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561章 这题真的做过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这个问题问得不是很直接,但哪怕一般人也能够品出来访者这话里面的意思。

    南祝仁的重复就很直接了:“是想确认下次咨询的预约时间吗?”

    来访者倒是没有觉得尴尬或者回避,在心里的想法被南祝仁精准重复之后干脆点头:“对我觉得老师你做的这个释梦……还是挺有意思的。反正是医院出钱,每周固定时间来咨询一下也不错。”

    她看着南祝仁,眼神里面透露出某些不太一样的东西来。

    想想大约一个小时前,来访者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没有再做咨询的必要,打算取消以后的见面了。

    而在一个小时之后的现在,她已然改变了想法,甚至对南祝仁的称呼、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不过南祝仁此时却表现出一种公事公办来:“具体的预约,一会儿会有我的助理来跟你沟通的。不好意思,我得要去准备我后面的咨询了。”

    说完,他不再管来访者的反应,径直出门。

    但是在和莫凯交接前,南祝仁低下头:“下一个来访者过来的时候,你先带他做一套量表分析,帮我拖个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莫凯一愣,随后点头。

    咨询师在咨询间隙遇到意外因素没法准时开展咨询的时候,助理本身就有安抚来访者帮忙拖延时间的职责。

    只不过这种事情比较少——或者说以前都没有过——发生在南祝仁身上罢了。

    此刻听到南祝仁提出这种要求,莫凯甚至还有点小激动。

    随后南祝仁不再管莫凯进去之后和来访者的互动。

    咨询的最后,他的咨询主题都是释梦。

    而实际上,来访者在之前和南祝仁那貌似“聊天”的咨询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其实都是可以和来访者的梦境联系起来的。

    只不过那些东西,在咨询的初期,还不太适合这么简单直白地和来访者交代。

    但南祝仁可以跟另外一个人说。这也是为什么南祝仁要莫凯略微拖延一点时间的原因。

    这么想着,南祝仁径直走进了白庆华的办公室。

    ……

    办公室里,白庆华难得地没有玩游戏,此刻正把手机倒扣静置在远处,手边摆着茶杯。

    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白光闪烁,顺着鼠标的活动,还能够看到黑色的小点在滑动,看样子是在审阅什么文件。

    萦绕着袅袅茶香,似乎这样才能够让这个四十多岁的教授静下心来。

    不过伴随着“咔嚓”一声,白庆华很快就从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中退了出来。

    “祝仁,咨询做完了?”

    老师说着给小徒弟倒上一杯茶,推到对方面前:“李玲玲的情况怎么样了?”

    咨询与咨询之间的间隔不长,哪怕有莫凯略微拖延一段功夫,南祝仁能够和白庆华汇报的时间也不多。

    他先简略地概括了一下:“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我们不用担心李玲玲的【移情】状况了,她本来就打算断掉和刘佳航之间的关系了。而且根据我的判断,她没有说谎。”

    南祝仁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示意自己的判断方法。

    “其次,之前的医闹事件确实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创伤经历的影响。就这方面来看,她也不需要继续咨询。”

    白庆华眨了眨眼睛:“……嗯?”

    南祝仁给出的结论相当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这年轻人进来前,白庆华已经在心里做了不知道多少种坏情况的预设了。

    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移情】控制可是需要非常严肃地去对待的。

    虽然白庆华之前在和刘佳航对峙的时候显得底气十足,对南祝仁也很有信心。但事情真的临到头的时候,白庆华还是忍不住会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就在南祝仁刚刚做咨询的时候,他自己也在办公室里面想了不止一个“兜底”的办法,用来给南祝仁咨询失败之后擦屁股了。

    结果现在,南祝仁给出的结论居然……这么乐观?

    “等等……照你这么说的话,要么就是李玲玲她本身就是一个心理韧性可以上教科书的奇人,要么就是……”

    经验丰富的白庆华很快反应过来。他在听到南祝仁给出的好消息之后,脸上的欣喜还不待完全浮现出来,转而就被一股沉思带来的凝重所取代。

    李玲玲给出的结果这么“乐观”,显然是不正常的;而对于心理学人来说,这种不正常绝对是“不乐观”的。

    南祝仁点头肯定了白庆华心里的猜测。

    “在咨询师主动控制【移情】的情况下,还能够主动地断开这层关系。一般来说,这样的来访者在社交关系上是很单薄的。”

    “但偏偏,在我刚刚的了解中,李玲玲和刘佳航之间已经发展出了亲密关系,而且是很深入的亲密交流,一点也不单薄。那结论就稍微有些让人担心了……”

    白庆华看着南祝仁,替南祝仁说出了那个结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属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南祝仁点头:“如果这是仅此一次还好,但如果李玲玲在之前的生活中也是大致如此的话,那基本就没跑了。甚至于这也可以归纳到‘不安全性行为’所在的‘潜在自我伤害冲动领域’里面去。”

    南祝仁看着白庆华道:“这就是我要说的‘坏消息’……之一。”

    显然,南祝仁还看出了更多的东西。

    这本就是白庆华让南祝仁去接手李玲玲、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的重要原因。

    老师又给小徒弟续了一杯茶,示意徒弟继续说。

    “在我谈到那次医闹事故的时候,李玲玲确实没有【恐惧】的情绪反应。”

    “但她的情感基准线却是低于一般水平线的,是【负面情绪】的状态。”南祝仁严肃道,“在和我聊天的同时,她还时不时有摸索自己伤口的下意识动作。”

    “根据我的观察,这和【遗憾】,甚至是【怀念】都挺像的……”

    听了这个分析,白庆华的表情也跟着严肃起来。

    对医闹事件感到【遗憾】和【怀念】?在遗憾什么,又在怀疑什么?

