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离开流云仙城后,江修远一行人一路向南,进入了一片广袤的平原。这里灵气相对稀薄,不适合大型宗门盘踞,反而因此催生出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形态——凡人与修士共存的国度。这片土地上,最大的王朝,名为“大夏”。
与其他将修仙者奉若神明的国度不同,大夏皇朝对修仙宗门的态度,颇为微妙。他们尊敬强者,却不盲从;他们供奉资源,却也设立了严格的律法,限制修士在凡人疆域内的行为。
这一切,都源于大夏的开国君主——夏启元。
这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出身于一个末代小国的旁支王室,于乱世之中,以一介凡人之躯,合纵连横,南征北战,仅仅用了三十年时间,便一统平原,建立了这庞大的大夏皇朝。
江修远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在修仙者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凡人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心智、魄力与手腕,必有过人之处,这让他想起了几千年前他在华夏曾经护卫过的始皇帝。
于是,他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来到了大夏的都城——天启城。
天启城雄伟壮阔,城墙高达百丈,上面篆刻着凡人工匠与低阶符师合力制作的防御符文,虽无法抵挡真正的高阶修士,却足以震慑宵小,彰显王权威严。城内,凡人与炼气、筑基期的散修混居,秩序井然。修士们或开设店铺,或担任客卿,都必须遵守皇朝颁布的《大夏律》,否则便会遭到“镇魔司”的严厉制裁。
“镇魔司”,是夏启元一手创立的机构,由忠于皇室的修士与武道高手组成,专门负责处理与修行者相关的事务,是悬在所有境内修士头上的一把利剑。
“阿爹,这个皇帝有点意思。”江小白坐在酒楼的窗边,一边啃着烧鸡,一边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镇魔司甲士,“他好像……不怕得罪那些修仙的。”
“他不是不怕,而是懂得如何平衡。”江修远呷了一口凡人酿造的米酒,目光深邃,“他将散修纳入体制,给予他们地位和资源,以此来对抗那些不服管教的宗门。他又大力发展民生,让亿万凡人拥护他,这‘民心’二字,便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宗门若想动他,就要考虑是否愿意承受颠覆一个繁荣王朝所带来的巨大因果业力。”
江一一若有所思:“以凡人之力,撬动规则,确实是雄主之姿。阿爹,我们来这里,是想见他吗?”
江修远笑了笑:“我想看看,一个凡人的雄心,能走到哪一步。”
三日后,一则消息传遍了整个天启城。
一位自称“白鹿先生”的白发老者,在城东的“稷下学宫”开坛讲学。他所讲的内容,不涉及修行法门,而是天文、地理、农桑、水利、治国方略等“凡俗”之学。
起初,去听者寥寥无几。但在场的学子和官员,无不被其渊博的知识和高远的见解所折服。他讲星辰运转,能精确预测未来一年的节气变化;他论水利兴修,提出的“束水攻沙”之法闻所未闻;他谈治国之道,更是直指大夏朝堂当下的种种弊病。
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
夏启元,这位正值盛年、龙行虎步的帝王,在听完心腹大臣的汇报后,眼中精光一闪。
“能于朝堂之外,将我大夏之利弊看得如此透彻,此人绝非寻常之辈。”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备驾,朕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白鹿先生’。”
当夏启元身着便服,带着几名护卫来到稷下学宫时,江修远正在讲“教育”之要。
“……国之大计,在于育人。育人者,非只育王公贵族,更要育天下万民。民智开,则国力强。当农夫知晓天时,工匠通晓算学,商贾明白义理,士兵懂得忠勇,则大夏何愁不兴?何惧外敌?”
江修远的声音平淡,却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夏启元站在人群后,静静地听着,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推行改革多年,深知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却苦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而眼前这位老者所言,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讲学结束,江修远收拾好桌上的几卷竹简,仿佛没有看到人群中的帝王,转身便要离去。
“先生请留步!”夏启元排众而出,对着江修远的背影,深深一躬。
江修远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他。
“朕,大夏皇帝夏启元,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来自何方?”夏启元的声音洪亮而真诚。
“山野之人,无名无姓,陛下称我‘白鹿’即可。”江修远淡淡地说道。
夏启元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先生之才,胜过朕的万千谋士。朕今日前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入主朝堂,担任帝师,助朕……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夏盛世!”
他身后的官员和护卫无不色变。帝师,乃是帝王之师,地位尊崇无比。陛下竟然对一个来历不明的老者,许下如此重诺!
江修远却摇了摇头:“陛下可知,请我出山,代价为何?”
“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朕给得起,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高官厚禄,甚至是王爵之位,朕都绝不吝啬!”夏启元豪气干云地说道。
“我不要这些。”江修远伸出一根手指,“我的代价,是三个问题。你若能答,我便应你。”
“先生请讲!”
江修远看着他,缓缓问道:“第一个问题。若有一日,有修仙宗门欺压你的子民,而对方实力远胜于你,你当如何?”
夏启元毫不犹豫地答道:“朕会先礼后兵,以大夏律法与之交涉。若其不从,朕会倾镇魔司之力,与之周旋。若再不从,朕宁可以一国之气运相搏,虽死不悔!朕的子民,朕来守护!”
江修远点了点头,又问:“第二个问题。若有一日,你的子民为了生计,与邻国爆发冲突,而错在于你的子民,你当如何?”
夏启元眉头微皱,沉思片刻,答道:“朕会查明真相。若错在朕之子民,朕会依律惩处,并向邻国致歉赔偿,绝不姑息。为君者,当有容纳四海之胸襟,更要有明辨是非之公允。护短,只会让国家失去道义。”
江修远眼中露出一丝赞许,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你行此雷霆手段,推行改革,得罪了旧贵族,也让宗门忌惮。你开民智,让百姓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甘于愚昧。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挑战这个世界既有的规则。你,怕不怕失败?怕不怕史书上,给你留下一个‘暴君’的骂名?”
这个问题,直指夏启元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夏启元沉默了。他看着江修远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怕!”他坦然承认,“朕夜深人静之时,也常常畏惧。但朕更怕的,是百年之后,我大夏依旧是宗门予取予求的牛羊,我万万子民,依旧在愚昧和贫困中挣扎!与此相比,朕一人之成败荣辱,何足道哉!”
“若能为万世开太平,朕,愿承其重,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于史书如何评说,留待后人评判!”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江修远抚掌而笑。
“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他对着夏启元,微微颔首,“你的答案,我很满意。从今日起,我便是大夏帝师。”
这一日,大夏皇朝迎来了一位白发帝师。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学究天人,智深如海。
在他的辅佐下,一场席卷整个大夏的深刻变革,拉开了序幕。
江修远并未直接插手政务,他只是在夏启元遇到困惑时,为其点明方向。他建立了更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他规划了覆盖全国的水利网络,让千里沃野再无水旱之忧;他编纂了新的法典,巧妙地平衡了王权、贵族、宗门与平民之间的利益。
江一一和江小白,则被夏启元认作义女,封为“文德公主”和“灵慧公主”。江一一协助江修远整理典籍,完善教育体系。江小白则凭借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以及对各种奇闻异事的了解,成了夏启元了解民间疾苦和江湖动态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