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日晚饭后,月色如水,清风徐来,师徒二人围坐于庭院中的石桌旁,品茗论道,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古今中医各大名家及其学术流派。陈阳开口请教:“师父,弟子近日已将书柜中三、四、五层所藏之名家医案一一翻阅,深感中医流派繁多,各家学说异彩纷呈,却也让我有些不得要领,心中颇为困惑。”
肖老爷子闻言,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千年的时光,直视中医的博大精深。他轻抿一口香茗,缓缓言道:“阳儿啊,中医之道,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实乃历史积淀与临床实践的结晶。你之所感,乃初学者常有之惑,不必过于介怀。”
“中医流派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皆源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遵循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各流派之所以有所不同,乃是因时代变迁、地域差异、医者个人体悟及临床经验积累所致。”肖老爷子语气平和,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
“你需明白,读医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每一则医案背后,都蕴含着医家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路与用药特色。你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医案中提炼出共性规律,便能逐步掌握中医之精髓。”肖老爷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弟子的殷切期望。
肖老爷子说:“我国现在的医学,内容非常丰富,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医学内容,可简约归纳为三个体系,即西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古武医学体系。因古武医学体系你没有接触过,你先说说你对西医和中医两个体系的理解和看法。
陈阳回答道:“西医学尽管在分科上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不同,在检查方法上有物理检查、化验检查、生物学检查等手段,在医疗方法上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物理疗法等区别,但其基础医学则是统一的,因而总的思想是一致的。西医学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是强调疾病而忽略人的整体,在诊断上强调找出病灶与病因,在治疗上强调祛除病灶与病因,对此,有人把它称为“辨病论治”。它的优点是,检查细微而准确,经得起重复检查的验证,因而诊断明确,治疗措施针对性强,注意找寻新的特效的方法与药物,而且这些方法是和推广,这就是西医学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科学的原因。”
“中医学是从`天人是一整体'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出发的,尽管它也有临床医学的分科,但各科之间却是一个整体。凡是在中医史上成名并著书立论的,往往对各科疾病都能应付自如。因为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以神为主宰、以五脏六腑为核心、以经络联系人体各部并维持其正常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把疾病看作是人体的生命功能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与变化过程。在此变化过程中,邪(致病因素)、正(人的生命机能)双方呈现了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的势态。正胜邪则病愈,邪胜正则人亡。中医虽然也特别重视诊断,但不像西医那样只重视病灶,而是在邪正交争的总态势中把握其病机。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病人的各种表现,如症状、舌苔、脉象、气色与形体变化等来查明疾病的性质,这就是把致病因素与人的生命功能结合到一起的“辩证”过程。在治疗上,强调调整人体功能的平衡。虽然有药物、针灸、按摩等手段的不同,但都是要借助人的正气来驱逐病邪,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它的优点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所谓“辩证论治”,并且处处着眼于人的正气,所以它使很多西医不能医疗的病转危为安。乍一看来,中医是内外兼顾而且符合辩证唯物的逻辑内容,应该是十分完美的,但它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主要就是诊断手段(如切脉、望色、闻声…)的神秘性、主观性以及模糊性,这往往使不同的医生不能得到完全一致的客观检查结果而且在治疗中的变数太多。传统的中医,尤其是名中医开方治病都是灵活多变而不墨守成规的,这就使人难于认识与掌握。通俗地说,中医不是治病,而是治“证”,这叫辩证论治。这个“证”不是对症治疗的那个症,是致病因素作用到人体,人体与这个致病因素起反应,起反应后出来的表现跟正常人不一样了,这种表现是人体功能态和疾病作斗争的表现,中医治的是这个状态。这个状态就不仅仅是个致病因素的问题,它是人体功能在与致病因素作用之后不正常的状态。所以,中医治病,就是要把这种功能状态调整到正常,人的病就好了,这是中医治病的原理,这是按照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一整套知识立论的,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医学体系。
“在中医看来,显然属于外因范畴。可是致病的生物--细菌,与中医称述的病因(外因),风寒暑混燥火,怎能相提并论呢?这的确是中、西医学根本矛盾所在,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得到解决的。”
“伟人教父在他青年时代,对中西医有如下评述: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大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陈阳把自己对中西医的理解悉数讲出。
肖老爷子扶须大慰,心想学医短短的三个多月,就对中西医有如此理解透彻,说明在理论上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此子很有灵性,如果也能掌古武医学,以后必成大器。
