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五十六章:沸腾的坑口街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坑口街并不在茶陵县城,茶陵县城也没有这个街道。

    它在乡下。

    一般来说,乡下是没有街道的,比如湖口镇,只有湖口镇,并没有什么湖口街。

    但有一个乡村,有点怪,就有这么一条街。

    这个乡村是桃坑乡。

    这个街道就是桃坑乡的坑口街。

    不要小看这条街哦,它可是很有名的一条街,比茶陵县很多街道都要出名。

    在党史上,老革命个人回忆录中会频频提到它。

    因为坑口街是通往井冈山的必经门户。

    所有人去井冈山,必须经过这里。

    井冈山闹革命时候,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坑口街西背凹上还有深深的战壕,山顶上还有一座木制的哨所。

    解放过去二十多年了,这个哨所一直屹立不倒。

    当然,六十年代,正是备战备荒的时候,有民兵在那站岗放哨,主要是严防敌人破坏。

    其实,在我眼里,即使有敌人,也破坏不了什么。

    坑口街只有五百米来长,街两边遍布几十户人家,都是破破烂烂的砖木板房,不值钱。

    当然,烧掉还是不行。

    如果烧掉了,我们就会露宿街头。

    桃坑是高寒山区,即使炎炎夏日,晚上也要盖被子。

    被子烧掉,睡在冰凉的地面上,估计会冻得瑟瑟发抖,无法入眠。

    所以,防一下敌人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之所以说不要防敌人,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太少。

    平时坑口街根本不见什么人影。

    有限的一点人,要么呆在家里不出来,要么去山上干活去了。

    剩下几个老头枯坐在大门口,即使我在大街上走上十遍,他们的眼皮都不会耷拉一下。

    他们完全视你为无物,所以坑口街是一条很冷静的一条街。

    尤其是到了晚上,家家关门闭户,漆黑一片,我估计鬼见了也会伤心流泪。

    但有一天不是这样。

    到了这一天,整条街会沸腾起来。

    这一天就是桃坑乡的墟日。

    桃坑乡是山区,不比城里,什么东西都有。

    桃坑客家人住在山里,除了树木,什么都缺,大量物品需要去山外购买。

    这个山外也不远,就是坑口街。

    从利民村去坑口街,需要走三个小时山路,这一天,村里大部分大人会去坑口街。

    他们清晨五点就要起床,吃几个烤红薯后,就要赶路,九点左右才能到坑口街。

    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了。

    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小小的坑口街人员穿流不息,摩肩接踵,叽叽喳喳,响成一片。

    据有关记载,桃坑乡最高峰时,人口有三万,每次逢墟,差不多有四五千人。

    当然包括来做生意的外地人。

    如此多的人挤在一起,怎么看也像一壶煮沸的开水。

    自然,坑口街人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

    坑口街最先起床的应该是我家对面的邓家。

    他家专门磨豆腐,一般凌晨三点就起床,挑水磨豆子,然后煮烧,整个流程下来,天就大亮了。

    大家都喜欢吃他家的豆腐。

    这是桃坑乡最好吃的豆腐,鲜、香、嫩,还有一股浓浓的豆香味。

    煮、炸都可以,都好吃。

    长沙也有很多豆腐,但不好吃。

    路边的豆腐有一股浓浓的柴火味,超市的豆腐夹杂着一股其它的味,就是没有豆香味。

    我一直渴望当选美国总统,如果我是特朗普,就会下令,只准邓家卖豆腐,长沙其它豆腐店一律关停并转,去卖臭豆腐。

    可惜我当不了,所以邓家豆腐来不了长沙,但心里一直念念不忘,觉得邓家豆腐真的好吃。

    坑口街另一个起得早的应该是街尾戏台下的婆婆,姓什么不记得了,总之就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命很苦,儿子死得早,儿媳改嫁,留下一对孙儿,相依为命。

    她没有什么劳动技能,就卖糖油粑粑为生。

    我们客家人叫这个为油漆子,到了长沙就成了糖油粑粑。

    这是长沙的一道名吃,我吃过很多次,但每吃一次,就会想起这个老婆婆。

    老婆婆做的油漆子可以甩长沙糖油粑粑五条街。

    油漆子真的好吃,软糯香甜,最关键的还有一股浓浓的山茶油味。

    这是茶陵桃坑特有的野生茶油,全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长沙的糖油粑粑会放野生茶油吗?

    肯定不会的。

    他们没有,也耗不起呀。

    桃坑的野生茶油是一百元一斤,长沙超市的野生茶油是二十元一斤。

    这样的茶油真的不能算茶油,反正我不认为是。

    当然,来得早的还有外地商贩。

    主要是东江、湖口等地人。

    东江平地多,人均土地面积多,所以很多人种花生、生姜之类,来坑口街出售。

    桃坑不生产的西瓜、苹果之类水果,坑口街的人会去县城进购,赚一点差价。

    坑口街有的穷人家也因此而富起来。

    外地商家摆摊是要交钱的。

    我家门口会有三四个商贩,每次交几毛,有时几块,价格互相谈,但跟大家一样,不会坐地起价。

    这些商家摆好摊位后,坑口街就热闹起来了。

    我家会进来不少人。

    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但会经常来,因为他们是阿家的亲戚。

    他们来到我家,会跟阿家打招呼,会喊阿家,阿家也会答应。

    但不会跟我们招呼,尤其是阿美,理都不理,主要原因是,阿美与阿家失和,阿美没有把阿家的亲戚当亲戚。

    你不认,凭什么我认呀!

    这些人来了,我都默默地站在一旁,最多互相望一眼,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们进了阿家的房间,欢声笑语。

    我则去了大街。

    大街热闹有趣得多。

    不说吃的,玩的就很有趣。

    比如鸡、鸭、鹅之类,尤其是小鸡仔,毛

    茸茸的,有的还在上面涂有红点,非常好看,非常可爱。

    我站在一边,可以看上半天。

    当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小狗。

    这家伙特别的好玩,一对水泪泪的大眼睛盯着你不放,摇头晃脑,摇头摆尾,让你整个心都彻底融化了。

    真的,特别暖心。

    但我没钱,只能看看。

    有时很想流泪,但不敢,我不想当众流泪。

    我感到当众流泪,不好,有点丢人。

    所以,眼泪心中流,然后默默地离开,一步三回头地走开。

    我会在大街上来回奔走四五回,在人流中穿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在人烟稀少的客家山寨,感受一下这股强烈的人烟气息,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客家人的少年,对幸福要求不高,有时候,大人一句亲切的问候,也会让人心中一暖,觉得满天都是晴朗的阳光。

    童年的幸福生活很少,但还是有。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