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31章 入局(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观塘食品厂旁边那座仓库,经过紧锣密鼓的改造,已经焕然一新。

    外墙刷成了与主厂一致的浅灰色,大门上方挂上了崭新的金属铭牌:“陈记食品研发中心”。

    内部空间被分隔成几个功能区:设备区、理化分析实验室、感官评测室等,以及一间摆着长会议桌和一块黑板的项目会议室。

    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油漆和清洁剂味道。

    此刻,项目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长方形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

    一边是陈秉文、高振海、钟强,观塘厂负责品控的两名骨干,以及四名要跟着周教授学习的技术骨干。

    另一边,是以港岛理工学院周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包括他带来的两位博士生和一位有多年食品厂经验的资深工程师。

    周教授写在黑板上的“风味稳定性”、“常温保存”、“天然防腐”、“包装兼容性”四个词组,像四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心头。

    钟强和观塘厂的技术骨干们眉头紧锁,他们熟悉的是灶台火候、手工熬煮,对“美拉德反应”、“脂质氧化”这些术语感到陌生又敬畏。

    高振海则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压力,“瓶装糖水”,文哥描绘的宏伟蓝图,第一步就遇到了硬骨头。

    周教授放下粉笔,转身面向众人,语气沉稳,“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解决任何一个都不容易,要同时攻克,难度更是几何级增长。

    风味锁不住,再长的保质期也毫无意义。

    添加大量化学防腐剂,又违背了陈生‘天然健康’的初衷。

    包装材料如果与糖水成分发生反应,或者密封性不佳,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他看向陈秉文:“陈生,瓶装化这条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艰难。

    现在项目刚启动,成本投入会很大,失败风险也很高。您是否还要继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秉文身上。

    高振海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钟强则屏住了呼吸。

    陈秉文的目光缓缓扫过黑板上的难题,脸上非但没有退缩之意,反而燃起了更炽热的火焰。

    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风味稳定性”五个字上。

    “当然要继续!”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技术壁垒之所以是壁垒,就在于它难以跨越。

    但跨过去了,就是我们陈记的护城河!周教授,您说的困难我都明白。但正因为难,才更有价值!”

    他转向自己的团队:“诸位,我们陈记是怎么从深水埗走出来的?

    靠改良传统配方,靠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靠流动点开拓市场,靠杨枝甘露打响高端招牌!

    哪一步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哪一步没有风险?瓶装化就是我们的下一块高地,必须拿下!”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务实:“周教授,请您牵头,制定详细的攻关计划。

    资金不是问题,我单独为瓶装项目设立专项资金。

    人员,厂里的技术骨干,包括钟强、阿海,都全力配合您团队。

    场地设备,研发中心需要什么,我们立刻添置!”

    陈秉文的决心和清晰的指令,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会场内在座的众人。

    尤其是钟强和高振海等人,眼中的迷茫被坚定取代。

    周教授眼中也闪过赞赏:“好!有陈生这份魄力,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攻关方向,我初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风味锁鲜和防止分层是核心基础。

    实验室会从天然稳定剂筛选、均质工艺优化等方面同时尝试。

    第二步,同步探索天然防腐方案。

    高糖环境本身有一定抑菌性,我们可以结合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再筛选天然植物提取物,寻找协同增效方案。

    第三步,包装材料选择和灌装工艺。

    需要测试不同材质玻璃、马口铁、复合膜与糖水的兼容性、阻隔性、密封性。”

    “技术细节你们定。”陈秉文果断授权,“我只看结果。

    只有一个要求:天然健康是底线。

    化学防腐剂,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绝不多用。

    我们瓶装糖水,卖点就是如现制般新鲜美味,不能本末倒置。”

    “明白!”周教授郑重点头,“我们会优先攻克物理和生物防腐路径。”

    会议结束,研发中心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理工学院学生和观塘厂的技术骨干在周教授指导下,开始了无数次的配方调整、工艺测试、数据记录。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糖水加热后的甜香,以及仪器运转的低鸣。

    陈秉文没有过多干预具体实验。

    他只需要时不时的过来,不经意间为周教授提供一点研发“灵感”,尽可能的加快实验进度就好了。

    与此同时,长沙湾与观塘两厂的生产线开足马力。

    传统王牌红豆沙、芝麻糊持续稳定地为工业区流动点供货,支撑着陈记的现金流根基。

    而真正搅动市场风云、带来丰厚利润与巨大声浪的,则是那两款港岛首创的高端甜品,椰汁西米露与杨枝甘露。

    短短一周,它们在铜锣湾、尖沙咀、中环五家标准店的销售数据,彻底打消了高振海和工人们对价格的疑虑。

    尤其是杨枝甘露,以其惊艳的卖相、复杂的口感和“三蚊五”的“天价”,迅速成为追求品质与时尚的白领、年轻女性和游客的打卡首选。

    口碑如同病毒般扩散,甚至开始有顾客专程赶来品尝。

    标准店的日均营业额被硬生生拔高了近五成!

    “文哥,铜锣湾店那边快顶不住了!天天排长龙,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杨枝甘露下午三点前准卖光!”

    高振海拿着最新的销售报表,语气兴奋又带着一丝焦急,“尖沙咀和中环店也差不多,很多顾客抱怨来晚了买不到。

    我们是不是该在港岛再开几家标准店?”