肖老爷子说:“阳阳,你对中西的理解比较透彻,知道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其实在我们中医里面还包含着一个学科--古武医学。”什么是古武医学?就是用内气针灸、点穴治病救人,也就是气功疗法。用符咒可以斩妖除魔,也可以治病,这就是法术。用仙术宝物可以延年益寿,如炼丹等等,这就是古武界的古武医学。而在古武界的医生则被尊为“道医”。
流传在社会上大家知道有“祝由术”、“气功”,我们社会上称呼这些人为“张天师”、“茅山道士”、“气功大师”等。这是古武医学的一些简单的传承,在治疗上效果不是很好。只不过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而已,一直认为是装神弄鬼。
古武医学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中,道医对人类的贡献不菲。古代名医孙思邈、张介宾等都认为:不知易不可言知医,而“易”则是道的一个蜕演。道医之道,其义有三:一者,修身也;二者,修心也;三者,修行也。此三者,足以救羸劣以获安,拯黎元于仁寿;此三者,多有回春之妙,速愈之效。
古武医学尽管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它在历史上未能发扬光大。一方面,传统古武医学不是面向大众以救死扶伤为主的,而是以为古武修炼者保驾护航为主要目的,因而古之修炼古武者,对医疗多有所忽略;另一方面,古武修炼者有诸多限制,而古武界的道医的技术水平和人数稀缺是最主要原因,所以没有能力建立起古武医疗体系。
多年来,古武医疗中的气功治疗只是作为中医的一部分,“隐藏”于中医医疗体系内。其实,两者是有着巨大差别的。首先,古武医疗气功的着眼点在于人体的机能,认为只要气血流通并保持正常,人就不会生病,因而治疗疾病完全从人体的内在功能着手。
传统古武虽然也有针对不同疾病施以不同治疗方法者,但不像中医那样注重诊断、注重分清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而是强调发挥人的正气作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一思想的写照。中医著述中详细记的气功治病方法,是把气功纳入中医体系,是从属于中医辩证论治的。如《诸病源候论》《杂病源流犀烛》记载的气功方法都属于此。真正的气功著述则与此不同,如《嵩山太无先生系经》中说:
圣人言,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人不离气,气不离人。人藉气而生,气散人死。人死生之理,尽在其中。但调练元气,求死不得。
如果说这一论点阐述了治病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那么《元气论》则对气功治病做了简明而又具体的阐述:
若论元气流行,无处不到,若一身内外,疾病之处,以意存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以意注之,无不立愈。又有妙诀,虽云呵咽呼吹嘘喘一六之气,不及冷暖二气以愈百病。夫节气从容,稍久含气,侯暖而咽之,谓之暖气,可愈虚冷。若才节气,气满便咽之,谓之冷气,可愈虚热。
陈阳是第一次知道古武医学,也知道了古武医学的优势,记得在药王山得到的兽皮卷其中两卷是《明堂针灸图绪论》、《祝由术总论》,看起来一直有点匪夷所思和天方夜谭,难道这就是古武医学,如能掌握古武医学,以后对治病救人有很大的助力,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医生---道医。
“师父,那用内气怎样点穴治疗和针灸治疗呢?”陈阳虚心求教地问道。
“一般我们中医为了加强针灸的治疗效果,可以采取:捻转提插加强刺激、针尾用艾柱加热、用手指循经按摩。而道医用针灸治病选穴基本上跟中医一样,但它们间的区别是道医是用银针传内气入穴位循经脉进行治疗的,如经脉有阻碍,可以用内气打通,效果是立杆见影的。至于用内气点穴治病,比用针灸传内气治病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对道医自身功力的要求,一般要达到罡劲境界,它是把内气凝成气针来代替银针在穴位和经脉及经络上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肖老爷子回道。
“至于祝由术和符咒之类的治疗,其实就是古武运用精神力、念力、信仰之力来加持对病人进行治疗,这需要长期的修炼才能掌握,古武者需要达到大宗师境界在会有内识,也就是精神力。相传如古代的修真者,到筑基便有灵识。”肖老爷详地解释。
“什么是灵识呢?”陈阳高兴地问道。
“当修炼者脑海中的精神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和体内灵气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称之为灵识。灵识是修炼者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才有的能力。灵识产生后才能内视,修炼者才能掌握自己身体的状况,更好的掌控自己的身体及开发身体的潜力。可以坐在房间里闭眼外视,全方位地看着自己周围人或物的活动及听到声音,墙和障碍物阻挡不了灵识,随着实力的增长,灵识也会不断成长,看到听到的范围更广,古有修真者大能一念便知千里之内所有情况。”肖老爷子神情向往地说着。
陈阳心中想,我也可以内视和外视啊,难道我练的是修真功法,我的是灵识。
肖老爷子已经去睡了。陈阳在打坐着练功,双目微闭,正沉浸于深邃的内功修炼之中。他的呼吸悠长而均匀,每一次吐纳都似乎在与天地间的灵气进行着微妙的交流。随着修炼的深入,一股源自丹田的神秘力量悄然觉醒——那是一颗蕴含着磅礴生命力的青色丹珠,它宛如宇宙中的微小星辰,却在陈阳的体内绽放出了不朽的光芒。
这颗青色丹珠,此刻正缓缓释放出缕缕青色的气体,这些气体凝聚成细密而纯净的气流,随着他的每一次呼吸,沿着全身错综复杂的经脉网络悠然流淌。这些气流仿佛是具有灵性的小精灵,遵循着古老而神秘的法则,在陈阳的体内编织着一幅幅生动的生命图谱。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陈阳凭借深厚的内功底蕴与高度集中的意念,能够自如地调节这些气流的方向与粗细。他的意识仿佛化身为无形的指挥家,引领着青色气流在任督二脉这一人体最为重要的能量通道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任脉主阴,督脉主阳,两脉相通,阴阳调和,粗壮的青色气流在其中奔腾不息,如同江河汇入大海,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陈阳不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身心舒畅,更体会到了内功修为的精进。他深知,通过不断的修炼与意念的调控,可以进一步提纯这股青色气流,增强其在体内循环的效率。如此,陈阳在打坐练功中,以青色丹珠为核心,以呼吸为引导,以意念为指挥,气流为手段在不断地修炼。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