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山门惊变晨雾如纱,轻笼云台千级石阶。
玄真持帚清扫落叶,山风骤起,道袍猎猎,竹扫脱手。
“怪风!”俯身拾帚,忽觉地颤。
拾目望去,一猎户身影踏阶而上,步履沉如山岳,青石不堪重负,**作响。
渐近,玄真倒吸寒气——
来人衣衫褴褛,遍体刀剑旧痕,狰狞缝合之疤遍布肌理,似曾被撕碎重拼。左目如常,右眼却赤芒如鬼火,灼透晨雾。
“小道士,玉鼎真人可在?”声若钝刀砺石,正是重生之李存孝。
二、逆天反噬
复活三日,体内如熔岩奔涌,焚身蚀骨,皮骨似遭火灼刀割。此乃逆天复生之反噬,若无高人指引至华山,百日必亡。
玄真手中扫帚再落,虽知有客,仍被存孝骇人模样所慑。
“特来拜谒观主。”存孝抱拳,双拳相撞,闷响如雷。
玄真连退三步,背抵观门,一时语塞。
三、真人迎客
丹房“吱呀”洞开。
扶摇子白须拂尘,素袍飘逸,目光澄澈如古井,似洞悉一切。
“将军至矣。”道揖如风,声若清泉,“昨夜观星,天煞异动,紫微蒙尘,便知将星临凡。”
存孝微怔,知真人通晓因果,直言道:“存孝侥幸复生,体生异变,万望真人垂怜!”言毕深躬。
猛地扯开衣衫——
一道纵贯胸腹之伤泛诡谲红光,皮下如有活物蠕动。骇然处,透过半愈伤口,竟见心脏搏动,其上密布漆黑纹路!
玄真跌坐。扶摇子却踏前三步,一掌直印存孝胸膛!
刹那间,袖袍激荡,白发冲冠,周身三尺雾霭蒸腾殆尽。
“好重的血煞怨气!”收掌,一缕黑烟萦绕不散,“百万将士枉死之怨,猛虎凶煞之戾,更有那逆天重生引动的非人间之力,狂暴驳杂,如渊如沸!”真人长叹,转身入丹房,“随我来。此力若不封禁,百日爆体,更引无边因果,招致天劫临头!封禁,乃延命避劫唯一法门。”
四、太清封魔
丹房药香氤氲,四壁列满瓶罐。中央太极图,青铜丹炉青烟袅袅,凝作莲华。
扶摇子自紫檀匣中取七张金箔符纸,薄如蝉翼,重逾千钧。命玄真取无根水、百年朱砂,亲执玉钵研磨。朱砂流转,隐有雷鸣。
“此乃龙虎山‘五雷朱砂’,专克邪祟。”蘸砂画符,笔落符悬,金芒微吐。
“褪上衣,坐于此。”指太极中心。
存孝卸甲,伤痕累累之躯现,缝合处红光吞吐,似欲崩裂。甫一坐定,丹房剧震,香炉倾覆,经卷纷落。玄真骇见,存孝身后之影扭曲,竟化虎兽之形!
扶摇子从容,首符贴额:“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金符瞬融肤下,化金纹一道。
存孝痛吼,筋肉虬结,黑气皮下翻涌。真人接连六符贴其四肢、胸背,真言随符: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魂无丧情!”
第四符落心口,异变陡生!黑气自存孝口中喷出,凝作骷髅扑向扶摇子。拂尘挥洒,尘丝如剑,绞散黑气。真人同时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于第五符。
“五星列照,焕明五方!”
血染金符,光耀如日,没入丹田。末二符齐贴,扶摇子双手结“太清封魔印”,按于存孝天灵!刹那七道金光于其体内流转勾连,周天循环自成。
七符尽融,体表缝合红光渐黯,皮下黑气被压至丹田。右眼赤芒亦退大半,只余瞳孔深处一点暗红。
扶摇子取七枚古钱——“七星压胜钱”,指血滴落,串成手链,戴于存孝右腕。铜钱触肤即箍,化七道金环嵌入血肉。
“此‘七星锁煞链’,助你控御凶煞。”扶摇子抹汗,面显疲态,“然戾气根除,终赖己修。封非人间力时,亦压你三成本源,需以《归元诀》重铸根基,精纯开发,方能逐步解封。”
五、蛰龙秘法
扶摇子取出羊脂玉瓶、泛黄竹简。
“瓶中‘九转还丹’,集千年灵药所成,朔日服一,净脉养元。”轻摇玉瓶,内里清响,如有活物。
展简,字迹龙蛇蜿蜒,隐透紫气:“此《蛰龙归元诀》,乃老道心血,为你量身而铸。修至大成,可化戾气,更将那非人间之力精炼提纯,纳为己用,或可渡劫。”
扶摇子指简上北斗七星图:
“七重境界,应北斗七星,层层精进,各主一域:
第一重极力境:炼力之精纯。导引封印之力,初掌肉身伟力,化狂澜为深流。破境,臂生‘力之诀环’,助你达到本源之颠峰,可举万斤。
第二重,极甲境:锻体之坚韧。皮肉筋骨,坚逾玄铁,凡兵难伤。臂生体之诀环,抗力倍增。
第三重极速境:淬速之极致,身若惊鸿,动如雷霆,臂生速之诀环。奔袭之疾,远迈生前
第四重极意境:启感之玄微。五识通明,洞察秋毫,可辨气机,预兆吉凶。臂生感之诀环,感知超凡。
第五重极神境:蕴神之凝定。灵台澄澈,意志如钢,可御心魔幻惑。臂生神之诀环,神念稳固。
第六重极圣境:融气之浑一。诸般伟力——本源、煞气、非人间力,初融贯通,生生不息。臂生气之诀环,内息浩瀚。
第七重归元境:悟元之归真。大道至简,万法归一,返璞归真,初窥天地法则,或得渡劫之机。臂生元之诀环,七环圆满,大道可期。
每破一境,腕上一道七星金环脱落,臂生一道对应‘蛰龙诀环’,此非仅境界之证,更为解封一分本源,精炼一分非人间力!七境圆满,七星链落,七诀环生,方为真正执掌造化,逆天改命之时!”
