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09章 孰轻孰重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如果有一天。”

    李显穆喝然出声,“儒学的存在妨碍了大明的存续,那我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儒学。

    如果有一天,儒门的存在妨碍了大明的存续,那我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儒门。

    如果有一天,振作法家能让大明兴盛,我将会兴盛法家。

    如果有一天,在儒门道统和大明存亡之间,我只能选择一个,那我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大明存亡!”

    如同狂风席卷过奉天殿,将所有人吹得四散飘零,怔怔说不出话来,可李显穆的话语却好似还在耳中响彻。

    几乎所有大臣,甚至就连那些公侯勋贵都瞠目结舌的张大了嘴。

    狂人之语!

    果真是狂人之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李显穆大概是唯一一个说出这些话的儒生吧?

    更何况从宋朝之后,儒门兴盛到了甚至化为宗教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中,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质疑儒门的神圣,而是要收服,这才有衍圣公制度的存在。

    即便是再大胆的人,也不曾想到过李显穆会说出这些话来。

    刘观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他此刻心中满是懊悔,如果早就知道李显穆是个这样的疯子,他绝对不会选择和李显穆对上。

    他颤颤巍巍的伸出笏板指着李显穆道:“李显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你怎么敢这么说?”

    朱高炽震惊到脸上的汗都瞬间清空,可眼底却满是欣喜的笑意,瞬间就转头望向了皇帝。

    果不其然,朱棣眼中也满是笑意,他就知道他绝不会看错李显穆的诚挚之心。

    殿中群臣根本就不用去看皇帝的神情,就知道皇帝此刻一定是心中欣喜,毕竟这样的忠臣,哪个皇帝不喜欢?

    而且,若是其他人数来,难免有些夸张而让人觉得虚伪,可李显穆入仕十年,做下那么多的大事,几乎每件事都身体力行,在官场之上,谁都知道只要有利于国事,李显穆就一定秉公,即便是敌人也这样认为,这番话李显穆说出来就让人特别信服。

    李显穆无视殿中众人复杂的表情,紧紧盯着刘观,甚至手中笏板都抵在了他胸前,“刘观,这就是我和你们最大的不同。

    你们为了儒门的道统,能够不在乎大明的存亡,你们觉得王朝有天命终时,可我不觉得。

    只要能够将天下往圣道统传下去就可以了。

    千年前的汉唐,后来的宋元,都是儒家传承的载体,兴亡并不重要。

    但我不是这样。

    儒家、儒门对我不重要,大明能够兴盛万年才最重要!”

    或许是被笏板抵的胸口生疼,又或许是被李显穆的气势所摄,刘观步步后退,李显穆步步紧逼向前。

    刘观一不留神竟然被绊倒,摔在地上,手中笏板顿时发出清脆的响亮声,这滑稽的一幕,殿上却没有丝毫笑声响起。

    如今谁还有心思发笑,李显穆的一句句言语已经快要杀疯了,让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张嘴。

    他们心中听的极其别扭,儒家、儒门不重要这种话,若是平日说出来,是要被唾弃到遗臭万年的,可偏偏李显穆的这番话还有主体,他将儒门和大明放在对立的位置上。

    他对儒门毫无敬意,可他对大明的忠诚天日可鉴!

    在皇帝面前,谁敢说一句不是?

    在郎朗青天之下,在奉天殿上,他们甚至连阻止李显穆都做不到,只能听任李显穆威压满朝。

    刘观跌落在地上后,李显穆连低头俯视一眼都没有,而是径直从他身边绕过去,立在殿中央,笏板轻拍手掌,目光着众人,群臣也都在望着他,目光中复杂。

    李显穆发自内心感慨道:“我说现在的天下不对,你们问我,现在的天下有何不对?

    你们说我攻讦孔庙,对衍圣公毫无敬意,问我文庙到底败坏了什么风气?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所有人,我攻讦的就是这种不将大明当回事的风气。

    我之所以要改文庙,就是要告诉所有人!

    如果大明没了,那儒门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我希望未来儒门的每一个儒生,都要将兴盛大明、效忠大明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如同衍圣公一样,换个王朝继续富贵。

    世代尊崇,世修降表,这种事再也不该有了。

    儒门、圣人、衍圣公以及千千万万的儒生,都应当奉大明为主。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孔氏,万年的儒门,从我大明开始,再也不该有了!

    我这些话,就在这里,诸位又如何认为呢?”

    “好!”

