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26章 【为什么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城市?】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为什么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大城市?】

    这次是一个问答帖,是向广大网友询问回答的。

    Up主:【我今年是一位初三学生,今天政治课上老师说了水力承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所以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城市都是依赖河流而建设发展的。

    特别是那些特大城市。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一下中国的各大城市,发现果真如此,闽江有福州,新安江有杭州,海河有天津;长江、珠江这两大河流更是孕育出了上海广州这两座中国四大城市之二。

    可见出海口对城市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

    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不明白为什么黄河入海口就这么低端呢?别说是形成城市群了,连一个像样的大城市都没有。】

    对于答主的问题,评论区的网友也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这个问题你就得问我们暴躁的黄河母亲了。」

    「黄河:真从你家入海你又不高兴了。」

    「冷知识:山东省的省会叫济南,为什么叫济南呢?因为是为了寓意“在济水之南”,可是济水呢?这就得问黄河了。」

    「黄河:这是什么?新的城市?冲一下。」

    「小朋友,在这里我需要提醒你一下,有时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的不一定是人。」

    「不一定是三十年前住黄河东边,三十年后住黄河西边,也有可能住在黄河里面,这不是地狱笑话,这就是地狱。(捂脸哭)」

    「入口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黄河之水天上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两岸人声啼不中,浮尸已过渤海湾。」

    「这诗,绷不住了。哈哈哈」

    ……

    李白:更绷不住的人是我啊!我的诗句怎么还能这样改编啊!?

    李白眼角在抽搐,颇为无语。

    他的《将进酒》和《早发白帝城》都是借用江水来比喻自己的喜怒哀乐,奔涌如江水流泻,不可遏止,且跌宕起伏,变化剧烈,现在被你这么一改编,也未免太地狱了。

    这让他以后还怎么正视这两首诗啊?

    ……

    「尼罗河:拜托了,尊重我一下,不然我就比平时多淹或少淹一点点。

    黄河:去tmd,改道800公里,杀死数以百万计的人并摧毁你的王朝。」

    「其他的河流献祭都需要祭品,黄河不同,饿了会自己找吃的。」

    「河南人肉嫩,山东人有嚼劲,峡西人好吃又爽口~」

    「黄河:哟,为了活命,竟然连母亲都叫出来了?小朋友,我鄙视你~」

    「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

    「《肘击中原5000年》

    《我以为是入海口呢》

    《饿了还会自己找祭品吃》

    《不饿也吃》

    《为了活命,居然连妈妈都叫出来了》

    《最暴躁的母亲河》

    《肘击每一个不注重水利的王朝》

    《注重水利的也肘》」

    「哈哈哈哈哈。」

    ……

    随着评论区一句句的言论发出,不少生活在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的古人都看得一阵头皮发麻。

    生活在后世的现代人只经历过黄河洪涝,没有经历过黄河改道。

    但生活在古代的古人们却经历过呀!

    由于黄河是地上河的关系,根本没有准确的河道,再加上黄河泥沙众多,在多年的河流泥沙冲刷下河床的高度就会逐渐升高。

    水往低处流,当河床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场合适的雨时,黄河的水道就不会再流经那里,而是突然之间改道流向其他地方!

    让人防不胜防!

    搞得中原地区的百姓,经历的每一场雨水都是心惊胆跳!

    因为任何一场雨都有可能让黄河爆发洪灾,沿途淹没良田屋舍无数,受难者数以百万计!

    轻轻松松毁灭一个王朝。

    主打一个只有强者才配当她的儿子!

    ……

    明末。

    崇祯看着网友们的评论,委屈巴巴。

    他对于黄河泛滥,最是深有感触。

    崇祯二年、六年、八年、十五年都发生过黄河决口事件,虽然没有导致黄河改道,但是开封城被淹,溺死者数十万。

    洪涝之后又爆发了旱灾。

    山东大旱,全省粮食绝收,飞蝗蔽日,草木皆尽。

    陕西更惨,瘟疫,饥荒,蝗灾,旱灾,水灾轮番上阵,当地百姓十不存一,简直就是传奇耐灾王。

    江南等地情况稍好,但也是水旱瘟三灾并起,让“湖广熟,天下足”直接成为了笑话。

    这接连不断的天灾,都快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当真是天要灭明,明不得不灭。

    ……

    汉朝,光武帝时期。

    刘秀望着天幕上对于黄河泛滥的讨论,不由得让他想起了东汉现今的窘境。

    如今虽是光武盛世,但黄河水患却一直得不到缓解。

    原因都是因为40年前,也就是王莽三年,黄河爆发了数百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魏郡(河北)决堤,王莽因为保自家祖坟安全的关系,未能及时堵住决堤口,导致洪水淹没了黄河两岸数千亩的良田,影响兖州、䂊州数十县。

    死亡人数无可计量。

    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和社会稳定。

    至今都没能消除,期间他也曾多次尝试修筑堤防,约束河道,但成效都不尽人意。

    反倒害死了不少治水之人。

    每每想起都是一阵心酸无奈。

    “唉,真不知道这场黄河泛滥何时才能结束。”

    ……

    「正是因为黄河母亲的可怕,所以在过去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中,你治水的水平只要在当代首屈一指,干啥坏事皇帝都能容忍你。」

    这句话嬴政很是认同的。

    现实的例子他身边就有。

    韩国的郑国,当年自己在知道郑国是韩国派来的间谍时,可是想当场就把他给宰了的。

    奈何当时郑国渠还没有修缮完成,嬴政也对他无可奈何,只能把他当成宝一样把郑国渠挖完。

    不过事后自己还是报复了回来。

    韩国成为了战国七雄最早死的国家。

    ……

    「为了不让老母亲太暴躁,古代都不知道被逼出多少水利专家了,例如东汉王景,他治水硬生生让黄河800年左右不改道,到了北宋时老母亲才再次决堤改道。

    草原的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也是被逼的应对老母亲的咆哮,出了不少水利专家,例如郭守敬、贾鲁、任仁发等人。」

    「一个改道800公里,把湖北淹成了云梦泽。」

    这时,评论区中有人发出了一张五千年来黄河各个时间节点改道的地图。

    「从这张图里面就能够看出泰山的重要性,无论黄河怎么改道也冲不垮泰山。这也是“安如泰山”“稳如泰山”的由来。」

    「泰爷牛逼!我对你的敬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

    这张图片一出,一时引起了各朝皇帝的震动。

    纷纷想要确认在自己的朝代有没有发生河道变迁。

    秦朝,嬴政幸灾乐祸:“西汉故道前602-11?也就是说在我秦朝时期没有发生过黄河改道事件吗?那挺好,这黄河水灾就该让那汉朝尝尝吧。”

    李世民庆幸:“王景治河,千年无患。”

    赵构:“宋朝时期竟然经历了两次黄河改道!?……不过这关我什么事,让金人自己发愁去。”

    咸丰:“黄河在1855年发生了改道!?那不就是一年后了吗?不行,我得赶紧派人去修缮河道!”

    ……

    汉朝,刘庄看着天幕,喉咙发紧。

    父亲和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希望黄河的泛滥能够结束。

    而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也已经派了王景王吴两人前去治理黄河与汴渠。

    如今已颇见成效,但他并不知道这次的黄河河道能用多久。

    现在得到了后人的确认,他终于忍不住哽咽起来。

    居然有整整800年!

    古往今来,唯禹可比!

    难怪自己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却还能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