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61章 【唐朝皇帝评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唐朝皇帝评分:

    唐高祖-李渊:8.6

    唐太宗-李世民:9.9

    唐高宗-李治:8.8

    唐中宗-李显:3.2

    唐少帝-李重茂:2.6

    唐睿宗-李旦:4.8

    武周-武则天:5.8

    唐玄宗-李隆基:6.2

    唐肃宗-李亨:3.5

    唐代宗-李豫:7.1

    唐德宗-李适:4.5

    唐顺宗-李诵:4.3

    唐宪宗-李纯:8.5

    唐穆宗-李恒:3.2

    唐敬宗-李湛:2.9

    唐文宗-李昂:4.4

    唐武宗-李炎:8.6

    唐宣宗-李忱:6.3

    唐懿宗-李漼:2.8

    唐僖宗-李儇:2.5

    唐昭宗-李晔:4.4

    唐哀帝-李拀:3.5】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唐:只要你足够强大,就算是草原的可汗都能够给你跳舞。

    宋:真的吗?真的有这种事?」

    「四方宾服,万国来朝!二凤真的是太厉害了!」

    「有人17岁熬夜打游戏,有人17岁带兵起义。」

    「李世民,皇帝里最无可争议的综合能力第1人!」

    「毕竟是能把别人打到叫天可汗的皇帝。」

    「李世民一生都在奋斗,从雁门之围,计退突厥,救隋炀帝。到虎牢关之战,一战灭两国,擒二王。再到开创贞观之治,横扫东亚乃至中亚。临终前灭龟兹国,收服于阗国,唐朝疆域扩张到帕米尔高原。一人武功超过了西汉东汉帝王总和。但凡看过史书,都可以知道李世民一生没有任何懈怠。亲征高句丽后,重病缠身,油尽灯枯下,李世民才开始吃丹药缓解病痛。综合能力皆是登峰造极的帝王,他的去世不仅是唐朝的损失,也是华夏文明的巨大损失。」

    「无论看多少遍都会让人感叹安史之乱前的汉唐盛世是多么的伟大,那是一个一旦让人提起就忍不住骄傲的朝代,当时无论是国力、文化还是经济都是独一无二,万国皆来朝,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巨唐!」

    「巨唐,我们为什么会称之为巨唐?因为在两位皇帝先后被杀,九位皇子被勒死,30多位大臣被抛尸黄河,皇氏几乎被灭门,只剩下一口气的时候,唐朝还硬生生的熬死了吐蕃,消灭了回鹘,打崩了南诏,仇全报了,最后才咽的气。」

    「国都六陷,说明被夺回来了五次,天子九迁,说明迁回来了八次,汴京沦陷一次,就叫做靖康耻。」

    「每次想起开元盛世,我都感到一阵惋惜,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的破坏,可谓是空前绝后,差点灭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不敢想象到底死了多少人。」

    「也许正如杜甫所写“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但凡李隆基少活20年,说不定他就会被评为李世民再世!就是可惜,活得太长,证明了纯废物一个,一个安史之乱就把他打得丢盔卸甲,如果是李世民,天下谁人敢反?」

    「反李世民的人多了去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李承乾好吧?」

    「说到李承乾我就很好奇了,他一个太子,明明都已经是准皇帝了,为什么还要搞出谋反这种骚操作来影响自己的储君地位?」

    「你眼里的太子:将来早晚能接班,为啥要造反?

    实际上的太子:只能做最后亡命一搏了,再不造反自己就要被送上断头台了。

    皇帝和太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是皇权自带的系统性缺陷。

    ——权力,会让人彻底失去人性,变成披着人皮的禽兽。」

    「法国有人向戴高乐提议设立副总统,戴高乐问:这个副总统平时做什么?等着我死吗?」

    「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得负九成责任。」

    「代入李成乾你就会发现其实他很悲哀,因为他查了查历史,发现上一个平安从太子过渡到皇帝的人,居然是500年前的司马衷,那个傻子皇帝。」

    「李承乾:我翻开这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父慈子孝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太子不得皇位。」