真人复叹:“奸佞害汝,分尸乃命,天命本难违。奈何劣徒与那舍身护道之白虎儿,行此逆天之举。违天必染因果,竟将这劫数推至老道身前……罢,果中有因终成果…孰能定论乾坤?”
存孝虽性直,闻此玄妙法门亦心驰神往,臂上似已感那无形诀环之力:“请真人赐教,弟子铭记。”
真人最后道:“切记,此乃蛰龙睡功。龙潜九渊,非为蛰伏,乃为蓄势。大睡七日,或为大悟一场。机缘悟性,缺一不可。汝已初窥门径,莫失本心。”
六、匆匆别离
山下忽传人声鼎沸,玄真惊呼。
扶摇子速道:“事涉深远,非朝夕可解。速从后山去,依《蛰龙归元诀》潜心修行。”取青铜令牌予之:“持此可通华山七十二洞天,危急可入‘希夷洞’避祸。”
存孝深深一拜,眼中赤芒尽褪,唯余磐石之志:“真人再造之恩,存孝永世不忘!必不负此诀!”言罢抓衣,穿窗而出。
身形如电,没入后山云霭,雪地唯留数枚三寸深痕,转瞬为新雪所覆。
七、星夜谶语
是夜,扶摇子未修睡功,独立观星台。
子夜,一颗赤星曳尾,陨落北方。
真人长息,取千年龟甲投炉。甲裂七片,排如北斗,然天枢位甲片血光隐现。
“师父,此乃凶兆?”玄真怯问。
扶摇子摇首:“是劫数,亦是机缘。”指北天,“三年之内,若李存孝能化煞归元,炼尽那非人间力,便是苍生之幸;若不能…”
语未竟,狂风骤起,烛火尽灭。
黑暗中,真人声如幽谷:“歇息吧,明晨采药。”
八、蛰龙初醒
百里外山洞,存孝借月观《蛰龙归元诀》。
开篇云:“龙之为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翱翔九天,隐则潜伏九地。人修此诀,当效龙德…”其妙在“蛰”与“归”。非熬炼筋骨,乃于深眠大定中,神游太虚,体若婴儿,引天地之炁涤荡己身,熔炼诸力。悟性通玄,机缘契合,则一日千里;强求苦索,反坠迷障。
依诀摆“蛰龙卧”,腕上七星金环微芒流转,似与体内封印之力遥契。呼吸渐趋绵长悠远,如大地吐纳,右目最后一点血光彻底敛去,心神沉入混沌玄奥…
梦中再临刑场。五马分缰,蹄踏鞭响,剧痛噬骨——
然此次,于《归元诀》玄境导引下,他首度超然旁观己身之亡。飞虎军浴血鏖战,所向披靡;袍泽纷纷倒毙,生离死别之悲怆如潮…却又在一种奇异的澄静中,被缓缓梳理、沉淀…
一滴清泪滑落刚毅面颊。
洞外,晨光破晓,雪霁天青。
一睡竟逾七日!狂暴之力于沉睡中被诀法悄然梳理导引,第一重“极力境”已臻圆满!肉身之力虽仍封三成,却精纯凝练,控御由心,复生前十成之威,足可开碑裂石。右腕第一道七星金环上,悄然绽开一丝细微却清晰的裂痕。心念所感,知此境机缘已尽,欲破入第二重“极致境”,尚需新契机与磨砺。
他缓缓起身,筋骨轻鸣。右臂尺骨处,一道龙鳞状的“力之诀环”虚影虽未现形,却已有温热感隐隐传来。
目光投向洞外苍茫。
“康君立、李存信…晋营。”低语仇名,寒芒乍现即隐。“终须一会。然当下…”他望向东方,长安所在。“朱温老贼,且待某家看看,汝这窃国巨寇,于长安御座之上,可坐得安稳否!”
九、绝句余韵
将星浴火化潜鳞,
金锁封煞玉瓶温。
忽见星陨北天裂,
雪掩足痕掩仇痕?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