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咸阳宫阙三万里 > 第89章 半年的总结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时间一眨眼就又过去了半年。到了寒冬腊月的时节。

    在这半年里,其实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咸阳城最轰动的大事莫过于王翦大军凯旋。那日城门大开,旌旗蔽空,得胜归来的将士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咸阳街道。百姓们夹道欢呼,孩童们追着军阵奔跑,争相触摸那些闪亮的兵戈。嬴政亲率百官在章台宫前相迎,赐下无数封赏。

    方铭站在观礼的人群中,看到王翦身后的王贲已经褪去了初见时的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只是当这位小将军发现方铭时,还是忍不住挤眉弄眼地做了个鬼脸。

    庆功宴后,王贲特意找到方铭:"老方,我爹不让我去蓝田了。"他挠挠头,"说要我单独带兵。"

    "好事啊。"方铭拍拍他的肩膀,"正好试试咱们那套训练方法。"

    王贲却神秘兮兮地凑近:"你那本《训练手册》我都翻烂了,还有没有更厉害的?"他眨巴着眼睛,"比如...那种能以一当十的精锐?"

    方铭被他逗笑了,提笔写了本《特种部队训练指南》。王贲接过竹简时,眼睛亮得像是得了什么稀世珍宝。

    第二件大事,便是方铭的将作监身份,现在蓝田至咸阳一带全部都大兴土木。

    短短半年光景,沿着官道两侧已经绵延出一里多长的工坊区。隆冬时节,这里却依旧热火朝天,打铁声、锯木声日夜不息,通红的炉火将飘落的雪花都映成了橘红色。

    随着军工坊的完善,新式装备开始陆续列装秦军:百炼钢剑更加锋利耐用,折叠式的云梯让攻城变得轻松许多,而最受欢迎的还是那种可以连续发射的连弩。不过换装终究需要时间,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

    唯一让方铭遗憾的是蒸汽机的研发依然举步维艰。"没有橡胶做密封,这蒸汽都从缝里跑光了。"他对着漏气的铜制气缸直摇头。

    "此物名为橡胶,可防水防漏,若能寻得,大秦的机关术将更上一层楼。"方铭信誓旦旦地保证。公输墨以及公输仇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没说什么。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公输墨的协助下,水泥终于研制成功,公输墨到底不负天才之名,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了上百次配方,最终烧制出了符合要求的"秦泥"。方铭还记得那天,公输墨捧着第一块合格的水泥砖又哭又笑的样子。

    "有了这个,修城墙、筑道路就快多了。"方铭踩着新铺的水泥路面,对扶苏解释道。少年公子蹲下身,好奇地戳着尚未完全凝固的路面,在表面留下一个小小的指印。

    第三件事,是方铭卸下了蓝田县令的职务。

    九月初九那日,方铭将县令印信郑重地交到了李柒手中。这个曾经的羽林卫统领,如今已完全褪去了军旅气息,眉宇间多了几分治理一方的沉稳。

    "按我之前定的章程来就行。"方铭拍了拍李柒的肩膀,指着县衙墙上挂着的《蓝田新政十二条》,"遇到难处,随时来咸阳寻我。"

    李柒捧着印信,望着县衙外熙熙攘攘的街市——如今的蓝田早已今非昔比,孩童之间相互嬉戏打闹,田间随处可见新式农具的身影。百姓们听说方铭要离开,自发聚集在县衙外,有人捧着新收的稻谷,有人提着自家酿的米酒。

    "大人,这..."李柒看着门外的百姓,有些无措。

    方铭却笑着摇头:"现在你才是县令。"他压低声音,"记住,判案时要多看证据,少用刑讯;收税时要留足口粮;遇到灾年,先开仓后上奏。"

    随着方铭卸任,冯劫的监察职责自然也解除了。如今方铭常住咸阳城内的新府邸,当然去的更多的地方,还是新建成的研发中心。

    第四件事,是嬴政以雷霆之势将"纸"推向了天下。

    那日大朝会,嬴政命人抬进十口大箱。百官正疑惑间,箱盖掀开,露出里面雪白平整的纸张。霎时间,殿内一片哗然。老丞相王绾手中的笏板"啪嗒"掉在地上,淳于越等儒生更是脸色煞白。

    "此物名为纸。"嬴政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造价不足竹简百分之一,书写却比绢帛更便利。"

    方铭站在武官队列中,清楚地看到文官那侧已经乱成一团。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臣捧着纸张浑身发抖,不知是激动还是恐惧。而最精彩的当属那些权贵的代表——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意味着知识再难被少数人垄断。一个穿着阴阳家服饰的老者当场晕了过去。

    果然,退朝后反对的声浪如潮水般涌来。儒家弟子在学宫前静坐抗议,名家辩士在酒肆高谈"纸祸论",连最超脱的道家都派代表进宫劝谏。最激烈的是那些靠抄写典籍牟利的世家,他们甚至暗中煽动百姓,散布"用纸会触怒文昌星君"的谣言。

    但嬴政早有准备。

    王翦的二十万大军就驻扎在咸阳郊外,每日操练时震天的喊杀声让所有人清醒地认识到——这是灭楚雄师的血刃在撑腰。而更令人胆寒的是,那些闹得最凶的儒生,往往第二天就会被人发现醉倒在勾栏里;散布谣言的世家,则接连爆出贪腐丑闻。赵高笑眯眯地捧着几卷竹简站在章台宫前,上面详细记录着某些"清流"的龌龊事。

    短短半月,所有反对声浪都诡异地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咸阳纸坊日夜不停的捣浆声,是各郡县快马送来的订单,是太学生们抱着纸卷欣喜若狂的身影。

    第五件事,是方铭又恢复了懒散的本性。

    随着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轨,这位穿越者骨子里的惫懒劲儿又冒了出来。每日清晨,当咸阳城的官员们已经整装待发时,方铭还窝在温暖的被褥里呼呼大睡。府中的仆役都知道,这位大人最讨厌被人叫醒,曾有侍女因为清晨叩门,被他用枕头砸了个正着。

    "大人,巳时了..."管家老周第三次轻叩房门,声音比蚊子还小。

    屋内传来方铭含糊的嘟囔:"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直到日上三竿,方铭才慢悠悠地踱出卧房,披着件松松垮垮的棉袍,头发随便用根木簪绾着。他打着哈欠晃到庭院里,往那张特意定制的摇椅上一瘫,就开始享受冬日难得的暖阳。

    "大人,将作监送来新制的连弩样品..."

    "放那儿吧。"

    "王贲将军派人来讨教特种兵训练..."

    "让他自己琢磨去。"

    "扶苏公子在书房等了一个时辰了..."

    "...让他再等会儿。"

    侍女们掩着嘴偷笑,这场景她们太熟悉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