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开拓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作为皇家学院的院长,格物苑的创始人。

    朱雄英决定要亲自给这帮格物院的学员们上第一课。

    格物院的教室里,所有学员们都神情亢奋的等待着。

    直到皇孙殿下走进教室,学员们这才急忙起身施礼:“参见皇孙殿下!”

    朱雄英笑着挥手道:“今日课堂之上没有什么皇孙殿下,有的只是格物院中的一名教师!

    为了这一堂课,我可是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点小玩意!”

    说完后,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凹凸镜摆放在桌面上。

    对于曾经的格物苑来说,这东西早就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但对格物院现有的学员们来说,他们还不知道这玩意的用处,所以感觉很是新颖,很是好奇。

    只因为这些学员们现在实在是太嫩了。

    所以,这堂课的主题,主打的就是一个通俗易懂。

    “诸位且看。”

    朱雄英拿起凸透镜,对着窗棂透进来的日光缓缓移动,直到桌面上浮现出一团明亮的光斑。

    他取过一片干燥的桑皮纸置于光斑中央,不过三弹指的功夫,纸角便蜷起焦黑的边缘,随即腾起一缕青烟。

    “嘶——”

    教室里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郭宇前排的小个子学员忍不住伸手去够镜片,被身旁同窗一把按住,两人眼神里都燃着同样的惊奇。

    朱雄英放下凸透镜,指尖叩了叩桌面:“此物能聚光生热,诸位可知为何?”

    郭宇起身时带翻了木凳,忙扶稳了躬身道:“莫非是镜片将散碎日光拢成一团?”

    “然也。”朱雄英赞许点头。

    又取过凹透镜叠在凸透镜前,光斑顿时散成朦胧一片道:“那再看这个。”

    他调整两镜间距,光斑忽明忽暗。

    “光线如流水,遇凸则聚,遇凹则散,就像河道宽窄不同,水流速度亦有变化。”

    这番比喻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坐在末排的赵衡突然拍案:“学生曾见西域传来的水晶镜能让字变大,想来也是此理!”

    “正是。”朱雄英将两镜固定在木架上。

    “用此二镜组合,可调光线聚散。若将凸镜在前,凹镜在后,调节间距……”

    他缓缓移动木架道:“诸位再看窗外。”

    学员们齐刷刷转头,只见原本模糊的院外槐树,此刻竟清晰得连叶片脉络都历历可数。

    郭宇快步凑到镜前,惊道:“竟能将远处景物拉至眼前!”

    朱雄英环视众人道:“这便是格物之妙,天地间万物皆有其理,如风有风向,水有流向,光亦有其行止之道。

    格物院要教的,便是寻这些道理的法子。”

    话音未落,有个身着青布衫的学员起身:“殿下,若用此镜观测星象,岂不是能看清月亮上的阴影?”

    朱雄英眸色一亮。

    这学员名叫周显,昨日登记时他注意到其籍贯是应天府钦天监附近,想来是受了家学影响。

    “问得好。”

    他取过纸笔,在案上画出简笔星图道:“今夜若天气晴好,我们便去观星台一试。”

    正午的日头斜斜切过窗棂,将朱雄英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随着讲解时的手势忽长忽短。

    学员们的墨笔在麻纸上沙沙游走,有人画下镜片形状,有人批注“聚光如焚”,郭宇的纸页边缘已写满密密麻麻的疑问。

    朱雄英收起教具道:“今日便到这里,课后每人用卡纸做两枚镜片,明日我们比试谁能最快点燃纸片。”

    待学员们鱼贯而出,郭宇捧着札记追上朱雄英:“殿下,若将镜片磨成月牙状,是否能让光线转弯?”

    朱雄英止步轻笑:“明日带你来格物苑的琉璃工坊看看便知。”

    暮色四合时,观星台的铜鹤灯已点亮。周显抱着自制的纸筒镜组候在石阶下,见朱雄英携着格物苑的老工匠走来,忙上前呈上:“学生用桑皮纸裹竹篾做的镜筒,还请殿下指点。”

    老工匠接过镜筒端详片刻,赞道:“接缝处用鱼鳔胶密封,心思倒是细。”

    朱雄英对着月亮调好焦距,递给周显:“你且看看。”

    少年屏息望去,忽然低呼:“月面上竟有山峦!”

    周围学员纷纷传阅,惊呼声此起彼伏。

    郭宇望着镜中盈亏的月轮,忽然悟道:“白日阳光聚于一点,夜间星光散于八方,莫非光的行止,本就与远近有关?”

    朱雄英颔首:“明日我们便做个实验,用针孔成像,看看光线到底是直是弯。”

    三更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观星台的人影仍未散去。

    周显在石板上画图推演,郭宇蹲在地上用树枝模拟光线走向,老工匠则在一旁调试着青铜制的镜架。

    朱雄英望着这群沉浸其中的少年,忽然想起年初在格物苑烧制第一块琉璃镜时,也是这般星月相伴。

    次日晨课,朱雄英带学员们在暗室里做针孔实验。

    当白纸上浮现出窗外槐树倒立的影子时,赵衡拍着额头道:“原来光线真是直着走的!”

    “那为何凸镜能聚光?”有学员追问。

    朱雄英取过水盆,将筷子斜插入水中:“诸位看,筷子似是弯折了,实则是光线遇水变了方向。”

    他指向窗棂道:“镜片曲面让光线折转,就像河道转弯处的水流,最终汇于一点。”

    这番讲解让学员们豁然开朗。郭宇忽然起身:“学生想试试用不同材质的镜片,看是否都能聚光。”

    “准了。”

    朱雄英笑道:“格物院的库房里有水晶、琉璃、乃至西域传来的玻璃,尽可拿去试验。”

    接下来的半月,格物院日日传出新奇动静。

    有学员用冰制成凸透镜取火,被朱雄英赞为“善假于物”;

    周显改良的镜筒能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引得钦天监监正亲自前来拜访;

    郭宇则发现不同颜色的镜片聚光效果各异,在札记里写下“色异则光异”的猜想。

    这日午后,朱雄英正在审阅学员们的实验记录,忽然听闻院外传来喧哗。

    出门一看,只见郭宇与几个勋贵子弟争执不休,地上散落着破碎的镜片。

    “他说格物之术是奇技淫巧!”郭宇攥着拳头,指节发白。

    为首的勋贵子弟昂然道:“孔圣人何曾教过这些把戏?我等读圣贤书,当明经致用,而非摆弄这些琉璃片子!”

    朱雄英缓步上前,拾起一块碎镜片对着日光:“《大学》有云:格物致知。

    若连眼前的光为何聚散都不明,又谈何明经致用?”

    他转向众学员道:“今日便加一堂课,用这些碎镜片,做一架能测日影长短的仪器。”

    三日后,当学员们用拼接的镜片组测量出准确的日影角度时,那几个勋贵子弟也凑了过来。

    朱雄英见他们眼中流露出好奇,便笑道:“格物并非要废黜圣贤之道,而是要让圣贤所言,有物可证。”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