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67章 双剑合璧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汉…王…”

    殿中众人皆深深垂着头,几乎每个人都能听出皇帝喉间道出这两个字时的沉重,如金铁磨磋之声,让人寒毛直竖。

    殿中几乎瞬间冰冷彻骨,无边的寒意笼罩在众人身上。

    恍若殿中供热的地龙突然撤掉,殿外的寒风刮近了殿中。

    垂着头的李显穆、杨士奇、杨荣三人并未有丝毫的眼神交接,可当李显穆发动攻击时,杨荣适时的补上了一刀,方才那番话只有他能说。

    因为李显穆已然多次被怀疑是太子党,他直接攻讦汉王,会被怀疑用心。

    可杨荣自入内阁后,多年以来足智多谋,为皇帝所倚重,关键他不偏不倚,丝毫不参与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储位之争,背景极其干净,这样的老实人说出来的话才有杀伤力。

    只一句话便几乎将汉王打入谷底,可这还不够!

    杨士奇心中躁动,这么多年来,他留在皇帝的身边,从不为太子说话,因为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剑客,只有一次出剑的机会。

    作为深藏的太子党人,虽然李显穆一直都在避嫌,可他知道李显穆一定是太子党,所以他一直观察着李显穆,作为曾经半个政敌,他最清楚李显穆有多聪明。

    而现在李显穆向汉王发动了进攻,说明李显穆认为机会已经到了。

    在李显穆说到半路,提起死魏征时,杨士奇就知道了李显穆要做什么!

    汉王常自比于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作为次子,同样有煊赫的军功,同样想要夺嫡,可汉王忘记了问他父亲朱棣愿不愿意担任李渊的角色!

    朱棣不愿意就这样怀疑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自己信任的诸位大臣,问道:“汉王的僚属说出这样的话,让朕很是失望。

    朕听闻汉王也有很多行为不法,现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你们都知道那些事情吗?”

    李显穆从容道:“陛下,臣不知道几个僚属的言论竟然会让陛下波及到汉王,无论如何,臣以为臣都应该避嫌,不对汉王做评价。”

    朱棣一愣,而后回过身来点头认可了李显穆的说法。

    杨士奇心中剧震,李显穆没说话却让他更加激动,因为现在李显穆不说话才是最正确的,今日对汉王的攻势本就是因为他“无意”一句话而发起,若他再参与后续的围攻,那便过犹不及了。

    现在表面上少了一个人攻击汉王,可实际上却是让后面人说话的分量愈发重了,他微微偏头,便见到李显穆亦偏头过来,两人对视一闪而过,但他却见到了李显穆眼中的鼓励和坚决。

    就在今日!

    就在今日将汉王打入无边地狱!

    彻底了结汉王的夺嫡之心!

    朱棣从李显穆身上收回视线,又将目光投向列在第二位的杨士奇。

    “杨士奇,你听说过吗?”

    杨士奇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从容回道:“若陛下问具体事宜,臣并不清楚,可朝野所共知的不妥之事倒是有。

    汉王两次拒绝就藩,一定要留在京城,这已经不符合朝廷的法度,在京城时,以亲王之身交结勋贵,恰如当初太子在南京见朝臣,这很不妥,臣希望陛下能详细考虑一下汉王的用意。”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便同时身体一抖,脸上都紧紧绷着,心中则暗道,太可怕了,堪称对汉王一剑封喉!

    杨士奇这番话表面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先有李显穆铺垫“死魏征”,说起汉王对他的恶意,而后又有杨荣“无意”中失言说出“汉王自比唐太宗李世民”。

    皇帝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想,现在杨士奇点出了“汉王不肯就藩”、“交结勋贵”这两点,几乎瞬间就让皇帝心中泛起“玄武门之变”这件事,让他心中生出紧迫甚至威胁之感,对汉王朱高煦的忌惮之心,在瞬间升到了顶。

    杨士奇最后用太子在南京私自见朝臣类比,则是削弱自己太子党的身份,显得愈发不偏不倚,加强说服力。

    至于效果,自然是极强!

    皇帝眼中的惊怒几乎快要掩饰不住。

    从现实来看,若汉王真有奋力一搏的想法,还真有一成机会,因为他手里是真的有刀把子,若是能出其不意搞死皇帝,然后真有机会控制京城。

    当然后续必然是天下大乱,各地的藩王会笑出声。

    而太子,半成机会都没有,他只能等着正统之位落在他身上,而后依靠体制本身的力量来驱使所有人。

    李显穆心中很满意,不枉他搭了这个台子,无论是杨荣,还是杨士奇发挥的都很完美,三人配合,汉王今天必然失势。

    “逆子!”