    “你的意思是,她是主动在那次的医闹事件中出头,甚至主动寻求某种程度的伤势?”

    听到白庆华的总结。

    南祝仁点头:“老师您当时不在场,没有看到李玲玲的现场反应,但我是知道的——她是主动扑上来夺刀的。而且她的动作,一开始就是照着用自己的身体的把刀‘包裹’住的念头上来的,没有一点正常人对于肉体伤害应该有的规避。”

    “真的要说的话,在那个老汉失控之前,李玲玲也是完全可以隐没到人群里面去,让现场等级更高、更有经验的医生来接手情况的。”

    “但她没有。她不但没有退后,甚至还和老汉进行了烈度相当高的争辩,甚至可以说是争吵——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她的情绪也有种不分场合的不稳定。”

    白庆华点头,心里咀嚼“主动寻求意外”、“情绪不稳定”这个两个组合。

    李玲玲的情况确实开始往一个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方向发展了。

    “然后,我在咨询过程中还对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释梦】。”南祝仁又道。

    “【释梦】?”白庆华挑了挑眉。

    有点意外,但也不算太意外。【释梦】技巧的上限和下限都极大,一个本科生看一下梦境意象的对照表也能够进行基础的释梦——但是南祝仁进行的释梦绝对是比这种情况要高级的。

    说来也是奇,虽然南祝仁现在是白庆华名义上的“亲传弟子”,但白庆华反而没有教导过南祝仁什么,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供他接咨询的平台而已。

    反而是白庆华不断地从南祝仁身上发掘出新的闪光点,然后被南祝仁帮着解决问题。

    南祝仁简单地把李玲玲的梦境和白庆华讲述了大概。

    随后开始进行着重点的分析:“她在梦境里面觉得自己是护士,但是对于自己的穿着打扮没有认知,而且也没法在梦里清晰自己的形象。而在我要求她对此进行确认的时候,她的反应异常大。”

    “我也有怀疑,她在梦里反复提到‘小女孩’‘找不到的病历’,其实都是她自己——不过哪怕这个猜想不验证,光凭上面的这个反应也很典型。”

    白庆华总结得很及时:“身份认同紊乱?”

    南祝仁点头,随后又强调:“只是猜想。”

    南祝仁继续道:“然后在梦境的结尾,她那种在坠落和浮空之间交替的身体状态也很典型。”

    白庆华又总结:“对某种事物强烈追求,但是又担心遭到想象中的抛弃、亦或者追求之物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因此不安?”

    南祝仁又点头:“还有她梦境前半段的整体氛围,非常单调,甚至于是——”

    白庆华叹了一口气:“——空虚。”

    南祝仁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如果说一开始从刘佳航身上延伸出来的特点,还具有多个指向性的话。

    那在经过南祝仁补充了这么多的特征之后,李玲玲问题的落脚点就已经基本能够明确了。

    南祝仁看着白庆华的眼睛,缓缓道:“【边缘型人格障碍】。”

    ……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属于《变态心理学》的范畴,其主要特征是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行为的极度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

    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对于被抛弃有着强烈的、非理性的恐惧,这种恐惧会驱动他们做出许多极端的行为,从而在人际关系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通常包含以下9项标准中至少5项的显著表现:

    一、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象中被抛弃。他们极度敏感于人际关系的细微变化,可能因为朋友晚回消息就感到被彻底抛弃,并引发剧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二、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点是在极端崇拜和极端厌恶之间交替变化。可能今天将某人视为完美的偶像,明天就因为一个小挫折而将其全盘否定,视为最可恶的人。

    三、身份认同紊乱。他们不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价值观是什么。职业目标、朋友类型、性取向都可能频繁变化。

    四、至少在两个领域有潜在的自我伤害的冲动性。例如疯狂消费、药物滥用、危险驾驶、暴饮暴食、不安全的性行为等。

    五、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不是真的为了伤害自己,而是为了缓解难以承受的情感痛苦,或者为了感受“真实的”疼痛以对抗麻木感。

    六、由于显著的情绪反应导致的情感不稳定。

    七、长期的空虚感。感到内心空洞,像什么都没有,与世界隔绝。

    八、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可能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持续发怒或反复发生肢体冲突。

    九、短暂的、与压力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解离症状。在压力下,可能会变得多疑、感觉不真实,或与现实失去联系。

    通俗来说,可以用三个特点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表现进行总结。

    情绪上——几乎没有缓冲地带,对于情感痛苦的敏感程度是常人的数倍。

    关系上——对于人和事物的关系是“非黑即白”的,没有“灰色”的缓冲地带。

    自我认知上——没有稳定的内核,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依靠外界的评价和关系来定义自己。

    ……

    南祝仁揉了揉眉头:“她虽然在梦里有‘空虚感’”,但‘空虚’的维持时间有多久还不得而知,暂时不能武断认定。”

    “身份认同紊乱——这一点也只是在梦里短暂呈现,不知道在她的生活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但是其他的几条……有点像。”

    南祝仁叹了一口气:“总的来说,有这个苗头吧。我还需要更多的信息进行验证。而这方面,可能就要老师您来帮忙,从她工作的医院里面收集一下信息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