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 第327章 【二合一】是上天在示警,楚国公赵虔要造反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话音落的瞬间,周遭的风声都像停了。

    “挑动渭河天下反?!!”

    饶蒯喃喃重复,后颈的汗毛根根倒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声音中充斥着难以置信。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中大多数人,不识字归不识字,却并非是傻子.....

    王二张着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眼珠子瞪得快要从眼眶里凸出来,直勾勾盯着那石像脖颈,脸色白得像刚从河里捞出来。

    旁边两个年轻后生猛地后退半步,脚底下的冰碴子被踩得咯吱响。

    一个咬着嘴唇,唇瓣都咬出了白印。

    另一个喉结上下滚了滚,像是想喊,却只发出嗬嗬的气音。

    额头上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在下巴尖凝住,坠不下来。

    荣禄攥紧了手里的短刀,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平日里最是沉稳,此刻眉头却拧成了疙瘩,沉声询问道:“赖渠,你...你确定没看错,或者念错?”

    双眸里像是燃着两簇惊火,死死钉在那行字上。

    方才还觉得瘆人的刻痕,此刻每个笔画都像淬了毒的针,刺得人太阳穴突突直跳。

    “石像上就这几个字,我怎么可能认错?”赖渠望着众人瞪圆的眼睛,喉结动了动,露出半抹苦笑,嘴角扯了扯,倒像是被寒风割出了道僵硬的纹路。

    顿了顿,又继续道:“不信的话,让其他人来认.....”

    作为识字之人,赖渠比他们更懂那些文字的含义。

    此时此刻,只想赶紧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是反诗啊!”

    饶蒯突然低呼一声,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双手死死捂住嘴,指缝里还是漏出一声倒吸凉气的嘶响,脸色比脚边的冰面还要青:“石像是凭空出现的,莫非是上天的喻示!”

    石人睁眼,谶语现世,这哪是寻常事?

    难不成真是什么天意?

    “这才安定了没两年,就又要天下大乱了吗?”有人在后边低低叹了一声。

    望着石像上的刻字,眼角的皱纹拧成了疙瘩,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苦涩。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众人心里发沉。

    “闭嘴!休得胡言!”

    荣禄猛地一声厉喝,短刀“噌”地插进冰面,半截刀刃没入冻层,震得周围冰碴簌簌往下掉。

    平日里虽严,却极少这样动怒,此刻额角青筋暴起,眼神像淬了冰,扫过众人时,连最慌乱的几人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荣禄深知这个节骨眼上,必须赶紧制止,不能再让恐慌蔓延.....

    王二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忍住,往前挪了半步,声音带着哭腔:“荣大哥....现下...该怎么办?”

    说罢,众人齐齐望向了主心骨。

    荣禄将短刀插回鞘中,略作思索后,看向王二、饶蒯等人,沉声道:“你们几个分头去通知上官,京兆府,还有明镜司!”

    顿了顿,眼神扫过剩下的人,“你们随我守在此处!”

    这种事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烫手山芋也必须丢出去。

    天塌下来,得由上面人顶着,他们只需上报即可。

    “是。”

    饶蒯等人齐声应后,开始各自分头行动。

    ~~~~

    京兆府官署。

    刘秉忠推开窗,一股寒风卷着碎雪灌进来,吹得他拢了拢狐裘。

    窗台上的冰棱又厚了些,尖溜溜的像把小刀子,映着灰蒙蒙的天光,泛着冷白的光。

    “这冬日,是越来越冷了!”他低声感慨,抬手关上窗,将那股寒气隔在外面。

    炭盆里的火明明灭灭,映得他鬓角的霜色愈发清晰。

    案上堆着新送来的卷宗,大多是些邻里纠纷、商铺欠税的琐事,却看得有些心不在焉。

    “快到年底了.....”刘秉忠拿起茶盏,温热的茶水却暖不透掌心,“希望长安太平些吧......”

    “大人!”

    “不好了!”

    正想着,外面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带着明显的慌乱,少尹李叔仁的声音撞开房门时,还带着些微喘。

    他平日里总爱端着几分从容,此刻却连官帽都歪了半边,袍角沾着雪水,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又出了什么案子?”

    刘秉忠闻言,太阳穴突突直跳,一股钝痛顺着后颈往上爬,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疲惫,问道:“死了几个人?”

    刘大府尹只觉一阵头疼....

    能让少尹李叔仁如此惊慌失措的,案情绝对不会小。

    这事儿真是说不得念不得啊!

    “没有案子!”

    李叔仁几步跨进屋里,手撑着案几直喘气:“也没有死人!”

    “那你这大清早急急忙忙的,还喊不好了作甚?”刘秉忠皱眉,刚压下去的烦躁又涌了上来,“闲的!”

    言语之中,满是不耐烦。

    说着,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压了压烦躁。

    “大人,案子是没有的.....”李叔仁将气喘匀后,说道。

    顿了顿,话锋一转,又继续道:“但城外渭河里面,挖出了一尊怪异石像!”

    “石像?”

    “石像怎么了?”

    刘秉忠不以为意,开口道:“许是日久河水冲刷,将前人埋下的石像给漏出来了!”