    朱棣终究还是没忍住,他猛然间发现自己竟然留了一只随时有能力噬人的猛兽在身边。

    伴随着这一声,殿中顿时哗啦啦跪下了一片,所有人都深深垂着头,不敢抬头看皇帝。

    沉默,是现在的华盖殿,针落可闻,唯有皇帝粗重的喘气声,良久,才听到一道冰冷中夹杂着漠然的声音响起,“你们先下去吧。”

    众人行礼后纷纷走出华盖殿,一走出殿门便是刺骨的寒风吹来,又因天上阴寒,半丝阳光也不曾见,更显阴冷。

    殿内殿外恍然两个世界,可无论李显穆,亦或其他人,却心中满是兴奋,根本不绝寒冷,只有无尽的火热。

    因还在殿前,担心隔墙有耳,众人只是互相对视几眼,没说话,而后匆匆往宫外走去,那轻快的脚步,无不揭示着此时几人心中的欣然。

    一直走到了前后广阔的广场中央,杨荣才压低声音赞叹道:“明达壮哉。”

    李显穆也低声道:“子荣多智之功,士奇临阵不乱,才有今日。”

    今日之事就仿佛李显穆铸造了两把神剑,并且洞悉了汉王的弱点,并且创出了一套针对性的剑法。

    然后杨荣和杨士奇则是剑术天赋超群的侠客,学会了这套剑法,又得到了神剑,最终双剑合璧,将大反派汉王斩于剑下

    杨士奇和杨荣眼底皆是兴奋之色,今日可谓二人于太子夺嫡之路上最值得书写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今日的功劳,日后太子登基,至少一部尚书、半个宰相是跑不了的。

    几人在兴奋中往宫外而去,天上阴云正飞速散去。

    “太阳出来了。”

    李显穆出了宫门,只觉有道光照在眼中,众人抬头一看,但见浓重的云彩中间,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有金光璀璨的光柱照下,恰好落在紫禁城中,而后光柱猛然扩大,那阴云被撕开的口子越来越大,几乎在几个呼吸之间,就遍及了整座京城。

    阳光暖意落在几人身上,驱除了一些寒意,让人的心情也愈发好起来。

    “天公作美,大概是苍天也知道此事有利于天下,所以有此庆贺吧。”

    众人齐声称是,毫不掩饰的笑意出现在几乎所有人脸上,明媚爽朗如同天上炽日。

    ……

    朱棣的速度又急又快,让汉王立刻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就藩,正如李显穆曾经和太子说过的那番话——“作为臣子并不可能改变一个意志坚如钢铁的皇帝的意志。

    但陛下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喜欢谁,是喜欢汉王吗?

    我看不见得。

    陛下也不知道自己忌惮谁,是太子殿下吗?

    我看也不见得。

    我们要做的只是将陛下真正忌惮的人让他自己想清楚,没有人可以引导皇帝,但可以帮助皇帝看清内心。”

    现在朱棣真正看清了内心,知道了自己真正忌惮的是谁。

    自然是那个有能力造反的人,也有意愿造反的人。

    当初他怀疑太子的时候,每次都给太子辩驳的机会,从心理学潜意识方面来说,这其实就是皇帝不相信太子会有大逆的心思,希望太子能够解释清楚。

    可现在他一旦对汉王升起怀疑之心,根本不给他一点辩驳的机会,立刻就派人让他距离北直隶较近的山东就藩,这才是真正的怀疑和忌惮!

    就连就藩都要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

    汉王和赵王正欣喜于京中对李显穆的谣言,准备找机会把这个太子党第一大将搞下去,在汉王府中谋划着接下来的计划,可万万没想到,随之而来的竟然是圣旨。

    直接把金豆子打蒙了,他甚至就连圣旨都没接,就直接冲着宣旨的太监怒吼道:“你这狗东西竟然敢矫诏,本王不相信这是皇帝的圣旨,本王这就进宫!”

    宣旨的太监自然不敢得罪汉王,只能陪着笑道:“殿下,当今天下谁敢矫诏呢?陛下还说了,不许您进宫,锦衣卫就在外面,大太监洪保公公也亲自盯着这件事,要求立刻护送您去封地,不得延误。”

    锦衣卫?

    五大太监之一的洪保?

    方才还张狂的要往宫中而去的汉王,一瞬间愣住了,这可是皇帝真正的心腹啊。

    这竟然真的是皇帝的旨意?

    而且一点辩驳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皇帝突然改变这么大?

    汉王彻底懵了。

    赵王也战栗着,他自然也看出来了,他们兄弟二人在这次的夺嫡之争中,已经彻底败下阵来。

    那以后……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