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 第116章 木屋初步完成!(5k大章,不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二天一早,一支地基工程队便在木森林地正式集结。

    老乔治开着他那辆保养得极好的老福特,车斗后面装着他的宝贝混凝土搅拌机,如约而至。

    林予安则早已将徐工装载机,换上了从费尔班克斯租来的螺旋钻孔机附件。

    大卫和迈克则严阵以待,他们知道,一场真正的硬核大戏即将上演!

    “好了,小子们!”

    老乔治一声大喝,像个经验丰富的工头。

    “我们今天的第一目标,是打通所有的桩孔!林,你负责操作那台装载机打孔,我来负责指挥和校准垂直度!”

    “那斯坦呢?”大卫好奇地问。

    斯坦笑了笑:“我的任务,是去叫帮手,光靠我们两个老家伙可干不了多少活。”

    现在冻土之战,正式打响!

    林予安驾驶着徐工XC760K,将巨大的螺旋钻头,对准了地基轮廓上第一个标记点。

    “就是这里,小子,垂直向下!”

    老乔治手持一个长柄的水平仪,紧紧地靠在钻杆上,眼睛眯成一条线,确保钻孔的角度绝对垂直。

    林予安稳稳地操作着液压手柄,螺旋钻开始旋转,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最开始的一米半,是已经融化的活动冻土层,螺旋钻轻松地钻了进去,大量的黑色泥浆被甩出。

    但当钻头深入到约两米时,伴随着“咯吱——”一声刺耳的尖啸!

    螺旋钻的转速骤然变慢,整个装载机的车身都随之颤抖起来!引擎发出了沉闷的过载声。

    老乔治大喊道:“碰到永冻层了!稳住,林!降低转速,加大扭矩!用压力往下压!”

    林予安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两个液压手柄,感受着从钻头传来的每一丝阻力。

    他不断地进行着啄木鸟式的作业,一提一钻,将坚硬的的冻土一点点地啃噬带出。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艰苦作业,在机器的轰鸣中,第一个深达五米的桩孔终于成功打通!

    林予安刚把钻头提出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斯坦就已经带着“援军”抵达了。

    “嘿,林!我把帮手给你带来了!”斯坦大声喊道。

    三位“援军”跳下车,他们都带着爽朗的笑容,主动上前和林予安握手。

    斯坦为他一一介绍。

    他指着一个身材最高的男人说道:“这位是汉克,他是镇上唯一的飞行员,负责我们所有的空中运输和紧急救援。”

    “这位是巴顿,他是印第安阿萨巴斯卡人,是镇上最好的猎人和向导。”

    “最后这位是科迪,他在北坡的油田上当机械师,也负责维护镇上所有的发电机和水泵。”

    飞行员、原住民猎人、机械师,这三位,几乎就是阿拉斯加偏远小镇“社会精英”的缩影。

    “你们好,我是林予安,你们叫我林,赫尔曼,都可以。”林予安与他们一一握手。

    飞行员汉克笑着说:“别客气,林,斯坦跟我们说了,你要在这里建一个大房子。”

    “我们都很好奇,今天特意来搭把手,顺便看看你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能干。”

    老乔治笑骂道:“好了,别废话了!你们来得正好,开工!在今天之内,完成所有二十一个桩孔的钻探和钢筋笼的制作安放!”

    这个疯狂的计划,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但随即,每个人的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随着新成员的加入,让整个工地的效率瞬间翻倍。

    林予安依然是负责操作装载机进行最关键的钻孔作业。

    老乔治则像个严苛的质检员,在每个孔钻好后,都会用一根长长的测量杆探入孔底,确保深度和垂直度都完全达标。

    斯坦和猎人巴顿,则接管了所有的体力活。

    他们轮流用铁锹,将每一个钻孔旁边堆积如山的泥土和冰块清理干净,为下一个钻孔作业清空场地。

    而机械师科迪,则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他饶有兴趣地研究着林予安的徐工装载机。

    一个又一个深邃的桩孔,在木森林地的土地上不断出现。

    而在这边钻孔作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工地的另一侧,钢筋笼的制作流水线也已经同步开启!

    老乔治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工头,他没有让任何人闲着。

    他拿出了他专业的钢筋弯曲机和扎钩,对三个壮劳力进行了快速的技术指导。

    老乔治指挥道:“巴顿!你力气大,负责下料!用那台砂轮切割机,把这些螺纹钢筋,全部切成六米五的长度!”

    “汉克,科迪!你们两个.”

    他拿起扎钩和铁丝,亲手做了一个示范:“看清楚,手腕这样一转,铁丝就扎紧了。”

    “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箍筋,按照我画的标记,一圈一圈地绑在主筋上。记住,不怕慢,要牢固!”

    斯坦则主动承担了最精细的活。

    他用钢筋弯曲机,将一根根主筋的末端,弯折成标准的90度弯钩,以确保它们能更好地锚固在未来的混凝土平台里。

    这条临时的钢筋加工厂效率惊人!

