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末世降临以后,人类的生活变得格外艰难。起初天象诡变,原本温和的气候变得暴烈无常,南方连年酷暑,北地常年飞雪,四季错乱。
人们还未从自然灾害中回过神,便迎来了更可怖的恶梦——丧尸横行,城市沦陷,秩序崩塌。
变异病毒来得毫无预兆,无论是否觉醒了异能,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生存着。
在那段最混乱的时间里,幸存者们与各式各样的威胁斗争着——丧尸、变异动物,甚至是变异植物。
这些昔日看似无害的生物,如今却成了夺命之敌。
可怕的不止是外患,还有人心。
那是人类最不团结的时候,秩序崩坏,权力更迭,旧有的法律与制度都不复存在,强者为王,弱者任人宰割。
食物、水源、燃料……所有物资都有限。人类在和丧尸争抢资源的同时,也在彼此掠夺。信任几乎成为奢侈品。
在这场全球性灾难的前十年,被称为“黑暗十年”。
这一时期内,人口锐减,整座城市变为坟场,唯有地下庇护所、偏远山区和高度武装的军事基地偶有残余的人群聚居。
没有人知道明天能否醒来,没有人敢奢望和平降临。
丧尸无处不在,它们对声音、热源极其敏感,只要一个不慎,整个避难点便会被围攻吞噬。许多人死于挣扎,更多人死于绝望。
而就在这持续了整整十年的战争之中,人类终于开始发生改变。
丧尸数量开始锐减那些曾经横扫千军的尸潮变得稀薄了。
可这并不意味着生存变得容易了。
十年的混乱,能活下来的无一是凡人。
不论是异能者还是普通人,都是踩着尸骨与血路挣扎出来的。
异能者的数量在这十年间持续增长,能力也愈发多样。有的能操控火焰,有的能操纵金属,有的则能听见远方细语、感知杀意、甚至治愈伤患。
但他们并不是救世主。
在许多次行动中,事实一再证明——普通人依靠智慧、经验与配合,在歼灭丧尸方面并不比异能者差。
机械化武装、热武器工坊、陷阱系统、声波干扰……这些都是由普通人群体研发出来的工具。
人类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联合,才有未来。
于是,在丧尸危机稍有缓解的背景下,幸存者之间开始建立联系。最初是物资的交换、信息的共享,再后来便有了组织,有了会议,有了“联盟”。
但也在这一时期,人类发现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
那就是——丧尸的数量可以减少,甚至可能彻底根除,但变异动植物却在不断繁衍壮大。
原本不起眼的蛇类,如今身长十丈,鳞甲如铁。
老鼠能啃穿防弹板,藤蔓生出尖刺,能在夜间主动攻击。就连花草,也有毒有触须,能化作埋伏在林中的杀手。
它们拥有智慧,不会像丧尸那样没有意识,它们逐步吞噬人类的活动空间。
人类过去赖以生存的耕地、林区、河流,皆可能被异种植物占据,逐渐失控。
以前人类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如今,这个位置似乎早已岌岌可危。
正是在这近乎绝望的局势下,“火种计划”诞生了。
这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提出的,而是在无数场会议和战争后,由数十个大型基地共同制定的生存共识。
火种计划的宗旨是:重建文明,保存人类希望。
它包含了四个方向:
第一,是设立“世外基地”,集中技术与资源,建成可供人类长期栖居的安全区域;
第二,是储备人类文明的精华,包括书籍、基因库、机械设计图、传统技艺等;
第三,是开拓生存边界,在异变地带设点拓荒,缓解人类对有限区域的依赖;
第四,最关键的一点,是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异能者,只要品格端正、智慧过人、体质合格,便能参与“火种教育计划”。
这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有了成为人类希望的资格。
计划初期发布的一句口号,在各大幸存者基地广泛传播。
这正是人类,在最黑暗时代之后,重新点燃的文明之火。
在火种计划执行以后,一个研究员忽然在实验室里失踪,这引起了一阵小骚乱和议论。
科学家们想要弄清楚她失踪的原因,但他们的时间不够,资源也不够。
该项研究只能以有危险性暂停。
火种计划还在持续探索中,只是人类对于该计划的信心越来越少了。
如果选择放弃,剩下的资源还能支撑两三代人。
如果继续燃烧资源,可能还能维持五十两。
这对末日以后寿命增加到两百来岁的人们来说完全不够。
直到十几年后,这个研究员再次出现。
她的身边,还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人,他们看起来不像土著。
人们在短暂的警惕以后,内心被巨大的惊喜填充!这是否代表着?火种计划还有转机?
