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04各有各的心思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刘义真心潮澎湃地走出了傅弘之的帅帐。

    果然,权力就是男人的春药。

    沈田子、傅弘之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可在自己训斥他们时,二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目前还是狐假虎威,借的刘裕的势。

    刘裕尚在,刘义真自然可以颐指气使,但在刘裕百年之后,谁又能庇护他。

    历史上,刘裕死后,谢晦、徐羡之、傅亮等人杀原主,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回想起原主的下场,刘义真稍稍冷静下来。

    还是得自己做出成绩,培植党羽,否则即使将来真的当了皇帝,也会被刘裕留下的文武大臣们任意拿捏。

    宋少帝刘义符不就是没能令大臣们满意,而被他们联合废杀的么。

    帅帐内。

    刘义真走后,沈田子憋了一肚子话,正要开口,傅弘之抢先道:“夜已深,敬光早些回去歇息吧。”

    至少在今晚,傅弘之不愿再与沈田子交流。

    什么若有罪责,沈某一人承担,你沈田子担得起吗!

    没错,傅弘之确实嫉恨王镇恶,这不假,但如果不是听信沈田子唆弄,傅弘之又怎会配合他。

    自己这一次,真的差点就被沈田子害死了,心里怎么可能没点怨气。

    傅弘之不怕死,但害怕获罪而死。

    沈田子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点头,带着帐外的一众亲信回营。

    今夜的他,同样心绪难平。

    ......

    自王镇恶前往傅弘之的营寨后,王康就一直守在自家辕门外,同时派遣亲信打探傅营消息,一旦听说王镇恶遇害,他就准备逃离关中,跑去彭城向刘裕告状。

    后来得知刘义真也跟着入了傅营,以为沈田子等人是奉令行事,甚至有了连夜去往平城(山西大同),投奔北魏的心思。

    直到确认王镇恶安全出营,王康这才撤去了辕门外的骏马,安心在此迎候兄弟。

    王镇恶远远望见了王康,他走马上前,得意道:“三弟,先前你说有人要害我,如何,我这不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吗?”

    王康无言以对。

    大哥王基打圆场:“三弟也是关心你的安危,才会拦着你去议事。”

    王镇恶点点头,关心则乱嘛,他同样明白这个道理。

    只见王镇恶翻身下马,握着王康的手道:“走吧,随我入营。”

    王康这才崭露笑颜。

    回到帅帐,王镇恶与众兄弟提起今日之事,也不忘称赞刘义真几句。

    今日刘义真又是献计,又是主动夜宿他的营寨,帮他澄清流言,王镇恶对此子确实生出了几分好感。

    但王康眉头紧锁,沉吟不语。

    王镇恶疑惑道:“三弟可有不解之处?”

    在场都是自家兄弟,王康也不隐瞒:“桂阳公私奔,段宏为追回他,只怕沿途不敢休息,却依然未能赶上,可见桂阳公此行之急切,弟以为,桂阳公只怕另有用意。”

    王康不是刘义真的僚属,因此以他的爵位代称。

    众人也都感觉到有点不对劲,王基猜测道:“或是担心被段宏追回,故而一路急行。”

    王康出言反驳:“纵是被追上,段宏还能将桂阳公绑回长安?”

    王镇恶暗暗点头:自己都拿刘义真毫无办法,何况段宏,就算段宏追上了他,可刘义真执意前来,段宏估计也只能跟着。

    王基又猜测道:“方才二弟提及桂阳公在帅帐献策,莫非是为了此事?”

    王康还未开口,王镇恶便摇头道:“献策而已,只需书信一封即可,又何必亲至。”

    说罢,看向王康:“三弟,你又有何看法。”

    王康道出自己的推测:“桂阳公不顾劳累,疾驰而至,只怕是听说了军中谣言,而阿兄与沈田子关系不睦,且曾当众讥讽他畏敌不前,沈田子此人心胸狭隘,弟以为,桂阳公是担心沈田子借机报复,特地赶来劝阻。”

    王镇恶沉吟不语,王基哑然失笑:“三弟又在危言耸听。”

    王康却道:“桂阳公既然要夜宿阿兄营寨,为何不与阿兄同归,却要留在傅弘之的帅帐,是有什么事情需得避着阿兄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王康这么一分析,王镇恶已是信了七八分。

    不过,不管刘义真与沈田子、傅弘之密议了什么,王镇恶都确信他对自己没有恶意。

    否则,自己绝对走不出傅弘之的营寨。

    只怕是真的在劝说沈田子放下私怨,共济国事。

    王基也同样理清了思路,喜道:“桂阳公爱护阿弟,兄为弟贺。”

    其余诸弟也纷纷向王镇恶道贺。

    王镇恶喜形于色。

    但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担心刘义真赖在前线不走。

    行军打仗,最忌令出多门。

    刘义真不在,王镇恶便是毋庸置疑的主将,虽与沈田子、傅弘之关系不睦,但二人如果违抗军令,就算在阵前斩了他们,他们也没处喊冤。

    可一旦刘义真执意不肯回去,拟定方略的时候,倘若王镇恶与沈田子等人的意见相左,而刘义真又支持沈田子等人,那么数万将士该听谁的命令?

    反正不是听他王镇恶的。

    ‘无论如何,都得将小儿送回长安。’

    王镇恶暗下决心。

    ......

    刘义真走入王镇恶的军营,入目所见,汉人少之又少。

    关中战乱多年,汉人本就不多,几乎都托庇于士族豪强,为其佃户、部曲。

    而后秦的军队主要是以羌人为主,还有部分各族胡人,汉人并不占多数。

    不过,幸有前秦苻坚、后秦姚兴相继推行汉化政策,关中的胡人大部分都能说汉话,甚至有些还识得几个汉字。

    王镇恶亲自为刘义真带路,一路上,二人有说有笑。

    行至睡帐,刘义真主动提议:“有劳司马为我安排宿卫。”

    刘义真自己的亲随与卫队跟着他跑来刘回堡,已是困顿不堪,哪能再让他们守夜。

    “此事易耳。”王镇恶一口应下。

    这其实也是刘义真在向军中将士彰显自己对王镇恶的信任。

    相信今夜过后,关于王镇恶欲反的谣言也该消停了。

    王镇恶没有过多的打扰,安排了戍卫后便匆匆告退。

    但刘义真却睡不着觉,他在思索,如今王镇恶、沈田子未死,必然会改变晋夏之战的走势,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