    当林予安打好第三个桩孔时,第一个完美的钢筋笼已经由巴顿和汉克合力制作完成。

    然而,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比坚硬的永冻层更令人头疼的敌人——蚊子。

    六月中旬,随着地面融化,无数的积水潭成了蚊虫滋生的温床。

    成千上万的蚊子,如同黑色的战斗机群,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对着这群散发着热量和汗水的“新鲜血肉”发起了疯狂的攻击。

    “哦,该死的吸血鬼!”

    汉克一边用力绑扎着钢筋,一边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脖子。

    林予安早有准备,他从物资箱里,拿出了全套的防御装备,高浓度DEET驱蚊剂、包裹整个头部的防蚊头网,以及几盘从中国带来的,据说有奇效的蚊香。

    “各位,把这个戴上!”他将头网分发给大家。

    所有人都立刻戴上了头网,虽然有些影响视线,但这层薄薄的纱网,却隔绝了最疯狂的骚扰。

    他们的身上则不停地喷洒着驱蚊剂,整片工地上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香味。

    战斗继续!他们制定了轮班休息的制度,以应对这场长达二十多个小时的极限马拉松。

    在温暖的帐篷里,林予安提前多搭好了几张行军床,用细木竿撑起了大蚊帐罩住所有的床,帐内还点上了一盘蚊香。

    这里便是他们轮流恢复体力的“安全屋”。

    林予安和老乔治,作为技术核心,始终坚守在钻孔的第一线,徐工装载机的轰鸣声几乎没有停歇。

    而斯坦、巴顿、汉克和科迪四人,则分成了两组,轮流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和休息。

    当一组在帐篷里睡上一个小时时,另一组则在外面顶着蚊群的攻击,疯狂地绑扎着钢筋。

    “好了!第六个笼子完工了!”

    巴顿大喊一声,他和汉克合力,将那个六米多高、重达近百公斤的钢筋笼底部绑上垫块构件后,小心翼翼地抬到刚刚钻好的第六个孔洞旁。

    然后,他们缓缓地、垂直地,将它放入孔中。

    “砰”的一声闷响,钢筋笼底部的垫块构件触底。

    老乔治立刻上前,用木楔子将其在孔洞的中央固定好,确保它与孔壁之间留有均匀的保护层间隙。

    “下一个!”他冲着林予安大喊。

    然后又转身对刚刚从帐篷里出来,精神饱满的斯坦和科迪喊道:“你们两个,接替他们!继续做笼子!速度!”

    一个桩孔完成,一个钢筋笼就位。

    整个流程,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在极昼那永不落幕的日光下,高效地运转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经过了整整二十个小时的连续奋战。

    当最后一个桩孔被钻通,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胜利的欢呼!所有人几乎都累得直不起腰。

    然而,老乔治等他们平复下来后,才大声说道:“别高兴得太早,小子们!垂直的骨架有了,我们还得给它连上横向的肋骨!”

    在他的指挥下,林予安再次驾驶徐工装载机,换上铲斗。

    在已经安放好钢筋笼的桩孔之间,很快就挖出了一条条宽约半米,深约四十厘米的地梁沟。

    将所有的桩孔连接成了一个巨大的“L”型网格。

    科迪看着徐工装载机说道:“林,你的这辆徐工装载机真的不错!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一点小毛病都没有!”

    “当然了科迪,这可是纯中国制造!如果可以的话,你一定也要来一辆!”

    众人哈哈大笑,欢乐的氛围开始在这个工地中弥漫。

    老乔治看着那二十一个,已经安放好钢筋笼的桩孔和地梁,满意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对众人宣布!

    “干得漂亮,伙计们!今天,我们打败了初步冻土!都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还有一场更硬的仗要打!”

    这一觉,林予安睡得极其踏实。

    即便是在极昼那明亮的光线下,高强度的疲惫也让他迅速进入了深度睡眠。

    当林予安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老乔治昨晚没有回家,而是一起住在帐篷里。

    林予安走出帐篷,发现老乔治和大卫正在烤着几块厚实的驼鹿肉排,迈克正在一旁留着口水的看着。

    “醒了,小子?”老乔治递给他一杯咖啡。

    等到所有人都陆续到齐之后,老乔治开始宣布今天的计划。

    “吃完这顿,我们就开始,记住,今天的活,一旦开始,就绝对不能停!直到最后一个桩孔和地梁被填满为止。”

    “否则,先浇的混凝土和后浇的之间,会形成冷缝,严重影响桩基的整体强度。所以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在今天之内完成它!”

    这番话,让刚刚还轻松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又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老乔治作为总指挥,巴顿和汉克负责将粗壮的地梁主钢筋,水平地放入地梁沟的底部。

    最关键的一步,是这些主筋需要紧贴着,并穿过每一个桩孔中钢筋笼的侧面。

    然后,科迪和斯坦负责将一个个方形的箍筋,按照间距套在地梁的主筋上,并开始用扎钩进行绑扎。

    大卫看得有些迷惑,他问道:“乔治,我看到地梁的钢筋和桩基的钢筋并没有直接绑在一起,这样连接会牢固吗?”

