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酒过三巡。朱元璋突然放下酒杯:“自古藩王镇守边疆,日子久了难免与中枢疏离。
你们可知,为何汉唐宋三朝,宗室作乱屡见不鲜?”
众人皆低头不语。
朱雄英知道皇爷爷是在借机敲打,朗声道:“皇爷爷是说,需以利益相连,方能同心同德?”
“然也。”朱元璋赞许点头。
继续道:“当年朕让他们就藩,是为了朱家江山永固。
可父子兄弟隔了千山万水,再好的情分也会淡。
大孙这招好啊,用股份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块儿,比多少圣旨都管用。”
他看向诸王:“你们手里的股份,既是家产,也是责任。
将来煤矿盈利了,不许只顾着自己享乐,要多修水利、办学堂,让藩地百姓也能沾光。
如此方能上下同心,江山永固。”
“儿臣遵旨!”诸王齐声应道。
此刻他们才算真正明白,朱雄英搞股份制,不仅是为了筹钱,更是为了巩固朱家的江山。
殿内烛火摇曳,将诸王的身影投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忽明忽暗。
朱雄英端起酒杯浅啜一口,目光扫过座中诸人,只见各位王叔脸上皆是难掩的赞叹之色,便知这桌家宴已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大侄儿这股份制度,当真是盘活了全局啊!” 楚王朱桢放下玉筷,声音洪亮如钟。
随即赞叹道:“臣在武昌就听说,江南的纺织工坊用了蒸汽机,日产布匹竟是往日的十倍。
这般奇物,若不是大侄儿引进改良,我等怕是到死也见不到呢!”
他身旁的齐王朱榑连连点头,接过话头:“二哥说得在理!想当初咱去应天府,见那蒸汽船在秦淮河上行驶,不用风帆不费桨,跑得比快船还稳当。
当时就惊得说不出话来,只道是仙家手段。
如今才知,这竟是大侄儿一手促成的,厉害,实在厉害!”
朱雄英微笑摆手:“六王叔过誉了。这些技艺多是西洋传来,孙儿不过是让工部匠人加以改良,使其合用罢了。”
朱元璋坐在主位,听着儿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大孙。
浑浊的眼底泛起笑意,却故意板着脸道:“你们这群家伙,方才还为股份多少争得面红耳赤,这会儿倒齐齐捧起大孙来了?”
诸王闻言皆笑,气氛愈发热络。
朱棣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看向朱雄英:“大侄儿,臣有一事不明。
那蒸汽机既然能挖矿能织布,为何不能用到军器上?若是能造出蒸汽驱动的战车,将来出兵征战,岂不是如虎添翼?”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王大多有军旅经历,闻言都露出期待之色。
朱雄英心中微动,暗道四叔果然时刻不忘军务,遂解释道:“四王叔所言极是,工部已在试验蒸汽火炮。
只是这机器太过笨重,还需轻量化改良,怕是还要些时日。”
“好!好!好!”
朱棣连道三声好,起身拱手道:“若是真能成,臣愿捐出北平府三年赋税,支持大侄儿研发!”
“臣也愿捐!”
“臣亦有此意!”
诸王纷纷响应,连素来不问政事的宁王朱权也开口道:“臣府中豢养了些巧匠,若大侄儿用得上,尽可调去工部听用。”
朱雄英起身还礼:“诸位王叔厚爱,孙儿心领。只是研发之事耗费巨大,却不必劳烦王叔们破费。
京西煤矿的红利,足以支撑这些开销。”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将来军器改良成功,首功当归于诸位王叔今日的支持。”
朱元璋见状,捋着花白的胡须笑道:“你看你看,这就开始收买人心了。”
虽是斥责,语气里的欣慰却藏不住。
他转向诸王,“你们可知,大孙为何要将煤矿股份分给你们?”
周王朱橚略一思索,答道:“想必是让我等藩地也能用上便宜煤炭,惠及百姓。”
朱元璋目光深邃道:“然也!大孙是想让你们明白,朱家的江山不是朕一个人的,也不是他朱雄英一个人的,是咱们整个朱家的。
你们在藩地守土安民,中枢在京城革新图强,上下一心,方能保我大明万代基业。”
诸王闻言皆敛容正色,齐齐起身行礼:“儿臣(臣)谨记父皇(皇爷爷)教诲!”
家宴继续进行,气氛却比先前更加融洽。
诸王不再只谈股份红利,转而说起各地的见闻。
蜀王朱椿说起成都平原的水利新修,湘王朱柏谈论着荆州的新式学堂,辽王朱植则描述了辽东的屯田成效。
朱雄英静静听着,不时提出些建议,往往一语中的,引得诸王频频点头。
“说起来,臣还有一事要谢过大侄儿。” 朱椿放下酒杯,脸上带着感激。
“去年蜀地大旱,粮价飞涨。多亏大侄儿提前调派粮船,走长江水道运来三万石粮食,才稳住了局面。
那蒸汽船日夜兼程,可比寻常漕船快多了。”
朱雄英温言道:“七王叔言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本就是我大明的规矩。
再说,本皇孙已让人在重庆府修建水力磨坊,将来蜀地的粮食加工也能省力不少。”
“水力磨坊?”
朱柏眼睛一亮道:“可是利用水流驱动的那种?臣在荆州也见过类似的装置,只是太过简陋。
大侄儿若有改良之法,还请不吝赐教。”
朱雄英笑道:“九王叔喜好格物,孙儿正有此意。
工部已画出图样,改用齿轮传动,效率能提高三倍。
明日让匠人送一份到王叔府中便是。”
朱柏喜不自胜,连连称谢。
坐在他身旁的庆王朱栴也开口道:“臣的封地在宁夏,多是戈壁荒漠。
大侄儿推广的新式水车,可比老法子节水三成,如今那边的屯田面积已扩了万亩。
臣代宁夏百姓,谢过大侄儿!”
说罢便要起身行礼。
朱雄英连忙虚扶:“十六王叔不必多礼,推广农技本就是朝廷分内之事!”
酒过五巡,菜过三旬,诸王脸上都带了些醉意。
朱桂借着酒劲,又扯回了股份的话题:“大侄儿,第三期股份何时开售?臣那八百万两可是带足了,定要多买几股。”
朱雄英笑道:“十三王叔放心,三日后便在京兆府衙开售。
只是本皇孙有个提议,诸位王叔买到的股份,不妨拿出一成,设立藩地公益金,用于修桥铺路、赈济灾民。”
朱棣当即应道,“这有何难,臣愿拿出两成!北平府正缺修铁路的银子呢。”
“臣也愿出两成!”
“臣附议!”
诸王纷纷响应,朱元璋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你们身为藩王,当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多为百姓做些实事,才能保一方安稳。”
夜渐深,家宴也近尾声。
诸王告辞离去时,脚步虽有些虚浮,脸上却都带着笑意。
朱棣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宫殿,对身旁的侍从道:“看来,咱们这位大侄儿,比想象中还要厉害啊。”
侍从低声应道:“王爷说的是。殿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胸襟远见,实乃大明之福。”
朱棣嗯了一声,不再言语,心中却已打定主意,将来定要好好辅佐这位大侄儿,共创一番大业。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