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十日光阴,倏忽而过。青城山下,清秀小院内万籁俱寂,唯有秋虫最后的唧鸣偶尔划破深夜的宁谧。
室内,齐云盘膝坐于榻上,周身气息沉凝如水,与黑暗融为一体。
骤然间,他双眸睁开,眼底似有精芒一闪即逝,旋即归于深潭般的平静。
他并未有多余动作,只右手抬起,并指如剑,朝着前方粉白墙壁看似随意地轻轻一点。
无声无息间,异变陡生!
指尖前方空气仿佛微微扭曲,三道完全透明的细线激射而出!
“噗!噗!噗!”
三声极其轻微、却又清晰无比的洞穿声几乎同时响起。
只见那坚实的砖石墙壁之上,赫然出现了三个细小的孔洞,月光从中透入,在地板上投下三点微光。
孔洞边缘光滑无比,仿佛被极细极热的高能射线瞬间熔穿,竟无半分碎石粉末溅出。
《九幽牵丝印》第二重,成!
齐云缓缓收指,感受着体内真炁的消耗。
一次性凝练并释放三道牵丝,耗费的真炁赫然是第一重时的两倍,足足六道乳白色真炁瞬间涌入指尖经脉,催发出这无形无影却又锋锐无匹的一击。
“威力确实大增。”齐云心中默然评估。
此前第一重的牵丝,最多只能深深钉入砖墙,难以透壁而过。
如今第二重,牵丝不仅数量增至三道,其凝练程度与穿透力更是发生了质变,洞穿这寻常砖墙已如破腐木。
若是用于袭杀,敌人恐怕尚未察觉便已中招;若是用于定身,三道牵丝齐出,禁锢之力必然远超以往,足以让强敌行动严重受阻,只是具体能定住蜕浊境高手多久,尚需实战检验。
他内视气海,方才一击耗去六道,尚余三十六道。
“如此算来,倾尽全力,也仅能施展七次。此印虽妙,消耗却也惊人。”
思绪稍稍从牵丝印上移开,齐云感知着自身蜕浊境的进展。在彻底涤荡干净胆、胃、小肠三腑之后,他便开始着手于“大肠”的淬炼。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六腑之一,上接小肠,下连魄门,主司传导糟粕。
其性属金,与肺相表里,喜润恶燥,乃人体清浊分离之最后关隘。
修行之中,涤荡大肠,旨在祛除其内积年秽浊淤滞,使传化之道畅通无阻,浊秽尽去,清气方能真正周流无碍。
此过程关乎肉身洁净,亦象征修行者摒弃体内最后污垢,向无瑕更近一步。
此刻,齐云体内大肠腑已涤荡大半,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自腹部升起,仿佛内里被细细清扫冲刷过,轻盈舒畅。
回想师父玄玑老道自言臻至蜕浊巅峰后那掩不住的自得,言说修行速度已远超同侪,齐云此刻却隐隐觉得,这涤荡六腑之境,似乎……并非想象中那般艰难困苦。
心念电转间,他已然明悟。
非是蜕浊易修,实乃自身根基太过骇人!
其一,自身真炁乃是由霸道神异的绛狩火反复煅烧、千锤百炼而来,精纯到了极致,不含半分杂质。
以此等至纯真炁涤荡六腑,犹如以绝世神兵削铁如泥,自然事半功倍,阻力大减。
其二,自己身负“北阴酆都黑律法”,虽仍是“下察生员”,却可提前支取功德之力加持己身。
此等位格与便利,乃是寻常修士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大造化、大机缘。
在这双重逆天优势之下,修行路上的许多关隘,对他而言自然变得平坦许多。
“造化弄人,亦助人。”齐云心中不由感慨,“只是不知我这‘下察生员’之职,究竟要考察到何时方能‘转正’?”这黑律法官的晋升之路,似乎比他想象的更为漫长与隐秘。
此外,这十日静修,另一项收获便是终于参悟了“土生金”的剑意转化。
土性敦厚,蕴藏精华,聚而成矿,历经岁月压力与地火淬炼,方能蜕变为至坚至锐之金。
他反复演练,将镇岳剑的厚重罡气极致内敛、压缩,于沉凝之中催生出一丝无坚不摧的锐利金芒。
虽尚需纯熟,但五行惊雷剑法的威力,无疑再上一层楼。
旋即,他的回想记忆中,所烙印的《九幽牵丝印》的第三重功法。
一看之下,即便以他如今之心境,也不禁微微动容。
第三重的法印复杂程度,较之第二重又提升了数倍不止!
