    “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条件,我们都不要答应,我坚信,我们一定比他们快!”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