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1章 液体黄金,与伏尔加同等地位的饮品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秦大哥,跟我来,我知道附近有个相对靠谱点的旅馆,价格还算公道,也接受外国人入住,你们的过境签证应该没问题。”

    陈建华的声音打断了秦远的思绪。

    在陈建华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在火车站附近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上找到了一家挂着旅馆牌子的四层小楼。

    旅馆很旧,走廊弥漫着消毒水和旧地毯的味道,房间狭小简陋,但胜在干净。

    最重要的是前台验证了他们的过境签证后,顺利办理了入住。

    安顿好行李,陈建华便告辞了:“秦大哥,我得赶紧回学校报到了。”

    “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回去就帮你问向导的事情,最晚明天中午,我过来给你们消息!”

    “太感谢了,陈兄弟!路上小心!”

    秦远真诚道谢,将陈建华送到旅馆门口。

    送走陈建华,秦远回到房间。

    老张头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眼中带着一丝急切:“远子,地方也到了,安顿也安顿了。”

    “我得去契卡市场那边摸摸门路,找找我那老伙计的外甥。时间不等人!”

    秦远点点头,看向大斌子:“斌子,你陪老张叔一起去。”

    “记住,多看少说,保护好老张叔安全,也看好咱们的货样!”

    他拿出几件牛仔裤和一件羊皮大衣样品塞进一个包里。

    “明白!远哥放心!”大斌子沉声应道,将装样品的包紧紧抱在怀里。

    老张头和大斌子两人匆匆离开了旅馆。

    房间里只剩下秦远和刚子。

    刚子看着窗外陌生的街道,既兴奋又有些茫然:“远哥,咱俩干啥?就在这儿干等着?”

    “等?”秦远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走,刚子,咱们也出去转转。”

    他要看看,这莫斯柯……最缺的到底是什么,最想要的又是什么!

    两人走出旅馆,汇入了莫斯柯街头的人流。

    秦远像一个最敏锐的猎人,目光扫视着街道两旁的一切。

    他们走过挂着食品招牌的商店,看到门口排着不算很长的队伍,但人们脸上的表情多是麻木和等待。

    橱窗里的商品种类显得单调,面包、香肠、罐头……

    远不如燕京大棚栏儿市场的丰富。

    他们路过一些挂着服装招牌的店铺,里面的款式陈旧,颜色暗淡,质量看起来也平平无奇。

    偶尔能看到一些时髦青年,穿着明显是舶来品的牛仔裤或夹克,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也吸引着旁人羡慕的目光。

    但很快,秦远的注意力就被另一种更普遍、更强烈的现象牢牢抓住了。

    酒!

    几乎在每一个街角,每一个稍显避风的墙根下,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男人。

    他们大多衣着破旧,脸色被寒风和酒精熏得通红,手里要么攥着扁平的金属小酒壶,要么就拿着用旧报纸包裹着的玻璃瓶。

    空气中时不时飘来浓烈刺鼻的劣质酒精气味。

    在一个小巷口,秦远甚至亲眼目睹了一场小小的骚动:一个醉醺醺的男人死死抱着一个刚从小商店里买出来的伏特加,被另外两个同样眼神浑浊的男人拉扯争夺。

    三个人在雪地里滚作一团,嘴里喷着酒气和污言秽语,只为那瓶廉价的液体。

    最终,瓶子在撕扯中“啪”地摔碎在冰冷的石阶上,暗红色的酒液混着雪水流淌开来。

    三个男人看着破碎的瓶子和流淌的“珍宝”,呆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更激烈的咒骂和扭打……

    周围的行人大多熟视无睹,匆匆绕开,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

    “我操……”刚子看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这帮老毛子…为了口酒,命都不要了?”

    秦远摇头:“现在这状况,还是禁酒令的成果,在此之前,在莫斯柯光是在大街上每年被冻死的酒鬼都有几千人。”

    刚子瞠目结舌。

    但秦远这话,一点都没虚。

    对于伏特加,苏联政府内心是很纠结的。

    这款酒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但是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问题。

    80年代苏联统计,每年有4万人死于酒精中毒,男子的寿命在20世纪70年代从66岁下降到了 63岁,酒精中毒的死亡率达到了千分之一。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倍。

    到了80年代中期,苏联仅每年进入专门机构进行醒酒的人接近900万,400万人染上了酒瘾,不得不进行专门治疗。

    上层改革认识到,要振兴经济,就必须控制住苏联公民的酗酒。

    于是从1985年起,便在全国开始颁布禁酒政策。

    50%的酒厂被关停;

    大量葡萄园被推土机铲平;

    商店中午以前禁售酒类;

    白酒企业遭到强制整顿和关停。

    但,这一政策不仅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清明社会”,反而直接导致苏联财政“血崩”。

    1987年,合法酒税锐减,国民收入骤降8%到10%。

    1988年,禁酒令悄然松绑,但黑市早已泛滥,走私伏特加、地下酒精交易风生水起。

    就连一些带有酒精的清洁剂,都能被苏联的酒鬼们买爆。

    不止这个,像便宜香水、净化空气的东西、杀虫剂和鞋油这些,只要里面带点酒精,大家都抢着买。

    可见这个市场,到底有多么庞大,苏联的酒鬼们又有多么疯狂。

    而现在,眼前这触目惊心的场景,比任何资料都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轻工业产品中,衣服鞋子是刚需,是体面。

    但在这片冰天雪地、压抑迷茫的土地上,酒,尤其是高度烈酒,才是真正能点燃血液、麻痹痛苦、甚至充当硬通货的“液体黄金”!

    突然之间,秦远想到了什么。

    酒,没错,就是酒。

    现如今老毛子最想要的,就是酒。

    但此时是1990年,禁酒令仍然在持续。

    既然酒没法光明正大进入这个市场。

    那含酒的气泡水呢?

    又或者,干脆一点酒精都不含,仅仅只有酒味的饮料。

    会不会在这个市场,得到热销?

    秦远想到了一款饮料——格瓦斯。

    秋林格瓦斯,这款原本创造于斯拉夫族群,但在哈尔滨生根发芽的低酒精饮料。

    前世,他曾经看过格瓦斯的介绍资料。

    在五十年代,玉米大帝曾经试图推广格瓦斯,却因口感改良失败沦为笑谈。

    但过去不行,不代表现在不行啊!

    现在是禁酒令时期,苏联人连清洁剂都甘之如饴,还会嫌弃之前口感不佳但劲味十足的格瓦斯?

    他记得在前世,格瓦斯似乎也是兴起了,并且在俄罗斯超市货架上,与伏特加比邻而居。

    这就意味着,格瓦斯在后世得到了毛子的接受。

    那现在呢?

    格瓦斯出现在了莫斯柯的街头小巷吗?

    秦远立刻奔赴莫斯柯街头大大小小的国营百货店。

    没有......没有一瓶格瓦斯的身影。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