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431章:万邦来朝,俯首称臣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六元及第之后,已经不知多久,有人敢带着这样质疑愤怒的语气来跟他说话。

    谢宁转过头,狭长的眼眸没有丝毫情绪起伏,目光锐利好似鹰隼利爪,摄住心脏,巨大的压迫感叫人不敢呼吸,学子们皆一口气堵在喉咙。

    一时间连眼神都不敢跟他对上。

    康勇掌心霎时间湿了,难道这就是位极人臣的官位。

    席凯连忙道:“谢宁……”

    谢宁目光一瞬平和,饶有兴趣地挑起下巴,对着方才对他大放厥词的学子,勾起唇角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学子周身一震。

    脑中回响两个字:完了!

    与学子们群情激奋在一起为杨家讨公道也好,一时冲动去承天门敲击登闻鼓也罢,都是集体行动,法不责众,但若是真的叫当朝二品大员记住姓名。

    只怕来日……

    见他没胆子报上姓名。

    谢宁嗤笑一声,甩甩袖子转身便要走,却听得那名学子道:“在下徐涛,闻听谢大人教诲!”

    “徐涛……?”

    很好。

    谢宁转过头,视线蓦地务必和煦,“徐涛是吧,记得你今日所言,希望你今生不忘此时志向。”

    言罢,转身离开。

    “就、就这么走了?”

    徐涛满目惊然。

    康勇缄默无言,他与谢宁同届会考,谢宁如今归为朝中重臣,他还需从翰林熬起。登闻鼓那日,他为事件亲历者,若非席大人一马当先,今日家破人亡就是他。

    他并非脑袋天真,理想尽在纸上的冲动书生。

    方才谢大人目如虎炬,只一眼便叫人膝盖打颤,但仅仅一个呼吸,转而他眼神就变得如春风般柔和。康勇觉得这位谢大人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简单,起码他能在席大人避祸,移居京城郊外亲身来探望。

    可能这位谢大人,才是最后决定一切事情走向的关键。

    “谢宁他很好。”

    席凯哽了哽,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高识檐复职月余,与谢宁一个衙门共同办公,谢宁为大学士,高识檐为侍郎,一上一下,衙门里没人知道他们之间的生死纠葛,还权当高公子之所以如今还能活着喘气,都是谢宁谢大人医术鬼斧神工,从阎王爷手中给高公子抢回的命。

    偶尔事务繁忙,两个人还会在同桌吃饭,商谈公事。

    高识檐眼里,谢宁不再是孱弱小伎俩一堆,会医术的书生。

    每日忙碌看在眼底,谢宁知道高识檐与高云杰这种假大空不同,在家国大事政务上,确实有独到的地方,胸中之才,与高林甫相去甚远,除了他那人憎狗恶心的恶习,这人当得一声国士。

    “谢大人。”

    夕阳余晖凝血似得红光铺满台阶,高识檐站在一片红色之中叫住谢宁,“明日万国宴不能出定点差池。”

    谢宁怔忪片刻,哼声笑道:“那是自然。”

    第二日万国大宴。

    乾元帝带领太子殿下,文武百官陪同,迎接各国使臣,大宴邻邦各国山呼天朝万岁,大国之态尽显。

    锦绣江山尽在宴席方寸酒桌之上。

    酒过三巡,乾元帝回宫休息,重头戏提花丝绸、江南丝绸、各种珍贵织锦,玻璃错金镜子、白玉瓷砖、绘画瓷砖,在鸿胪寺与户部官员的组织下,各国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短短两个时辰不到,就定完了大宴丝绸年产的一半。

    仅仅提花丝绸一项,两个时辰户部就进了超过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正常宴会持续到深夜。

    乾元帝手捧着账册,都不敢相信此生他的大宴朝廷,竟还会有这么有钱的一天,老皇帝激动得恨不得老天再给他五百年。

    宫门口,高识檐对谢宁道:“谢大人,丝绸一晚上就销出去大宴年产丝绸八成,如果通商丝绸继续运转,那势必各地农耕土地将受到影响,户部给的条陈我看了,放弃大宴本土的耕地转而向南疆小国购买粮食,我觉得不是良策,军队、百姓,如若一直天下太平一切都好说。”

    可但是呢?

    一旦发生战乱,势必军队供给不足。

    民间粮食价格也会因为丝绸的大面积耕种,而价格飙升。

    “粮食与丝绸耕种比利解决条陈并非是本官草拟。”谢宁坐在马车上,高识檐仍旧骑着马,他满目冷淡地道:“如今大宴各地军民安定,若真的粮食有缺,那还是各地世家最先反应。”

    “丝绸通商两年,各地世家反馈良好。”

    “高大人,你若是杞人忧天,不如先勒令中州百余世家更换粮种,这应当最为实际,而不是你来找本官质问户部条陈,因何不和你心意。”

    “谢宁你……!”

    一瞬间,高识檐只觉得眼前的谢宁,与江南盐税案时的谢宁相去甚远。

    甚至……

    他甚至在他眼底都没找到对自己的憎恶恨意。

    同样是世家子,高识檐还是大宴顶级世家子,自幼接受的教育,从没有什么天真的家国天下,同样的,他比任何人都深谙,土地、百姓、朝廷、军队,以天下为名的这盘大旗应该怎么下。

    怎么下才是对世家最为有利。

    怎么纵横各方势力,才能让大宴这台政治机器如常运转。

    “高大人。”谢宁冷淡开口,“本官可能没与你说过。”

    高识檐一怔,“什么?”

    “我不喜欢仰着头与人交谈。”

    如今他为大学士,高识檐为侍郎,一高一低,身份对调,谢宁说:“你为本官下级,和上官谈话,你、该下马才对。”

    夏夜风吹过,带走人身上一片温度。

    等高识檐反应过来的时候,前方只余下车辙碾压石板的声响,高识檐勾勾唇,颇有些满不在乎——大宴朝廷:既有他高识檐,又何必有他谢宁。

    乾元帝龙心大悦。

    大宴天下,终于在他活着的时候,实现了国家昌隆、兵强马壮,九州万邦来朝,邻邦各国对大宴俯首称臣,一时间自满得千古一帝在胸,若非身体实在不允许,他都要上泰山封禅。

    以铭记自己的千秋功德。

    历朝历代,每朝帝王不向往登上泰山与天齐名。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