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哈喽兄弟们——按理说很早,至少在两百万字的时候就对本书做一个回顾与总结,但的确是因为工作时间关系,迟迟没有落实下来。
说来惭愧,从七月开始,更新一直不稳定,但也想以一个更公开的方式去和各位大大们解释一下,其实其实每当看到大家好在评论区催更的时候,内心既感动又自责。
感动原来我这本破书还是有些兄弟一直在看的,但在前面这段时间里,小丰子一直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做苦力,工作时间每天都是从早八点到晚八点,白夜轮转,每天只能依靠着回来仅有的两个小时进行码字,有时候困得头晕眼花,不得不请假休息。
实际上,这本书能坚持到今天,全赖各位兄弟们的支持和鼓励,否则我早就太监了,毕竟成绩在同类作品中不算上乘,吃推荐也收效甚微,能到两百万字,靠的是能看到现在的屏幕前的你们,大家的支持小丰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像我这个更新,一个月还能有个几千月票,真的很感谢——
十月。
不敢保证能天天猛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比前几个月要好得多,请大家监督,我没什么经验,四处求经问道,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也浅浅给自己定了一个更新标准,邀兄弟们一道批评指正。
日常更新:单章约6-7k字。
月票加更:每满600月票加更一章(4-5k)。
打赏加更:累计满20000起点币加更一章。
盟主加更6-7章。
上推加更:如果能获得编辑大大给的推荐位,小丰子会自觉加更的——
例外加更:在重大纪念日,城市缅怀日等节点,小丰子自行加更,另外,十月五日是小丰子的破蛋日,自告奋勇加一更!
原则上加更会在当月内完成,如实在完不成就推延至下月继续完成!绝不会逃单ᕙ(`▿´)ᕗ
目前想来差不多就是这样,或许不太专业哈哈,不过大家应该了解我的写法,偏情绪一点,也可以说,偏性情一些,有时候控制不住,多则多些,少则少些,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或私聊告诉我,我会及时调整。
说完更新,想梳理一下本书的剧情,也顺便回答大家几个高频的问题:
一、本书有没有红线?
理论上讲,这本书的核心是抗战,小丰子不太想掺杂到红蓝线之中,理由也很现实,一方面是限制比较严格,许多人物无法描写,许多事件无法叙述,老书友或许还记得本书在南京战役期间的一次大封,在书友群我也曾发过那些整改意见,嗯对,实际上无法落笔的地方很多,想起在前几章大家关于老蒋在书中人设的争论,但至少还有争论的空间,涉及红线的话,评论区基本上就和捂嘴说话无异,但写书看书嘛,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有意思,对吗?
二、本书的历史线究竟是什么样的时空?
其实本书改变历史的方式不如其他金手指流,系统流那般直观,小丰子更想以故事性的方式去演绎这些战争中所获得的积累,以量变推动质变。
以本次徐州大捷为例,取得的战果相较于原时空几乎是颠覆性的,而这样的战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前几次战役叠加出来的一次爆发,为什么这么说?
在淞沪会战,小丰子着重写了昆山大捷和大场反击战,客观上日军付出了更为巨大的伤亡,加之南京的坚守和三条外部防线的消耗,使得朝香宫率领的华中方面军实质上已经不具备原时空中南北对进的实力,而这直接导致第五战区能够集中所有优势力量进行北线作战。
例如原坚守淮河的21集团军被小丰子安排在了北线,还有许多别的铺垫,如200师的增援,东进兵团的成立,济南大捷等等剧情,这些都是依据此时空进行的军事推演,此消彼长之间,徐州大捷才水到渠成。
所以,想必大家能意识到,小丰子对于历史的改变,通常是由细节开始变化,基于小的变化,形成蝴蝶效应而影响深远,之所以有些朋友会觉得历史变化不大,是因为许多结局并没有改变,城市的攻防战依旧发生。
但小丰子所持有的观点是,一些基本的历史框架并不会依据个人的意志而发生偏移,如中日双方的国情,重要城市的战略地位,敌我双方核心的战略博弈等,就拿日军的进攻路线来说,灭亡经济政治中心始终是日军早期作战的指导思想。
那么,先上海,后南京,再聚焦武汉,而攻打武汉,又必须要南北合兵外加打通大陆交通线,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徐州会战是必然的,而徐州会战后,发生武汉会战也是必然的,至少在这个链条上,我认为逻辑是自洽的,不知道诸位怎么看。
当然,以上观点仅供大家讨论批评。
三、武汉会战后本书究竟要写到哪些内容?
坦白说,武汉会战一定是本书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许大家已经能品出来,本书时间线中的武汉会战会成为中日之间最为关键的一次世纪决战,这绝不只是兵力上的累加,作战地域上的扩充,而是一场国运之战。
时间线,历史线会自此时开始,发生一个大的变化。
在内容上,小丰子会添加更多的元素,避免只有打打打的审美疲劳,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武汉会战,我会想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本书从一开始,小丰子便在上架感言或是其他评论中道明过,老竹的发展路线是军政并进的。
在武汉篇中,老竹会形成自己的军政派系,甚至拥有主政一方的军政权力,与国党中其他派系形成鼎立,在军事上,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形成自我的军事集团,这里也可以顺带着解答一下大家前几章争议的重点,也就是老竹与老蒋的关系,实际上,在设定上老竹绝不是老蒋的附庸,用大家的话说,老竹是真正的根正苗蓝,这意味着他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具备从系统上改善一些问题的条件,而与老蒋嫡系之间的斗争,也会融入到后面的故事里。
后面可能但不限于写到中德合作,中苏合作,政略较量,战术对抗,军事地盘建设,对日反攻,开拓南洋,远征东南亚等剧情,待小丰子徐徐道来,而部分书友期待的长沙会战等也会用更新颖的方式融入主线剧情中,这一点我还是有所信心的——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临表涕零,其实小丰子的写书风格与其他书或许有些不同,可能是受实体书的影响比较大,有时候喜欢拽一些文绉绉的词句,写剧情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去展现更多,这对网文来说,大概是个坏习惯,不过感谢各位的包容。
能以此书和大家形成链接,是缘分,更是小丰子的荣幸——
...
感谢‘问影’、‘那儿326’、‘狂徒日记’、“cczzh”、“中国吴彦祖”等老兄弟们的打赏支持——
感谢‘婀娜的战舞’兄弟500点币打赏
感谢‘还赠’兄弟打赏一个盟主
感谢‘钢铁雄心不变’同行哥们的支持,望一起发达哈哈
感谢众多“书友”开头的兄弟们的支持——
话不多说,词不达意,我们下一章见!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