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章邯沉默地点了点头,他的呼吸也比平时急促一些。高原,成了他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敌人。这里的天气瞬息万变,方才还是烈日晴空,转眼就可能冰雹砸落或风雪交加。稀薄的空气不仅让人无力,更使得火枪的发射药无法充分燃烧,射程和威力大打折扣,火炮的移动和架设更是难如登天。然而,章邯的性格如同磐石,沉稳而坚韧。他深知陛下的战略意图:吐蕃高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居高临下,俯瞰河西、西域乃至蜀地,若不纳入版图,终为心腹之患。此战,非为速胜,旨在长期经营,步步为营。
他采纳的策略,与李信的“堡垒推进”异曲同工,却更加极端和耐心。
“传令,”章邯的声音在稀薄的空气中显得异常清晰冷静,“一、所有出现严重山晕症的士卒,立即由医护营护送下山,返回低海拔营地休整,不得延误。二、征调本地向导,加大与周边态度温和部落的贸易,不惜重金购买更多适应高原的牦牛和驮马。三、工兵营优先保障道路开辟和营地修建,每前进五十里,必须建立一处坚固的、储备充足的前进基地和烽燧!四、主力暂缓推进,以现有基地为核心,派出小股精锐,分多路侦查地形、水文,绘制详细地图,并尝试接触周边部落,以怀柔招抚为主。”
他的命令务实而清晰,不再追求不切实际的进军速度,而是将稳固后勤、适应环境、收集情报放在了首位。
大军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按照新的指令运转。工程兵们喊着号子,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栈道,在湍急的冰河上架设桥梁。一座座功能齐全、防御完备的石木结构营寨和烽火台,开始如同钉子般,一点点楔入高原的险要之处。这些据点不仅储存粮草军械,更设有医疗点,成为大军前进的支点和伤病的庇护所。
章邯高度重视情报和外交。他派出的侦查小队,不仅由精锐士卒组成,更配备了通晓羌、蕃语言的译官和携带丝绸、盐巴、铁器等礼物的使者。他们的任务并非作战,而是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山川地形、河流走向、部落分布,并尝试与那些对吐蕃王庭(松赞干布尚未统一高原,此时应是部落联盟形式)不满或保持中立的部落取得联系。
过程同样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一支侦查小队在穿越一片无人区时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迷失方向,最终只有半数人生还。另一支小队试图与一个位于深山的部落接触时,却误入了对方的圣地,引发了冲突,损失了几名弟兄。
但也有成功的例子。一支由老成持重军官带领的小队,通过耐心的礼物馈赠和友好的交谈,成功与一个深受某个大部落欺压的小氏族建立了初步联系,获得了宝贵的情报和一条安全的通道。
章邯坐镇前进基地,每天都会仔细阅读各支侦查小队送回的、用密语写成的报告,在地图上一点点标注出已知的区域。他深知,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准确的情报比一万大军更有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的存在逐渐在高原东部边缘区域传开。巨大的工程能力、严明的纪律、以及那种不急于进攻、反而先修路建寨的奇怪举动,让周边的吐蕃部落感到困惑和警惕。一些部落选择观望,一些则加强了戒备,还有少数,则像那个小氏族一样,对这支强大的外来力量产生了别样的心思。
章邯并不急于求战。他继续耐心地经营着他的基地网络,改善道路,囤积物资,让士卒们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同时,他不断派出更多的使者,带着更丰厚的礼物和更明确的信息:大秦无意毁灭,只求臣服与通道;顺者,可获保护与贸易之利;逆者,……则如北方匈奴、西域楼兰。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内部出现分化,等待后勤线足够稳固,等待他的军队真正适应这片天空。
高原的征服,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是意志、耐心和后勤的比拼。章邯如同一名最老练的棋手,落子沉稳,步步为营,用一座座坚实的堡垒和一条条逐渐延伸的道路,无声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缓缓罩向这片雪域高原。
当四路大军的烽火在边疆各地燃起,将士们用热血与钢铁书写征服史诗的同时,一场同样至关重要却默默无闻的“战争”,正在大秦帝国的腹地激烈地进行着。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前线是将士用命、势如破竹,还是后勤不继、功亏一篑。这便是维系着帝国庞大战争机器的——后勤与通讯。
咸阳,中枢之地。
不再是嬴政每日召集群臣议事的宫殿,而是设于渭水之畔、由重兵把守的“大秦帝国总后勤调度司”。这里,俨然是另一个形式的战场。
巨大的厅堂内,四面墙壁被巨大的羊皮地图完全覆盖——北至阴山荒漠,西至葱岭之外,南至百越丛林,西南至吐蕃雪线,帝国的疆域及其扩张方向被描绘得极为详尽。地图之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和密密麻麻的小旗,标识着各路大军的实时位置、后勤补给线的状况、粮草军械的囤积点以及运输路线。
数十名来墨家,公输家,农家等百家的精英,以及精明干练的少府官吏,如同工蚁般忙碌穿梭。他们根据前方不断送回的军情简报和物资消耗预估,进行着极其复杂的计算。
“报!北路王贲将军部战报!已与匈奴主力接战,首战大捷,歼敌逾万!然火炮消耗巨大,请求紧急补充火药五千石,铅弹十万发,备用炮膛五十具!另,缴获牛羊马匹众多,需增派兽医及管理人员!”
“报!西路蒙恬将军部军情!楼兰已降,大军正继续西进。西域干燥,水源奇缺,请求加派运水车队及掘井工匠!另,沿途需设立永久兵站,请求拨付筑城建材及守城器械!”
“报!南路李信将军部急报!丛林瘴疠,病员激增,清热解毒药材即将告罄,请求火速调拨!另,工兵开路损耗极大,铁器、绳索、斧锯需大量补充!”
“报!西南章邯将军部讯息!高原行军艰难,牦牛驮马折损严重,请求增调牲畜!山道运输效率低下,存粮消耗快于预期!”
一道道或报捷或求援的文书,通过八百里加急的驿卒,或经由初步建立的、效率远高于人力的“飞鸽传书”系统(方铭提议试验),雪片般飞入调度司。
这里的负责人,是一位深受嬴政信任、以精明强干和绝对忠诚著称的皇室宗亲。他面对海量的信息,面色凝重却有条不紊。
“核准北路所需,立即从太原、上郡武库调拨!命沿途铁路优先运输军械!缴获牲畜就地安置,征调民间兽医北上,由当地郡县配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