这名研究员就是祝欣。
-
末世里,不管你是男是女,有资源、有实力,才能站得住脚、说得了话。
资源固然重要,可若是缺了实力,那不过是一块明晃晃摆在人前的肥肉,早晚会被人啃得骨血不剩。
在秩序彻底崩坏、丧尸横行的头几年里,这个道理,被活下来的人刻进了骨头里。
枪支、食物、净水、庇护所,这些都是命根子。但最要紧的,是你有没有守住它的能力。
这个世界曾有过短暂的文明,哪怕是再穷再弱的人,也仗着法律与制度能护一护身。
而现在,所有的“制度”二字都已化作一纸空谈。法律如碎灰飘散,信仰变得苍白无力。
人心在恐惧中扭曲,暴力成为通行的语言。
这样的混乱局面,对女性、儿童与年迈之人来说尤为致命。
在丧尸威胁之外,还有活人的掠夺与残忍。
许多貌美的女子成了哄抢的目标,是用来交易的筹码,是所谓强者的“私产”。没有人再去谈什么人权与尊重,只有赤裸裸的掠夺与交换。
弱者不是人,只是商品。
但也正是在这种近乎原始的压迫与灾难下,女性群体里那些真正坚韧、冷静、狠辣之人脱颖而出。
她们不再只是依附于男人的“附属品”,而是学会了如何反抗、如何生存,甚至如何反杀。
起初,也有不少女子依赖男人为生,妄图以美色换庇护。
可现实一次次证明,这样的保护太过脆弱——只要男人遇险,女子便会被连带吞噬。
若想活下去,必须强大;哪怕是细瘦之躯,也得握住刀柄。
于是,在十年的黑暗时代过去以后,当各地的避难点、基地终于能统计幸存者人数时,一项数据让人们震惊了:
女性幸存者的数量,居然比男性还多一些。
虽然只是多出一点点,却已经足以颠覆很多人对于女性在乱世中更难生存的偏见。
那些本以为自己“弱小”的女子,在绝望的日子里一刀一枪拼出了自己的命,甚至把男人踩在脚下。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种性别生存优势,在高层结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如今的大型异能者联合基地里,最高执政官,是一位外表温和、身形清瘦的女性科研者。
她有一头柔顺的黑发,总是盘得整整齐齐,眼神宁静得像湖面。但所有人都知道,能在如此残酷的末世坐上那张椅子的人,绝不是什么“温柔小白兔”。
在她主导之下,基地内部维持了前所未有的秩序与稳定。
各类物资按配额调配,异能者与普通人和谐共处,大大小小的纠纷都能以最小代价迅速处理。而真正的力量,藏在制度之中。
如今的基地采取投票制度,每逢重大议题,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由执政官主持会议,实行“全体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机制。
而在那位消失了十几年的科研者,新的会议立即召开。
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批准火种计划的续篇,正式启动“地外拓居试验计划”。
会场一片寂静。
没人发言,没有争论。
最终,屏幕上跳出刺眼的数据:
103:0——全票通过。
那一刻,会议室里爆发出的掌声如同雷鸣。
这是一个关乎延续与生存的宏图,它不再是早年的狂想,而是写在白纸黑字里的路径与协议。
它代表着人类不再只是逃亡者,而是主动出击的建设者。
人类将展开历史的新篇章。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