    「我要是李承乾,我就会腰间挂着青雀的头,手举着长孙皇后的灵位,穿着李渊赐给的皇太孙冕服,头系三尺白绫,跑到上早朝的大殿上,嘴里大喊“我宁愿死也不做第二个大伯,母亲,父亲不爱我,儿臣要去找您了。”

    然后就开始上吊,我就看他李世民怎么办。」

    「刘据:好样的,没丢份儿!」

    「杨勇:对,精神点!」

    「李渊:“哟哟哟,这不是咱世民吗?怎么,你儿子也谋反啊?”(大荒囚天指→小丑)」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册封过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继位的只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强超过一半。

    其中甚至包括像李世民、杨广这种,靠着太子身份过渡的。」

    「历史上估计除了朱标这位太子爷以外,没有一个太子不是提心吊胆的,可能还有一个朱厚照,毕竟他是独子,稍微好点。」

    ……

    清朝。

    对于唐朝的历史,胤礽早有了解。

    所以对那些唐朝皇帝的评分丝毫没有兴趣,他更在意的是那句:

    ——历史上一共册封过166位太子,其中成功继位的只有91人,成功率54.8%,勉强超过一半。

    自己在太子之位上已经坐了30余年,可父皇却迟迟没有仙去。

    甚至多次有意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75位最终没有登上皇位的太子里,该不会就有我吧?

    胤礽惶恐不安。

    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其他时空,同样也身在太子之位却还未继承皇位的太子们,也惶恐不已。

    ……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这边,当他看到自己的评分居然只有6.2这个不上不下的分数后,感觉有点失落。

    自己好歹也是创建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评分怎会如此平平无奇?

    再往后看,发现有人在惋惜唐朝历史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了。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天底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哪有不衰的王朝?

    就算是先祖李世民所创建的贞观之治不也有衰败的一天吗?

    还不是靠自己力挽狂澜。

    让大唐再度中兴了?

    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不知道哪个后人能力太差,连个安史之乱都解决不了吧。

    ……

    ……

    ……

    ——什么!?你说那个解决不了的人是我?

    唐玄宗忽然瞳孔大睁,震惊异常。

    安史之乱是在自己在位期间爆发的!?

    死的人数之多,还差点导致灭国!

    那得死多少人?

    几十万?

    还是几百万?

    总不能是上千万吧!?

    哎呀,这些后人是怎么搞的?

    谈起安史之乱,又不告诉朕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让朕好有个防备呀!

    ……

    另一时空的李世民。

    当他看到皇帝评分出现的那一刻。

    第一时间便将目光聚集在了自己的名字上。

    ——唐太宗-李世民:评分9.9!!!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

    他忍不住呼吸急促。

    这分数,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不但超过了秦皇汉武!

    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偶像汉文帝!!!

    仅0.1分之差,就能够拿到满分。

    而且更让他感到震惊且兴奋的是,这些生活在后世享受着便利出行,高产粮食,夸张建筑,强横武器的后人谈起他和他的盛世大唐时,竟然都带着一股尊崇的语气。

    这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了爽朗愉悦的大笑声。

    可在笑了好一会后,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奇怪。

    这种时候不应该有几个大臣站出来拍几下自己的马屁。

    好衬托一下气氛的吗?

    怎么台下一个声音都没有?

    李世民朝下方群臣望去,发现他们一个个都不知道为何,正面色诡异的看着自己。

    魏征如此也就算了,偏偏连房玄龄、长孙无忌这几个心腹大臣也同样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好奇着,抬头继续看向上面的皇帝评分。

    ——唐高祖-李渊:8.6

    老爹都有这个评分,合情合理,毕竟他也为大唐做出了不少贡献。

    ——唐高宗-李治:8.8

    嗯,虎父无犬子,雉奴能有这个评分,说明我教育的好……

    不对!

    李治!?

    为什么在自己之后,继承皇位的人会是他?

    继承皇位的人不应该是太子李承乾吗?

    就算不是李承乾,那也应该是李泰或李恪啊。

    雉奴如今已16岁,但无论是聪慧还是果敢。

    能力都不如他的哥哥们。

    太子之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当啊!

