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06章 全部杀光!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晚间,舌战群臣的徐谦回到越王府,心力交瘁。

    偌大的王府静得出奇,花厅里灯火明亮,他却心乱如麻。

    厅中,一位鹤发儒衣、身姿高挺的徐闻,正负手立于屏风前,手中把玩着一串核桃。

    “父亲。”徐谦拱手,迟疑片刻:“孩儿此番……恐怕真是惹出祸事了。”

    徐闻转过身来,神情平静,语气更是波澜不惊:“士子闹事?不算什么祸事。”

    徐谦叹息:“朝中已震,陛下今日也震怒,父亲,天下士林,是王朝根基,孩儿查抄江南商贾,不想却动摇了这根基……”

    “你错了。”

    徐闻轻轻摇头,目光锐利如刀:“读书人,确是王朝根基,但那是讲理的读书人,不是借读书之名,行私利之实的贪婪之徒!”

    “你以为这些士子,真的是在为民请命?”

    徐闻冷笑一声,“若贺家、王家未倒,这些人会站出来?今日不为钱出头,明日还不是替盐商站台?你说他们是根基,我说他们是国之蛀虫!”

    “现在跳出来的,是一批,是一窝,是整个江南读书界的病灶!”

    “既然他们不掩私心,反以道义做幌子。”

    徐闻手中核桃一握:“何不一并清了?”

    徐谦猛地抬头,声音中带着压抑的震惊:“父亲的意思是……全都杀了?”

    “不错!”徐闻淡淡道:“苏、杭、嘉、绍,四地书院,凡聚众闹事者,尽行处决!”

    “其余书院,解散、查账、问学规,凡发现勾结士绅商贾者,逐出士林,终身不得应试。”

    徐谦瞠目:“这可是上千读书人啊……他们中间不乏名门之后、科场才俊,若真杀了,恐天下士林皆与我为敌!”

    “天下士林?”

    徐闻语气忽转严厉:“你怕他们?他们是为你执政,还是为王朝谋安?”

    “徐家要掌江南,要握朝权,就得先清根除毒,不动这一步棋,百年之后,我们终究只是另一批短命权臣。”

    徐谦沉默,良久才开口:“……那朝中,怎么交代?”

    徐闻语气缓了些:“你是首辅,你做你的好人。”

    “此事你不必管了,交给为父。”

    徐闻咧嘴一笑:“砍杀这些沽名钓誉的读书人,为父可是十分拿手啊!”

    徐谦心中一寒,忽然想起数十年前,父亲血洗江南的传闻。

    那时,自己才是懵懂之龄。

    父亲半月未回家,归家之日,自己欢喜迎接,询问去向。

    当时父亲只说自己去南方杀了人,表情风轻云淡。

    后来徐谦长大才听说此事。

    哪里是杀了点人,是足足杀了成千上万的人!

    这次,父亲居然又要出手?

    ......

    第二天一早,越王徐闻亲自下了道军令,派人快马送往南京。

    几天之后,五千名南京京营的精锐士兵分三路杀奔浙江。一路上,所过州县全都紧闭城门,官府不敢吱声,百姓不敢出门,书院的灯火亮了一整夜,山雨欲来,人人自危。

    徐家的杀令如刀,苏州、杭州、嘉兴几处书院没撑几天,就被连根拔起。讲师被抓,士子被杀,或逃,或流放,甚至有的当场毙命。江南原本的书香之地,眨眼就变了样。

    但就在这血腥风头最紧的时候,绍兴那边还冒出一股读书人,说什么“人可杀,书香不能灭”。他们聚在会稽山下、文庙前,筹划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大会”。

    这可不是一时冲动,早有准备。

    十几位讲师、名士暗中联络,说要“重振士林道统”,还号称要“为亡者讨说法”。

    东拼西凑凑来一千多士子,从江宁、湖州甚至徽州都有人来。

    绍兴素来是文化重地,被称作“东南小邹鲁”,这些人把这里当成最后的希望,想在这里拼一次。

    那一日,秋风瑟瑟,乌云压顶。

    会稽山下,千余士子身穿布袍,手执文简,聚于庙前,三声长拜,泣血陈词。

    “朝廷不仁,越王暴政,士林遭屠,书声不存!”