其符文结构竟从二维平面跃升为三维立体,交织缠绕,玄奥非凡。
而最关键的是,绘制此立体法印的部位,竟直接指定在眉心祖窍!
未能冲开祖窍之人,即便修为足够,真炁雄浑,对此重功法也只能望洋兴叹。
齐云虽借助体内丹炉虚影之力,早已贯通祖窍,初步开辟了内景地,但感知着那立体法印的繁复结构与对神念掌控力的极致要求,他仍是决定暂缓修炼。
“此印非同小可,还是待下次进入内景之地,借助那里空明之境再行尝试为妙。”
说起内景之地,齐云也已测出其神异之处。
他在其中潜心修炼十日,外界竟只过去了三日!
时间流速差异远超预估。
且在内景地中,元神澄澈清明,思维速度、悟性皆大幅提升,修炼法术、参悟功法的效率远非外界可比。
“内景当真是修行宝地。”齐云再次暗赞。
此刻,窗外夜色仍浓。
明日便是游仙宫五脏观落成之日,749局与玄一盟的一众高层昨日便已抵达青城山,得知他在闭关,皆未前来打扰。
然而,他打算亲手雕刻的、置于五脏观内院的神像,至今尚未动手。
“今夜必须完工。”齐云目光一凝,长身而起。
推开房门,深秋的寒冽空气扑面而来,山中夜风更是凛冽,足以让常人瑟瑟发抖。
但齐云周身自有真炁流转,寒暑不侵,这冷意于他而言,不过清风拂面。
他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掠出小院,几个起落便融入后山浓重的夜色里。
来到一处峭壁前,他并指如剑,承云剑虽未出鞘,但一股凌厉无匹的剑意已透体而出。
“土生金,破煞!”
心中默念,一剑虚划而下。
不见华丽剑光,只有一道极细微、极凝聚的金色锐芒自指尖一闪而逝,悄无声息地没入山岩之中。
下一刻,只听“咔嚓”一声轻响,一块足有丈许高、需数人合抱的巨大青石,沿着一条光滑如镜的切面,缓缓与山体分离。
齐云踏步上前,单手一托,体内磅礴巨力爆发,那数千斤重的巨石竟被他稳稳托在掌心,恍若无物。
他足下发力,托举着巨石化作一道青烟,沿着陡峭山径疾驰而上,脚步轻盈如羽,落地无声,迅速消失在夜色中,直奔青城山顶那处太极平台。
山顶平台。
齐云将巨石轻轻放下,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打破了夜的寂静。
他仰头望去,但见秋夜天穹如洗,墨玉般的夜幕上缀满了璀璨星子,银河斜挂,浩瀚深邃。
一轮将满未满的明月悬于天际,清辉洒落,将山峦、殿宇轮廓勾勒得清晰而静谧,远处蜀地平原的灯火如繁星落地,与天幕交相辉映。
夜风拂过,带来远山松涛与近处草木的清新气息。
齐云静立片刻,心神渐趋空明。
他之所以要亲手雕刻此像,皆因内景地中神台上那八字箴言。
“神像自塑,因果自承”。
起初,他理解为需塑造自己的神像供奉,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因果。
但他隐隐觉得,此事绝非如此简单肤浅。
关键在于“自塑”与“自承”的深意。
近日潜修,他忽有所悟。
“自塑”,或许并非指雕塑的过程,而是指认清“自我”之本真;“因果自承”,亦非被动承受,而是主动梳理、明晰、乃至掌控自身与这天地万物的因果牵连。
神像,非是泥塑木雕,而是自身道途、因果、愿力的凝结与外显,是一个象征,一个锚点。
“欲承因果,先明因果。”齐云喃喃自语。
他不再犹豫,一个深长的呼吸,将脑海中所有杂念尽数排空,进入神照状态,心神臻至一片澄澈透亮的“恍兮惚兮”之境。
同时,他心神沉入体内,勾动那尊丹炉虚影。
虽然无法在外界直接显化因果金线,但那丹炉微微震颤,炉内诸多与他相关的因果线竟仿佛被无形之力引动,化作一道道暖流、一丝丝明悟,沿着经脉直冲而上,汇入他的脑海。
刹那间,自穿越伊始至今的一幕幕场景、一张张面孔、一段段缘法,如同走马灯般在他心间飞速流转、碰撞、交织:
穿越初期的茫然,神仙山遭遇的恐惧,五脏观中得玉简的惊险,拜师玄玑的机缘、749局的种种,雍州弘农府的尸山血海……
