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040章 景隆侄儿的礼物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幕将洪武十三年君臣的目光牢牢钉在北平城外的广袤原野之上。寒风吹卷枯草,肃杀之气弥漫天地。

    地平线上,先是出现了一条蠕动的黑线。

    紧接着,那黑线迅速膨胀、加宽,如同无边无际的黑色怒潮,挟裹着踏碎山河的闷雷之声,汹涌而来!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为首一杆巨大的“燕”字大纛迎风狂舞!

    正是燕王朱棣,率领着从大宁席卷而来的八万百战精兵,以及那支令人生畏的朵颜三卫蒙古铁骑!

    【朱棣率八万精兵及朵颜三卫,回师北平!】

    “来了!老四回来了!”朱元璋猛地从御座上站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期待。徐达、蓝玉等武将更是屏住了呼吸,眼神灼热!这才是他们期待的燕王!这才是足以扭转乾坤的力量!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下巴掉了一地!

    面对朱棣这支挟风雷之势而来的铁血之师,城外那黑压压、连绵数十里的南军大营,竟如同受惊的兔子窝,瞬间炸开了锅!

    没有预想中的列阵迎敌!没有惨烈的搏杀!甚至没有像样的抵抗!

    只见南军帅旗方向(李景隆的中军)最先骚动起来,紧接着,如同瘟疫传染,恐慌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蔓延至整个庞大的军营!

    五十万大军,在朱棣铁骑真正发起冲锋之前,竟已自行崩溃!溃败的浪潮如同雪崩,一发不可收拾!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混乱的溃逃中,南军士兵们似乎只记得逃命,那些堆积如山、象征着五十万大军命脉的粮草辎重、军械甲仗、金银钱帛……竟被他们像丢垃圾一样,原封不动地、整整齐齐地……留在了原地!

    【南军大溃!丢弃全部军资粮秣!】

    朱棣的骑兵前锋如同利刃切入黄油,几乎没遇到任何阻碍,就冲到了北平城下。他们看到的不是严阵以待的敌军,而是……一座座空荡荡、却堆满了各种物资的营盘!以及……漫山遍野、狼狈鼠窜、只留下背影的南军溃兵!

    画面定格在朱棣勒马立于一片空旷的南军辎重营地前,他本人似乎也有些错愕,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袋、崭新的刀枪铠甲、成箱的钱帛,以及那些膘肥体壮、因主人逃跑而茫然四顾的骡马……他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荒诞和一种……天降横财的巨大惊喜?

    “噗——哈哈哈哈哈哈!!”

    奉天殿内,凉国公蓝玉那标志性的、充满嘲讽和洞悉意味的狂笑,再次如同惊雷般炸响!

    “曹国公!哈哈哈!高!实在是高!令郎景隆贤侄!真乃…真乃持家有道、勤俭节约的典范啊!哈哈哈!”

    蓝玉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继续他的“毒舌”点评:

    “你看看!你看看!这仗打的!这‘败’退的!败得多么有章法!多么有规划!生怕他四叔(指朱棣)刚收了大宁那点家底不够用,这又巴巴地送上这么一份泼天大礼!五十万大军的家当啊!我的老天爷!”

    他掰着手指头,唾沫横飞地算着:

    “粮草!军械!甲胄!马匹!还有钱!白花花的银子!景隆贤侄这是把建文朝廷在河北、山东、山西刮地三尺搜刮来的那点底子,全给打包好,整整齐齐地码在那儿,就等着他四叔来签收啊!哈哈哈!这孝心!这眼力劲儿!蓝某拍马难及!服了!真心服了!景隆贤侄这哪里是打仗?这分明是给燕王当粮草官去了!哈哈哈!”

    蓝玉的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殿内压抑了许久的荒诞感彻底爆发!不少官员都忍俊不禁,捂着嘴偷笑起来。

    李文忠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想反驳,可看着天幕上那比任何运输队都“高效”的“战场快递”,他实在找不到词!只能哭笑不得地嘟囔:“这混小子…败家也败得忒…忒彻底了点……”

    站在李文忠旁边的大都督府佥事瞿通,此刻心情大好,劫后余生的庆幸让他话也多了起来。他捻着胡须,眯着眼,看着天幕上那堆积如山的物资,一副精打细算的管家模样,接过蓝玉的话头:

    “凉国公,您这账算得还保守了!半年?哪够啊!”

    瞿通指着天幕上那望不到头的粮垛和成群的骡马:

    “您瞅瞅这粮山!瞅瞅这马匹!还有那些军械!您没听天幕之前提过吗?建文朝廷为了围剿燕王,几乎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的府库都掏空了!全填进了这五十万大军里!如今可好,全便宜了燕王殿下!”

    他掰着手指,声音都带着点兴奋:

    “燕王殿下现在手底下,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出头的人马(算上收编的大宁军)。这点人,守着这么大一堆东西……嘿嘿,别说半年,就是敞开了吃用,一年!至少一年!燕王殿下都不用为粮饷军资发愁!建文朝廷?等着哭吧!再想组织这么一次大军?没个三五年,门儿都没有!”

    瞿通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还在看笑话的人。是啊!这哪里是简单的溃败?这分明是给朱棣送去了足以支撑长期战争的战略物资!是输血!是续命!是挖了建文朝廷的墙角,去垒朱棣的龙椅!

    在一片或惊叹、或算账、或幸灾乐祸的议论声中,御座之上的朱元璋缓缓开口了。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一脸尴尬又带着点“与有荣焉”(毕竟儿子间接帮了朱棣大忙)的李文忠身上,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口吻:

    “李文忠!”

    “臣在!”李文忠连忙出列躬身。

    朱元璋看着他,语气意味深长:

    “你家景隆……嗯,这次北平城下,还有这‘转赠’军资……做得……嗯,做得不错!很对得起他四叔(指朱棣)!”

    老朱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李文忠更是愕然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这是在……夸他儿子败得好?送得多?

    朱元璋没理会众人的错愕,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语气斩钉截铁:

    “不过!这领兵打仗的事儿嘛……”他拖长了音调,环视全场,仿佛在宣布一个重大决定,“以后就别让景隆这孩子干了!他……嗯,更适合干点别的!”

    “噗嗤……”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紧接着,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心领神会的低笑声。

    李文忠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但也只能捏着鼻子,憋屈又无奈地躬身领命:“臣……臣遵旨!臣定当严加管束犬子!”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仿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这话,看似贬低,实则定调——李景隆这“运输大队长”的功劳,洪武朝认了!他未来“不能领兵”的处置,也算提前安排好了!

    一时间,殿内那些心思活络的勋贵们,仿佛得到了某种信号,纷纷对着李文忠拱手,七嘴八舌地“称赞”起来:

    “恭喜曹国公!景隆公子此役,运筹帷幄(指送物资),功在千秋啊!”

    “正是!若无景隆公子‘深明大义’,燕王殿下焉能如此顺利?”

    “靖难第一功臣,非景隆公子莫属!”

    “对对对!运粮之功,更胜斩将夺旗!”

    这些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赞誉”,如同一个个无形的巴掌,拍在李文忠脸上,让他哭笑不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