    莫非他效仿自己当年玄武门之变了?

    那更不可能了。

    先不提李治有没有这个胆,单单是自己在位期间他就不可能造反成功。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李世民火速朝评论区看去,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因竟是因为李承乾谋反!

    而且还是被自己逼反的!!!

    这……

    这……

    这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自从承乾腿瘸之后,虽然自己屡次想过废太子而立他人的想法,可怎么着也不至于把李承乾给逼反了吧?

    我不过是多封了李泰几个王位,几个官职而已,跟自己当年相比差远了。

    再往下一看,好家伙,居然还有人教李承乾如何用孝道和亲情逼迫自己不废太子之位!

    手捧长孙皇后灵位,身穿李渊给的皇太孙冕服,腰系青雀头颅,跑到太极宫面前上吊……

    这画面先不提自己会如何难堪,单单是史书会怎么记载的他就无法想象。

    再一想到皇后临死之前对他的嘱托:

    “承乾的腿不方便……我求陛下……废太子慎重啊。”

    刹那间。

    一股从来未有过的愧疚感由心而生。

    忍不住念叨出一句:

    “难道朕这些年对承乾的做法……真的是太过分了吗?”

    魏征:“确实太过分了。”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取乱之道,可陛下却屡次三番有欲废嫡长而另立他人之举,能把太子逼迫谋反实属陛下之错也。”

    被魏征这么一怼,李世民整个人更是萎靡了下来,再看周围的群臣,竟然没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魏征。

    这下子李世民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看向那皇帝评分。

    他更萎靡了。

    这大唐的皇帝,9分以上的竟然只有他一个?

    大部分皇帝都只得到了两三分。

    中间怎么还插了个武周-武则天?

    难道说他的大唐如同汉朝那般。

    出了个王莽。

    分成了东西两汉?

    在好奇之时。

    评论区中也有人开始谈论起了那个姓武的皇帝。

    ……

    「中国三大女主中最成功的一个,可惜不管怎么励志,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女人思维的禁锢。」

    「话说李治为什么会喜欢武则天一个二婚+尼姑的小妈武则天呢?」

    「一个女人。

    他既是你的敌人,又是你的朋友。

    既是你的恋人,又是你的母亲。

    既能给你心理安慰,又能给你生理安慰。

    既会帮助你,也会骗你。

    但总的来说她是爱你的。

    这样的人设我只在二次元见过,而李治却在三次元遇到了……」

    「这么一说,简直就是仙品。」

    「遇到卡妈我就明白了。

    质疑李治,理解李治,成为李治。」

    「哈哈哈哈哈。」

    「身为皇帝,政绩不咋地。但身为一个女人,武则天的经历是过得真爽,小妈文学+宠妃文学+女帝文学。

    睡了两个顶级帝王,生了三个皇帝,一个太子,安乐公主是亲王礼下葬,还有镇国太平公主,BUff叠满了呀。」

    「李治:阿耶啊,媚娘才不是什么女武王呢,她跟我保证过的,等她从感业寺进修回来呢,就帮我料理家业。

    李世民:家业,谁的家业?不会是朕的家业吧?」

    「李家传统皇室传承。

    李世民杀兄夺嫂,李治娶小妈,李隆基娶儿媳;还是太宗最保守。」

    「武则天为什么不掩盖自己当过李世民妃子的经历?嫁过两任丈夫,还豢养男宠不会显得她很淫荡吗?」

    「???古人都觉得你太封建了。

    就算从钩子史观的角度,这个问题也难以理解,睡过李世民是什么需要羞愧遮掩的事情吗?在座的列位好汉,就算你是男的,就算你是直的,你难道不想睡李世民吗?」

    「你这么一问,把我问沉默了。」

    「……」

    「拜托,那可是李世民……(目移)」

    「不管我是男是女,无论是撅他一下,还是被他撅一下。

    算下来都是我赚了呀。」

    「我就是来评论区观摩一下……今天我终于是理解了为什么保守派会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了,作为一个腐女,我觉得你们直男太腐了……(羞涩捂脸)」

    「该死的钩子文学还在追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