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接着,他将四根云杉木,整齐地堆迭在这排木桩的内侧,形成了一道离地约四十厘米的、坚固而又美观的原木矮墙。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在庇护所的另一侧,也搭建了同样的结构,才开始处理防水布的边缘。
他将防水布的下摆,向外拉伸,刚好覆盖住那两道云杉木矮墙的顶部。
随即用绊线和削制的地钉,通过卡车司机结的拉紧方式,将防水布的每一个挂点,都向着斜下方死死地拉紧,绷得如同鼓面一样。
一个结构极其完整、底部拥有坚固矮墙的A字框架庇护所,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就搭建完毕。
但这还不是结束,最关键的取暖系统还未完成。
林予安对着镜头说道“在拉布拉多的夜晚,一个好的火源,比一个好的屋顶更重要。”
他来到庇护所开口处前方约一米半的位置,将地面上的植被和腐殖层全部清理干净。
露出下面湿润的土层,形成了一个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火塘。
然后,他又去林子里,锯了几根更粗的干燥云杉原木。
他将这些湿木,在火塘的外侧,平行于庇护所的开口,堆砌成了一道高约半米的热反射墙。
“这个设计,是最高效的辐射热取暖系统。”
“庇护所后面的岩壁,是第一道反射墙,而我们刚刚搭建的这道木墙,是第二道。”
“等我点燃中间的长火堆,它的热量,会被这两面墙反复地反射,然后源源不断地灌入我睡觉的地方,形成一个温暖的热辐射通道。”
做完这一切,他才开始完善内部,他将大量的云杉枝,厚厚地铺在庇护所的地面上,形成一个约二十厘米厚的隔热层,作为床垫。
又将更细密的枝叶,塞进了A字框架的后端,将其彻底封死。
当忙完这一切,夜幕已经彻底降临,他才终于钻进了这个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狭小临时庇护所。
然后用镁棒和桦树皮,点燃了那个长条形的火堆,火焰升腾,将整个庇护所内部照得一片温暖的橙色。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股热浪,正从前方的火堆和后方的岩壁,两个方向同时传来,将他包裹其中。
随后林予安将他那顶级的西部登山睡袋展开,钻了进去,850蓬松度的鹅绒,迅速将他的体温锁住。
他躺在黑暗中,看着前方跳动的火焰,听着屋外呼啸的海风,他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冰封王座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
在温暖而又安稳的第一夜过后,林予安被远处海鸥清亮的鸣叫声唤醒。
他睁开眼,第一缕晨光正透过A字框架的开口,将庇护所内部染成一片柔和的金色。
前方的长火堆已经熄灭,只剩下余温尚存的灰烬,但睡袋依然保持着一个相对舒适的温度,丝毫感受不到室外的严寒。
他拉开睡袋,走出庇护所,深吸了一口冰冷而又清新的的空气。
他打开胸前的GoPro,对着镜头说道:“早上好,各位。现在是清晨六点半,拉布拉多的第一缕阳光。”
“昨晚睡得很好,这个临时庇护所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食物问题,并且要对这片领地进行一次更详细的探索。”
“尤其是海岸线需要重点探索,在这片海岸线上,最慷慨的猎场,就是退潮后的潮间带。”
他没有立刻出发,而是先走到了海岸边,仔细地观察着岩石上被水浸湿的痕迹,又抬头看了看月亮的位置。