    老乔看了一眼大卫,然后解释道:“问得好,小子!这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奥秘所在。”

    “我们不需要把每一根钢筋都绑死,我们只需要保证它们在空间上相互交错!桩基的钢筋是垂直的,地梁的钢筋是水平的,它们互相穿插、互为支撑。”

    “等一下,当混凝土这种流动的石头被灌进去,会把它们所有的缝隙都填满,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

    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让大卫恍然大悟。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整个地基的“骨骼网络”终于成型。

    老乔治启动了他的汽油混凝土搅拌机,那个铁罐子开始哐当哐当地转动起来,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斯坦和猎人巴顿,再次承担起最繁重的体力活。

    他们轮流用坚固的独轮车,将一车一车的沙子和石子,运到搅拌机旁。

    机械师科迪,则主动接管了搬运水泥和加水的工作。

    他力气也不小,能够轻松地将一袋五十公斤重的水泥扛上肩膀,倒入搅拌机,动作干脆利落。

    老乔治这位经验丰富的配料师,则站在搅拌机前,手持铁锹,判断着沙石的干湿度,每次都会精准的确定每一种材料的用量。

    他还负责控制水量,这也是混凝土配比中最精细的一环。

    而在工地的另一边,林予安则在进行着最关键的准备,他为他的徐工XC760K换上了一个标准铲斗附件。

    然后在汉克和巴克的帮助下,将一根根由高强度牛皮纸和特殊粘合剂制成的建筑纸筒,套在了每一个桩孔的洞口,并用水平尺进行了精确的垂直校准。

    “这是什么?硬纸壳做的管子?”大卫好奇地凑上前,用手敲了敲,发现它异常坚固。

    林予安解释道:“这是专门用来做混凝土圆柱模板的,当地下的桩孔被填满后,混凝土会继续向上,填满这些纸筒。”

    “从而形成我们需要的,高出地面部分的圆形桩柱,等混凝土凝固后,就可以把外面的纸撕掉。”

    当纸筒全部套好并固定之后,林予安开始了接下来手动浇灌混凝土的流程。

    工地的中央,他们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用厚铁板焊制的“中转物料斗”。

    老乔治团队搅拌好的混凝土,会先全部倾倒在这个物料斗中,形成一个临时的混凝土供应站。

    林予安驾驶着他的徐工XC760K装载机,将铲斗精准地插入物料斗,轻松地铲起了满满一斗的粘稠混凝土浆。

    随后,他稳稳地将这斗混凝土运送到了第一个桩孔旁。

    在那里,汉克早已将一个同样巨大的漏斗,稳稳地固定在硬纸筒模板的正上方。

    林予安缓缓地抬起并倾斜铲斗,精准地对准了大漏斗的开口缓缓倾斜。

    粘稠的混凝土浆,没有一丝一毫浪费地,全部滑入了漏斗中,顺利地灌入桩孔内,并逐渐向上,填满了整个硬纸筒!

    汉克立刻将一把长长的,电动混凝土振动棒伸进湿润的混凝土里。

    “嗡——”

    高频的振动,让混凝土内部的气泡被迅速排出,浆体变得更加密实,并紧紧地包裹住里面的钢筋笼,形成了一个从地下深处到地面之上的完美整体。

    大卫看到这完美的操作,忍不住大声喝彩:“哦吼!干得漂亮!林!你这铲子使得,比我用勺子喝汤还稳!”

    迈克扛着摄像机,兴奋地来回奔跑,记录着整个工地的工作。

    “嘿!林!别发呆!下一斗!快点!还有地梁需要浇筑呢!”

    “汉克!振捣得再深一点!把底部的气泡都赶上来!”

    老乔治又发挥了包工头的责任心,监督着工地的每一个人的工作。

    当第十一个桩孔也被混凝土填满时,工程刚好过半,老乔治宣布了短暂的休息。

    林予安从冷藏冰箱里拿出冰镇的啤酒和功能饮料,分发给众人。

    大家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头痛饮,发出了畅快的呼喊。

    众人举起起啤酒罐。

    “干杯!为了这该死的地基!”

    “干杯!为了我们的新邻居!”

    短暂的休息后,战斗再次打响。

    下午的阳光变得更加毒辣,蚊子也愈发猖獗,但所有人都已经无暇顾及。

    他们的脑子里只剩下最后一个目标——填满剩下的十个孔!

    终于,当太阳再次开始西斜,已经是深夜时分。

    在连续工作了超过十二个小时后,最后一斗混凝土,被林予安稳稳地倒入第二十一个桩孔中。

    当汉克将振动棒抽出,他直起身,用嘶哑但却无比洪亮的声音,向着整个山谷大喊!

    “我们的桩基完工了!”

    “噢——!!!”

    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欢呼,以为最艰难的工作已经结束!他们相互拥抱,用力地拍打着对方的后背,分享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

    ————

    (各位股东,助我飞升4000月票!求月票!)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