    安静的大殿之上,突然响起了鼓掌之声,而这声音似是从上首的皇位上传来的。

    皇帝陛下在为李显穆叫好!

    在朱棣鼓起掌的下一瞬,身侧的太监洪保便紧随着鼓起掌来。

    这鼓掌的习俗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然有,记载于韩非子中,表示激动、兴奋、喝彩之意。

    如今皇帝竟然主动做此,可见心中之激荡。

    齐齐清脆响亮的鼓掌之声从上首传来,响彻于殿中,御前台阶下,英国公张辅轻声笑着鼓起掌,一众勋贵武官则鼓起掌,甚至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冲着文官阵营喝起彩来。

    一人之声、百人之声,在奉天殿特意修建的大殿中,竟有百转千回的音回,犹如千万人之声也,犹如天上雷霆落下,阵阵响彻在殿中群臣耳中,带着无穷无尽的气势!

    仿佛泰山崩毁般,无数山石滚石,轰鸣着涌向殿中群臣,方才从地上站起的刘观脸色煞白,好似排山倒海的气势向他涌来,让他只觉两股战战,站之不稳。

    非壮丽无以重威,非恢弘无以成势!

    齐声大作,总似浩瀚天意。

    李显穆先前一个人在呼喊,此刻却像是无数个人一起在呼喊。

    待喝彩的掌声停下,朱棣今日第二次从皇位上站起,只是这一次不曾走下来,他在上首踱着步,带着悠然的感叹。

    “朕知道这些年,有人说朕太过于宠信显穆,朝廷每逢大事就让他出巡,几乎每一次都站在他这边,说朕对显穆偏听偏信。

    可朕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皇帝,朕不是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傀儡。

    朕有眼睛能看,有耳朵能听,朕知道谁是真的为了大明,谁又是真正的效忠于朕!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哪个心里没有些小九九,没有些自己的算计,朕是不在意,也不想计较,毕竟人生在世,这都是人之常情,只要这些算计不影响到大明,就算了。

    可显穆不是这样,他对大明的一片赤诚之心,朕都看在眼里,甚至就连朕的儿子,赵王、汉王,甚至太子,都不如显穆更为秉公。

    今日显穆说出这番话,你们想必都很震惊吧?

    可朕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朕心中显穆一直以来的样子。

    所以每逢决断,朕都选择显穆的认可的选择,这是朕对显穆的信任。”

    朱棣负手望着殿中群臣,“今日显穆提起改选文庙之事时,朕也有过片刻的犹疑,可很快朕就相信显穆不会无的放矢。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显穆说的很好,说到了朕的心里,让朕恍然大悟啊。

    朕也想问问诸卿,儒门道统和我大明社稷,在诸卿心中,到底孰轻孰重?”

    只一句话,奉天殿中的群臣便瞬间哗啦啦跪了一地。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生死题。

    答案只有一个。

    很多人已经有些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儒门道统和大明社稷竟然成了对立的选项,甚至他们还被迫在其中做出选择?

    来不及思考,一道道声音皆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大明社稷!”

    只有大明社稷!

    唯有大明社稷!

    奉天殿上,唯有朱棣一人站着,他负着手在沉思,今日的大朝会发生了许多事。

    他望向李显穆,恰好李显穆也抬眼望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如同黑曜石。

    “显穆,你起来,站在御前阶下。”

    朱棣只将李显穆唤起来,李显穆连忙从地上起身,而后往御前阶下去,抬头望着皇帝。

    奉天殿坐北朝南,太阳自东向南而来,有光洒进殿中,照在满殿跪伏的大臣身上,在跪伏的群臣之前,李显穆一人背对众人站着,抬阶而上,殿中最高处,皇帝坐在上首,俯视众生群臣。

    “显穆,你想要改选文庙?又对当前文庙中的人选颇为不满?”

    “回陛下,正是。”李显穆侃侃而谈道:“如今文庙所祭祀的所谓诸圣以及贤人,以孔子的学生为主。

    太上有言,圣人有三不朽,曰立德、曰立功、曰立言。

    可这些孔子的学生,不曾有德行昭于史册,不曾有功绩昭于史册,不曾有圣言限于世上。

    唯有论语中的一些言语,知晓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人。

    唐朝的韩愈韩子、宋朝的范文正公以及臣的先父,皆是三不朽齐备的大儒,哪一个不值得名列四圣十哲?

    哪一个又该落在这些人之后?

    朝廷供奉祭祀这些人,是想要向天下读书人传达何等精神呢?

    是想要让天下儒生效仿什么呢?”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