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62章,重民社的烦恼,钱从哪里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二十日,大同工业区内。

    徐晨将工业区刚刚建好的十二栋院子,作为护卫队的军营。护卫队进行了重新整编,人员基本都是新老搭配,比例为一比一。

    每两个小队共住一间房屋,而房屋的大厅,则被用作他们的食堂。两百名护卫队成员怀揣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踏入了这个崭新的营房,虽然只能睡大通铺,但这是砖房,是地主老财家才能住得起的房子。

    护卫队的小队长们,拿着刚刚领到的新衣服和鞋子,一一分发给队员们,并说道:“大伙看看,有不合适的,相互之间换一换。你们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想当初我们刚加入护卫队的时候,可没有这般优厚的待遇。”

    众人听闻,皆是激动不已。他们着实没想到,这护卫队的待遇竟如此之好。刚一加入,就有崭新的房屋居住,还有衣服和鞋子发放。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布料可是稀罕物,能当作钱来用,衣服甚至都可以拿去当铺典当,当铺对衣服的价值那可是认可的。就算是地主老财家的家丁,待遇也不过如此罢了。

    这护卫队不但工钱高,福利待遇也高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护卫队真来对了。

    在另外一间房屋内,徐晨、王二、贺老六、朱治、周晓珊几人齐聚一堂。

    徐晨开口说道:“某即日起担任护卫队总队长,王二、贺六你们二人,就担任中队长之职,往后训练队员的重任,便交付于你们二人了。”

    王二和贺老六赶忙抱拳应道:“遵命!”

    徐晨又看向朱治和周晓珊,说道:“朱治、周晓珊,你二人担任护卫队教喻之职。平日里负责教授士兵知识,让他们严守护卫队的纪律。若是有士兵违反纪律,便由你二人负责处罚。”

    朱治和周晓珊齐声应道:“遵命,先生!”

    而后徐晨拿出一张作息时间表给朱治道:“把这张作息时间表复制20份,贴在每个小队的营房当中,要让每个队员都知道一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从今日开始,我等就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来训练护卫队成员。”

    朱治道:“遵命!”

    护卫队成员在分配好个人物资之后,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两个青菜加了个肉汤,最让人惊喜的是只要能吃的完,麦饭不限量。

    于是不管新老队员,都端着人头大小的木碗吃了两三大碗,这种饱腹的感觉,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幸福的记忆之一。

    午饭之后他们本以为会训练,结果他们的队长却让他们午休。

    “队长,俺们护卫队的待遇一直都是这么好吗?”一个刚加入护卫队的农户问道。

    睡新房,发新衣,吃的饱,还有午睡,这哪里像是做工,只怕是地主老财都没那么好的待遇。

    队长孙可旺道:“我们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么好。”

    他也感到很奇怪,最开始的护卫队,他们就是站岗,驱赶一下野兽,处理工匠之间的纠纷,待遇也是和普通工匠一样。

    先生这是要把他们收编为家丁?孙可望暗道,不过他觉得这是好事,能成为徐晨的家丁比做工强。

    “滴滴滴!午休结束,出操。”

    呼呼大睡的护卫队成员一个个被吵醒,但他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孙可望一个个踹起那些还没有起身的队员道:“出操了,在广场上去排队。”

    孙可望做了两个多月的护卫队成员,对这些哨声还是非常清楚的。

    护卫队成员一个个跑出来。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而后护卫队成员惊讶的发现,他们出操练的居然还是站军姿,不会又要站半天吧,这些人已经有点站怕了。

    而他们的队长则站成两排,聆听徐晨的教导。

    “队列条例训练的第一个科目,立正与稍息。”而后徐晨滔滔不绝的背诵队列条例。

    “这些你们都要背下来,然后再交给你们的队员。”

    徐晨当年参加过士官培训班,整本队列条例都全背下来了,当兵前三个月,他要背的东西居然不比学校少多少。

    “还要背!”对这些护卫队成员来说,一辈子读书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大同工业区,背书对他们来说那是比种地还要更痛苦的事情。

    徐晨无奈道:“晚上上课的时候,你们全给我抄下来,队列条例都背不下来,怎么训练自己的队员。”

    就在徐晨训练护卫队的时候,米脂县在他的影响力,也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就是刘南卿他们成立的重民社引起整个米脂士林轰动。

    刘南卿虽然名声不如徐晨,但人家的身份高,是举人,而且刘家在当地的首屈一指的大族,加上没有强制劳动这样的硬性规定,所以米脂的读书人几乎全加入了重民社。

    更是在成立党社的第三天,重民报就新鲜出炉。

    刘南卿撰写了头版头条,阐述了重民社,重民忠君,为国为民的理念。

    贺函和高登等人也分别写了,要朝廷减税和轻徭薄赋的文章,受到整个米脂县的热烈欢迎。

    当日重民报就卖了上千本,大有米脂纸贵的态势,一时间刘南卿成为了整个米脂的风云人物,米脂名士。

    但这位新鲜出炉的名士高兴了不到五天,就遇到了一个千古难题,重民社的钱从哪里来?

    重民社成立之日,包下了整个醉月楼,上千读书人吃喝玩乐花了上千两,后面印了三期报刊,大同报印四张,重民报就印了八张,就这还有很多社员的文章没有刊登上去。

    刘南卿豪气大发,直接每天办一期,同时为了和大同报争高低,他印刷的报纸只是用最好的,油墨也是用最好的,结果一期报纸,光印刷的成本就超过了上百两,重民报印了五期,花了700多两。

    至于报纸的收入,一份报五文钱,上千份报收入不过五两银子,严重入不敷出。加上日常社员吃喝的费用,重民社成立了不到半个月,花了2000多两银子。

    为了推一个名士,每个月花四千两,刘家即便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刘老太公直接断了儿子的花销,新成立的重民社遇到第一个劫难,钱从哪里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