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 > 第171章 山里通电,计划办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周工程师的到来,像一剂强心剂,打进了靠山屯每个人的心里。

    经过他更专业的实地勘测,结论掷地有声:“这地方,是老天爷赏饭吃!能建!必须建!”

    全村沸腾!

    林东趁热打铁,召集全村大会,集资投劳,一股绳拧到底!

    于是,靠山屯历史上最宏大、最艰苦的工程,在震天的口号声中,正式破土动工!

    没有大型机械,就用最原始的人力。

    腊月寒冬,男人们跳进刺骨的冰河里打桩筑坝,冰碴子刮在腿上生疼,一个个冻得嘴唇青紫,却没人吭一声。

    岸上,婆娘们熬好滚烫的姜汤,随时准备着。

    开挖引水渠,遇到了坚硬的岩层。

    林东带着人,腰上拴着麻绳,像壁虎一样贴在峭壁上工作。

    一声声闷响,地动山摇,那是靠山屯人向大山要光明的怒吼!

    整整三个月,汗水浸透了黑土地,号子喊哑了喉咙。

    终于,一条引水渠如银龙般盘踞在山腰,一座小小的堤坝建成了,崭新的水轮发电机在厂房里静静等待着。

    这一晚,全村老少爷们,黑压压地站满了水电站外的坪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厂房门口的林东身上。

    林东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一张张被火把映照得通红、写满期待的脸,

    深吸一口气,伸出手,稳稳地合上了电闸!

    “咔!”

    一声清脆的响动。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下一秒,“滋——”的一声,闸刀旁那颗光秃秃的灯泡,猛然迸发出耀眼的白光!

    紧接着,光亮像是有了生命,顺着新架设的电线杆一路狂奔!

    唰!加工坊亮了!

    唰!村部亮了!

    唰!唰!唰!从东头到西头,一盏,十盏,百盏……

    整个靠山谷地,家家户户的窗口,都亮起了前所未有的、璀璨通透的光芒!

    黑暗被彻底驱散!

    “亮了!亮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压抑许久的寂静,瞬间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撕裂!

    孩子们在灯火通明的村道上疯跑、尖叫。

    张铁牛看着自己家屋檐下那温暖的光,咧着大嘴,笑得流出了眼泪。

    夜幕沉沉,水电站送来的电,像不要钱似的,把靠山屯的沟沟坎坎照得亮如白昼。

    加工坊里,机器的轰鸣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那是票子哗哗流进村集体的声音。

    村民脸上的笑是真的,干活的劲头也是真的。

    一切都欣欣向荣。

    可林东站在村子正中央,心里却像是被掏空了一块,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那两排崭新的红砖瓦房上——靠山屯小学。

    房子盖得敞亮,红砖白墙,玻璃在灯光下闪着光,像是美人的眼睛。

    可这双眼睛里,没有神采。

    这里本该是全村最吵闹、最有生气的地方,应该飘出孩子们的读书声,混着粉笔敲在黑板上的脆响。

    之前招了一个老师,嫌这里条件太苦,呆了两个月就回城里了。

    现在,只有风穿过空荡荡的教室,发出呜呜的悲鸣。

    一群刚从加工坊下工的半大小子,脏兮兮的小脸蛋几乎贴在窗户玻璃上,使劲往里瞅。

    那眼神,看得林东心口一阵阵发紧。

    “不行!绝对不行!”

    “学校有了,没有老师,那就是个空壳子!孩子们的未来,靠山屯的将来,耽误一天都不行!”

    第二天,天刚亮,村委会的烟囱就冒起了青烟。

    李长山、王大爷几个村干部围坐在火炕上,一人手里捧着个大号搪瓷缸子,愁眉不展。

    “叔,王大爷,学校的事儿,不能再等了。”

    林东开门见山,声音不大,但分量十足。

    “谁说不是呢。”李长山深深叹了口气,烟斗在炕沿上磕了磕,烟灰落在地上,

    “可这年头,稍微有点墨水的,都想去城里,谁肯到咱们这穷山沟里来受罪?”

    王大爷也跟着附和:“县教育局那边,我托在县里上班的远房侄子问过,就仨字儿:没指标。让咱们等着。”

    “等着?”林东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等到猴年马月?咱们等得起,孩子们等不起!”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顿:“不能等,得主动去争取!”

    “争取?”恰好路过门口的李勤探进个脑袋,一脸愕然,

    “东子,咋争取?跟谁争取?”

    “去县里!去教育局!”

    林东站起身,在屋子中央踱了两步,

    “他们不给,咱们就磨!水滴还能穿石,我就不信,咱们靠山屯这么多人的盼头,请不来一个老师!”

    话虽这么说,但林东心里清楚,光靠一腔热血和一张脸皮去闯,那是莽夫。

    求人办事,得有“敲门砖”。

    但这“敲门砖”,绝不能是票子,那会授人以柄。

    它必须是……靠山屯的诚意,是靠山屯的实力,是一份让别人无法拒绝的“阳谋”。

    “雪儿,”林东转向坐在一旁安静记录的白雪,“这两天辛苦一下,咱们得写一份报告。”

    “不是普通的申请,是一份……能让城里领导们一看就挪不开眼睛的报告。”

    林东的思路无比清晰。

    “报告名字,就叫《关于恳请解决靠山屯教育师资力量,点亮大山孩子未来的报告》!”

    他口述,白雪执笔,李勤等人不时的补充。

    “最后,”林东看着白雪,

    “你画画好,在报告最后,画一幅画,就画那群孩子扒在窗户上往里看的场景,把他们眼睛里的光,给我画出来!”

    一份图文并茂、数据详实、情理兼备的报告,在众人的努力下,热气腾腾地出炉了。

    光有这个还不够。

    林东又找到孙小玲,从“兴安猎人”的仓库里,挑出几样东西。

    不是价值连城的“秘宝”,那玩意儿送出去是结缘还是结仇,不好说。

    他选的,是“匠心”系列里,用料最扎实、品相也最好的风干肉和几样干山珍。

    用小号的油纸包得整整齐齐,再用细麻绳捆出漂亮的十字结。

    这,不是礼品。

    这是靠山屯的“名片”,是实力和未来的缩影。

    县教育局,一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走廊里飘着一股子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林东和李长山第一次去,连科长的门都没进去。

    办公室里一个年轻干事,接过厚厚的报告,随手往堆积如山的文件上一扔。

    “放这儿吧,领导忙,等有空了会研究的。”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