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地府,某处刘邦坐在院落中,面容平和,像是压根没有看到那几个战战兢兢的人一样。
他的旁边则是坐着刘盈等人。
这是老刘家再寻常不过的宴会了,也是一场....欢迎宴会。
“哟?刘老三,你这是又开宴会呢?”
嬴政从不远处走了过来,也不管刘邦欢不欢迎他,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刘老三的旁边。
自从前些年从水镜之中看到了现世中刘老三那些类人的后代之后,嬴政最大的乐趣就是等到那些“类人”的皇帝下来之后,来刘老三这凑热闹。
他倒也不是一个人。
一个中年男人讪讪的笑了一声,也跟在嬴政的身边。
刘邦看着那人,无奈扶额:“我说张天师,你怎么也来跟着始皇帝凑这个热闹?”
不错,来人正是大乾世祖武皇帝张一。
张一在凡俗中做的很不错,所以自然是有资格来这地府中的。
张一嘿嘿一笑:“这不是跟着始皇帝一起凑热闹?不过高祖,你怎么老是耗费自己的功德和香火,把这群类人的东西弄过来啊?”
“费这么大劲儿,就为了打他们一顿?”
“值得么?”
“帝君可是说,这些功德也好,香火也罢,之后都是有用的。”
刘邦不在意的摆手一笑:“特娘的能有什么用处?让爷开心了出了这口气就是他最大的用处!”
他脸上带着森然的笑:“至于以后?”
“我管他那么多呢,先乐呵了再说!”
一旁的刘恒、刘启、刘彻爷孙三人也是拍着胸脯:“没错!反正还有我们三个呢,父亲/大父/曾大父不够了,我们的也出来!”
几个人对视一眼,笑的森然咬着牙:“得让那个狗东西知道,这世上还有人能管得住他们!”
“做了那些事情就别怕!”
嬴政也是在一旁拉着他们:“行了行了,别管那么多了。”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咱们看热闹就行。”
正说着呢,远处的黑白无常两位已经十分熟练娴熟的将“汉平帝”刘辩骗了过来,而后迅速的将黄泉路收回。
刘辩还没回过神来,从黑白无常给他画的大饼中苏醒过来,就看见了面前那虽然摆着宴,但周围一点欢喜气氛也没有的宴会.....
只是这一眼,他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鸿门宴!”
这一下意识的话瞬间把刘邦给气笑了,他当即长笑一声,笑声中带着数不尽的杀气:“哈哈哈哈,没错!就是鸿门宴!”
“乃公倒是要看看,你能不能和乃公当年一样逃了!”
刘邦冲着刘辩比了一个大拇指:“你在上面敢作威作福、弑父杀兄,联合世家门阀逼宫,你是这个。”
而后又将大拇指倒立:“今天让你跑了,乃公是这个!”
————————以下为大乾卷的补充材料,大乾内容的话不会从大乾的第一位皇帝开始,而且不会很多。很难编的,希望大家理解~简单写一点,人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流人物。大概十来章左右,下个月开隋唐卷!隋唐卷会多写一点的。
《乾书·太宗文皇帝本纪》
太宗皇帝,讳镫,大乾第三主也。
乃世祖武皇帝之弟,母曰昭仪单氏。
帝少骁勇,有大略,善骑射,通兵法,时天下三分,群雄并起,帝以宗室之亲,投身戎伍,为世祖麾下重将。
当是时,中原鼎沸、南汉、北汉、乾三国割据,干戈不息。
帝每战必先驱,陷阵却敌,数破强敌。
讨汉之役,亲率精骑夜袭敌营,烧其粮草,断其归路,使汉军大溃;
伐北之时,冒矢石登城,擒北将之首,遂定安城。
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累功至骠骑大将军,封万户侯。
然世祖立嫡长之制,帝以庶出,不得预储位之争。
及世祖扫平六合,一统天下,改元乾元,念帝功高,乃封帝为 “岭南王”,镇番禺,统岭南九郡,恩威并施,蛮夷皆服。
乾元二十七年,世祖春秋高,体衰多病,太子英性骄纵,暗与丞相王春结,阴养死士,图谋不轨。
英恐世祖晏驾后帝归国争位,乃矫诏征帝入朝,欲加害之。
事泄,英遂举兵叛乱,焚宫室,劫百官,天下震动。
帝在岭南闻变,仰天叹曰:“吾兄创业艰难,今太子悖逆,乱我大乾,吾岂能坐视!”
乃点兵三万,星夜北进,沿途百姓壶浆以迎,郡县望风归附。
帝至京师近郊,与叛军对垒。英自恃兵多,出城挑战,帝亲执长槊,率精锐直冲敌阵,叛军大乱,英被生擒。
帝入京师,先谒世祖陵,再诛李斯等逆党,安抚百官百姓,人心遂定。
百官上表劝进,曰:“太子叛逆,罪不容诛,国不可无主,王功盖天下,德被四海,宜承大统。”
帝三让乃受,于乾元二十八年登基,改元 “永熙”,是为太宗。
太宗即位,励精图治,孜孜不倦。
念南北阻隔,商旅不便,乃命尚书右仆射王肃督建运河,自余杭至涿郡,绵延数千里,历五年而成,南北漕运通畅,货物流转,民赖其利。
又念西域久与中原隔绝,丝绸之路废弛,乃遣使者通西域诸国,复置西域都护府,命大将李晟率军戍边。
而平定西域之乱,诸国皆遣使入朝,贡献方物,丝绸之路复通,大乾声威远播于域外。
帝临御,励精图治,尤重朝堂之治。任官不私亲故,唯贤是举;
纳谏不讳己短,虚怀若谷。凡奸佞乱政者,悉罢黜无赦;忠良有识者,皆擢用不疑。由是政通人和,吏治清明,海内翕然称治。
及永熙二十年,大乾之盛,冠于前代。疆域所及,东极东海,西逾葱岭,南抵交趾,北拒大漠,四境晏然。户口滋殖,比于初定增什七;
仓廪丰实,商旅辐辏,经济殷盛。
武功则四夷宾服,文治则礼乐昭彰,典章制度粲然完备,臻于极盛,后世因称 “永熙盛世”。
永熙二十五年秋,帝崩于勤民殿,寿七十一,在位二十有五年。
群臣议谥,谓帝经纬天地曰 “文”,上尊谥曰 “文皇帝”,庙号 “太宗”,卜吉葬于昭陵。
论曰:太宗起自戎马,于社稷倾危之际,勘定逆乱,缵承大统。既登帝位,以仁政抚兆民,以远略拓疆土,使大乾由治入盛,功业彪炳。其行事为君之范,其德泽垂于后世,史册载其功烈,千古不朽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