“在海岸生存,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掌握潮汐的规律。”
他对着镜头进行科普:“我来之前查过资料,拉布拉多海岸,属于半日潮,也就是说,每天会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
“每一次潮汐循环,大约是12小时25分钟,现在月亮的位置和潮水线的高度告诉我,今天上午的最低潮,大概会出现在九点半左右。
“潮水退去和上涨,各自都需要大约六个小时,我不能等到最低潮的最后一刻才下去,也不能在涨潮开始后还逗留。”
“而最低潮前后的一两个小时,也就是从八点半到十点半左右,是潮水最平稳,暴露出的滩涂面积最大的时候。”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在最低潮时间点的前一个小时进入,并在最低潮后一个小时内撤离。”
“这意味着,这大约两个小时,是我可以安全进入潮间带探索的黄金窗口期。”
“一旦错过了,等潮水开始快速回涨,就非常危险了,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在等待退潮的两个多小时里,林予安也没有闲着。
林予安先是去淡水湖边,用他的MSR不锈钢锅打满了干净的饮用水,并架在火堆上开始烧水。
然后,他开始整理他今天的采集装备,他从背包里,拿出了他那顶级西部登山睡袋的压缩收纳袋。
“这个袋子,是用超轻的防水尼龙材料做的,非常结实。”
他将睡袋取出,放到庇护所里,然后将空出来的收纳袋展示给镜头。
“如果我们在退潮之后有了什么发现,它就是一个完美的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它的容量远比用衣服兜着要高效得多。”
他还将那把由老乔治亲手锻造的大马士革鹿角柄猎刀,牢牢地系在腰间。
这把刀,将是他处理今天所有收获的核心工具。
当时间来到九点左右,潮水已经退去了很远,露出了大片湿滑的黑色岩石和浅浅的潮汐池。
林予安穿上了他那双高筒的防水防滑重型徒步靴,提着那个睡袋收纳袋,向着海岸线深处走去。
随着潮水缓缓退去,一片平坦的,崭新的滩涂世界,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没有在紧挨着陆地的岩石上浪费时间,而是径直走到了潮水退得最远、刚刚露出水面的区域。
“看这里。”他指着一片被浅浅海水覆盖的,布满了碎石和砂砾的区域。
“这才是真正的宝藏所在地。”
他弯下腰,伸手从冰冷的海水中,直接捞起了一大捧东西,那是一簇簇,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幽蓝色光泽的蓝贻贝!
“和附着在岩石上,需要用力撬下来的品种不同,”他对着镜头,将手中的贻贝展示出来。
“拉布拉多海岸的这种贻贝,很多都生活在潮下带的砾石床上。”
“当潮水退去,我们就可以像这样,直接捡起来。这简直就是大自然在喂饭给我们吃!”
他趟着海水不断地弯腰,将一把把肥美的贻贝从水底捞起,放入他的睡袋收纳袋中。
最开始,他找到的贻贝个头还比较普通,大约五六厘米长。
但随着他越往潮水退去的深处走,惊喜也越来越大!
“哇哦!看这个!”他突然兴奋地喊了一声,从水里捞起一簇特别大的贻贝。
其中最大的一颗,长度几乎有他半个手掌那么长,外壳厚实,分量惊人。
“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尺寸了,里面的肉一定非常肥美。”
他将这簇“战利品”小心地放入收纳袋,继续向前探索。
在一块被海水刚刚冲刷过的巨大礁石下面,水流形成了一个回湾,这里似乎是一个天然的营养富集区!
他将手伸进礁石下方的阴影里,摸到了一片更大,更密集的贻贝床!