喜怒哀乐,惊惧忧怖,生死轮回,因果纠缠……无数画面、情绪、感悟奔涌汇聚,最终凝成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感觉和明悟。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齐云此刻深感,此言非虚,但更深邃。
并非仅有“自召”,更有无数外在之“缘”交织共酿。
每一个微小的选择之因,都可能引动未来巨大的波澜之果;而每一个看似外来的际遇之果,其背后又必然连着更深层、更久远的缘由之因。
每一段缘法,每一个人(甚至是那些尸山血海中的敌人与亡魂),都并非偶然出现,他们都是巨大因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与他自身的因果线相互牵引、缠绕、碰撞。
感而遂通,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万物皆在关系中存在,而因果,便是这关系中最根本的律动。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只是最浅显的一层;更深层的,是因果的相互转化、业力的累积与消散、缘聚缘散的无常与必然。
这网络复杂精微,宏大而精密。
此刻,齐云猛地生出自己的明悟:
这些因果线,或许并非仅是简单的“连线”,它们更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振动着的“弦”。
每一段因,都是一次初始的振动;每一次果,都是振动传播后的共鸣与回响。振动的频率、强度、方向,决定了因果的性质,善、恶、非善非恶,与影响的深远。
万物皆在“因果弦网”上振动,彼此干涉、迭加、消长。
若能感知甚至调节自身因果之弦的振动,或许便能更巧妙地融入天地大网的韵律,避开恶缘的共振峰,契合善缘的和谐频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把握机缘”的妙境。
甚至最终“超脱束缚”,跳脱出某些宿命般的因果循环。
无数画面、情绪、感悟最终沉淀下来,不再是纷乱的走马灯,而是凝聚为一种深邃的安宁与了然的澄澈。
齐云对“因果大道”的感悟,在这一刻有了质的飞跃。
他甚至未曾思考,手中的承云剑已然出鞘,剑尖轻颤,化作一道道清冷流光,精准而灵动地落在那巨岩之上。
“唰!唰!唰!”
石屑纷飞,如雪花飘落。
坚硬的青石在承云剑下,竟如同松软的豆腐般被轻易切削雕琢。
剑势时如行云流水,时如雷霆疾走,时而细腻如工笔描摹,时而写意如泼墨山河。
他的动作浑然天成,毫无滞涩,仿佛并非在雕刻,而是在将内心深处那幅已然成型的“道我”图卷,徐徐拓印于顽石之上。
每一次落剑,都对应着一段因果的了悟;每一次转折,都暗合着一种规则的轨迹。
这是一个梳理,更是一种明证。
证自身之道,明己身之因果。
不知过了多久,当天边隐隐透出一线鱼肚白,天地间浊气沉降、清气上升,山风变得愈发清冽鼓荡之时,齐云手中的剑势倏然一收。
承云剑铿然归鞘。
他后退一步,凝目望去。
只见晨曦微光中,一尊神像已然矗立在太极广场中央。
神像高约丈二,并非与齐云容貌完全一致,只有约莫七分相似,但其神韵、其气质、其眉宇间那股沉静、威严、淡漠却又隐含悲悯的意态,竟与齐云此刻的状态浑然一体,仿佛是他精气神的高度凝聚与外化!
神像周身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衣袂仿佛在随风飘动,栩栩如生。
它目视远方,眼神深邃如星海,仿佛看透了万丈红尘,洞悉了古今因果。
整尊石像沐浴在破晓的天光里,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而磅礴的气息,与这青城山顶、与这新生的五脏观、与齐云自身,产生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紧密联系。
“神像自塑,因果自承……”齐云望着这尊以自身因果感悟雕琢而成的神像,心中一片清明安宁。
至此,游仙宫五脏观,万事俱备,只待吉时。
最新网址:www.00shu.la