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四十五章: 道在传承,我自远行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子墨的葬礼,是稷下学宫百年来最隆重,也最特殊的一次。

    没有繁复的宗教仪式,没有悲戚的哭丧招魂。按照子墨的遗愿,一切从简。他的灵柩停放在格物院最宽阔的广场上,四周摆满了学子们自发采来的白色山菊。

    那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这位大儒的离去而默哀。整个稷下学宫,从外院到内院,从垂髫小童到白发夫子,数千人自发地汇聚于此,黑压压的一片,却寂静无声。

    江修远和江一一站在人群的最前方。江一一换上了一身素白的衣裙,小脸苍白,眼神空洞,仿佛灵魂被抽离了身体。这几日,她不哭不闹,只是沉默,那种沉寂的悲伤,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令人心碎。

    葬礼的主持者,是学宫如今的祭酒,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也是当年最早从反对格物学,转为支持的夫子之一。

    老祭酒走上高台,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肃穆而悲伤的脸,声音沉重而洪亮:

    “今日,我们在此,送别我稷下学宫的大儒,子墨先生。”

    “子墨先生一生,求真、求实、求知。他以儒者之风骨,行格物之大道。他让我们明白,敬畏天地,并非是盲目地叩拜其威严,而是要谦卑地探寻其规律,理解其本源。”

    “他将毕生心血,凝于一部《格物新论》。此书,非为一家之言,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之作!子墨先生遗愿,不奏哀乐,不诵悼文。他希望,在他离去之际,能听到他所追求的‘道’,在这稷下学宫的上空回响。”

    老祭主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卷崭新的竹简,缓缓展开。那是《格物新论》的开篇。

    他用尽全身的浩然正气,朗声诵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其常,非不可知,非不可探。夫格物者,格天下万物之理也。理者,道之显化,万物运行之根本……”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广场上空回荡。

    紧接着,台下的数千名学子,仿佛受到了感召,齐齐地从怀中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格物新论》抄本。他们跟着老祭酒,一同朗声诵读起来。

    “……故水之就下,非其性也,乃地心之引力使然。月之悬空,非神迹也,乃斥力与引力相衡之果。雷霆之威,非天神之怒,乃阴阳电荷激荡之象……”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假设为引,以实证为基,以逻辑为梁,方可建认知之殿堂,破愚昧之迷墙……”

    数千人的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洪流,那声音里没有悲戚,却充满了力量。那是一个个理性的词汇,一句句严谨的论断,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道音”。

    这声音,穿透了铅灰色的云层,回荡在稷下学宫的每一个角落。它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江修远静静地听着,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他知道,他八十年前播下的那颗种子,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发芽了。它已经成长为一棵足以抵御风雨的大树,并且,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无数新的种子。

    子墨虽然离去了,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已经通过这部《格物新论》,通过这数千名学子的口与心,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他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江一一。少女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震天的诵读声似乎都无法传入她的耳中。她的悲伤,是私人的,是纯粹的,是任何宏大的场面都无法稀释的。

    江修远心中微叹。成长,终究是需要自己走出来的。

    葬礼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江修远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没有和任何人告别,悄然离开了这座他们生活了八十年的稷下学宫。

    他们走在下山的小径上,身后,是那依旧在风中回响的琅琅道音。

    一路无话。

    直到他们走出很远,彻底看不见学宫的轮廓时,江修一才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空洞:“爹爹,我们为什么要走?”

    江修远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目光温和而深邃:“因为,那里的火种已经点燃,不再需要我们去添柴了。我们的道,在远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一,我知道你很难过。子墨的离去,让你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长生的孤独。”

    “爹爹……”江一一的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长生,太苦了。我们要不停地看着身边的人老去、死去。每一次相遇,都注定了离别。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江修远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女儿脸上的泪水,指着远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变幻的云霞,缓缓说道:

    “我们无法阻止死亡,就像我们无法阻止日落月升,四季更迭。这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之一,是‘熵增定律’在生命形态上的体现。但是,一一,你看。”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指了指江一一的心口。

    “子墨虽然离开了,但他是不是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他的音容笑貌,他与你辩论时的神采,他临终前的嘱托,是不是都清晰地刻在这里?”

    江一一愣愣地点了点头。

    “他的思想,是不是写进了《格物新论》,正在被成千上万的人学习、传承,并将在未来影响更多的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活着?”

    江修远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一一,长生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我们自己能活多久,能看到多少风景。它的意义之一,在于我们能成为一个‘容器’,一个‘传承者’。我们可以承载那些逝去的美好灵魂,记住他们的故事,并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梦想,带到更遥远的未来,带给更多的人。”

    “我们替子墨,将格物学的火种点燃在文道圣地。我们记住他们,传承他们,他们的生命,就通过我们,得到了延续。这,便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她抬起头,看着阿爹那双仿佛蕴含着智慧的眼睛,泪光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

    是啊,记住他们,传承他们。

    这或许,就是长生者对抗永恒孤独的方式。

    “爹爹,”她擦干眼泪,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明白了。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江修远欣慰地笑了。

    我们去东域最大的散修聚集地——流云仙城。”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