    “可石像上有字!”李叔仁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两句,声音都在发颤。

    “写的什么?”刘秉忠条件反射地询问。

    不知为何,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总感觉又有大事要发生!

    “来报信的兵卒,说是....”

    “说是什么来着?”

    李叔仁眨了眨眼,由于着急,略有几分卡壳,略作思索后,猛地一拍脑袋想起:“哦对,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渭河天下反!”

    “什么?!”

    “哐当”一声。

    刘秉忠手里的茶盏没拿稳,落在案上,滚烫的茶水溅出来,打湿了卷宗的边角。

    眼神里的镇定瞬间碎了,脸上毫无血色。

    石人、反诗、渭河、天下反.....

    这哪是寻常事?

    分明是要掀翻京城的惊雷!

    最近的长安,真是风波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念及此处,刘秉忠的余光,瞥向了明镜司所在的方向,眸中满是惶恐。

    李叔仁见府尹大人脸色白得像纸,嘴唇抿成一条紧绷的直线,连扶着桌案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不由得心头一紧,往前凑了半步:“大人,你怎么了?”

    “是身体有哪儿不适吗?”

    说着就要去扶,却被一把挥开。

    “没什么!”

    刘秉忠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急火,猛地转身往外走,袍角扫过案几,带得砚台险些翻倒,“立刻传本府命令,让三班衙役在府门前集合,带上器械,即刻赶往石像所在之处!”

    旋即,整了整衣襟,将那份不安死死压在心底,大步流星地跨出门去。

    ~~~~

    马蹄踏碎河滩的薄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刘秉忠勒住缰绳,目光扫过挤满人的河岸,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竟围了这么多百姓,三三两两地交头接耳,眼神都往被草席盖住的石像那边瞟,显然已经传开了风声。

    “石像在何处?”

    “那刻了字的石像在何处?”

    刘秉忠却无暇去顾及那些围观百姓,翻身下马,领着人直奔石像而去。

    就在这时,一道穿着墨色锦袍的身影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与几名绣衣使者,嘴角噙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双手背于身后,慢悠悠开口道:“老刘,你这来得挺快啊!”

    “与本督前后脚到.....”

    “陈...陈督主?!”刘秉忠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谁,诧异之余,不由地松了口气,也安心了不少。

    毕竟,有这位爷在,他只需老实做个配角即可.....

    旋即,上前躬身,请示道:“督主,您觉得这凭空出现的石像,该如何处置?”

    “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

    陈宴缓步走到石像前,双手背在身后,指尖轻轻叩着腕上的玉串。

    他垂眸打量着冰里的石像,目光从那只独眼扫过刻字,又慢悠悠绕着石像转了半圈,墨色袍角扫过冰面,带起细碎的冰碴:“还是运回城内,请大冢宰定夺吧!”

    “如此安排甚妥!”刘秉忠没有任何犹豫,当即附和道。

    只要不让他来处置,怎么安排都是好的.....

    陈宴挥了挥手,几名绣衣使者立刻上前,腰间佩刀泛着冷光。

    他们动作利落,没人多言,先将石像周围的冰层凿开,又用粗麻绳牢牢捆住石像躯干,绳索勒进石缝,勒出几道深痕。

    京兆府的衙役也上前搭手,十几人合力抬着绳索两端,“嘿哟”一声发力,将半埋在冰里的石像缓缓拖了出来。

    石像沉重,在冰面上划出两道深深的沟痕,沿途冰碴飞溅,砸在众人靴上噼啪作响。

    绣衣使者取来厚草席,层层叠叠裹住石像,连刻字的地方都盖得严严实实,又蒙上防水的油布,只露出模糊的轮廓。

    可围观百姓嗡嗡的议论声,如潮水般漫开。

    “你们看!”

    有见过陈宴的百姓,隔了老远就认出了他,朗声道:“这长得奇形怪状的石像,竟连陈宴大人都惊动了.....”

    “看来上面刻的字不同寻常啊!”

    “何止是不同寻常!”扮做百姓的绣衣使者吴明彻,搓着冻红的手,开口道,“每个字都大有深意!”

    此言一出,顿时就引起了周围人好奇,戴毡帽的老汉问道:“这位兄台,你莫非看出来了些什么?”

    “挑动渭河天下反,很是简单直白,就不多做赘言了.....”

    吴明彻哈了口热气,意味深长道:“重点在那莫道石人一只眼,你们品石人二字!”

    “石人怎么了?”

    “不就是这石像吗?”

    周围百姓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粗浅!”

    同样是扮演百姓的绣衣使者元绉,轻哼一声,道:“那石人所指的是老柱国!”

    “你们莫非忘了,佛祖托梦给慧能大师的偈语了?”

    “是楚国公赵虔!?”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是上天在示警,楚国公赵虔要造反了!”

    话音刚落。

    围观百姓一片哗然,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看着彼此。

    “大家稍安勿躁!”

    陈宴听着周围议论不止,按了按手,出于好心,替楚国公朗声辩解道:“赵老柱国乃是大周股肱,忠臣良将,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万不可妄加揣测!”

    可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

    越是制止什么,就越会去做什么。

    议论声短暂停歇,在陈宴与刘秉忠走后,再次四起,愈演愈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