这里的贻贝,平均个头都比刚才的大了一圈!每一颗都像一个小小的黑色宝藏。
“我的天!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贻贝自助餐厅!”林予安的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纯粹快乐。
他不再是一把一把地捡,而是双手齐下,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收割机,将一簇簇沉甸甸的贻贝捧起,源源不断地装进他的收纳袋。
收纳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充盈沉重,很快就装了小半袋。
“太上头了!这就是赶海的快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惊喜在哪里,总想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带回家。”
林予安将收纳袋放在一块岩石上,开始进行筛选,他只选择那些个头中等偏大,外壳紧闭的新鲜贻贝,对于太小的他会扔回原处。
“我们只取所需,不能竭泽而渔,这是与自然共存的法则。况且现在有这么多大个的,也还没到需要吃这么小的贻贝的时候。”
筛选完后,他的收纳袋里已然装了至少有四五斤重,全是精品的大贻贝。
在采集贻贝的时候,他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些被巨大岩石环绕、即使在低潮时也无法完全排干海水的潮汐池里,生长着大量的棕色海藻。
它们随着海水的轻微晃动而摇曳,看起来像一片水下的微型森林。
“墨角藻。”他立刻就认出了这种在北大西洋沿岸极为常见的海藻。
他蹲下身,仔细地观察着,这种海藻的叶片扁平,呈分叉状,最独特的标志是叶片上长着一个个橄榄大小、充满气体的浮囊。
正是这些小小的气囊,让它们在涨潮时能漂浮起来,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他从腰间抽出老乔治为他锻造的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刀锋轻松地划过一丛墨角藻,割下了几段顶端,颜色更浅,质地也更鲜嫩的部分。
“这东西,简直就是北大西洋的海中蔬菜。”他对着镜头,展示着手中的战利品。
“首先,它是一种极好的食物。”他捏破了一个气囊,一小股黏滑的汁液流了出来。
“富含大量的碘、维生素C、钾、镁等微量元素。在缺乏植物性食物的冬季,这东西就是救命的维生素片。”
他将墨角藻放进采集袋里,与那些黑亮的贻贝放在一起。
“烹饪方法也很简单。可以把它和贻贝一起煮汤,它天然的胶质能让汤变得更浓稠,味道也更鲜美。”
“或者也可以把它烤干,磨成粉末,作为天然的增味剂撒在烤肉上。”
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林予安站起身,看向了更远处的几丛墨角藻,补充道:“在很多沿海的古老文化中,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草药和工具。”
“晒干的墨角藻可以用来泡茶,据说能缓解关节疼痛。而且,它还是一个天然的天气预报员。”
他指着那些浮囊解释:“这些气囊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在干燥晴朗的天气里,它们会变得干瘪坚硬。”
“而在风暴来临前,空气湿度增大,它们就会吸收水分,变得柔软而有弹性。”
当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最重要的一点,采集地点很关键。必须选择这种远离人类活动、水质清澈的潮汐池。”
“如果是在港口或码头附近,它们很可能会富集水中的重金属和污染物,那就不是补品,而是毒药了。”
将这些珍贵的知识分享给镜头后的观众后,林予安的采集袋已经变得沉甸甸的。
里面不仅有足够饱餐一顿的贻贝,还有这些能提供关键维生素和风味的墨角藻。
在这片看似贫瘠的拉布拉多海岸,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知识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大自然总会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为你准备好丰盛的馈赠!
就在他专心于采集时,一个在阳光下闪着反光的物体,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走上前,从一堆被冲上岸的海藻和浮木中,捡起了一个东西,一个瓶盖依然完好的空矿泉水瓶!
“哦吼!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他将这个意外的“宝藏”举到镜头前,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这可比找到黄金还让我开心!”
“对于文明世界后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垃圾,但对荒野中的我来说,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
“从现在起,它就是我的专用随身水壶了,我可以装满水带在身上,这样我就能探索的更远。”
“在需要频繁移动的探索和狩猎中,一个轻便的水壶,能极大地节省我的体能,并保证我随时能补充水分。”
潮水退到最低点后,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便开始缓缓回涨。
林予安知道,每天留给他采集的时间,其实只有退潮和涨潮之间的那一两个小时。
他带着满满一袋的收获和那个宝贵的塑料水瓶,赶在潮水淹没来路之前,安全地返回了庇护所。
回到营地,他将长火堆重新点燃。
他先是用淡水,将贻贝仔细地冲洗干净,并用刀背刮去外壳上的附着物。
然后,他将它们放入金属锅中,不加一滴水,直接盖上锅盖,放在火堆上进行“干煮”。
他解释道:“这是处理贻贝最好的方法,利用贻贝自身的水分,将它们蒸熟。”
“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鲜味,而且能让它们的肉质更紧实。”
很快,锅里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贻贝在高温下,一个个地张开了它们黑色的外壳。
一股极其鲜美的、纯粹的海洋气息,在整个营地弥漫开来。
他将蒸好的贻贝倒入一个用树皮制作的临时盘子里,锅底留下了一层白色的原汤,又往锅里加入一些淡水和墨角藻,继续熬煮。
——————
(今天没了~00:00还有!)
(感谢各位股东的月票支持!)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