    “今聚于此,非为逆命,只为正心,人死可惜,义不可辱!”

    他们高声朗诵章词,焚香祭文祖,群情激愤,誓言要将“江南书脉”以血火重续。

    有人当众高呼:

    “徐闻此人,出身微末,气量狭小,粗鄙不堪,虽有王爵,实为市井蠹虫,其子徐谦,名为首辅,实为家奴之子衣锦还乡,父子二人,专以刀笔作恶,诛我士人,毁我书脉,贻笑万世。”

    “江南之士,皆当以徐氏为贼,为辱,为天下共伐之对象!”

    这话底下不少人跟着叫好,还拍手叫绝。

    但其实说话的这个人,早年在王家拿了不少钱办书塾,还和盐商走得很近,说白了也不干净。

    他今天喊得凶,不过是借题发挥,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文庙前头气势汹汹,口号震天,看起来个个都是慷慨赴义的样子。

    可惜他们根本不知道,徐家的杀招早已经布好。

    这天, 京营军悄悄进了绍兴城。

    不是锦衣卫,也不是地方官兵,而是从战场上下来的真刀真枪的兵,个个杀人不眨眼。

    夜深,庙前钟楼突然响了三声,紧接着两边火光冲天,军队从四面包围了文庙。

    “奉王命,聚众为乱者,格杀勿论!”

    话音一落,火铳爆鸣声此起彼伏,几十个士子当场倒地。

    有人大喊:“我们是读书人!”

    可军士冷冰冰一句:“王命当前,无分读书与否!”

    场面立马炸了。

    有个老讲师本来高声咒骂“誓与庙堂共存亡”,结果第一个扔下竹简就跑,没走几步被长枪捅翻,死在血泊里。

    有人爬上庙台大喊:“你们今天有刀,明天我写你们是刽子手!”

    回应他的,是一箭穿喉,连人带笔一起倒下。

    台下更乱了。

    一个刚喊完“舍生取义”的士子,转眼就跪在地上求饶,说:“我没闹事,我就是来看热闹的,别杀我中不中?”

    嘴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还有一人拼命往后逃,拐进庙后的柴房躲起来,结果脚滑撞翻了一堆柴火,最后自己烧了自己一身灰,爬不出来,活活熏晕。

    这时最惨的是文庙西边的镜湖。

    几百士子被追到湖边,无路可退,有人带头喊:“跳湖殉道,死也不能让他们得逞!”

    喊得义正词严,结果自己在岸边磨蹭半天,迟迟不跳。

    等被军士逼近,腿一软跪下了。

    也有人真跳了,可一下水就哭着喊救命:“我不想死!谁来拉我一把!”

    湖水冰冷刺骨,秋风一吹,更是透心凉。

    那些平日写文章谈气节的士子,大多不会游泳,一个个在水里挣扎,没多久就沉底浮尸。

    湖面上漂着一具具尸体,竹简翻着,纸张在风中打转。

    原本要“重振书香”的人,一个个死得难看,死得狼狈。

    有个少年士子被抓,满脸是血,还死死地咬着牙大骂:

    “徐闻你个老贼,今日杀我,明日自有千万人为我报仇!你不过是匹夫得志,总有一天,我们这些读书人会写尽你的罪名,让你身败名裂!”

    这话听着硬气,其实这人是世家子弟,考了三次都没中过秀才,心里早就有气。

    这会儿倒是把私仇也一块发泄了出来。

    此番会稽山清剿逆徒,共斩首三十七人,抓获两百余人,跳湖者“尚不明”。

    可实际上,光镜湖打捞上来的尸首就近两百,还有庙前死的、路上被追杀的,死伤数字远超报给朝廷的。

    此役士子伤亡之惨烈,百年来未曾有之。

    不少老百姓背后都说:

    “读书人?就这胆子?”

    “风头上叫得响,真见血的时候,一个个都跪得快。”

    而徐闻坐在越王府,听完战报,只是冷笑一声:

    “果然还是一群贱坯子!”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