    陈秉文站在办公室那幅巨大的港岛地图前,手指划过旺角、油麻地、湾仔等核心商圈。

    新品在高端市场的成功验证了他的战略方向,也暴露了供给的严重不足。

    仅仅依靠五家自营标准店,根本无法满足被点燃的市场需求,更无法将“陈记”这块招牌的影响力最大化。

    而且单靠自营开店,速度太慢,管理半径有限,资金压力也大。

    “开,当然要开。”陈秉文的声音沉稳有力,“但速度要快,覆盖面要广。

    光靠我们自己一家家选址、装修、培训、开店,太慢了。

    港岛市场乃至未来的九龙核心区,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自营旗舰店+加盟扩张!”

    “加盟?”高振海一愣,这个词对他而言有些陌生。

    “对,”陈秉文笑道,“让别人出钱、出人、出铺位,挂上陈记的金字招牌,卖我们统一配送的糖水!”

    陈秉文走到桌边,手指关节重重敲了敲桌面,发出清晰的叩响:“我们陈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是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的品质保障,是‘陈记’这个越来越响的品牌,是杨枝甘露、椰汁西米露这些独家的拳头产品,是统一高效的物流配送。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输出的资源。”

    “我们授权加盟商使用陈记糖水的品牌、商标,所有糖水和点心半成品由我们中央厨房统一生产,通过顺达物流配送到店,确保口味绝对统一。”

    说到这里,陈秉文笑着问道:“加盟商得到了什么?”

    没等高振海回答,陈秉文接着答道:“他们省去了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供应链搭建的巨大成本和风险,直接获得一个经过市场验证、自带客流的热门品牌和成熟产品,坐享其成!

    而我们,”他手指重重敲在桌上,“用别人的钱,开我们的店!以几何级数放大品牌覆盖和市场占有率!快速回笼资金!”

    高振海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急促起来:“文哥,这......这法子太厉害了!那我们要收多少钱?怎么保证他们不乱来,砸了我们的招牌?”

    “这正是关键!”陈秉文神色严肃,“加盟是把双刃剑,管理不善,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

    管理失控,品质下滑,陈记这块金字招牌,瞬间就会变成破铜烂铁!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筛选。

    要让加盟商明白,加入陈记,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共同维护这颗大树。”

    陈秉文说的斩钉截铁。

    通过加盟这个方案加速商业扩张,并非临时起意,早在深水埗时期,看到模仿的糖水摊出现时,他就考虑到这一步。

    将这些潜在的竞争者,转化为“陈记”品牌下的利益共同体。

    用他们的资金和本地化力量,将陈记的红色标识插遍港九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过掌控核心原料、配方和配送,保证陈记糖水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才是规模化扩张的王道。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找到一个理念相合,能够帮助他管理加盟商体系的人才。

    陈记糖水发展到目前,员工上百人,工厂两座,流动点数十个,标准店五家,加上即将铺开的加盟网络......这已经不是深水埗那间靠亲情纽带维系的小糖水铺了。

    然而一个冰冷的事实摆在眼前:陈记的骨干团队,大多是像钟强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或是高振海这样忠诚肯学但学历有限的得力干将。

    面对瓶装化这种需要深厚食品科学功底的硬骨头,面对即将铺开的、需要精密管理的加盟帝国,

    人才结构的短板如同海中的的暗礁,随时可能让高速航行的巨轮触底倾覆。

    “我们需要一个能帮我们管人、管店、管规矩的人,”陈秉文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能把加盟商这盘散沙,拧成一股绳、塑成‘陈记’这块金字招牌的人。

    这个人,必须和我们理念相合!懂连锁,懂规矩,还得有铁腕!”

    高振海挠头:“文哥,这样的人,得上哪找啊?港岛做餐饮的是多,可懂加盟、又合咱们心意的......”

    陈秉文哈哈笑道:“大海捞针?不,我们要精准猎鹰。”

    他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德信会计事务所的方文山。

    “方会计师,我是陈秉文。有件事,需要借助您专业的眼光和人脉。”

    电话接通,陈秉文开门见山,“我需要一位运营总监,帮我搭建陈记食品的架构,管理经营网络。

    这个人必须与我的理念相合,视品质与品牌如生命;精通连锁加盟体系搭建与管理;有铁腕执行力;熟悉港岛及周边餐饮市场。”

    电话那头的方文山显然有些意外,毕竟他的专业是会计师,精通金融财务管理。

    不过,二十几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在圈子里拥有了广泛的人脉。

    听完陈秉文的要求,他迅速进入状态:“陈生,您这个要求......非常精准,也相当高。

    这样的人才,在港岛餐饮圈属于凤毛麟角,大多被大型连锁集团牢牢攥在手里。

    不过......”他沉吟片刻,“倒是有一个人选,或许值得一试。她叫凌佩仪。”

    “凌佩仪?”陈秉文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对。她之前是美心集团旗下美心西饼的运营总监,一手搭建并管理着的三十几家连锁店,对标准化、品控、加盟商管理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和一套严苛的体系。”

    方文山语速加快,透露出对此人的高度评价,“她半年前突然离职,业内传闻是与美心高层在原料品质把控上理念不合,美心为了追求更高利润,默许部分加盟店降低原料标准,这是凌佩仪的底线,她无法容忍,据理力争无果后愤然离职。

    目前赋闲在家,但心气很高,寻常邀约根本看不上。”

    陈秉文的心脏猛地一跳。

    理念不合、坚守品质底线!这不正是他苦苦寻觅的“理念相合”吗?

    “好!”陈秉文几乎脱口而出,声音带着发现瑰宝的兴奋,“坚守品质底线,宁折不弯,这正是我要的同道中人!

    美心西饼的运营总监,经验毋庸置疑!方会计师,务必帮我引荐!我要尽快与她见面!”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